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4177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代会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党代会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党代会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党代会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党代会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代会报告.docx

《党代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代会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代会报告.docx

党代会报告

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为实现太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阜新市太平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杜占林

(讨论稿)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阜新市太平区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自2001年2月太平区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共阜新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和市委各项工作部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太平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可以说,这五年是太平人民知难而进、负重拼搏的五年,是太平经济在不断探索中加快发展的五年,是太平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的五年,也是太平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

(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与“九五”末期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增幅较大。

2005年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5450万元,比2000年增长282%,年均增长30.7%;工业总产值(现价)由2000年的1.6亿元跃升到2005年的13.5亿元,年均增长52.5%;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2039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3200万元,年均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1563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19600万元。

(二)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年累计引进域外企业个,域外资金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41.8万美元,出口创汇418.6万美元。

开工建设的投资过亿元项目5个。

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发展,包括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在内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全党动员、全民招商取得显著效果,到2005年全区共引进域外投资项目个,到位资金亿元。

(三)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农村税费改革、土地第二轮承包工作和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05年末,全区67户企业完成转制47户,盘活资金7013.3万元,落实债务6611.7万元。

所有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支持太平经济的半壁江山,超懿集团、鼎兴电力、金隆木业、阜锦开关、典特服饰、万达铸业等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落户太平,全民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实现22.2亿元,同比增长20%。

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全区生产总值的76%。

几年来,我们坚持把个体私营经济做为太平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壮大地方经济的主力军,放手发展,积极支持,切实在政治上、政策上、管理服务上为个体私营经济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坚持对重点私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政策扶持、领导联系、现场办公等制度。

同时,健全服务体系,开展“争强创优”活动,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成为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

(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强。

几年来,我区加大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通过实施小街小巷治理、道路改造、电网改造,高起点的完成了新一轮的城区建设工作,香港富年房地产兴建的“五洲御景园”,对细何以南的平房进行了改造,重新修建的小蓝桥即将竣工,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路面拓宽、路灯增加、地下水设施得到改善,先后完成了红树大街改造、煤城路改扩建工程、人民大街改造等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配合市政府完成了创业路、振兴路、红三街南段、高孙路北段、高原路改扩建工程。

太平休闲广场即将竣工,修建和改造了东大桥、大庆桥、城南七号桥、电厂体育中心,一批大型公用设施相继竣工,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取得成效,水泉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沉陷区治理工作进展顺利,新建功能完善住宅楼40栋,回迁面积142615平方米,回迁居民2593户。

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一期工程共建设71栋住宅楼,回迁住户2400户,开工面积32万平方米。

(五)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几年来,教育、文化、卫生成绩斐然。

素质教育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实现了“普九”达标,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目标基本实现,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先进县区动态评估检查,顺利完成了矿务局四所中小学的接收工作,撤并中小学3所,新建了第六中学、二十一中、和平小学、塔子沟希望小学四所教学楼,面积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社区文化建设和群众体育工作蓬勃发展。

太平鼓队在全省民间舞蹈大赛中获银奖,秧歌队获铜奖,少儿舞蹈比赛获金奖。

我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先进县区”和“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爱国卫生都取得明显成果。

计划生育率达到99%以上,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明显成果,连续五年被评为“双拥模范城”。

(六)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区委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生活,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几年来,安置就业和转移剩余劳动力人。

巩固和扩大社保试点成果,狠抓开展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扩面工作。

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

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坚持“一人双岗”和干部帮扶困难户、县级领导联系零就业家庭制度,使一大批贫困群众得到了帮扶。

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五年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年均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年均增长13.7%,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平方米。

社保工程顺利实施,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和特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七)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发扬“团结奋进、务实争先”的太平精神,发挥地区优势,实行地企联建,协调发展,调动各方面共建精神文明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

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力度加大,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全面推进。

工、青、妇等群团工作日趋活跃,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环境逐步形成。

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治区取得较大进展。

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严打”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保持了社会基本稳定。

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增强。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

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区委提出了“选拔任用强的、鼓励干的、调整弱的、撤换看的、惩治贪占的”21字方针,围绕这一方针,区委实施了中层正职干部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区委常委会提名,全委会投票表决制度和部分中层副职干部实行“四荐两考”制度,把民主推荐和竞争机制引入干部选拔程序,扩大了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范围和视野,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局面,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

五年新发展党员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广大党员在各条战线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不断加大,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法乱纪案件和纠正不正之风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年来,共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其中开除党籍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人。

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从“十五”初期的艰难拼搏到后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深切地感到,太平之所以能在困境中奋起,在开拓中前进,就区委工作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条基本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

