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119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中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中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中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中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docx

《浅谈中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中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docx

浅谈中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浅析中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摘要: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人类却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代价。

以下是我们对中国工业发展下环境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的一些分析。

关键词:

中国工业经济环境工业污染

引言:

人类敲响了地球的丧钟,如此同时,地球也正在敲响人类的丧钟。

这一道理在人类历史,尤其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历史中却不被理解———钟声企图获取人类的眷恋,却始终难以穿透心灵对自然的冷漠。

我们已经习惯于像人类首次登月时那样看地球,认为地球还是个朵朵轻云覆盖着的美丽的蓝色星球。

众多照片、书刊、广告上反复出现这样的地球形象对我们构成了误导。

但是朋友们人类的活动早已改变了地球的环境———只是这些变化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无法显现出来而已。

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10月14日第十一版)报道:

全球生态环境已亮起红灯:

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

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

25%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濒临灭绝。

1/4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

1/3土地面临沙漠化。

80个国家严重缺水。

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

闭上眼,历史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久远的年代——静静地欣赏着优美的画卷,如泛舟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顺着缓缓流淌的河水,沉浸在岸边的美景中:

两河流域如诗如画的古堡庄园;潘帕斯草原如乱云翻飞的牛羊;头插羽毛身系兽皮吹着号角的印度安人;古罗马城喧天的角斗场;如龙般绵延的万里长城……水草丰美的河畔,杂石林立的山底,土地肥沃的盆地。

种种鲜活的场面,历历如现在眼前。

随着人类的进步,文明取代了蒙昧。

高科技和机械化出现了,刀耕火种消逝了,稻草房,洞穴变成了如今的美丽繁华的城市。

一、中国工业发展下环境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备受世人瞩目,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却不断困挠着各个部门,各级政府都在努力促使我国经济与环境走上协调发展之路,从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寻求环境质量和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演进规律是当前环境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许多专家对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其中一种是Pezzey(1989)和Opschoor(1990)提出的N形关系,这种观点认为从长期来看倒U形曲线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后阶段关系,他们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提高而降低,但收入再提高到一定阶段后,环境压力又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即呈一种N形的关系。

专家认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后工业化道路不同于当年的发达国家,政府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介入也会改变原来的理论假设,EKF可能出现几种不同形状,所以不能用发达地区的情况来衡量全国的环境水平。

因此,笔者会通过对近二十年的数据运用新旧EKC模型进行比较,对我国的工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个别地方还相当严重,自然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

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我们就此作了一番调查,其状况不容乐观。

现实依然严峻,主要是因为工业的污染。

工业污染。

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

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造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

这些污染如不预防和治理,人民正常生活条件将遭受到严重破坏,后患无穷。

工业污染不仅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而且对环境更是一种威胁。

但是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1.1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有:

焚烧垃圾的废气

焚烧垃圾会产生二恶英。

二恶英是一种剧毒物质,在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强。

    二恶英的来源:

主要来自城市垃圾焚烧、含氯化学品的杂质、纸浆漂白和汽车尾气等。

其中,焚烧垃圾是二恶英产生的最大来源!

    二恶英金进入人体的渠道:

人类往往因为摄入被二恶英污染的食物而引起中毒,特别是二恶英具有脂溶性,在肉、奶制品和鱼类的脂肪中富集。

所以我们不能吃受污染的食物。

室内化学品污染

室内各种建筑装饰材料,厨房炊事,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和化学制品,复印机,放射性污染物等都是重要的室内化学污染物来源。

人们已从室内空气中鉴定出300多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医学研究表明,上述污染可造成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

化妆品污染

    临床发现,使用化妆品引起皮炎患者增多.化妆品中的色素,香料,表面活性剂,漂白剂等都可导致接触性皮炎.例如:

胭脂,眉笔的笔芯含有变应原,可引起眼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能引起儿童性早熟发育症状.洗发香波中含的苯酚有毒性.口服致死量为2~15g.溅入眼内,2天内眼球表面出现广泛损伤,并能渗入晶体引起白内障.因此,女性要慎用化妆品.

