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1161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docx

《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docx

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

 

讓有需要的得到支援

讓年青的各展所長

讓香港得以發揮

 

本屆政府上任第二年施政匯報

二零一四年六月

目錄

•引言

•經濟

•扶貧安老助弱

•培育下一代

•土地房屋

•交通運輸

•環保和保育

•醫療

•文康及市政

•行政及政制

引言

去年我在網上發表上任一周年《施政匯報》,交代本屆政府的工作進度和階段性成果。

今年我再次透過《施政匯報》方式,向市民報告政府在上任第二年各個方面取得的進展。

本屆政府致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動政制發展,加強管治;主張穩中求變,適度有為;重視長遠規劃,摒棄短期思維。

我們期望每個香港人都有機會發揮所長,實踐抱負。

過去兩年,政府積極鞏固經濟增長,及處理香港多個深層次的問題。

在多個重大課題上,我們都取得可觀的進展。

例如我們正全力增加短、中、長期的土地和房屋供應,同時有效管理需求,遏止樓價上升。

政府亦破天荒地公布了貧窮線,並就長遠房屋策略、人口政策、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等影響本港未來發展的重要議題,進行公眾諮詢,廣納民意。

今年的施政重點是協助低收入家庭、支援長者和弱勢社群,並且為年輕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訓機會,幫助他們把握機遇,迎接挑戰。

同時,我們致力進一步推進香港的經濟發展,並着力改善環境,提升我們的生活質素。

本屆政府會繼續在問責團隊、廣大公務員的支持和配合下,與全港市民齊心一意,建設美好香港。

 

行政長官梁振英

經濟

•2014年第一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增長2.5%;全民就業,失業率3.1%,十六年最低;2014年5月,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緩和至3.5%。

•金融業發展勢頭良好:

2014年4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公布滬港通機制,開通兩地股票市場,讓兩地合資格個人及機構投資者直接跨境參與對方市場的交易。

這是內地資本市場實現雙向開放的重要一步,是兩地金融合作的里程碑,說明港滬之間合作多於競爭。

•2014年4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和存款證結餘額達11,690億元人民幣,佔離岸資金池約七成。

2014年首四個月,經香港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達19,50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上升76%。

2014年4月,香港人民幣實時支付系統每天結算量達約7,000億元人民幣。

•2014年4月,財政部宣布在香港發行合共280億元人民幣國債,規模較去年230億元人民幣為高,並跟去年一樣,分兩次發行,顯示中央政府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常規化。

第一批價值160億元人民幣國債已於2014年5月21日向機構投資者,海外中央銀行和貨幣管理當局發行。

•2013年7月,為伊斯蘭債券提供與傳統債券相若的稅務架構,提升香港發展伊斯蘭債券市場的競爭力;2014年3月修訂法例,容許政府債券計劃發行伊斯蘭債券。

•2014年3月實施新《公司條例》,為香港超過120萬間公司的成立及運作提供現代化的法律框架,以加強企業管治、確保規管更為妥善及方便營商,從而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商業和金融中心的地位。

•2014年3月修訂《稅務條例》,將專屬自保保險公司離岸風險保險業務的利得稅減半。

•2014年4月提交《2014年保險公司(修訂)條例草案》,以提供法律框架,成立獨立保險業監管局,和設立保險中介人法定發牌制度,加強保障數以百萬計保單持有人。

•2014年6月提出每個強積金計劃均須有一個核心基金,作為預設基金的諮詢方案,並管制其收費。

建議可協助僱員選擇符合退休保障理念的低收費基金,並增加市場競爭及促進收費下調。

•2013年10月成立「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諮詢委員會」,就如何加強香港與內地在經濟貿易及相關範疇合作,向特區政府提供具體建議。