思路就是出路,思路好坏往往决定成败。

十次党代会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理清和完善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全区上下积极实施“工业立区、商业活区、城建兴区”发展思路,有效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总结我们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

区委坚持根据形势变化适时地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

在理清工作思路上,区委不断调整和明确发展思路,在坚持区委正确思路的基础上,又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围绕工业立区怎么立、商业活区怎么活、城建兴区怎么兴,反复研究论证,认真征求各方面意见,使工作思路得以逐步清晰。

一是在分析全区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前提下,明确提出了太平的发展优势在工业,要把工业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本。

同时,明确了发展工业要坚持一手抓引进工业企业,一手抓现有企业的做大做强。

在分析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全区工业结构,重点是发挥煤电的优势,搞好煤炭、煤矸石、粉煤灰和电力的综合利用,积极发展下游产品;支持食品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做大做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和培育一批为龙头企业配套的农业生产基地;加快机电行业的发展,与阜矿集团联手,搞好机电企业的对外合资合作,壮大机电企业规模。

二是在分析第三产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发展商饮娱乐业为重点,努力打造太平的区域商业中心和商业小区,繁荣商业;以建设各类批发市场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流通等现代服务业;放手发展文化娱乐产业,继续壮大房地产开发建筑业的指导思想。

三是针对城建状况和农业发展现状,明确提出了城市建设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主动与市政府衔接城市建设规划的工作方针和农业要重点发展城市近郊农业、高科技农业、景观农业和畜牧业的总体思路。

这些指导方针和工作思路,为做好全区的重点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提供了方向和工作遵循。

这些发展思路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实践表明,要把太平的事情办好,最重要的在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看准的事就要大胆干下去,认准的路要坚定不移走下去。

二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快发展、富民强区”作为全区工作的主旋律,不断强化发展意识,激发全区上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围绕全区的经济发展,我们既要坚持过去正确的发展思路,又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太平的发展实际,在实践中完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明确提出并在实践中贯彻实施“改革开放、项目牵动、区域经济联合、科教兴区、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不断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打破常规,自我加压,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增加经济总量,提出并实施建设工业大区、商业新区目标,发展势头良好。

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区委几大班子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合力。

实践告诉我们,加快发展是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不动摇。

三是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几年来,区委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稳妥的推进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太平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说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科技进步。

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困扰太平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也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水平上。

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振兴太平的关键所在。

开放是太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把能否走出去招商作为思想是不是解放、工作是不是开放的重要标志。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浙江、北京、天津及省内沈阳、大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全区上下逐渐形成了招商引资的新热潮。

坚持以硬措施建设软环境,实行企业评议党政机关和软环境建设一票否决制度,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和中介政策,对街镇及经济部门实行负激励机制,调动了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由于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太平已经出现了“洼地”效应,富年房地产、金隆木业、玉龙大厦等一批超千万元、亿元的大项目纷纷落户太平,为太平积蓄了发展后劲,使太平区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事实证明,举开放旗,走改革路,是加速太平振兴的正确选择,必须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始终不渝地加以坚持。

四是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保持了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区委坚持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高度,支持人大、政协在转型复兴中发挥职能作用,牢固树立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以个人的自觉行动积极支持人大工作。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正确处理党政之间的关系,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和政协的领导,理顺了关系,维护了团结、和谐的局面。

多年来,区委一班人都能以普通代表的身份积极参加代表大会、代表视察、评议等活动。

在区人大组织开展的代表述职活动中,区委常委一班人都能以一名普通代表的身份,认真向选区选民汇报工作。

对于人大开展的重要活动和召开的重要会议,比如:

“一府两院”组成人员的述职评议,区委书记、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对每次评议会都亲自参加,对人大评议满意率低于50%的、民意测评满意率低于60%的干部,区委坚决依法降职和调整使用,支持人大履行职责,使评议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多年来,凡是人大的会议或活动需要区委领导参加的,我们都确保参加。

区委带头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意见》,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做到大事互相协商、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并坚持了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事先沟通、通报制度。

在干部提拔使用上,也进一步完善了区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及分管领导沟通的制度。

积极实施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进程。

五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协调了各方面利益关系,保持了社会基本稳定。

几年来,区委把造福人民作为转型的根本目标切实抓紧抓好,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生活,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几年来,我区不稳定的因素较多。

非典防控、“2.14”矿难、海州矿破产、棚户区改造、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都给我区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这些压力,区委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应对,从容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区委还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不但建立了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定期不定期地听取信访工作汇报,还坚持积极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