日用化学品污染

    家庭中广泛使用着各种日用化学品.除虫剂,消毒剂,洗涤剂,干洗剂,它们是有用的,但同时也在散发出有毒气体.毒性很高的苯胺有少量用于生产家用化学品,涂料,除虫剂,杀菌剂.广泛用做溶剂,灭火剂,干洗剂的CCl4,用做去油剂的CH3CCl3,用做制冷剂,发泡剂的CHF2Cl等是主要的氯代烃污染源.

装潢污染

    人类进入新的世纪,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了持续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可是,人们只重视保护蓝天碧水,治理大气,江河湖海等环境污染,却忽视了一个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涉及人身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此问题已引起国际上一些国家和组织的重视,美国成立专门机构立时五年进行专题调查发现:

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室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空气污染的2---5倍。

有的甚至超过100倍。

我国也面临着这样一大难题,大气污染,建筑材料污染,已成为人们办公和家居的一大杀手,成为百姓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

    建筑物自身的污染,此类污染正在逐步检出,一种是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学物质,(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冻剂,渗出有毒气体氨)。

另一种是由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石材、地砖、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形成的氡。

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放射性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

    而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则是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

油漆、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机蒸气,以上物质都具有相当的致癌性.

河南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其排放量多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据省环保局《2002年河南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当年全省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93.72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为62.31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68.25万吨。

在许多城市,降尘、颗粒物普遍超标,被称为“空气死神”的酸雨在我国的洛阳、平顶山等市已经出现。

2003年国家公布的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我国的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焦作、安阳、三门峡等7个城市名列其中。

目前,大气污染的范围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并以城市为中心,逐渐向农村蔓延。

我曾到新乡市北站区玩,一路上天空灰蒙蒙的,公路上一过汽车,就会尘土飞扬,行人不得不掩鼻而躲。

到新乡水泥厂,胸中有一种窒息的感觉,附近的庄稼和树上落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大地的绿色被灰尘所淹没。

放眼望去,厂区、生活区窗户紧闭,窗玻璃上的尘土厚厚一层,如同多年未擦一般。

记者采访了我国的濮阳、焦作、三门峡、周口、南阳等市一些污染严重的地方,所到之处,情况大致如此。

危害触目惊心

据省环保局统计,至1998年底,全省工业废弃物历年累计堆存量达2.4亿吨,占地2150万平方米。

2002年,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4250.92万吨。

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也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这里我们选取1985-2004年我国工业“三废”排放量(见表1)对工业“三废”排放量分别进行二次曲线(传统EKC)回归,所得结果如下:

表1 我国1985-2004年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

年份

人均GDP(元)

工业废水排放量

(万吨)

工业废气排放量

(亿标立方米)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

1985

853

2574009

-

-

1986

956

2602380

-

13283

1987

1104

2637531

-

8719

1988

1355

2683886

-

8545

1989

1512

2520945

-

5265

1990

1634

2486861

-

4767

1991

1879

2356608

84734

3376

1992

2287

2338534

89633

2587

1993

2939

2194919

93423

2152

1994

3923

2155111

97463

1932

1995

4854

2218943

107478

2242

1996

5576

2058881

111196

1690

1997

6054

1883296

113375

1549

1998

6308

2006331

121203

7048

1999

6551

1973036

126807

3880

2000

7086

1942405

138145

3186

2001

7651

2026282

160863

2894

2002

8214

2071885

175257

2635

2003

9111

2122527

198906

1941

2004

10561

1978378

237696

1761.951

数据来源:

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环境指标     回归方程         

    F    

   

  

  DW

废水    E=2793243-210.33y+.0.014

 0.8954  83.33 52.97 -8.17 5.481.56

废气    E=98501.87-9.55y+0.002

   0.9865  476.65 11.82 -3.7210.411.03

固体废物  E=9331.01-1.98y+0.0001

  0.36   6.105.43 -2.47 1.790.74

从计算结果可知,我国人均GDP和工业废水及工业废气排放量拟合得很好,相关系数和F检验均达到统计要求,通过怀特检验(

的p值分别大于0.2和0.6)和D-W检验末发现有明显的异方差和自相关现象。

但是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拟合程度相当差,第三个相关系数不显著,并且存在一阶自相关。

