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文科生考试必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581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文科生考试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文科生考试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文科生考试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文科生考试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文科生考试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文科生考试必备.docx

《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文科生考试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文科生考试必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文科生考试必备.docx

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文科生考试必备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的本质: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体:

就是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4)我国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5)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①新型的民主表现在:

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权力广泛,民主的主体广泛)、真实性(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证)。

  ②新型专政表现在:

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①民主:

民主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专政:

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③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相互区别、对立(民主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新内容。

(二)政治权力和义务: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力、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准的

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力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有选举或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公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游行、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权利。

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3、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政治生活:

崇尚民主与法制

1、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1)当代政治生活应树立的信念:

崇尚民主和法制

  

(2)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当代中国人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一)如何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1、首先要明确国家性质(国体)是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

以此分析人民民主专政是如何反映我国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权的国家不同,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表现在它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4、人民民主专政也具有专政职能。

但是新型的专政,即它表现为全体人民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二)如何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1、从理论上讲,这是因为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具体内容参见“难点知识剖析”)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只有充分发扬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2)只有坚持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角度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统一和维护稳定的神圣职责看,就是要在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机器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在国内和国际阶级斗争依然存在的今天,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就不可能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和威胁,就不可能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惩治腐败。

(三)如何理解坚持权力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力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这种对应关系是指任何一项法律权力都有相对应的义务,二者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

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力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当公民享有并行使某项权力时,就已经附着这样的义务:

这项权力也是他人应该享有的,个人行使时,不得防碍他人行使同样的权利。

而且个人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担负相应的义务。

3、公民权利和义务在功能上是互补的。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也就是说,公民享受权利是需要条件的,这个条件的实现需要公民履行义务来创造,如果公民不履行义务,那么权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公民能够享受什么权利,以公民所尽的义务确定。

同样,公民的义务,也是根据他所享受的权利确定的。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如何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理解民主和专政的关系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系

1、民主与专制。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物。

作为国家制度,民主就一定具有阶级性。

而专制则是一种绝然对立、绝然相反的统治形式,即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没有“民主”、“多数人”和平等而言,是少数个别人说了算,是独裁统治。

2、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但不是对等、对称的。

  

(1)在民主制国家里,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的,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既要坚持对他们的敌人实行专政,以对付他们的反抗,又要在本阶级内实行一定形式的民主,用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组织自己的力量,以便对被统治者实行专政。

所以,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另一方面,民主是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而专政只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2)民主与专政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不是一种对等的关系。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专政只是某种国家制度下的一种统治方式和手段,即依靠暴力实行统治。

3、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

  在我国,由于“被统治阶级”已经被消灭,因此作为专政的对象只是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而不是作为阶级的“被统治阶级”。

(二)如何理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而不是立法平等。

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在我国,就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因此在立法过程中不能对敌对分子讲平等。

但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对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即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要求赋予公民以平等的法律地位,而平均主义则是要求取消一切差别,在各方面实行绝对均等,这是不切实际的。

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需要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必须反对一切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

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平等,即事实上的不平等。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的一票

1、选举方式的选择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以及竞选的优缺点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3)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必须适合我国国情

2、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

  ①是更好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保证;

  ②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和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

珍惜自己的权利,切实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

  (3)公民应当如何行使选举权:

依法行使,周全考虑,理性判断,将能够代表人民利益、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好的人选为人大代表。

(二)民主决策:

作出最佳选择

1、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

  

(2)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②专家咨询制度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④社会听证制度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

  

(2)有利于决策的有效实施

  (3)有利于培养、提高公民参与决策的能力

(三)民主管理:

共创幸福生活

1、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1)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途径

  

(2)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途径

2、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3、中学生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实践,是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意识和实际本领的重要途径

(四)民主监督:

守望公共家园

1、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

  

(1)公民的监督权及其具体内容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

①信访;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等。

  (3)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4)公民要勇于行使监督权

  (5)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二、重点知识解析

(一)如何理解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举方式?

1、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民的文化水平、公民的民主素质和政治参与能力等都会制约选举方式的选择。

同时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也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还不是很高,从这样的国情出发,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有所增强,政治参与能力也有了普遍提高,希望更多地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顺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要采用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二)如何理解公民参与民主的重大意义?

1、国家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往往会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关系到国家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着国家政权的大事。

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意义。

  

(1)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2)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责任感。

(三)如何理解民主监督的意义?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公民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2、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公民的民主监督,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如何认识选举方式及不同方式的优缺点?

1、几种选举方式的含义

2、从总体上说,不同选举方式各有利弊。

  ①直接选举能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能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依赖的当家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于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由选民选出代表来投票选举,这种方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但不能表达每一个选民的意愿。

  ③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认为将要当选者是事先“内定”的,因而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④差额选举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但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

(二)如何理解社会听证制度的作用?

