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9212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docx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docx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导学案

第五单元第17课《古诗两首》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

【我一定要学会】

1.我能认识4个生字,会准确工整地写9个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3.我能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

我要查找诗人李白、苏轼的资料,搜集并背诵一些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知识链接:

天门山 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15公里的长江东岸,有博望山,亦称东梁山。

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长江西岸,有西梁山。

两山夹据,长江西来,至此折向北流,形势险要。

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诗,此山遂名于天下。

西湖 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汉时称圣湖。

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

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雷峰夕照、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我能自己学会的】(预习自测)

一、通文:

我要小声读读单元导读及第十七课的两首古诗,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准确认读以下词语。

中断楚江碧水东流孤帆一片淡妆浓抹山色空蒙饮酒

澎湃晴方好雨亦奇畅所欲言相宜

二、顺文:

我能大声朗读两首古诗,读得准确、流利,注意朗读的节奏与轻重。

三、整体感知:

我能通过默读诗句,解决以下问题。

《望天门山》是代诗人写的。

“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至此回”意思是。

这首诗写出了的壮阔气势。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代诗人写的。

“山色空蒙雨亦奇”中的“亦”读作。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和的湖光山色,表达了作者对之情。

四、质疑:

我还不太明白的地方有

【我们来交流】(合作探究)

一、再读课文:

和老师一起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文意境。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古诗,进行小组朗读展示。

2.借助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在小组内讨论诗词的意思,练习说说全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可提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共同讨论。

二、细读课文:

学习诗文的写法,体会情感。

1.研读《望天门山》,组内讨论:

在诵读这首诗时,我仿佛看到了诗人描绘的美景:

雄伟的(       )山,(        )的长江水,乘风破浪的(      ),啊!

真是气势浩荡,奇险壮观呀!

假如我是诗人李白,我会这样吟诵《望天门山》......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中,把比作,这样比喻,写出了,表达了的感情。

3.我能有节奏地朗读这两首诗,并能标出停顿和重音。

三、知识延伸:

我还会背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四、随堂练笔:

发挥想象,描写一幅优美的天门山日出图。

五、拓展阅读:

苏轼《春江晚景》、陆游《游山西村》、杜牧《江南春》及《古诗八十首》中描写风景的古诗。

六、单元习作准备:

这两周我要按照“口语交际”“习作”建议,查找风景优美的地方,再到附近的公园里走一走,仔细观察一处景物,用这一单元学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一写,也为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交流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还要搜集整理祖国物产的有关资料,增长见识。

【我学得怎么样】(自我检测)

(结合学习目标选择《随堂检测》中的练习题。

要求:

量少、质精。

如果其中题我们认为不符合要求,可以自己写新题上来。

【回顾整理】

在小组内比对语文书,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

第五单元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

【我一定要学会】

1.我能认识14个生字,会准确工整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本课的重点词语。

2.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我要摘抄文中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我要查阅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知识链接:

西沙群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的海域,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

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

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我能自己学会的】(预习自测)

一、通文:

我要小声读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准确认读以下词语。

富饶海防前哨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

珊瑚千奇百怪四脚朝天威武茂密披甲形状懒洋洋

二、顺文:

我能大声朗读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三、了解大意:

我会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试分逻辑段,概括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表达了的热爱之情。

四、质疑:

我不太明白的地方有

【我们来交流】(合作探究)

一、再读课文:

和老师一起梳理课文的结构、思路、顺序。

我找出了课文的中心句。

我还知道课文是从、、、四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

这篇课文首尾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生动描绘出了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

二、细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意。

1.有感情朗读第一段,利用地图,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了解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

再联系整个祖国的地图,理解“海防前哨”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第二三四五六段,说说作者每段中,作者分别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每个地方的特点是什么?

说说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

小组内选择怎样的方法交流讨论?

3.讨论:

怎样有感情地朗读并背出你喜欢的段落?

