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题库及答案.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7231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生物学题库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普通生物学题库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普通生物学题库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普通生物学题库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普通生物学题库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生物学题库及答案.doc

《普通生物学题库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生物学题库及答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生物学题库及答案.doc

四川大学普通生物学试题集及答案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1生物膜:

各种细胞器的膜和核膜,质膜的分子结构上是一样的,它们统称为生物膜。

2干扰素3稳态:

生物体使内环境的性质维持不变的能力。

4光周期诱导5光合磷酸化: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产生能量通过磷酸化贮存在ATP中的过程。

6光敏色素7无氧呼吸8细胞呼吸:

细胞氧化葡萄糖,脂肪酸或其它有机物以获取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9菌根:

真菌的菌丝进入到根的皮层中,和根形成特定的结构,即菌根。

10双受精:

特指被子植物的受精现象,指的是2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融合。

11生物节律12等位基因13细胞分化:

是指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在细胞之间产生形态结构功能上稳定性差异的生命活动过程。

14基因库15内皮层:

皮层最里面的一层紧密相连的细胞。

15再生作用16适应:

P317原核细胞18氧化磷酸化:

代谢物的氧化作用与ADP的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

19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没有氧参与,代谢物氧化及其分子内部能量重新排部而生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20体液免疫:

靠B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的方式21形成层22克隆23共质体途径:

植物组织中细胞以胞间连丝互相连接而成一个整体,水和无机盐在这个整体中顺离子浓度穿过胞间连丝向根中部运输的方式。

24细胞周期:

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

25三羧酸循环26世代交替:

如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包括产生配子的配子体和产生孢子的孢子体2个世代。

这种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27蛰伏28应激性29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即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30原肠胚:

囊胚腔缩小或消失,褶入的细胞层形成的一个新腔。

31中心法则32协同进化:

关系密切的生物,一方成为另一方的选择力量,因而在进化上发展了互相适应的特性,这种互相适应的现象称为协同进化。

33光能细菌34病毒粒子35反馈调节:

一个系统本身产生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进入这一系统,指导这一系统的工作。

36基因突变37细胞外消化38蛋白质的二级结构39光呼吸:

植物在光照时,在光合作用的同时发生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的呼吸40化能细菌41内吞作用42基因文库:

指来于单个基因组的全部DNA克隆,理想情况下含有这一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

43生态位:

指的是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活方式和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有的地位。

44光系统:

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有规律的组成的特殊的功能单位。

 45食物链:

群落中各生物彼此间存在着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联系,形成一复杂的食物链。

46生物多样性:

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变异性及物种生长环境的复杂性。

47环境容量:

又称为环境负载能,指种群增长达到最高密度的稳定期,这是种群的密度是环境所能负担的最高密度,即环境容量。

48群落:

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生活在同一环境下的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种群,他们彼此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具有独特的成分,结构,功能的集合体。

49种群:

同一地区每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一个繁殖单位,它们的全部基因组成一个基因库,即种群50生态系统;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环境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的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51质壁分离: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溶液浓度时,水由细胞中渗透出去,原生质体就有缩小而与细胞壁分离。

这种现象称为质壁分离。

52抗原 53体循环54光合作用55光反应56暗反应57领地58行为59细胞克隆选择学说:

P19560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70压力流假说:

关于植物有机物运输的学说71团聚体学说:

关于多分子如何体系生成的学说P48472内聚力学说:

关于植物中水的运输的学说73大气圈74学习:

就是用经营调整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75血液循环76周围神经系统77腐食性营养78染色体组型 79细胞骨架:

由3种蛋白纤维(微管,肌动蛋白丝,中间丝)构成地细胞支架。

80减数分裂81肺活量92有丝分裂93变态:

即受精卵先发育成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幼虫,由幼虫再发育成成虫。

94生态金字塔:

包括能量,生物量,生物数金字塔。

95遗传漂变:

在小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可因偶然的机会,而不是由于选择,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漂变。

95基因工程:

指的是将某特定的基因,通过载体或其它手段进入受体细胞,使它们在受体细胞中增值并表达的一种遗传学操作。

96生物节律97微球体学说:

关于多分子如何体系生成的学说P48497多倍体98拟态99渐变式进化和跳跃式进化一种进化理论。

100自然发生说101五界系统:

魏太克提出的生物分界学说。

102病毒和反病毒:

后者是指带有反转录酶能够完成由RNA到DNA的反转录的病毒。

10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104原口动物后口动物:

动物按口的来源的分类。

105生态系统:

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环境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的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的系统。

106生态幅:

每种生物对每个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107最低量定律:

是指各种生物的生长速度受它所需环境因素中最低量因素的限制。

108寄生和共栖P575109化学互助和拮抗P577110顶级群落:

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

111生物地化循环:

生态系统中无机物的循环涉及各营养水平生物,也涉及大气圈,地圈,水圈。

所有称为生物地化循环。

112耗散结构:

依靠不断供应自由能来维持其有序性的结构。

113端粒:

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碱基序列,只有保持完整时染色体才能正常复制。

114内环境P106115干细胞116反射弧:

是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是神经系统基本工作单位。

117光周期:

植物对光照和黑暗时间长短的反应。

118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染色体断裂导致的畸变的几种类型。

119上位效应:

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一种类型。

120抑制基因互补基因121转化:

外来的DNA进入细菌,引起细菌遗传性质的改变。

第二部分:

填空题

⒈细胞呼吸全过程可分为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⒉细胞核包括核被膜、 核质 、染色质和核仁等部分。

⒊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器官两部分组成。

4.不同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同一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

5.细胞周期包括有丝分裂期和分裂间期两个时期。

6.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

7.异养营养可分为吞噬营养和腐食性营养

8.DNA和RNA的结构单体是核苷酸

9.消化管管壁的结构由内至外分为4层,即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

10.肌肉单收缩的全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即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11.横隔膜升降引起的呼吸动作称为腹式呼吸。

12.形成层细胞切向分裂,向外产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木质部。

13.血液分为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

14.窦房结是心脏的启搏器,房室结是心脏的另一个启搏器。

15.胸腺、腔上囊是淋巴细胞生长和分化处,是中心淋巴器官。

16.绝大部分古爬行类绝灭于   中生   代   白垩  纪末期。

17.无脊推动物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有裂殖  、出芽 和  再生作用三种。

18.动物社会通讯形式有、、、触觉通讯和电通讯等。

19.环节动物形成了由脑神经节、咽部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组成的链状神经系统,并分为    中枢    和  外围        神经系统。

20.人和猿猴的视网膜中有三种视锥细胞,它们分别是:

      视锥细胞,     视锥细胞和          视锥细胞。

21.人的三对唾液腺为舌下腺、颌下腺和腮腺。

22.在卡尔文本森循环中,每经过  3  次的循环才能产生6分子的3-磷酸甘油醛。

其中  5 分子3-磷酸甘油醛用于再循环,  1  分子3-磷酸甘油醛用于合成葡萄糖。

23.茎尖分生组织不仅是茎本身生长的细胞源泉,而且叶,花等器官也

是从这里发生的。

24.子房在花托上着生的方式大体上有三种,即  上位     、 中位    和   下位     。

25.存在于生物体内而在自然界不存在的元素是不存在的。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6.依据营养方式可将真核多细胞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

27.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指体液。

28.神经组织是由 神经 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

29.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或由其体内共生的微生物提供。

30.生物体的结构和物质进化的一种方式是,原有的器官或物质经过改造,赋于新功能,如鼻腔;以这种方式进化的物质,如。

31.环节动物具封闭式循环系统,即在小动脉和小静脉间有微血管相联系。

血液循环系统的进化程度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

32.级联反应的是多级反应,其特点是逐级引发,逐级扩增。

33.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在小型活跃动物中比在大型不活跃动物中小,弱,在胎儿中比在母体中大,强。

根据配子形态和功能的分化水平,可将配子生殖分为同配生殖、异配和卵配等类型。

34.病原体经过处理,致病性减弱,此过程称之为弱化。

35.生物的自养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

36.无抗原性的物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就有了抗原性,这类物质称之为半抗原

37.多年生植物根、茎的周皮是由木栓、 和共同组成的。

陆生脊椎动物胚胎外有4种膜,即羊膜、绒毛膜、卵黄囊和尿囊的膜。

38.抗原分子的某些化学基团其分子构相与抗体或淋巴细胞表面受体互补结合,从而能引发免疫反应,这些基团叫做抗原决定子。

39.光敏色素以Pr和Pfr两种形式存在。

40.抗原所含的某种物质与机体自身所含的某种物质十分相似时,淋巴细胞失去了识别能力,导致抗体同时攻击两者,称之为自身免疫疾病。

41.免疫作为一种防护机制的特点是识别自身和外物、记忆、特异性。

42.细胞免疫由细胞性抗原引起。

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如癌细胞)表面具特殊的分子标记,即MHCI与抗原的结合物,从而胞毒T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之。

43.病人缺乏淋巴细胞,叫做免疫缺乏症,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

艾滋病,即

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其病原体的英文缩写为HIV。

致病的主要原因是这种病毒攻击助T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

传播途径为血液,性生活和母婴传染。

44.依照五界系统,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和真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