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组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4624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1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组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1401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组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1401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组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1401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组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1401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组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01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组培.docx

《1401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组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1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组培.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01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组培.docx

1401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组培

消化系统组培

1、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口腔、咽、食管、肛门):

保护作用

单层柱状上皮(其余):

消化吸收

固有层(laminapropria):

疏松结缔组织,含丰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胃肠固有层富含腺体和淋巴组织。

黏膜肌层(muscularismucosa):

薄层平滑肌

1、黏膜(mucosa)

 

2、黏膜下层(submucosa)

致密结缔组织,含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黏膜下神经丛(调节黏膜肌的收缩和腺体分泌)。

食管:

食管腺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腺

皱襞(plica):

黏膜与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面突起形成,食管、胃、小肠等部位。

3、肌层(muscularis)

食管上段与肛门处:

骨骼肌其余:

平滑肌

结构:

内环形、外纵行两层,有肌间神经丛(调节肌层运动)

间质卡哈尔细胞:

位于肌间结缔组织,呈多突起状、核椭圆、胞质较少、较多线粒体。

作用:

产生电信号,通过缝隙连接传递给平滑肌细胞,,引起肌层自发缓慢的节律性收缩。

4、外膜(adventitia)

外膜:

薄层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主要分布与食管和大肠末段

浆膜(serosa):

薄层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表面光滑,见于胃、大部分小肠、大肠。

Ⅱ、食管

1、黏膜(mucosa)

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表面细胞脱落,基底细胞增至补充

食管癌好发部位:

食管下端复层扁平上皮与胃贲门部单层柱状上皮骤然相接

固有层:

细密结缔组织,形成乳头凸向上皮

 

黏膜肌层(muscularismucosa):

纵行平滑肌

 

2、粘膜下层

含较多食管腺(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淋巴小结),导管穿过黏膜开口于食管腔

3、肌层

内环外纵,上1/3骨骼肌,下1/3平滑肌,中1/3兼具,食管两端内环行肌增厚形食管上、下括约肌

4、外膜

纤维膜

Ⅲ、胃(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醇类)

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由表面黏液细胞(核椭圆位于基部,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HE切片着色浅淡透明,细胞间紧密连接,分泌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黏液,保护上皮)组成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黏液层将上皮与胃蛋白酶分离,高浓度HCO3-使局部pH为7,抑制酶的活性并中和H+形成H2CO3,H2CO3H20+CO2。

胃的肠上皮化生:

正常胃上皮出现肠道中的杯状细胞,胃癌的前期表现

固有层:

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

1)胃底腺(fundicgland):

又称泌酸腺,位于胃底和胃体,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

①主细胞(chiefcell):

胃酶细胞,数量最多,腺下半部多,越接近贲门越多。

细胞柱状、核圆位于基部。

胞质基部强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切片中由于溶失而浅淡。

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分泌胃蛋白酶原

②壁细胞(parietalcell):

泌酸细胞,腺上半部多。

体积大,圆锥形,核圆深染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均质嗜酸性。

细胞内分泌小管:

管壁与细胞顶面质膜相连,富有微绒毛,分泌期多。

分泌小管膜中有大量质子泵(H+,K+-ATP酶)和Cl-通道,将壁细胞形成的H+与血液摄取的Cl-输入小管,形成盐酸(胃酸,①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为其活性提供酸性环境→初步分解食物蛋白;②杀菌作用)。

分泌内因子:

糖蛋白,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使之在肠道不被酶分解,促进回肠吸收维生素B12,供红细胞生成所需。

萎缩性胃炎导致恶性贫血

微管泡:

分泌小管周围光滑的小管和小泡,为分泌小管膜的储备形式,静止期发达。

③颈黏液细胞:

胃底腺顶部,呈楔形。

核扁平,位于细胞基底,核上方有很多黏原颗粒,HE染色浅淡。

分泌可溶性酸性黏液。

④干细胞:

分化为表面黏液细胞、胃底腺细胞

⑤内分泌细胞:

ECL细胞(分泌组胺,促进壁细胞泌酸)

