文化地理学剖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060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地理学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化地理学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化地理学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化地理学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化地理学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地理学剖析.docx

《文化地理学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地理学剖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地理学剖析.docx

文化地理学剖析

第1章绪论

生计文化:

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文化特质,包括物质形态的,如服饰、民居、聚落、交通形式等,非物质形态的,如饮食习惯、生产技术水平等。

【物质文化是有实体的,可大可小。

物质形态的东西附着了一些文化符号,如艺术品】

制度文化(社会文化):

它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等。

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以及相关的组织机构。

制度是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中形成的一些模式或准则,制度一旦形成就对个人或群体具有制约作用。

【】

精神文化:

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的集中体现,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

所有文化要素组成一个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各个层次的联系就是文化结构。

文化特征和文化结构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2章物质文化地理

物质文化:

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观的物质方面,是人们创造的可见的、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内容。

物质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具有色彩和形态。

 

简述索尔提出的农业发源的基本条件。

10

1.农业发源地的自然环境一定能供给适当的粮食给狩猎者或食物采集者。

缺乏粮食的地区不能成为农业发源地,因为该地不能使人有播种、收获的经验来驯化作物。

2.农业起源地的地貌和气候应是富于变化的,植物和动物品种多且繁茂。

3.因为当时尚无能力控制洪水。

大河流域的盆地很少有可能是农业起源地。

4.林地可能是农业起源地。

因为早期的耕种者尚不能翻掘草地除去草根,可是却可用剥树皮、烧火等方法除掉树木,而在林中空地耕种。

5.原始耕种者一定具有某种利用植物的技术,如用植物纤维等。

这样他们就具备了农作物的耕种经验。

6.具有游牧性的狩猎者和食物采集者很少有可能开始作物的种植。

因为农作物需要经常的照顾、保护和管理。

目前已知的农作物发源地:

玉米和番茄发源于中美洲;咖啡发源于非洲;香蕉和茶始于中亚;花生、菠萝始于南美洲;向日葵、高粱始于北美洲;大蒜、大豆始于中国;大麦、小麦和小米始于西南亚。

地中海沿岸是橄榄和无花果的发源地,欧洲北部则是黑麦和燕麦的故乡。

耕作文化,又称栽培文化、农耕文化,它是一种最基本、最大量的文化景观,从时空结合来看,耕作文化表现为稳定的历史积淀下的浓郁的乡土气息。

 

简述农业文化的地域性。

12

农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1、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

该区终年高温多雨,万物兴盛,雨林蔽天。

有两种农业文化:

一种是游耕,一种是热带企业文化农业。

2、草原农业文化区。

此区高温多雨,有明显的干湿季,草类茂盛,形成了放牧区。

特点是土地开阔,人口稀少。

3、干旱沙漠农业文化区。

人们以畜类为生,随牧草而移动,肉为粮食,乳为饮料,皮毛为衣服和建筑材料,粪为燃料,畜类为交通运输工具。

谋生不易,人口稀少,文化落后。

水源区常形成绿洲农业。

4、季风农业文化区。

雨量多集中在高温季节,适于稻米生产。

需要大量的劳力,工作繁重,单位面积产量高,人口多稠密,属精耕细作的农耕,形成了深厚的农业文化积淀。

5、地中海农业文化区。

冬湿夏干,利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全年都可生产,作物生产十分复杂,农业多小规模经营。

6、中纬度温度农业文化区。

气候温和,人口集中,盛行商业性混合农业,湿润地区产乳酪,干燥区为谷物产地。

7、苔原农业文化区。

冬季寒冷漫长,夏天温暖短暂,以采集、鱼猎、放牧驯鹿为主要农业活动。

8、山地农业文化区。

部分地区适于经济作物,生产率低下,存在过度开发,水土流失等现象多。

在任何一个饮食文化体系中,食物原料都是最基础的部分,原料构成在很多程度上决定着饮食生活的基本面貌,决定着饮食内容、饮食方法和营养结构。

食物原料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食物原料多样化的发展,反映了人类饮食文化的进步,也佐证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食物原料本身具有的区域性也影响着饮食文化的特色。

在烹饪文化中,饮食风味各地大不相同,中国菜系“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就是对区域差异的高度概括。

服饰深受地理环境影响,是颇具明显地域性的文化现象之一。

我国南方的服饰以短衣和裙类为主,色彩多样变化,衣料的颜色多采用不易吸热的浅色,轻、薄、浅、彩、形是其服饰景观的主要特色;北方的衣料颜色多为容易吸热的深色,重、厚、浓、鲜是主要的特色。

