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288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3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培养方案.docx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培养方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培养方案.docx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培养方案

行政学院

CollegeofPublicAdministration

大学行政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前身是政治学系,始创于198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首批恢复建立政治学专业的院系。

1993年8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行政学院,下设政治学系、国际政治系、行政管理系、办公自动化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系。

学院创始人是我国著名政治学家、法学家、中国政治学会和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顾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惠岩先生和原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朱日耀先生。

现任院长是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公共管理(MPA)专业硕士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光辉博士。

学院现有四个专业,设五个系,分别是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国际政治系、行政管理学系、电子政务系、思想政治教育系等;设有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平行设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教师51人,其中教授17人(有15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18人、讲师12人、助教4人。

现任教师中已获得博士学位19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人。

此外,学院还聘请10余位国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聘请10余位来自于美国、加拿大、日本、国、俄罗斯等外国专家为客座教授,聘请10余位政府官员为兼职教师,学院已建设了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发展后劲的师资队伍。

学院设有专业性图书、期刊两个资料室,拥有政治学科、管理学科各专业中文图书(包括港台图书)17000余册,外文图书6000多册,中外期刊100余种。

设有专业技术基础实验室、模拟电子政府实验室、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室和开放实验室,还拥有多间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备的多媒体教室。

学院倡导、创新、严谨的学术研究精神,科研成果显著。

1996年以来,教师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40余项,发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论文千余篇。

在1995年全国高等院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学院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在1998年全国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获得三等奖1项;在2001年全国高等院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王惠岩教授的《论与法制》论文获得2001年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贤明教授的《论政治责任》博士论文获得200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秉公教授受聘为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

创新教授的《中国古代政府论纲》被推荐为2004-2005年度教育部研究生推荐教材

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与发展,已建成比较完备的教学、研究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艰苦奋斗,行政学院已具备了雄厚的办学实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在国具有强劲优势、独具特色的政治学与行政学教育与研究基地。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专业训练和广泛基础知识、具有创新能力、智力技巧和良好思维方式的高素质的理论性人才和实践管理性人才,包括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和具有现代管理思维的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1.本专业业务培养以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为基本方向,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学术训练和广泛的基础知识,注重智力能力和知识方法的训练,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专门性人才。

2.要求学生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比较系统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并且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掌握不同的分析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和研究本学科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3.熟练地掌握英语或其他一门外语,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公共管理

主要课程:

政治学原理、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府与政治、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史、行政管理学、国际政治学、法学基础理论

四、专业特色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为基本方向,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训练和广泛的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和方法的训练。

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政治学与行政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基础,结合设置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的交叉课程;在课程结构方面,基础理论性课程和实用性课程相结合,在培养方式方面,形成课堂教学与技术操作、校教学与政府企业部门实践有机结合的基本模式。

五、学制

一般为四年

六、学位授予

法学学士

七、毕业要求

1.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各门课程,成绩均在60分或及格以上,完成教学实践环节的各项任务,总学分累计达到150-190学分

2.具备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其中

建议修读学期及学分分配

备注

实验

上机

1

2

短一

3

4

5

6

短三

7

8

普通教育课程

必修课

03125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

课外8

03125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2

3

课外8

03125003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28

2

课外6

03125004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6

60

6

课外36

03125005-6

形势与政策Ⅰ-Ⅱ

2

32

1

1

课外32

05191001-4

大学英语BⅠ-Ⅳ

16

288

4

4

4

4

04192001-4

体育Ⅰ-Ⅳ

1

32

1

1

1

1

08296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4

72

22

4

08296005

数据库及程序设计

3

68

18

3

08296007

多媒体及网页制作与应用

3

48

16

3

07193008

高等数学D

4

68

4

+习题16

07193009

统计与科学计算方法

2

40

2

+习题16

00190001

军事理论

2

32

2

课外4

选修课

见普通教育公共选修课指导书(要求学生在七大类课程中选修,总计选修不能少于8学分)