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直接抑制壁细胞功能/抑制ECL间接作用于壁细胞)

2)贲门腺:

贲门处宽1-3cm,黏液性腺

3)幽门腺:

幽门部宽4-5cm,管状黏液性腺,有少量壁细胞、很多G细胞(产促胃液素,促壁细胞分泌胃酸以及胃肠黏膜细胞增殖)

黏膜肌层(muscularismucosa):

内环外纵两薄层平滑肌

1、黏膜(mucosa)胃小凹(gastricpit):

黏膜表面遍布的不规则形小孔,底部与3-5条腺体通连。

胃上皮细胞

碳酸酐酶

 

 

 

2、黏膜下层:

较致密结缔组织,含较粗血管、淋巴管、神经,成群脂肪细胞

3、肌层:

较厚,内斜中环外纵平滑肌。

贲门括约肌、幽门括约肌:

环形肌在贲门、幽门部增厚

4、外膜:

浆膜

Ⅳ、小肠(消化吸收主要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表面积扩大30倍

1、黏膜:

皱襞:

环行、半环行、螺旋状走行。

肠绒毛:

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形成,十二指肠和空肠头段最发达

小肠腺:

利伯屈恩隐窝,单管状,直接开口于肠腔

上皮:

单层柱状,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小肠腺:

还包括帕内特细胞、干细胞

①吸收细胞:

最多,高柱状,核椭圆于基底部,紧密连接(选择性吸收)。

纹状缘:

细胞游离面在光镜下可见,电镜下可见微绒毛,使面积扩大20倍。

细胞衣:

位于微绒毛表面,由细胞内镶嵌蛋白的胞外部分构成,含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双糖酶和肽酶,吸附胰蛋白酶、胰淀粉酶,为消化的重要部位。

乳糜微粒:

吸收脂类物质由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结合形成,由细胞侧面释出。

②杯状细胞:

散在于吸收细胞间,分泌黏液(润滑、保护作用)

③帕内特细胞:

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于腺底部。

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分泌防御素、溶菌酶,杀灭肠道微生物

④内分泌细胞:

I细胞:

缩胆囊素-促胰酶素;S细胞:

促胰液素

⑤干细胞:

增殖补充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分化为帕内特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固有层:

疏松结缔组织,含小肠腺、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中央乳糜管:

绒毛中轴结缔组织内的纵行毛细淋巴管,管腔大,内皮细胞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大。

乳糜微粒经此输出。

肠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水溶性物质进入其周围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入血。

孤立淋巴小结:

十二指肠、空肠集合淋巴小结:

回肠(尤其下段)

 

黏膜肌层:

内环外纵两薄层平滑肌

 

2、粘膜下层:

较致密结缔组织,含血管、淋巴管。

十二指肠腺:

黏液性腺,导管穿过黏膜肌层开口与小肠腺,分泌黏稠的碱性黏液(pH8.2-9.3),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胃酸侵蚀。

3、肌层:

内环外纵平滑肌

4、外膜:

部分十二指肠壁:

纤维膜其余:

浆膜

Ⅴ、大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形成粪便,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1)盲肠、结肠、直肠

1、黏膜

上皮:

表面光滑无绒毛,单层柱状,吸收细胞(吸收水分、电解质、细菌产生的VIT-B、VIT-K)和杯状细胞构成

固有层:

大肠腺:

分泌黏液,单管状,含吸收细胞、大量杯状细胞、少量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无帕内特细胞。

孤立淋巴小结

黏膜肌层:

内环外纵两薄层平滑肌

2、黏膜下层:

结缔组织,含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成群脂肪细胞

3、肌层:

内环、外纵。

结肠袋:

内环行肌节段性局部增厚

结肠带:

外纵行肌局部增厚形成三条。

4、外膜:

浆膜:

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升结肠与降结肠前壁、直肠上1/3大部与中1/3前壁

纤维膜:

升结肠与降结肠后壁,直肠其余部位

2)阑尾(appendix)

壁厚腔小,大肠腺短而少。

固有层:

丰富淋巴组织,大量淋巴小姐

肌层:

外膜:

浆膜

3)肛管

Ⅵ、淋巴组织

微皱褶细胞(M细胞):

肠集合淋巴小姐处,参与sIgA的形成。

sIgA由吸收细胞内吞后释入肠腔。

2、消化腺

Ⅰ、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各一对)

1)基本结构(复管泡状腺):

导管:

①闰管:

导管起始部,直接与腺泡相连,单层扁平/立方上皮

②纹状管:

分泌管,与闰管相连,单层高柱状上皮,嗜酸性

③小叶间导管:

纹状管汇合形成,单层柱状上皮移形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④总导管:

小叶间导管汇合形成,开口于口腔

腺泡:

浆液性、黏液性、混合性

2)腮腺:

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短,分泌唾液淀粉酶

颌下腺:

混合性腺,浆液性腺泡多,黏液性、混合性少。

闰管短,纹状管发达,分泌唾液淀粉酶、黏液

水分、黏液:

润滑口腔唾液淀粉酶:

淀粉→麦芽糖

溶菌酶、干扰素:

抵抗细菌病毒侵入

唾液腺间质:

浆细胞分泌IgA+腺细胞蛋白质分泌片→sIgA,免疫作用

颌下腺:

生物活性肽(调节生理活动)

舌下腺:

混合性腺,黏液性为主。

无闰管,纹状管短。

分泌黏液

3)唾液:

 

Ⅱ、胰腺

1)外分泌部(纯浆液性复管泡状腺)

1、腺泡

胰腺泡细胞:

分泌消化酶(胰蛋白酶原、胰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核酸酶),受小肠I细胞分泌的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调节

泡心细胞:

位于胰腺泡腔面,为闰管起始部上皮细胞

2、导管

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总导管

(单层扁平/立方上皮)单层高柱状,可见杯状细胞

在胰头与胆总管汇合,开口

于十二指肠乳头

分泌:

水、碳酸氢盐等电解质,受小肠S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调节

3、胰液:

每天1000-2000mL,pH7.8-8.4,含消化酶、电解质

2)内分泌部(胰岛)成人100万个,胰尾部较多

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球形细胞团,无导管,细胞间有丰富有孔毛细血管

1、A细胞:

20%,胰岛周边部,分泌高血糖素(促进肝细胞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抑制糖原合成,升高血糖)

2、B细胞:

70%,胰岛中央部,分泌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贮存,降低血糖)

3、D细胞:

5%,分泌生长抑素,抑制A、B、PP细胞的分泌活动

4、PP细胞:

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肠活动、胰液分泌、胆囊收缩

Ⅲ、肝

人体最大腺体

胆汁:

消化脂类物质

合成蛋白质和多类物质分泌入血

参与糖、脂类、激素、药物代谢

1)肝小叶:

肝的基本结构单位,中央有一条延其长轴走行的中央静脉,周围为放射状排列的肝索和肝血窦。

肝板:

单细胞单层排列呈凹凸不平的板状结构,切面呈索状,也称肝索

肝血窦:

肝板之间,与肝板上的孔相通连

胆小管:

肝细胞相邻面质膜局部凹陷形成

1、肝细胞:

多面体形,核大而圆,双核细胞较多,胞质嗜酸性,含弥散嗜碱性团块

①三大功能面:

血窦面+胆小管面(发达微绒毛,增大表面积,利于物质交换)、细胞连接面(紧密链接、桥粒、缝隙连接、胞间通道)

②细胞器:

粗面内质网:

合成血浆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脂蛋白、补体)

滑面内质网:

胆汁合成、脂类代谢、糖代谢、激素代谢、药物腐败产物等的生物转化

高尔基复合体:

加工分泌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脂蛋白,参与胆汁分泌

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糖原、脂滴、色素等内含物。

2、肝血窦:

含肠道吸收物的门静脉血液和含氧肝动脉血液,血浆与肝细胞进行充分物质交换后汇入中央静脉

①内皮细胞:

连接松散、间隙宽,内皮外无基膜,通透性高,可通过除血细胞和乳糜微粒外的血浆成分

②肝巨噬细胞:

库普弗细胞(Kupffercell):

由血液单核细胞分化而来,清除门静脉入肝的抗原异物、清楚衰老的血细胞、监视肿瘤

③NK细胞:

称肝内大颗粒淋巴细胞,抵御病毒感染、防止肝内肿瘤及其他肿瘤的肝转移

3、窦周隙:

肝血窦内皮与肝板间的狭窄间隙,充满血浆。

是肝细胞和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贮脂细胞:

肝星状细胞(HSC),内含许多大的脂滴,正常情况下,参与维生素A的代谢,储存脂肪;病理条件下,异常增殖并激活→产生细胞外基质,肝内纤维增多→肝硬化

4、胆小管:

当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多胆道堵塞而内压增大时,胆小管正常结构被破坏,胆汁溢入窦周隙,继而进入肝血窦,机体出现黄疸。

(靠近胆小管的相邻肝细胞膜形成由紧密连接、桥粒等组成的连接复合体,封闭胆小管周围细胞间隙,防止胆汁外溢至细胞间或窦周隙)

赫令管:

胆小管于肝小叶边缘处汇集成的短小管道,在门管区汇入小叶间胆管。

2)门管区:

相邻肝小叶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

含小叶间静脉(门静脉分支)、小叶间动脉(肝动脉分支)、小叶间胆管(单层立方,于肝门方向汇集形成左右肝管出肝)

小叶下静脉:

位于非门管区,中央静脉汇集形成,于肝门部汇集为肝静脉

Ⅳ、胆囊与胆管

胆囊:

贮存、浓缩胆汁

胆管:

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消化系统生理

机体所需营养物质:

蛋白质+脂肪+糖类(营养物质,需消化)、维生素+无机盐+水(小分子物质,可直接吸收利用)

消化(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机械性消化:

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时把食物不断向消化道的远端推送。

化学性消化:

通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由消化液中的酶分别把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吸收(absorption):

食物经消化后,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1、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1)一般生理特性

1.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均比骨骼肌低

2.自动节律性低且不规则

3.紧张性:

使消化道保持一定的基础压力,形状位置,肌肉各种活动产生的基础。

4.富有较大的伸展性

5.对各种刺激有选择敏感性:

电刺激不敏感,机械牵拉、温度、化学性刺激敏感

2)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较小、不稳定,主要由K+平衡电位产生。

2、慢波电位(slowwave):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自发地周期性轻度去极化和复极化,由于其频率较慢,故称为慢波。

基本电节律(BER):

慢波频率对平滑肌的收缩节律起决定性作用。

Cajal间质细胞(ICC):

兼具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特性的间质细胞,为胃肠运动的起搏细胞。

机械阈:

慢波去极化达到或超过机械阈,胞内Ca2+浓度增加,足以激活肌细胞收缩,不一定通过动作电位引发。

电阈:

慢波去极化达到或超过电阈,引发动作电位使风多Ca2+进入胞内,加强收缩。

2、消化道神经支配

1)外来神经

1、交感神经对胃肠道的运动和腺体分泌通常起抑制作用

2、副交感神经对胃肠道的运动和腺体分泌通常起兴奋作用,对消化道括约肌起抑制作用

2)内在神经丛

黏膜下神经丛:

位于黏膜下层,调节腺细胞和上皮细胞功能

肌间神经丛:

位于环行肌与纵行肌之间,支配平滑肌活动

肠神经系统(ENS):

又称壁内神经丛

 

3)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丛具有调节作用,但去除外来神经后,内在神经丛仍可局部发挥调节作用,独立调节胃肠运动、分泌、血流量、水电解质转运。

3、消化系统的分泌功能

1)外分泌功能

①在有机物中,具有性质的消化酶对食物的化学分解具有重要作用,可分解不同性质的食物。

②消化液中大量的水能稀释食物,降低食物的渗透压,以利于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

③消化液中的无机物可为消化酶的活动提供适宜的pH环境,能使消化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④消化液中的黏液和抗体等对保护消化道黏膜免受理化因素的损伤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具有重要意义。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小肠腺,大肠腺,其分泌由肠壁神经、自主神经和体液因素调控。