1、社会听证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的制度方式,也是公民有序地直接参与政治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2、对于政府来说,听证制度有利于政府作出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听证于民的目的在于决策利民。

通过听证制度,政府可以广泛地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呼声,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及时将反映公众利益的意见,全面、准确地吸收到决策中来,以便政府及时修正、完善决策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可能最大限度使公众利益在政府决策中得到体现。

3、对于公众来说,提高了自身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

听证于民就是让公众知情参政。

通过听证,公众获得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机会,搭建了一座公众发表意见的平台,开辟了公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政府决策的崭新渠道。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的职能:

管理与服务

1、政府的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国家性质与职能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3、政府的主要职能

(1)四种主要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政府职能的履行

  ①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

  ②政府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

4、便民利民的政府

  

(1)政府履行职能的程度与我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2)公民必须了解政府的职能,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支持。

(二)政府的责任:

对人民负责

1、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求助有门,投诉有道

  

(1)方式和途径:

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发展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2)公民要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重点知识解析

(一)如何把握政府的主要职能?

1、在把握政府的主要职能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政府职能的含义。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具体说,就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所应发挥的作用。

2、其次,要明确政府主要职能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判断政府活动反映政府什么职能的主要依据。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具体包括:

保卫国家主权和独立,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2)经济职能。

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3)文化职能。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包括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和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保护公共环境,防治污染等。

3、我国政府的职能划分具有相对性,其中有些职能存在交叉关系。

如维护社会秩序及政治职能的内容,也是经济职能中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容。

4、要明确我国政府职能的行使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

(二)如何理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首先,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我国国家性质的要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着我们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因而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2、政府在履行职能时必须把对人民负责原则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这就要做到: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以上三点,在把握时还必须结合教材了解更为详细的体现。

3、“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同第四课教材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负责任的政府应该是依法行政、勇于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政府。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如何评价政府的作用?

1、评价政府的作用,首先要坚持一个标准,这就是是否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是否实现好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2、其次,要认识到,政府承担重要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有些事情政府办不了也办不好。

当然也不是管得愈少就愈是好政府。

政府应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自己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造福人民。

3、政府职能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政府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我们每一个公民。

作为公民个人,首先,要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深刻感受到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其次,要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二)政府职权、政府职责和政府职能有何区别?

  政府职权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政府机关的权力。

我国政府的职权是人民依照法律,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赋予的。

政府职权通常称为行政权。

  政府职责是指政府因拥有法律赋予的职权所产生的责任。

这体现了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具体说,就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所应发挥的作用。

  当然,三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即政府依照自身职权,通过履行政府职能来承担政府职责。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与“政府权威的树立”相关的知识

1、政府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的含义:

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职人员,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依法处理各种事务。

  

(2)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3)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4)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

  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审慎用权民主决策

  

(1)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②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

  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①必要性:

政府工作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政府只有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才能真正对人民负责。

  ②政府民主决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依照法律程序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原则。

(二)权力的行使:

需要监督

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1)对权力进行监督的必要性

  

(2)建立健全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3)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4)政府接受监督的重要性

2、人民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1)自觉接受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2)“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

  ①实施“阳光工程”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

  ②必要性:

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文件,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行为;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重要意义:

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二、重点知识解析

(一)如何理解政府依法行政

  理解这个问题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为什么要依法行政;二是如何依法行政;三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具体说:

1、首先要知道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是对人民政府的根本要求。

因为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权力是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依法行政才能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要明确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要注意的是只有政府全面做到了六个方面的要求,才是真正依法行政。

  

(1)合法行政:

实施行政管理时,应该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2)合理行政:

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平等对待每个公民,不偏私、不歧视,管理措施恰当,避免简单、粗暴,甚至暴力行政。

  (3)程序正当:

公开行政管理内容,遵循法律程序。

注重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各项权益。

  (4)高效便民:

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不推委拖延,不互相扯皮,更不能不管不问。

  (5)诚实守信:

政府公布的信息应全面、准确、真实,政府的承诺要兑现。

  (6)权责统一:

政府履行职责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责任的统一。

3、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二)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

  解这个问题除明确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要了解实际生活中权力被滥用的主要成因。

  1、政府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公民必须参与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这是对政府监督的必要性。

只有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才能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确保权力用于为人民谋利益。

  3、目前我国形成了对政府权力监督制约的体系,但在实践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以及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表明了这个体系还存在缺陷,即没有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因此,我国必须建立健全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这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这个机制,一靠民主,鼓励公民参与对政府的监督、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才是最好、最有效的监督。

二靠法律,使政府的决策、执法和执法检查都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这二者缺一不可。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法治、人治与法制

1、法治是相对人治而言的,是作为人治的对立物而提出来的。

划分法治和人治的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在法律与个人(或少数统治者)意志发生矛盾冲突时,是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凡是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意志的治国方式,就是法治;反之,法律权威臣服于个人意志的治国方式便是人治。

二者的区别具体说表现在:

  

(1)基础不同。

人治是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的基础之上,是专制主义的表现形态。

而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法治可以更好地体现民意,有效地维护大众的合法利益,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2)特点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