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案学生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4028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案学生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案学生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案学生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案学生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案学生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案学生用.docx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案学生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案学生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案学生用.docx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教学案学生用

课题

2013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知识目标

复习范围: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按照考纲要求

能力目标

树立高考意识、提高分析理解解答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商品市场价格的形成

理解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

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关键字

本课在《考试说明》的要求中都是“理解”和“运用”的能级要求。

教学过程和内容

考点解读:

一、商品市场价格的形成

(一)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

1、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2、直接因素: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

①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出现“物以希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

②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

【重要提示】区别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的关键在于买卖双方何者占主导地位。

(二)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就越高;反之,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就越低。

(三)市场价格理论——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基本思路:

角度一:

供求影响价格

——分析买卖双方、产量和需求量变化的原因及效果。

角度二:

价值决定价格

——分析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化。

【重要提示】这两个方面不可混淆与对换。

2、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其他因素——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还有:

①国家纸币发行量的变化:

通常成正方向变化

②金银货币价值量的变化:

通常成反方向变化

③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变化

④市场自发性的影响:

某些不法商人违法变相乱涨价

练习:

【1】(08年上海)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它们的稀缺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

这段话中与商品价格相关的因素有()

①市场供求状况 ②货币流通量 ③商品自身价值量 ④价格政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7年天津)手机虽小,却能折射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

20年前,手机称“大哥大”,买一部要花2万多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薪者20年的收入。

最近,小薇只用300多元便买了一部,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者一周的收入。

手机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厂家数量增多使产品供应量增大B.商家采用了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

C.科技进步增加了商品的技术含量D.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3】(2009·全国)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节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

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4】(2008·全国)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000元/吨。

矿泉水比自来水的价格高的原因是()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

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

【5】(2011•四川)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

“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

”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的价值量的影响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决定的,而是由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重要提示】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理解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正确认识和分析: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价值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本部分要求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重要提示】个别劳动生产率通常指某个企业、某个厂家率先提高自己的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通常指某个国家、某个行业、大多数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2)关注公式,学会计算:

Y=X/1+A%

Y:

是所求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后的商品价值量;X代表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前的商品原价值量。

+(或-)表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减少)的状况。

(3)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某个企业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能使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赢得比其他企业更多的降低成本和盈利空间,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地位。

练习:

【1】(2008年江苏)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10倍,且2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4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

A.10克    B.20克    C.30克    D.40克

【2】(2009年江苏)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5元。

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8元B.10元C.12元D.15元

【3】(2008年全国)假设2009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2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上升25%(升值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0元  B.12.5元  C.8元  D.15元

【4】(2011•新课标全国)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

【5】(2011•山东)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③

【6】(2010高考·全国)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

8。

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B.84,80C84.64D.84,100

【6】(2010高考·安徽)读表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表1

年份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M商品总产量

2010

4

4

10万

2011

4

2

20万

A.50%40万B.50%80万C.100%80万D.200%160万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重点理解“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的影响,围绕上下波动。

价格

价值

 

【深度分析】注意理解:

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双方的价值量都相等。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对“等价交换”的理解)

(1)由于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发生背离,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并非每一次商品交换都能实现双方价值量相等。

因此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2)虽然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也就是说,价格的的波动并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3)等价交换的实现:

等价交换作为长期趋势而存在,主要是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而不是指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的。

因此,等价交换原则是在多次的交换中动态地实现的。

(4)某些特殊商品如:

文物、稀有邮票、世界名画等拍卖不执行等价交换原则。

因为高价格不能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

练习:

【1】(2007年全国)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

①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②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趋势

③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④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符合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判断: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2】(2007年江苏)“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

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3】判断说明:

①等价交换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是等价的。

()

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完全是由供求关系引起。

()

(分析:

完全改为主要)

 

三.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一般影响: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的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

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变化成正方向变化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①替代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

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

反之亦然。

②互补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呈正方向变化。

在互补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规模。

这实际上是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因而压缩生产规模,减少该产品的供给量;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获利增加因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该产品的供给量。

总之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是两者成正方向变化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企业来讲,只有通过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手段来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要想方设法提供优质的或多元化的产品,从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深度分析】需求弹性理论、需求曲线、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

 

 

1.需求弹性理论: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如“需求曲线”图所示,与B商品相比较,A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上涨而减少的幅度小于B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幅

2.需求定律/需求(消费)法则: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向变动。

如“需求曲线”图所示,A、B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减少。

从变化程度看,这说明A曲线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B曲线是高档耐用品的需求曲线。

3.供给定律/供给(生产)法则:

一般情况下,价格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化呈正向变动。

如“供给曲线”图所示,C商品的供给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增加。

练习:

【1】(2008年海南)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上升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10单位   B.减少10单位   C.增加20单位   D.减少20单位

【2】(2009年山东)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

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3】(2011•安徽)图1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

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12北京)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9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A.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B.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C.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D.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

【5】(2010高考·广东)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12浙江卷)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羊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

假定羊肉供给未变,这会使

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②羊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

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④羊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2012江苏卷)图1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二、热点追踪: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

材料二:

近年来,在国内汽车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但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与国际上相比明显落后,2002年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级单位。

其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达95家,其中产量在1000辆以下的有70家。

2005年,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讧和进口配额限制之后,汽车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材料三:

2008年以来,由于汽油价格持续走高,虽然普通汽车价格不断下降,但销售依然没能走出低谷,大排量汽车由于受消费税增加影响,价格不断上升,人们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从而带动了小排量汽车生产热潮,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更是异常火爆。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2)为什么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车销售遭遇尴尬?