试着练习背诵。

三、好句积累:

想象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

抄写文中的优美语句:

四、随堂练笔:

仿照课文第三段的写法,练习写话。

五、拓展阅读:

自读课本《落满霞光的竹林》中:

《海龟下蛋》、《海滨小城》等。

【我学得怎么样】(自我检测)

(结合目标选择《随堂检测》中的练习题。

要求:

量少、质精。

如果其中题我们认为不符合要求,可以自己写新题上来)

【回顾整理】

在小组内比对语文书,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

第五单元第19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

【我一定要学会】

1.我要认识12个生字,会准确工整地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我能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我要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课前准备:

我要收集阅读小兴安岭的资料。

知识链接:

兴安岭山脉的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那里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植物种类超千种。

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

作者写下这篇文章。

表达了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我能自己学会的】(预习自测)

一、通文:

我要小声读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准确认读以下词语。

融化汇成欣赏挡住视线献出沉浸药材又松又软

膝盖舌头刮风舔脚掌蘑菇鲜嫩名贵密密层层

二、顺文:

我能大声朗读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三、了解大意:

我会默读课文,标出逻辑段落,概括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了,表达了作者热爱的思想感情。

四、质疑:

我不太明白的地方是

【我们来交流】(合作探究)

一、再读课文:

和老师一起梳理课文的结构、思路、顺序。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简单地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2、第一段概括叙述了小兴安岭的特点——(          )。

第二至五段具体叙述了小兴安岭(        )的景色,第六段总写了小兴安岭的(          )和(           ),看来整篇文章作者是按(            )的方式安排了文章的结构。

按照(    )(    )(     )(      )时间顺序来写的。

二、细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意。

1.我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去兴安岭,还要有感情地读读这一部分。

看看每个季节中,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

2.“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中的“抽出”用得真好。

我知道好在哪里。

我要好好地读一读,与大家一起品味品味。

3.“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这里的“浸”用得很好。

我知道它写出了雾的什么特点。

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我要好好找一找,再读一读。

4、为什么说兴安岭既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巨大的宝库?

三、好句积累:

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

抄写文中的优美语句:

四、口语交际:

开展“兴安岭”导游比赛,先在小组内分角色自由练说,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上当“导游”,看哪个同学导得最好,表现最出色。

五、随堂练笔:

我的家乡也很美!

我要写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六、拓展阅读:

自读课本中《长白山的冬天》,《台湾的蝴蝶谷》等。

【我学得怎么样】(自我检测)

(结合目标选择《随堂检测》中的练习题。

要求:

量少、质精。

如果其中题我们认为不符合要求,可以自己写新题上来)

【回顾整理】

在小组内比对语文书,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

第五单元第20课《东方之珠》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

【我一定要学会】

1.我要认识10个生字,能借助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的重点词句,积累佳句。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香港哪些地方繁华美丽。

3.我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课前准备:

搜集和阅读有关香港的市场、美食的文章或图片,了解有关的知识。

知识链接:

香港地处中国的南大门,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

它的地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人说是因岛上曾有一条香江而得名,也有人说古时此地因运销内地生产的香料才有其名。

香港经济以制造业、金融业、旅游、房地产业为四大支柱,形成了以纺织制衣、电子、钟表、塑料、电器等为主的出口加工工业体系,产品出口值居世界首位的有制衣、玩具、钟表等。

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海空交通中心,自由贸易港,也是功能齐全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之珠”。

【我能自己学会的】(预习自测)

一、通文:

我要小声读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准确认读以下词语。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佳肴一应俱全大饱口福旅游胜地

举世闻名夜幕降临五颜六色奔流不息五洲四海璀璨无比

二、顺文:

我能大声朗读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三、了解大意:

我会默读课文,标出段落,概括主要内容。

课文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描写了香港是(      )、(         )、(         )、(),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四、质疑:

标划出读书中遇到的疑难,记下不太明白的地方

【我们来交流】(合作探究)

一、再读课文:

和老师一起梳理课文的结构、思路、顺序。

读了第一自然段,我知道了因为

,所以人们把她称为“东方之珠”。

这一段是对全文的。

二到五自然段分别从、、和介绍了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与课文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二、细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意。

1、为什么说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

2、为什么人们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

3、为什么说香港是一个旅游胜地?

4、为什么说香港的夜晚是灯的海洋?

三、词句积累:

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

我要好好地理解并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

四、小小播音员:

开展“播音员”比赛,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练读,先在小组内自由练习,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当“播音员”,看哪个同学播得最好,表现最出色。

五、随堂练笔:

香港的    真美啊!

你看

六、拓展阅读:

阅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交流大家课前收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说说自己知道的香港。

【我学得怎么样】(自我检测)

(结合目标选择《随堂检测》中的练习题。

要求:

量少、质精。

如果其中题我们认为不符合要求,可以自己写新题上来)

【回顾整理】

1.在小组内比对语文书,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

2.小组成员互讲:

学习了本课我知道了什么?