•2014年4月在武漢開設第五個駐內地辦事處,並於今明兩年在內地北部和東部各開設一個聯絡處,協助港人港企更好地把握內地發展機遇。

•2013年9月與深圳前海管理局簽署《合作意向書》,協助香港建築及工程界專業人士及企業到前海直接提供專業服務。

•CEPA聯合工作小組於2013年6月、12月及2014年4月分別於廣州、上海及重慶召開了三次會議,具體磋商解決業界利用CEPA進入內地市場遇到的政策及規管問題。

特區政府將繼續協助業界用好用盡CEPA。

•2014年2月,律政司司長率領法律及仲裁界專業人士代表團展開首兩站外訪,以拓展東南亞新興市場,推廣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和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的地位。

•2014年3月,律政司首次舉辦「調解周」,加深相關界別對調解的認識,並提倡以調解解決爭議。

此外,至今已有約160家公司及團體簽署《調解為先》承諾書,承諾優先考慮以調解嘗試解決爭議。

•「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特別優惠措施申請期進一步延至2015年2月底,繼續協助本地企業取得商業信貸。

截至2014年5月底已有超過8700宗申請獲批,總擔保額超過290億元。

•2013年7月,把商業登記證徵費由每年450元下調至250元,令中小企受惠。

•2014年1月成立「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謀劃大嶼山的經濟和社區發展策略,以充分發揮區內各大型基建的效益及香港和珠三角的協同效應。

•2014年1月,成立5億元的「漁業持續發展基金」,支援提高漁業競爭力的計劃及研究項目,以及協助可持續漁業發展。

•2013年12月更新准入和管理《認可公共工程承建商名冊》的規則,增加中小型承建商參與公共工程投標的機會,藉以提升業界推行工程項目的能力、開放市場和增加競爭,同時提高政府基建項目的質素及成本效益。

•2014年3月制定方案,做好與公營工程有關的「補充勞工計劃」申請的事前準備工作,減省行政時間,使審批過程更暢順;同時加強培訓本地工人,以應對建造業技術工人短缺的情況。

•2014年2月宣布額外撥款1億3,000萬元,落實零售業人力發展措施,紓緩人手趨緊的問題。

•2014年4月啟動1億元的「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建立多元化和具競爭力的人才庫,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跟進「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顧問研究結果,就成立法定組織推動香港航運服務業展開必需的前期籌備工作。

•2014年1月,宣布重新啟動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的工作,以創新、科學及技術,促進經濟發展,改善市民生活。

我們已取得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和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對建議的支持。

財務委員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支持相關的編制建議,而內務委員會轄下的小組委員會亦已完成對轉移相關法定職能的附屬法例的審議工作。

我們期望能盡早取得立法會的批准,以便新的政策局能盡快成立,投入運作。

•2014年4月舉辦第二屆「國際IT匯」,展示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成就,並締造有利環境,促進行業創新及蓬勃發展。

約6萬人次參與有關活動,當中近2萬人來自內地或海外。

•2014年中推出新的「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主題為「智慧香港,智優生活」,為未來數年本港整體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發展訂定方向,讓市民和社會各界透過善用資訊科技,提升生活質素和生產力。

•2013年7月與國家科技部完成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第二輪申請工作,使香港的夥伴實驗室數目由12所增至16所;2014年2月展開第一輪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的申請,全面開放給香港的大學和研發中心參與。

•由2014-15年度起,向6所指定為本地公營科研機構的大學提供每年每所最高400萬元的資助,鼓勵大學團隊成立科技初創企業,並將大學科研成果商品化。

•2014年2月,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完成人口政策的公眾參與活動,現正研究所得意見,以制訂應對人口老化和勞動力不足的短中長期措施。

•2013年12月,與南韓推出首個互相使用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e-道)的安排;2014年5月,與德國簽訂互相使用e-道諒解備忘錄,便利居民出行。

扶貧安老助弱

•2013年9月公布首次制定的官方「貧窮線」,並在貧窮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在《2014年施政報告》公布本屆政府的扶貧藍圖,推出支持就業、關顧兒童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以及一系列促進基層青年向上流動和扶助弱勢社群的措施。