曲线模拟表明(图1-3)人均GDP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并不符合标准EFK倒U型关系,而是呈现出正U关系,人均GDP和废气排放量则呈现出倒U关系。

其中,废水排放量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不断下降(图1),在人均1500元时下降速度加快,2000年接近最低值,之后又有上升趋势。

根据拟合方程可计算出在人均GDP为7512时到达最低点(2001年左右)。

废气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图2),1994年之前的增加较为平缓,1994-1999年增长加速,1999年以后废气排放量迅速增加,超过任何一个时期的增长速度。

这与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长有关。

根据拟合方程可计算其转折点在人均GDP为23875元附近

 

      

图1                         图2  

人均GDP(元/人)图3

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

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失去环境的支撑,任何发展都难以为继。

只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惜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就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很多人都说,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

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

长期以来人类将自身的发展局限在经济发展的范畴,而经济发展需要依赖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生产力的支持,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对环境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

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

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

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

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

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

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被认为是普遍存在的,但人们又注意到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些奇特的现象:

从宏观上看,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既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又保持了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既能在相对长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又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而这一切都是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所难以解释的。

从微观上看,不少经济增长来源于新的“思想”或新的“配方”的发现,以及事物由低价值组合向高价值组合的转型。

这表明是思想技术在推动某种新的经济增长,而这种新的经济增长依赖的主要不是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是智力、资讯、管理等软资源。

因此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非常小。

我们从我国的工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一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工业废水污染水平正在逐渐趋缓并走向改善,但这并表明工业废水污染情况已经达到标准EFK转折点后的工业化水平,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可能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以及工业废水治理投资的加强有关,并且已有反弹迹象和波动。

新的EKC模型进一步证明传统EKC模型得出的结论:

工业废水污染情况还远末达到标准EFK转折点后的工业化水平,并且离这个转折还有较长的时间。

因此仍然需要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争取提前实现污染状况的转折。

工业废气排放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正在恶化中,废气排放量仍然处于倒U曲线左侧,可以预测,如果不进一步加大工业废气治理力度,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气排放量仍将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继续上升的趋势,并有可能代替工业废水成为国内最主要的污染源。

目前我国的能源开发和消费仍处于上升阶段,废气排放上升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扭转,在加大对废气治理的投资力度同时,还要逐渐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向能源集约型道路转变才是治本之策。

可以预测,随着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力度的加强和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在今后会持续下降,但随着非法采掘活动的增加也可能使其出现波动和反弹,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主要集中在几个矿产(如煤、金属矿等)丰富的地区,排在前四位的4个省的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的60%。

因此,这些地区应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云、贵、川等地区面临西部大开发,更要保护好本地区的生态环境。

以上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工业造成的环境恶化趋势已得到部分控制,这是在加强了环境政策干预的条件下实现的,它不仅包括经济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政府环境管理能力的提高。

随着政府以及企业环境保护投资的大幅度提高,及时加强环境政策干预是确保EKC曲线不超出生态阈值,进而尽量降低转折点的必然选择。

这实际上进一步说明,后发优势同样存在于可持续发展领域,只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政策、制度、技术,吸取其经验、教训,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可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以及环境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

2.1我国环境污染原因错综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人口压力过大。

我国人口近14亿,人均占有自然资源较少,必然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这么多人口要吃饭,要穿衣,要就业,要住房,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更易受到冲击和破坏。

 2、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较长时期以炼钢、化工、有色金属、交通和煤炭等基础产业为发展重点,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这些基础产业大多是污染较重的产业,这是造成我国工业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且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明显缓解。

 3、 环保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的经济和全国一样,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的高速增长要求对环保的高投入,才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而我省环保投入相对不足,加上一些过去的欠账,显然难以控制环境污染。

4、生产方式粗放。

我省过去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大量消耗资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而忽视了包括环境在内的增长质量,没有实行经济增长与环境和资源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企业工艺技术和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必然加剧环境污染。

实践证明,只注重发展经济,不重视保护环境和资源,违背了群众愿望和经济发展规律。

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子,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应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未来任重道远.