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

【我一定要学会】

1.我的发现:

我能认识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语义是不同的。

2.日积月累:

我能把5句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背下来,还能说出句意。

3、读读记记:

我能发现并记忆这三组叠词的不同特点。

3.宽带网:

我能搜集整理出一些有关祖国锦绣河山的图文资料,在班里展示。

课前准备:

整理我收集到的有关祖国迷人风景和富饶物产的图片、文字资料,做成剪贴报、手抄报,或是写成笔记。

知识链接: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我能自己学会的】(预习自测)

一、巩固生字:

我要把第五单元每课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用我喜欢的方式对生字进行归类。

二、整理重点词:

我要把《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

不懂的词要查一查、问一问。

我还可以将单元里的多音字、近反义词做一次归纳整理。

三、回顾课文:

我能找出本单元课文中描写精彩的片段,想一想它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四、整理活动资料:

按照“宽带网”的建议,我要用喜欢的方式整理我找到的有关“祖国风景优美的地方”的资料,做好展示、交流准备。

五、质疑:

在复习中发现的新问题

【我们来交流】(合作探究)

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

反复朗读这三组句子。

2、说一说:

我发现了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是不同的,这几个字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我明白了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词的意义。

3、找一找:

我要找一找学过字中,还有哪些字也有一字多义的特点?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和小伙伴比赛谁能把这些写景的诗句读得准确、流利、有韵味。

2、我会背:

给我五分钟,小组比赛谁能把这些诗句背得又快又准。

3、我会说:

我能说出这5句诗的意思。

4、我知道:

我还知道一些描写山水的著名诗句。

三、读读记记:

1、这些词语,我要和小伙伴比一比,看谁读得熟练。

2、我发现了这三组词的什么特点?

我还能说出一些类似的词。

3、我还会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四、宽带网:

1.读一读短文。

划一划提到的迷人风景和富饶物产的名字,并记在心里。

2.小组活动:

组内展示、介绍自己收集整理的有关“迷人风景”或“富饶物产”的照片、文章、手抄报等,评出优秀作品。

2.班内交流:

展示、介绍各小组的优秀作品,交流是怎样收集整理的,有哪些收获。

3.把大家的作品贴在班级“展示栏”里,互相学习借鉴。

【我学得怎么样】(自我检测)

1.听写这一单元的生字词,我能顺利过关。

2.默写“日积月累”中的诗句,我能全部写正确。

【回顾整理】

在小组内比对语文书,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

第五单元《交际·习作》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

【我一定要学会】

 1、我能介绍清楚自己看过的或去过的美丽地方,并参与小组交流,培养我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

 2、我要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能具体、有条理地描写自己去过的地方。

   3、我要积极参与阅读和观察,在书中,在大自然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好,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骄傲。

课前准备:

按“交际·习作”要求,整理我去过的地方;留心本单元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

(在本单元起始阶段开始做准备)

知识链接:

要写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变化等这些方面进行描写。

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而且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

注意描写景物也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

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等等。

但不能像列清单一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

还有不管写什么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能自己学会的】(预习自测)

一、明确“口语交际”“习作”的要求:

1.读一读:

《语文园地五》中有关“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

2.划一划:

“口语交际”“习作”的主题是什么?

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用“-----”画下来,再标上序号。

二、收集、整理有关“口语交际”“习作”的素材。

1.找一找:

收集和本次口语交际、习作有关的资料,在作文书、网络上找到与本次习作有关的文章来读一读。

2、学一学:

本单元的课文中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用得好,我要学一学这些表达方法。

3、练一练:

如果让我来介绍自己看到的最美丽的风景,我会怎样说?

怎样写?

【我们来交流】(合作探究)

一、口语交际:

风景优美的地方

1.理一理: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什么?

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

 

(1)在什么地方;

(2)有哪些景物;(3)最美的地方是什么(4)……

2.小组交流:

要求:

(1)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

(2)学会倾听。

   (3)作好记录,相互学习。

3.小组进行汇报。

评一评:

看谁说的地方最美,使听的人也想去。

二、习作:

1.理一理:

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内容:

风景优美的地方

 要求:

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想一想:

我想怎样选材?

建议:

典型性:

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

   新颖性:

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3.议一议:

我想怎样描写?

   建议:

按顺序:

如游览顺序、方位顺序等。

写具体:

观察细致,突出景物特点;展开联想,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语言优美。

 4.拟定草稿。

【我学得怎么样】(自我检测)

1.组内互改:

我要把习作读给同学听,请同伴给我提出建议。

(1)抓住景物特点了吗?