消化液作用:

 

2)内分泌功能

APUD细胞:

具有摄取胺的前体、进行脱羧而产生肽类或活性胺能力的内分泌细胞称为APUD细胞(amineprecursoruptakeanddecarboxylationcell)。

胃肠激素:

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多种主要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的激素,能调节消化器官的功能。

1.调节消化道上皮和腺体的分泌以及消化道的运动

2.调节其他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3.促进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生长(营养作用)

4.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胃肠激素的分泌方式:

内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管腔分泌、自分泌

作用:

 

脑-肠肽:

在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目前已知的脑-肠肽有促胃液素、胆囊收缩素、胃动素、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等20多种。

4、食物在口腔的消化

1)唾液的分泌

1、唾液的性质:

无色、无味、低渗、近中性的液体

2、唾液的成分:

水分——99%

有机物——黏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球蛋白、氨基酸等

无机物——Na+、K+、Ca2+、Cl-等

3、唾液的作用:

①消化: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为麦芽糖

②清洁:

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稀释中和有毒物质

③排泄:

铅、汞、碘等异物及狂犬病、脊髓灰质炎的病毒可随唾液排出

④免疫:

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直接对抗细菌,若缺乏时易患龋齿

⑤湿润并溶解食物,产生味觉并使食物便于吞咽

2)咀嚼和吞咽

咀嚼是指食物在口腔内由咀嚼肌收缩而进行的机械消化过程。

咀嚼运动还可以反射性的引起胃液、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吞咽是指食团由口腔经食管蠕动送入胃的过程。

吞咽过程分三期:

口腔期:

口腔→咽(舌的运动,随意动作,大脑皮层控制)

咽期:

咽→食管上端(反射动作)

食管期:

食管上端→贲门→胃(食管蠕动)

5、胃内消化

1)胃液的分泌

1、分泌胃液的腺体:

①贲门腺:

黏液腺②泌酸腺:

混合腺,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颈黏液细胞—分泌可溶性酸性黏液③幽门腺:

分泌碱性黏液

2、内分泌细胞:

①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物质,分布于胃窦②肠嗜铬样细胞(ECL细胞):

分泌组胺,促进壁细胞泌酸③δ细胞:

分泌生长抑素,调节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

3、胃液的性质:

无色、酸性(pH0.9~1.5),分泌量为1.5~2.5L/d

4、胃液的成分:

无机物:

HCl、NaCl、KCl、H2O

有机物:

胃蛋白酶原、黏蛋白、内因子

5、胃液各成分的作用:

①盐酸(胃酸):

由壁细胞主动分泌

形式:

游离酸:

110~135mmol/L

结合酸:

15~30mmol/L

总酸:

125~165mmol/L

分泌量:

基础排酸量:

空腹时,正常人0~5mmol/h

最大排酸量:

20~25mmol/h(取决于壁细胞的数目和功能状态)

分泌机制:

质子泵(H+-K+-ATP酶)是一种镶嵌于壁细胞顶膜的转运蛋白,具有转运H+、K+和催化ATP水解的功能。

选择性抑制质子泵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可有效的抑制胃酸的分泌。

分泌过程:

Na+泵

Cl--HCO3-交换体

碳酸酐酶

H+-K+-ATP酶

盐酸的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适宜环境;

②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③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④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⑤抑制和杀死细菌。

 

HCl

胃蛋白酶

②胃蛋白酶原:

主细胞合成分泌

作用: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

特点:

①始无活性;

②最适pH为1.8-3.5,pH>5.0则失活;

③安静时:

少量、恒定的速率分泌;

刺激时:

大量、迅速分泌。

③内因子:

壁细胞分泌

成分:

糖蛋白(有2个亚单位)

亚单位A+VitB12→复合物:

防VitB12被肠内水解酶破坏

亚单位B+结合特异受体(回肠粘膜细胞膜):

吸收VitB12

作用:

促进回肠末端VitB12的吸收

缺乏内因子→VitB12吸收障碍影响红细胞生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④黏液和碳酸氢盐:

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细胞、泌酸区的颈黏液细胞分泌黏液;HCO3-主要由非泌酸细胞分泌,少量由组织间液渗入胃内。

成分:

黏液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具有较高的黏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形成胃黏膜保护层。

作用:

①湿润:

防止食物的机械损伤

②形成黏液-HCO3-屏障,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损伤

③降低胃酸酸度:

HCO3-+H+→H2CO3

pH梯度:

黏液层:

近胃腔侧:

pH2.0,近黏膜侧:

pH7.0

2)胃的自身保护作用

①黏液-HCO3-屏障

②胃黏膜屏障:

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和相邻细胞侧膜之间存在紧密连接,可防止胃腔内H+向黏膜上皮细胞内扩散。

③胃壁细胞的保护作用:

合成释放前列腺素(PGE2、PGI2)、表皮生长因子,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刺激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保护胃黏膜。

3)调节胃液分泌的神经体液因素

1、促进

2、抑制

(2)脂肪:

脂肪及其消化产物刺激小肠黏膜→“肠抑胃素”→抑制胃液分泌。

(3)高张溶液:

①激活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肠-胃反射

②刺激小肠黏膜→“肠抑胃素”→抑制胃液分泌

4)消化期胃的分泌:

由动物实验发现,进食后胃液的分泌机制,可按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人为的划分为头期、胃期、肠期来分析。

实际上这3个时期几乎同时开始,互相重叠的。

头期:

进食时,食物的颜色、形状、气味、声音以及咀嚼、吞咽动作,可刺激眼耳口鼻咽等处的感受器,通过传入冲动反射性引起胃液分泌。

胃期:

将食糜、肉的提取液、蛋白胨液等通过瘘管直接注入胃内,可直接刺激胃壁上的机械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促进胃液大量分泌。

肠期:

将食糜、肉的提取液、蛋白胨液等通过瘘管直接注入十二指肠内也可引起胃液分泌轻度增加。

5)胃的运动

1、胃的运动形式:

①紧张性收缩:

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缓慢持续收缩状态。

作用:

增强胃内压,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和促进胃排空;保持胃的正常形状和位置。

②容受性舒张:

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以头区为主)的舒张,使胃容积扩大。

作用:

增加胃容纳和贮存食物而胃内压无显著升高,防食糜过早排入十二指肠。

③蠕动:

以尾区为主。

蠕动波起自胃体中部,逐步向幽门部推进。

迷走N、促胃液素、胃动素使其频率和强度增加;交感N、促胰液素、抑胃肽作用则相反。

作用:

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和研磨。

④移行复合运动(MMC):

人胃在空腹时呈现以间歇性强力收缩伴有较长静息期为特征的周期性运动,并向肠道方向扩布。

胃肠道在消化间期的这种运动称为移行性复合运动。

周期:

90~120min

Ⅰ相为运动静止期,45~60min;

Ⅱ相为少锋电位期,30~45min;

Ⅲ相为强烈收缩期,5~10min;

Ⅳ相为过渡期,5min。

生理意义:

①防止结肠内的细菌在消化间期逆行迁入回肠。

当MMC减弱时,常伴有小肠内细菌的过度繁殖;

②将小肠内的残留物(如食物残渣、脱落的细胞碎片)清除到结肠内;

③使小肠平滑肌在非消化期或禁食期间仍能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

迷走神经兴奋可使MMC的周期缩短,切断迷走神经后,MMC消失并造成食物在肠内滞留。

2、胃排空:

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排空速度:

以食物而异(流体、粒小、等渗的快)

水>糖>蛋>脂

10min2h2~3h5~6h

胃排空动力:

直接动力:

胃与十二指肠的压力差。

原动力:

胃的运动。

胃排空的控制:

①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壁内N丛的局部反射和迷走-迷走反射→胃运动加强,促进排空;促胃液素(G细胞)→促进胃运动、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总效应:

延缓排空。

②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肠-胃反射(指小肠上部受到食糜刺激后,引起的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运动的反射活动);肠抑胃素(促胰液素、抑胃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