•2014年1月,宣布在2015年內推行「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紓緩沒有領取綜援的低收入在職家庭的經濟負擔,鼓勵持續就業,促進這些家庭的兒童及青年人向上流。

預計每年的津貼總開支約為31億元,超過20萬低收入家庭共71萬人受惠,包括18萬名合資格兒童和青年。

•由2014年2月的津貼月份起,按照每年調整機制再次調高「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的入息及資產限額。

計劃至今已惠及超過74000名低收入在職人士。

•由2014-15學年起,向全日制學士學位及副學位清貧學生提供最多15,000元的資助,讓他們參加由院校安排的境外交流活動,受惠學生每年約9800人。

•由2014年1月起,讓學生貸款人選擇在完成課程一年後才開始償還貸款的安排會恆常化,預計每年約23000名學生受惠。

•2014年1月宣布為「兒童發展基金」預留額外3億元撥款,促進基層兒童長遠發展。

•由2014年1月起,加強與僱主及培訓機構協作,至今已推出4項就業先導計劃,為青年人提供適切的職前培訓、在職培訓和就業支援服務。

•2013年9月與商界及非政府機構合辦為期3年的「明日之星」計劃,為基層青年提供企業探訪及短期在職培訓和實習機會。

•通過8個關愛基金新援助項目,包括試行獎勵計劃,鼓勵身體健全的綜援受助人就業及自力更生;向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為學士學位清貧學生提供宿舍津貼,並增加修讀合資格自資專上課程清貧學生的學習開支助學金;以及向沒有住在公屋和沒有領取綜援的低收入住戶發放一筆過津貼。

項目總承擔額約16億5,000萬元,預計可惠及超過68萬人次。

•將7個關愛基金項目恆常化,向清貧家庭和低收入人士提供援助,包括中小學生、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兒童、居於社區的嚴重肢體傷殘人士和參加租者置其屋計劃的綜援受助人。

每年預算開支約7億8,000萬元,惠及超過40萬人次。

•由2014-15年度起,推出一系列針對性改善綜援計劃的措施,其中優化租金津貼的安排可惠及約3600個家庭。

每年預算開支約3,600萬元。

•2014年5月,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2計劃)擴展至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兒童,並於2015年第一季開始,分階段把「綠色」專線小巴納入優惠計劃。

現時,平均每天乘搭港鐵、巴士和渡輪的受惠長者和殘疾人士人次達70萬。

•2014年1月,宣布委託安老事務委員會在兩年內籌劃安老服務計劃方案。

•計劃在2014年底前檢討長者生活津貼,包括研究應否提高資產限額水平,並總結廣東計劃的經驗,探討將長者生活津貼擴展至廣東省的可行性。

•由2014-15年度起,增撥1億6,000萬元經常開支,提升51間長者活動中心為長者鄰舍中心,並為全數211間津助長者中心增聘人手和增加活動經費。

•2013年9月,開展為期兩年的第一階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以「錢跟人走」模式,資助合資格長者選用切合個人需要的社區照顧服務。

至2014年5月底,已有約1210名長者參與試驗計劃。

•由2014-15年度起,提高「改善買位計劃」和「護養院宿位買位計劃」宿位的資助額,將津助護養院宿位提升為持續照顧宿位,並提升3間合約院舍宿位的服務,加強對長者的照顧和支援。

每年新增經常開支逾2億元,涉及1810個資助宿位。

•繼續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包括試行向兩間位於廣東省並由香港非政府機構營運的安老院舍購買宿位,讓正在輪候資助安老宿位的長者自願選擇入住。

預計2014-15至2016-17年度資助安老宿位將增加超過1580個。

•2014年1月,宣布委託安老事務委員會在一年內探討引入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的可行性。

•2014年3月向長者學苑發展基金注資5,000萬元,促進長者學苑計劃的持續發展。

•計劃在2014年6月底,推出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向照顧家中體弱長者的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預計惠及2000名護老者。