(2)按顺序,有条理吗?

(3)用了哪些好的表达方法?

(4)哪些词语、句子写得好?

(5)还有哪些地方要修改?

2.班内交流:

展示朗读各小组优秀的作文,评一评写得好在哪里?

3.我再自己修改习作,并认认真真地誊写作文。

【回顾整理】

回顾这次的交际与习作,我收获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第六单元第21课《寓言两则》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

【我一定要学会】

1.我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我要了解故事内容,并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我能收集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

知识链接:

寓言:

“寓”,寄托;“言”,讲道理。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常常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诸子散文中,《庄子》语言最多。

在史传文学中,《战国策》寓言最多。

除这两部书外,《韩非子》《孟子》《吕氏春秋》等书,也有不少流传久远的著名寓言。

【我能自己学会的】(预习自测)

一、通文:

我要小声读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准确认读以下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南辕北辙 

二、顺文:

我能大声朗读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三、了解大意:

我会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概括主要内容。

1、《亡羊补牢》中的“亡”意思是,“牢”的意思是。

这篇寓言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的事。

2、《南辕北辙》中的“辕”意思是。

“辙”的意思是。

这篇寓言讲的是一个人的事。

四、质疑:

我不太明白的地方有

【我们来交流】(合作探究)

一、再读课文:

和老师一起梳理课文的结构、思路、顺序。

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给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

二、细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意。

1.研读《亡羊补牢》: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2.街坊是怎么劝的?

(读出劝告的语气。

)可养羊人怎么说的呢?

(读出无所谓,毫不在意的语气。

3.我从“后悔”一词中了解到什么?

从“接受”一词中又明白了什么?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4.研读《南辕北辙》:

“硬要”一词体现了这是个怎样的人?

“越...越...”强调了这个人结果怎样?

《南辕北辙》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三、拓展学习:

我要跟小伙伴分角色表演一下这两个寓言。

四、我会说:

如果我碰见了南辕北辙中的那个人,我会对他这样说:

五、随堂练笔:

我要联系实际写写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六、拓展阅读:

读一读《刻舟求剑》《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等有趣的寓言故事。

七、单元习作准备:

这两周我要留心观察生活中一些不方便的地方,还要和大家讨论讨论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想一想,怎样动脑筋解决问题?

为本单元的交际与习作做好准备。

【我学得怎么样】(自我检测)

(结合学习目标选择《随堂检测》中的练习题。

要求:

量少、质精。

如果其中题我们认为不符合要求,可以自己写新题上来)建议随堂完成。

【回顾整理】

1.在小组内比对语文书,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

2.小组成员互讲:

学习了本课我知道了什么?

第六单元第22课《科利亚的木匣》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

【我一定要学会】

1.我能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懂得”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课前准备:

我要查一查文中提到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

知识链接:

卫国战争:

课文中提到的“战争”指苏联卫国战争,是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于1944年收复全部被占领土,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文中讲差不多4个年头,即指这段时间。

【我能自己学会的】(预习自测)

一、通文:

我要小声读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准确认读以下词语。

木匣挖坑冰鞋斧头手锯免得木屋抢走难过

当初尽管敌人台阶懂得随便算数仍然玩意 

二、顺文:

我能大声朗读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三、了解大意:

我来默读,根据阅读提示,标出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并做简单批注。

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开始时,科利亚量了____步,埋下木匣子。

四年后,科利亚从门口起量了____步,却没有找到木匣,后来,科利亚从门口起量了____步,他一下子就____。

这是因为____。

四、质疑:

我不太明白的地方有

【我们来交流】(合作探究)

一、再读课文:

和老师、同学一起梳理课文思路。

我找出了课文的中心句。

我还知道课文是从、、三个部分来写的。

二、细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意。

1、科利亚和妈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埋木匣的?

木匣里有哪些东西?

他们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科利亚和妈妈分别是怎样埋木匣的?

2、妈妈是怎样找到木匣子的?

科利亚开始为什么没找到木匣?

他是怎样想的?

后来,科利亚怎样找到木匣子的?

“果然”说明了什么?

3、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拓展理解:

我会画个示意图来理解课文中科利亚四年前和四年后步伐的变化。

四、好句积累:

我要把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抄下来,比如最后一段。

五、随堂练笔:

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

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