口袋房,是冬季寒冷的平原地区的一种主要形式,常见于我国东北地区。

干阑式建筑是人们抵御高温高湿环境的一种方式。

简述服装文化的地域性。

8

1、衣着方式的地域性。

衣着方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十分明显,气候越温热衣着越单薄宽松,以轻棉织物、白色为主;气候越寒冷衣着越厚实。

2、制衣布料的地域性。

衣料资源的分布差异,使服装文化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

3、服装形态的地域性。

世界民族服装形态类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可分为腰布型、挂布型、贯头性、前开型和体型型五种基本服装形态。

4、服装色彩的地域性。

由于人们整体性地对审美观念的空间化和布料、服装形态的偏好,造成了人们服装色彩的区域差异。

第3章精神文化地理

简述环境对语言产生的影响。

6

1、在语言内部系统中,词汇受环境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快捷。

人们往往将他们生存环境中最熟悉的事物变成使用最广的词汇,从而不断丰富他们的语言。

如俄罗斯、斐济、爱斯基摩人等。

2、环境通过语言作用于语音,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人心理上、生理上的差异,从而引起人语音、声调以及表述感情方式的不尽相同。

3、环境对语法也产生一定影响。

不同地理环境对不同民族产生的认识思维方式的影响。

简述环境对语言传播、演进的影响。

6

1、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往往会促进或阻碍语言的传播,会形成不同的语言、方言景观。

如我国北方平坦、较少天然隔绝,有利于语言的传播化一;南方山地众多、河网密布,有助于形成或保护不同的方言。

2、封闭的地理环境往往会对一种语言的保持起到屏障作用。

平原、河谷、盆地等往往更利于同一种方言的形成,而山峰、河流、沟壑等也总成为语言的风水岭。

地名:

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用名称。

简述地名的主要性能。

8

1、地名的社会性。

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2、地名的历史性。

地名都有自身的历史。

3、地名的文物性。

属于历史遗物,是历史的见证。

4、地名的地域性。

具有共同特点的地名往往集中在某一区域里。

5、地名的稳定性。

地名形成后一般要延续很长时间。

6、地名的可变性。

地名的变化性和地名的迁移。

7、地名的指位性。

为人们的多种活动规定了方向和路程。

8、地名的衍生性。

一个地名可以派生一系列相关地名的现象。

简述地名景观的种类。

8

1、山水地名。

凡以山岭、江河、湖海、井泉等名称构成其专名部的。

2、示位地名。

凡以其专名部来表示所在位置的。

3、寄意地名。

以善良意义或吉祥语词构成其专名部,寄以主观愿望和旨趣的。

4、特产地名。

用物产给地方命名的。

5、民族地理地名。

体现民族分布及民族文化的影响特征。

6、历史政区地理地名。

不少地名是历史政区称谓的传承。

7、反映历史开发事件。

8、移民地名。

移民到达新居地,对当地地名的系列影响。

宗教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

1、宗教体系以及特定宗教制度发展的地理环境背景。

2、宗教景观及其对环境的作用。

3、宗教的传播、扩散及区域分异。

4、宗教教义、习俗等形成的地理学诠释

5、宗教源地、宗教徒产生及其分布的地理透视。

简述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8

1、人们最初崇拜的是与人类生活最有密切联系的自然现象。

对生活有较大影响的山谷、河流、山地、巨石等加以神化,所接触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崇拜的对象也不同。

山区多拜山神,沿海多拜海神,沿河多拜河神等。

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产生在环境相对恶劣的地方,宗教源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属性对宗教特质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塑造作用。

如佛教在炎热的印度,造就了消极、软弱、逃避现实的思想,盛行“炎土”文化;中东的沙漠环境产生了富有冲击性的伊斯兰教等。

2、地理环境常影响着宗教的传播、发展和分布特征。

相似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产生同样环境宗教的传布。

第4章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

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运用文化生态学分析自然环境与文化源地的选择。

6

文化源地是指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最初产生的地点。

研究表明文化源地的选择都与自然环境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首先,在文化系统的源地选择方面,世界文明的主要发祥地都曾有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

其次,文化现象的源地选择上,研究表明宗教的发源地也与自然环境相关。

如:

犹太教产生于西奈沙漠,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沙漠,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沙漠。