三、促进中国工业良性发展,提高环境质量的对策分析

3.1那么面对如此的工业环境污染应该有怎样的防范措施呢?

(1)工业布局合理:

工厂不宜过分集中,以减少一个地区内污染物的排放量。

 

(2)区域采暖和集中供热:

用设立在郊外的几个大的、具有高效率除尘设备的热电厂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以消除煤烟。

 (3)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汽油的燃烧质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烧。

 (4)改变燃料构成:

实行燃煤向燃气的转化,同时加紧研究和开辟其它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氢燃料、地热资源等。

 (5)绿化造林:

茂密的丛林能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飘尘

3.2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目标责任制。

将主要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相关市(州),纳入年政务目标考核。

各市(州)要将目标任务分解下达至所属各县(市、区),省政府督查办公室会同省经委、省环保局等部门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查。

各市(州)要在分解落实目标责任的基础上加强督查督办。

(二)各级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

政府有关部门要在政府领导下依据各自行政职能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协调服务,抓好工业污染源整治行动方案制订、措施落实和达标验收等具体工作。

环保部门负责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统一监督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问题;经济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应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并依法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予以取缔、关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督促两江流域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按照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搞好污染整治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协助执行政府对违法企业下达的取缔关闭决定,依法注销或吊销其营业执照,对无照经营的不法企业依法取缔;监察部门负责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环境行为进行监察,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

对地方政府出台的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政策、规定、办法和做法,依法予以纠正;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环保法制的宣传与教育活动,为开展工业污染源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对群众维护环境权益的行为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促使企业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以防止或减少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

(三)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为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两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尤为关注。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宣传两江流域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和搞好两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的重要性,唤起全社会对两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的参与和关注意识。

建立和完善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给违法排污、超标排污企业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给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增加搞好工业污染整治的动力,为工业污染源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加强执法,强化监管,保证整治行动顺利进行。

各市(州)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认真履行监管责任,督促企业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达标排放。

省和各市(州)环保、司法、工商、监察等执法监督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让社会群众直接参与监督。

按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对环境违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采取停产整顿、限期治理、取缔关闭等手段进行依法处理;对决定取缔、关闭的企业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局《关于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治行动的通知》(环发[2004]57号)精神,采取停止供应生产用电、用水等强制措施坚决予以取缔、关闭;对执法不力、把关不严导致产生新的工业污染源要追究审批人的责任。

对环境违法案件涉及的责任人和知法犯法、执法犯法的当事人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加快两江流域工业结构调整,从源头上治理工业污染。

各市(州)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国资委等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以这次集中清理整治行动为契机,推进两江流域工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高新技术产业。

将两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与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资产重组和招商引资相结合,提高企业效益,推动工业污染源治理,防止产生新的工业污染。

(六)增加投入,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的力度。

企业作为污染的主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要承担治理污染、实现达标排放的责任。

企业要按照两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行动的总体要求,积极筹措治理资金,开展对污染的治理,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搞好“三废”综合利用,标本兼治,实现达标排放。

各级地方政府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协调服务,解决企业在污染治理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促进企业按时完成治理工程实现达标排放。

各级地方政府从企业征收的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要按照有关规定用于企业污染治理项目。

综上所述,用科技突破环境的“瓶颈”:

水污染、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面对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等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专家表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全面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关系,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虽然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生态与环境科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家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相当的差距,所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最后我衷心祝贺我们的这篇论文能得到大家的认同,能给我国的环境做出一点点贡献,也期待它能引发人们对困扰着整个人类的环境问题做出更深一步的思考,包括不同意见之间的切磋与争论。

 

参考文献:

1、袁达.中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计量研究。

2、王瑞玲,陈印军.我国“三废”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其成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052).

3、李周,包晓斌。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估计[J].科技导报,2006,(4):

57—58

4、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5、《人民日报·海外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