人们为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3)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怎样才能确保我国汽车工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1)①汽车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②汽车生产能力的增长开始超过需求的增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③外国进口汽车的增加,汽车厂商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纷纷通过降价增强竞争力。

!

(2)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当汽油价格上升,不仅使汽油需求量减少,而且使汽车的需求量减少,所以汽车销售遭遇尴尬。

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大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小排量汽车互为替代品,当大排量汽车价格上升,小排量汽车和电动白行车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再者,对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消费也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

(3)①鼓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②依靠科技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汽车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力。

③积极引导推动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市场集中程度,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

④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三、课内基础训练

1.目前,北京二手房市场发展势头看好,其竞争也日益激烈,其中北京本土规模大和竞争力强的公司也在不断增加,很多外地的房产公司也看好北京市场,纷纷人住北京,随着二手房市场日趋成熟,由最初卖方市场已发展为买方市场。

这表明,北京二手房市场类型的变化主要是由()

A.商品供给大量增加造成的B.商品需求大量减少造成的

C.人们的消费观念变化造成的D.国家宏观政策造成的

2.生产同样的商品,不同的生产者有的赚钱,有的不赚钱,甚至赔钱,其根本原因是他们()

A.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B.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D.所出售的产品价格不同

3.名牌手机+低廉价格是手机消费者最为热衷的消费模式。

名牌手机实现价格低廉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①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②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充分的竞争

③其他厂家对名牌手机的仿冒和跟进④市场的相对饱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在商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商品的陈列是很讲究的。

例如:

在鸡翅旁边陈列炸鸡调料,在香皂旁边陈列皂盒,或者在剃须刀架旁摆放剃须泡沫等等。

材料中商品陈列的讲究之处在于()

A.使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B.能够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C.使商品价格通常处于上涨趋势D.会提高陈列商品的价值量

5.(2011·福州模拟)“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涨价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这些经济现象我们都感受过。

这里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③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④价格变动对各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相同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一种商品价格(P)上涨时,会引起其替代商品(Q1)需求量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其互补商品(Q2)需求量的变化。

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它们之间变动关系的是(  )

 

7.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每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4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800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

A.17%B.30%C.35%D.40%

8.蔬菜市场价格的上涨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是(  )

①对蔬菜的需求量不会大幅减少 ②导致个别蔬菜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③导致个别蔬菜替代商品需求量的增加④导致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9.(2011·东北师大附中模拟)有人说“降价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对外来说,降价可以扩大市场的占有率……”降价可以扩大市场的占有率表明了(  )

A.降价可以降低商品的价值量,扩大需求B.市场占有率是由价格高低决定的

C.商品的价格可以影响市场占有率D.价格变动与商品的生产供应密切相连

10.近年来,市场上的电脑、汽车等商品不断降价,有些品种已经退出了市场。

右图是某种商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的价格波动图。

B点比A点价格低的根本原因是(  )

A.供求关系的变化B.价格政策的变化

C.劳动生产率的变化D.商品质量的变化

11.美国是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和销售大国,全国平均每两人就有一辆汽车,被誉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然而。

近来全球油价飙升,汽油与柴油价格上涨至历史最高点,迫使美国汽车大厂商纷纷宣布减产,民众也减少外出,以节省油费。

这主要说明()

A.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

B.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

C.商品价格上升必然导致消费对其需求的大幅减少D.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

12.近年来,我国钢产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面对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许多企业以产量规模获得利润的发展方式正在向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发展方式转变,围绕做精、做优、做强钢铁主业的目标,加速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市场紧缺产品,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向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发展方式转变()

①是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②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③是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结果④能使企业始终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下面是某地制鞋行业生产出现的两种情形,在这两种情形下,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产生的变化是(  )

每双鞋的价值量

情形1:

某鞋厂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

情形2:

制鞋行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①不变 ②降低B.①提高 ②不变C.①降低 ②提高D.①降低 ②不变

14.2010年年底,各汽车厂家依惯例纷纷降价销售。

但是,汽车的价格还是远远高于电动车。

这主要是因为(  )

A.汽车的价值高于电动车B.买电动车的人多

C.汽车的使用价值大D.汽车需求量小,电动车需求量大

15.(2010·浙江高考)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租房等。

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  )

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的购买需求 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 

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 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简析题

16.2011年11月15日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本周鸡蛋平均价格为每公斤8.46元,环比上涨2.91%,同比上涨27.33%。

四种原因催生鸡蛋价格的全面上涨:

一是养殖成本上升,饲料(玉米、豆粕)价格同比涨幅在20%以上;二是运输成本增加,汽油价格的上涨加速了蛋价的上升;三是终端销售成本上涨,房租、雇佣工人费用有所升高;四是因天气转凉,鸡舍升温成本上升带动价格上涨。

简要分析鸡蛋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影响?

 

17.(《半月谈》报道,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特大型制药公司,是耗能大户。

华药领导对节能给予特别重视,要求既抓“管理节能”,又重视“技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