在沙漠地区单调的环境使该地区人民容易接受统一观念,不免倾向于一神的宗教。

佛教产生于湿热的恒河流域。

而佛教则将清静虚空。

佛教带来了心灵的清凉。

又如我国的妈祖文化,福建的莆田,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上交通要道,有着优良的港湾,但又处于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常受台风的危害,面对波涛汹涌、巨浪排空,古代的木船无法与之抗衡,只有接受灾害。

人们通过祈求妈祖来保佑他们的航海安全。

运用文化生态学分析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8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它不断给予人类挑战,而人类在自己能力增强后又不断地来挑战自然环境。

人类就是在这种不应接挑战和不断挑战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首先,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自然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

如同是傣族,住在西双版纳和哀牢山他们之间在建筑就有很大的不同。

西双版纳的住的是干栏式的竹楼,又称傣楼。

而哀牢山的傣族——花腰傣,而是住在土掌房里。

一个是适应于北热带的热湿环境,一个是适应于炎热的气候环境和山区半山区环境。

其次,自然环境在地方文化特征形成中的作用还表现为地方文化传统与所处自然环境的深刻联系。

如东北的十大怪,很多与其寒冷的气候有关系。

还如徽商的主要经营对象是宣纸、毛笔、墨。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

再次,自然环境塑造的地方文化特征还可以以先验文化特征的形式随着人口的迁移而迁移。

它们也可能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如贵州和文山的苗族喜欢居住在,山腰或山顶,“所在多深险”,侗族和壮族,主要分布在依山傍水的河谷两岸“择平坦近水而居”

试述你对“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的理解。

12

在大量的实际研究中表明,在地域文化的产生、特征形成、文化变迁和文化扩散方面,自然环境扮演重要角色。

1.2.1自然环境与文化源地的选择

文化源地是指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最初产生的地点。

研究表明文化源地的选择都与自然环境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首先,在文化系统的源地选择方面,世界文明的主要发祥地都曾有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

其次,文化现象的源地选择上,研究表明宗教的发源地也与自然环境相关。

1.2.2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它不断给予人类挑战,而人类在自己能力增强后又不断地来挑战自然环境。

人类就是在这种不应接挑战和不断挑战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首先,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自然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

其次,自然环境在地方文化特征形成中的作用还表现为地方文化传统与所处自然环境的深刻联系。

再次,自然环境塑造的地方文化特征还可以以先验文化特征的形式随着人口的迁移而迁移。

它们也可能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2.3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兴衰

中国5000年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竺可桢

文化地理学家的解释:

当中国北方气候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燥的时候,自然灾害频繁,农耕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社会动荡不安。

而此刻的北方游牧民族面临牧草枯竭、水源干涸的严重威胁,为求生存,他们的铁蹄势必南下夺取新的生存空间。

而衰微中的农耕文化无力阻挡游牧民族的求生欲望和他们的金戈铁马,进而导致中原的人们南下迁移,偏安南方一隅。

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视修建长城的时期也是气候比较寒冷的时期。

南下的北方民族不断进驻中原,与这里的原有民族不断融合,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发展。

而到了气候温暖后,农耕文化又占据主导。

又一次寒冷周期到来后,北方游牧民族又一次南下,就这样中国历史不断重复。

这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之一。

1.2.4自然环境与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是指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

如地理阻隔。

地理障碍体限制了文化的扩散,则有利于形成文化隔离区。

反之则有利于文化的扩散有利于形成较一直的文化区。

运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8

文化生态学较好地解释了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诸要素的交互作用,对于研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规律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很好地解释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但需要注意一下问题:

首先,应当全面理解文化生态学的思想精髓,避免过分夸大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

其次,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因此,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现象不可孤立、片面地探求文化对环境的适应。

再次,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是相对表面化的研究,不可夸大它的作用。

最后,文化生态学研究是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它并不能完全动态地分析环境与文化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文化转型:

是指由文化在空间的扩散或文化随时间的变迁而引致的文化模式的深层次变化,是文化模式间的根本替代。

文化转型意味着一种建设,它是对未来的一种可能性的期盼;它的实质是人的观念的转变;是文化模式的整体替代。

文化转型的引致因素主要是文化在空间的碰撞和文化随时间的变迁。

简述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的不同说法。

9

1.生物因素说。

文化如生物一样需要新陈代谢,代谢的过程就是文化变迁的过程。

2.地理环境因素说。

认为自然地理环境不但决定着文化的内容、形式,而且决定着文化的变迁。

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3.心理因素说。

人类的欲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原始动力。

人类模仿、人们心理交互作用。

4.文化传播因素说。

文化变迁的现象是在文化接触时才产生的,是两种文化融合的结果。

5.工艺发展因素说。

怀特认为文化的进化受技术、社会、意识形态及政治组织四种因素交互影响。

6.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变迁理论。

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

第5章文化源地

文化特质首先包括精神文化特质,还包括制度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的源地多为单核的,即该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发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

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综合体。

简述文明与地理条件的不同学说。

12

2.2.1水利灌溉论

四大文明区如果发展农业,必须进行灌溉,因为这地区不是干旱区、就是季风区。

为了组织灌溉,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社会组织,从而推动了国家的出现。

2.2.2气候文化论

温暖湿润的亚热气候,最适宜于人类生存,最利于农耕,所以文明诞生于此。

但在热带雨林地区,以及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地区却没有出现文明。

而气候比较寒冷、干燥的山岳地带所产生的印加文化,也无法结束。

2.2.3粮食生产文化论

认为:

文明起源的原因在于粮食生产。

所有的文明区内都培育、驯化了许多粮食作物(麦、米、高粱、粟、玉米)、蔬菜和动物(狗、羊、猪、牛)。

认为:

人类脱离以采集与狩猎为主的“采食经济”阶段,转变为以农耕与畜牧为主的“产食经济”的新阶段,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巨大。

2.2.4“挑战”与“应战”论

挑战是人们面前急于解决的任务;应战是解决任务的办法。

文明起源的性质就是从静止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过渡。

这种过渡之所以能够实现,是由于人类面对某种困难的挑战进行了成功的应战。

挑战必须适度,挑战太大,应战就不能成功;挑战太小,又不足以刺激人们起来应战。

第6章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特质或一个文化综合体从一群人传到另外的一群人的过程。

文化扩散是指文化从一地扩散到另一地的空间过程。

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基本途径之一。

其分为:

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迁移扩散是指作为文化载体的人将文化从一地带到另一地的过程。

传染扩散:

是指一种文化事象从该文化事象初始载者,传播到其他正准备接受这种文化事象的人群的空间过程。

等级扩散:

是指一种文化事象按照某种等级顺序,从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扩散的过程。

刺激扩散:

是指一种文化事象在扩散过程中,接受者抛弃了文化的外在形式,而接受了文化的思想实质的文化扩散过程。

简述文化传播规律。

6

1、器文化往往比道文化更容易传播。

道文化因其积淀性和凝固性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不易改变,也不易被其他文化者接受;器文化具有形式化的表现和工具意义,有较强的通用性,更容易传播。

2、文化传播的总体走势是高质文化替代低质文化。

3、文化传播在地区间进行的。

4、强国文化传播能力强。

第7章文化区

文化区是以不同地区盛行的文化特质的差异而划分的一种空间单位,即在同一区域内,某一种文化要素,甚至多种文化要素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的景观呈现一致性的特征。

文化区域具有的重要特征。

6

1、文化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地理实体。

有中心区、边缘区及各类等级系统。

2、文化传播中的时间差,文化前后时代的差异,常体现为不同区域间的空间差异。

3、文化区域的边界是变化着的,常处于渐变与模糊的状态之中。

简述文化区的类型。

9

1、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2、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3、乡土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作标志。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文化整合:

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第8章空间、地方与文化

 

第9章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是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地表痕迹,是文化赋予一个地区的特性,它能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性。

简述文化景观的特性。

10【自己补充完善】

1.3.1物质与非物质属性难分

1.3.2空间尺度不一,但文化价值同等

1.3.3同类景观异形于单一景观多义

1.3.4多景观综合体现文化体的整体特性

1.3.5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为什么说“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8【自己补充完善后三条】

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包括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所有可辨认的改变。

自然环境是绝大多数文化景观形成的基础或背景条件,人类在改变自然景观、创造文化景观的同时,必然会或多或少地遗留下适应或改造自然环境的诸多痕迹。

因此,文化景观常常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

首先表现为同类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

其次,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折射作用还表现在一地各类文化景观都镌刻着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三,表现为诸多文化景观所展示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简述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环境的局限性。

6

首先,文化景观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并不能说明人类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其次,文化景观并不完全是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

总之,文化景观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的创造能力在景观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第10章文化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