•2014年1月,宣布在本屆政府任期內,為殘疾人士增加6200個康復服務名額,包括2016個日間訓練和職業康復、2713個住宿照顧和1471個學前康復服務名額。

•由2014-15年度起,每年增撥約4,000萬元,把「私營殘疾人士院舍買位先導計劃」常規化,每間院舍可獲買位數目的上限由55%上調至70%,而買位的數目亦由300個增至450個。

•由2014-15年度起,每年增撥約4,200萬元,加強殘疾人士社區支援,包括為6歲或以上的殘疾人士增加442個短期日間和住宿照顧服務名額;增加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人手及引入個案管理服務模式;加強為聽障人士提供手語翻譯服務;以及協助自助組織發展。

•由2014年3月起,「嚴重殘疾人士家居照顧服務」常規化,並擴展至全港各區及延伸至非輪候院舍的嚴重殘疾人士。

每年預算開支達2億元,惠及3250名嚴重殘疾人士。

•由2014-15年度起,增加殘疾人士日間訓練中心人手,加強照顧和支援高齡服務使用者。

每年額外開支約9,300萬元。

•由2014-15年度起,每年增撥約930萬元,繼續增加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人手,配合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個案管理計劃」。

連同過往投入的資源,每年投放於綜合社區中心的資源近2億500萬元。

•2014年2月,向香港展能精英運動員基金注資2億元,加強支援殘疾運動員。

•2013年9月推出《有能者•聘之約章》及共融機構嘉許計劃,推動政府、商界、公營和資助機構合作,促進殘疾人士就業。

至2014年5月,已有超過260個機構參加。

•由2014-15學年起推行為學校提供的「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幫助非華語學生解決學習中文的困難,並把學校額外撥款大幅增至約2億元及加強專業支援。

•籌備於2015年1月,推出為高中非華語學生而設的應用學習(中文)科目,內容與資歷架構第一至三級掛鈎,成績會記錄在香港中學文憑,作為升學和就業的資歷。

•籌備於2014年下半年加強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社區支援,包括在葵青區增設1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在所有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及分中心設立青少年專責小組;推行少數族裔青少年大使計劃;以及增聘熟悉少數族裔文化和語言的員工。

•由2014-15學年起,為智障兒童學校、肢體傷殘兒童學校、視障兼智障兒童學校及醫院學校精神科班提供額外教師助理;逐步減少視障兒童學校及群育學校的每班人數至12人;增加宿舍部的人手;以及提供額外津貼以照顧醫療情況複雜的宿生。

預計約有7500名特殊學校的學生受惠。

•進一步支援在官立及津貼中小學就讀、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由2014-15學年起「學習支援津貼」的津貼額增加三成,並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化每年調整津貼額及其上限。

超過3萬名學生受惠。

•2014年1月宣布向「攜手扶弱基金」注資4億元,當中2億元將作為專款,為來自基層家庭的中小學生推出更多課餘學習及支援項目。

•2014年1月,推行「築福香港」活動,宣揚扶貧互助精神,促進商界、非政府機構和政府在扶貧方面的合作。

•2014年3月向獎券基金轉撥額外款項100億元,讓基金有足夠資源推展「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鼓勵社褔機構透過原址擴建或重建善用其土地,特別是增加安老和康復設施。

如所收到的63項初步建議全數落實,預計可增加約17000個長者和殘疾人士服務的名額。

•由2014-15年度起,推出「青年護理服務啓航計劃」,分階段為青年人提供1000個在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的培訓名額,以及資助他們進修。

•標準工時委員會的兩個工作小組,正進行廣泛的公眾諮詢及詳盡的工時統計調查,致力在2014年年底提交報告,以便委員會商討及訂定進一步工作。

•2014年3月提交草案,建議訂立3天有薪男士侍產假。

培育下一代

•2013-14學年,適齡學生升讀學士學位課程比率達38%。

連同副學位程度課程,近七成的青少年有機會接受專上教育。

•2014年1月宣布進一步增加資助高等教育機會,包括:

––增加1000個資助學士課程高年級收生學額。

到2018-19學年,每年將有5000名表現優秀的副學位畢業生可升讀資助銜接學位。

––推行新獎學金計劃,資助每屆最多100名傑出香港學生升讀境外知名大學。

我們建議計劃惠及三屆學生,其後再檢討成效。

––探討如何切實可行地推行新計劃資助每屆最多1000名學生,修讀選定範疇的全日制經本地評審自資指定學士學位課程,以培育切合本港社會和經濟需要的人才。

我們建議計劃惠及三屆學生,其後再檢討成效。

––推行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資助有經濟需要的學生透過「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升學。

我們建議計劃惠及三屆學生,其後再檢討成效。

––成立「多元卓越」獎學金,全額資助大學及專上院校每年取錄共約20名在體育、藝術、社會服務等方面有卓越表現的本地學生,就讀學士學位課程。

•2014年1月,宣布加強職業教育及協助青年作出生涯規劃,強化教育與就業接軌,包括:

––成立職業教育專責小組,以制訂在社區推廣職業教育的策略;並邀請職業訓練局制訂策略性校園發展計劃,提升職業教育的形象及質素。

––針對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職業訓練局會推行結合職業教育和就業支援的先導計劃:

學員將獲發放助學金/津貼,參與行業會承諾聘用完成培訓的學員,並提供清晰的晉升階梯。

––向職業訓練局提供經常撥款,為所有高級文憑及部分中專文憑的學生提供工作實習機會,每年受惠學生超過9000人。

––設立10億元的基金,支援資歷架構的持續發展,從而不斷提升本港整體工作人口的質素。

––增撥資源予學校及非政府機構,加強對中學生籌劃未來升學與就業的輔導,推廣多元出路的理念,同時推動更多工商機構和社區資源參與「商校合作計劃」。

每所開辦高中班級的官立、津貼及直資學校,由2014-15學年起每年獲提供經常現金津貼約50萬元,津貼額隨後亦會按年調整。

•2013年10月開展為期兩年的新學制中期檢討,進一步優化高中課程及評核安排,並於2014年4月公布第一輪中期檢討建議。

最後一輪中期檢討的建議會於2015年7月中或以前公布。

•2014年5月開展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的諮詢,建議為全港官立及津貼學校逐步建立無線網絡及推行一系列其他措施。

100所學校將於2014年8月完成建立無線網絡,其餘的學校會循序漸進地由2015-16學年開始設置無線網絡基礎設施。

•由2014-15學年開始,修訂小一統一派位安排,為跨境學童另行設立特別「專網」,透過「分流」安排紓緩北區小一學位的緊張情況,在照顧本地學童需要的同時,亦確保跨境學童能獲派官立及津貼小一學位。

•2014-15及2015-16兩個學年,一次性增加「學前教育學券計劃」的學券資助額,增幅為每年2,500元,並提升學費減免上限至「學券計劃」幼稚園學費的第75個百分位數,紓緩幼稚園營運壓力,減輕家長負擔。

在2014-15學年近八成即大概139000個幼稚園學童會受惠。

•由2014-15年度起,對制服團體如童軍、香港紅十字會和交通安全隊等的恆常資助增加一倍;同時提高「需支援學生隊員資助計劃」的撥款。

預計受惠人數分別約為138500及14000人。

•2014-15年度,撥款1,900萬元予青年事務委員會成立新的「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資助38項內地實習計劃,讓1700名青年人受惠,較以往增加160%。

•2014-15年度,額外增撥390萬元至2,090萬元予青年事務委員會轄下「青年內地交流團資助計劃」,資助135項交流計劃,令11000人受惠,較去年增加15%。