继续开展严打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不懈地同“法轮功”邪教组织做斗争,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安定,为构建和谐太平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心中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得利益,人民群众就会真心实意地信任我们、拥护我们、支持我们,就会与我们同心同德推进太平发展。

六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几年来,我们坚持建管并重、软硬环境并举的方针,把改善和优化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切入点来抓,收到了显著成效。

以“建设开放太平,争做文明市民”为主题,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深入开展区企联建,坚持文体活动共搞,重大节日共庆,社会资源共享,调动地区单位的积极性,扩大了群众参建范围。

大力推进“四进社区”、创建“图强致富文明带”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出现了良好局面。

围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大软环境的整治力度,在党政机关推行政务公开,在市民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规范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了市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意识。

事实证明,抓软环境建设,具有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的综合效应,对内能增强凝聚力,对外能增加吸引力,我们必须锲而不舍地抓下去。

七是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转型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太平发展振兴,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

几年来,区委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要把我们的事业建设好、发展好,必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进一步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穿于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能力。

事实证明,事业成败,关键在人。

只有紧紧抓住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全区的经济建设才有可靠的组织保证。

同志们,过去五年工作的成就来之不易。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省委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区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与我们协商共进的结果,也是驻区中省直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历届区委为我们打下良好基础以及老同志热情指导和帮助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第十届区委,向所有为太平的改革开放和转型振兴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致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预期目标还没有完成。

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经济总量严重不足,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口相比很不匹配,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经济生活中,速度与效益增长还不同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财政贡献多的支柱企业尚未形成,财政困难局面没有明显好转,财政仍然十分困难。

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加大,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新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

改革的任务较重,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党政机关、政府机构改革远远没有完成,与建立服务型政府相差很远,机关职能和领导方式的转变任务仍然繁重;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与太平转型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也有不少的差距,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状态不佳,执行率低下,一些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

存在上述问题,虽然有较多的客观因素,但从主观上看,我们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开放步伐不大,工作作风不扎实,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方针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十一五”期间太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进入新的重要时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中,将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之一,太平区的经济转型面临新的政策机遇。

但太平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全市来看,其他兄弟县区发展势头强劲,“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普遍高于我区。

从太平自身看,“十五”期间,经过全区的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改革发展、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特别是财政困难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全面分析“十一五”之初的形势,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慢走一步,就要丧失机遇;延误一时,就会落后多年。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审时度势,放眼未来,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

我们要紧紧抓住“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发展机遇,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全面推进太平转型复兴。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团结带领全区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工业立区、商业活区、城建兴区为主线,以就业增加、群众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认真实施“改革开放、项目牵动、区域经济联合、科教兴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太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区委工作的奋斗目标是: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25%,全区经济总量明显扩大;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元,年均增长20%,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亿元,年均增长25%;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水泉镇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近郊农业、高科技农业和景观农业初具规模,基本完成城南工业园区和水泉镇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初步形成机电、煤化工、冶金、建材、食品、木制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

壮大第三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建成四个商业小区,全区经济走上良性循环和加速发展轨道。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国有集体企业体制改革全部完成,民营企业的股份化改造逐步铺开、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

招商引资和出口创汇有较大增长,五年累计利用外资700万美元,累计出口创汇900万美元,年均递增25%,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完成沉陷区居民搬迁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居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争创省级平安区,社会治安明显进步。

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人口素质得到提高。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既要坚持过去正确的发展思路,又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在实践中完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全面实施改革开放、项目牵动、区域经济联合和科教兴区的发展战略。

(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开放。

继续抓好体制创新,全面深化各项改革。

“十一五”时期改革必须在各个领域全面深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机制。

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

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成国有、集体企业转制,调整所有制结构,国有资本进一步从竞争领域有序退出,通过引进外资、利用国内资本市场、吸引法人和自然人参股等方式,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扶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

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水平。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兼并、购买、租赁、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

要改变结构过于单一的状况,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新型第三产业发展,引导其向科技型、成长型、外向型发展。

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科技企业,使其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

同时充分利用我区纺织、服装、化工、机电、建材等产业的存量资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采取租赁、出售、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

要重点扶持一批民营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鼓励其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通过资本运营加快扩张,走公司化、集团化和股份化的路子。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要形成一批销售额超亿元和超5亿元的非公有制企业,成为我区新的骨干企业。

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完善职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实现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的分账管理。

逐步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纳入失业保险。

逐步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切实抓好养老保险扩面和养老金收缴工作,规范、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低保金和公益性岗位资金发放工作。

进一步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环境和提高办事效率上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