•2014-15年度,增加撥款近一倍至295萬元,擴闊「國際青年交流計劃」。

現時參與計劃的國家包括愛爾蘭、新加坡及日本,2014年暑假將擴展至波蘭,而與俄羅斯的商討進展良好。

•2014年2月向僱員再培訓局注資150億元,長期支持其服務及運作。

 

土地房屋

•解決住屋和土地供應問題是本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

問題的癥結在於供求嚴重失衡,樓價與租金脫離市民負擔能力。

為扭轉供求失衡的情況,政府不失時機地大力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以期長遠及根本地解決供求失衡問題。

短中期而言,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需求管理措施,以打擊短期投機炒賣、遏抑外來需求,以穩定私人樓市,維持物業市場健康發展。

•經過多方努力,我們的措施已初見成效,樓市在過去一年漸見穩定。

自新一輪需求管理措施於2013年2月推出後,截至2014年4月,整體樓價平均每月僅輕微上升0.1%,比2013年首兩個月(即推出有關措施前)平均每月上升2.7%大幅減少。

住宅物業價格在今年第一季亦輕微下跌約0.6%。

•政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包括盡量善用現有已開發土地,以及開拓可供發展用途的新增土地,增加短、中和長期的土地供應,應付市民住屋需要和香港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

過去一年,政府在增加土地供應方面的工作,縱然遇到不少困難,仍取得下列主要進展:

––2013年7月公布「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最新建議,將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發展成為粉嶺/上水新市鎮的擴展部分,提供約60000個住宅單位。

––2013年7至10月進行「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的第二階段社區參與活動,建議新增人口175000,並提供近10萬個職位。

––2013年7月完成「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初步土地用途方案的公眾參與活動,擬提供約50000個住宅單位及建設商業樞紐區。

––2014年1月開展《發展新界北部地區初步可行性研究》;4月完成「錦田南及八鄉土地用途檢討」並開展諮詢工作,以及就「元朗南房屋用地規劃及工程研究」制定了初步計劃大綱圖,並展開第二階段社區參與。

––2014年1月完成「優化土地供應策略:

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第二階段公眾參與,並進入技術研究階段,積極籌備開展中部水域人工島策略性研究、欣澳填海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以及搬遷三個政府設施往岩洞的可行性研究。

––2013年7月公布落馬洲河套地區「建議發展大綱圖」,建議該區未來的發展以高等教育為主,輔以高新科技研發和文化創意產業用途,涉及土地約88公頃。

––2013年12月展開全港性研究,探討發展香港城市地下空間的機遇及限制,增加市區內可用空間及優化市區的連接性;另為尖沙咀西、銅鑼灣、跑馬地以及金鐘/灣仔四個策略性地區,積極籌備開展先導研究。

––2014年1月公布,除了港島北部及九龍半島人口已比較稠密的地區外,在規劃因素容許的情況下適度提高全港其他各個「發展密度分區」准許的最高住宅用地地積比率約兩成。

––2014年1月公布放寬薄扶林南面和華富邨一帶的發展限制,在6幅用地上發展公營房屋並配合重建華富邨,合共增加約11900公屋及居屋單位。

––2014年5月,大致完成增加啓德發展區發展密度技術研究,確立可增加約43萬平方米寫字樓樓面面積,另可提供額外約6800個住宅單位,讓啓德發展區人口由約9萬增加至約11萬。

––2014年1月宣布將引入「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探討以仲裁利便政府及私人土地業權人就修訂土地契約或換地交易的補地價金額達成協議,加快土地及房屋供應,此先導計劃預計可於2014年下半年推出。

––2014年5月完成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的可行性研究,並籌備展開搬遷的勘測和設計工作。

––2013-14年度,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完成第三輪需求主導重建項目先導計劃申請,其中兩個獲選定的項目已經展開;另在長沙灣已展開一個工業樓宇重建先導項目。

––2014年1月公布完成一系列土地用途檢討工作結果,成功在全港各區物色到約80幅面積共約150公頃、短中期可改作房屋發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