学科基础

课程

必修课

03123001-2

政治学原理Ⅰ-Ⅱ

6

96

4

2

03123003-4

法学基础理论Ⅰ-Ⅱ

5

80

2

3

03123005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4

64

4

03123006

国际政治学

4

64

4

11123001

公共行政学

4

64

4

11123002

※领导科学

3

48

3

03123007

中国政治思想史

4

64

4

1112300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3

48

3

11123004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

3

48

3

03123008

西方政治思想史

4

64

4

03123009

*国际战略学

4

64

4

03123027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4

64

4

选修课

11123034

人品质量学

2

36

6

选修4学分

11123036

INTERNET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

2

32

6

11123038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2

32

6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其中

建议修读学期及学分分配

备注

实验

上机

1

2

短一

3

4

5

6

短三

7

8

专业教育课程

必修课

03123010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3

48

3

03123011

当代西方政治理论

3

48

3

03123012

地方政府

2

32

2

03123013

宪法学

3

48

3

02123001

世界经济概论

4

64

4

03123014

比较政府与政治

4

64

4

03123015

政治社会学

3

48

3

03123016

政党学概论

3

48

3

03123017

中国政治制度史

3

48

3

03123018

权力政治学

2

32

2

07123001

逻辑学

2

32

2

选修课

11123005

公共政策学

3

48

3

至少选修17学分

03123019

行政法

3

48

3

11123006

办公信息系统

3

48

3

03133020

政治心理学

2

32

2

03123021

政治哲学

2

32

2

03123022

西方政治学名著选读

2

32

2

03123023

中国政治学名著选读

2

32

2

03123024

议会政治

2

32

2

03123025

政治传播学

2

32

2

03123026

民族政治学

2

32

2

03123070

政治伦理学

2

32

2

11123021

公共关系学

2

32

2

11123014

专业外语

2

32

2

11123023

行政组织学

2

32

2

02123004

公共财政学

2

32

2

11123015

危机管理

2

32

2

11123024

社会保障制度

2

32

2

11123016

薪酬管理与设计

2

32

2

11123017

管理学案例分析

2

32

2

03123028

人格动力学原理

3

48

4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计划表

实践环节类别

实践环节编号

实践环节名称

学分

周数

建议修读学期

备注

大类共同环节

00690001

入学教育

0

1

1

00690002

军事训练

3

3

1

00690003

公益劳动

0

1

1-6

集中或分散进行

00690004

毕业教育

0

1

8

专业实践环节

03623001

学年论文

2

2

6

(后2周)

03423001

毕业实习

4

8

8

(前8周)

03623002

毕业论文

8

8

8

(后8周)

合计

17

24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方案学时、学分分配表

纵向结构

学时

百分比

学分

百分比

横向结构

学时

百分比

学分

百分比

(%)

(%)

(%)

(%)

普通教育课程

1090

43

56

38

必修课程

2226

86.9

127

85.8

学科基础课程

672

26

42

28

选修课程

336

13.1

21

14.2

专业课

800

31

50

34

合计

2562

100

148

100

合计

2562

100

148

100

实践教学环节

17学分

课外培养计划

1学分

合计

166学分

国际政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外交机关、外事部门、涉外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从事外交、外事和涉外工作,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1.本专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基本理论雄厚、掌握必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具有国际战略视野,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具有当代外交和国际知识,并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国际关系的重论和实践问题。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读说听写译等基本能力,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国际政治、政治学理论、外交学、国际关系

主要课程:

国际战略学、国际政治学、政治学原理、外交学概论、近现代国际关系、当代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史、当代中国外交政策、国际法、世界经济概论、国际政治经济概论。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本专业主要是学习和研究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掌握外交与国际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在注重国际关系理论教学和研究基础上,侧重于东北亚区域政治和国家关系。

五、学制

一般为四年

六、学位授予

法学学士

七、毕业要求

1.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各门课程,成绩均在60分或及格以上,完成教学实践环节的各项任务,总学分累计达到150-190学分;

2.具备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国际政治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其中

建议修读学期及学分分配

备注

实验

上机

1

2

短一

3

4

5

6

短三

7

8

普通教育课程

必修课

03125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

课外8

03125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2

3

课外8

03125003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28

2

课外6

03125004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6

60

6

课外36

03125005-6

形势与政策Ⅰ-Ⅱ

2

32

1

1

课外32

05191001-4

大学英语BⅠ-Ⅳ

16

288

4

4

4

4

04192001-4

体育Ⅰ-Ⅳ

1

32

1

1

1

1

08296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4

72

22

4

08296005

数据库及程序设计

3

68

18

3

08296007

多媒体及网页制作与应用

3

48

16

3

07193008

高等数学D

4

64

4

+习题16

07193009

统计与科学计算方法

2

40

2

+习题16

00190001

军事理论

2

32

2

课外4

选修课

见普通教育公共选修课指导书(要求学生在七大类课程中选修,总计选修不能少于8学分)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课

03123001-2

政治学原理Ⅰ-Ⅱ

6

96

4

2

03123003-4

法学基础理论Ⅰ-Ⅱ

5

80

2

3

03123005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4

64

4

03123006

国际政治学

4

64

4

11123001

公共行政学

4

64

4

11123002

※领导科学

3

48

3

03123007

中国政治思想史

4

64

4

1112300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3

48

3

11123004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

3

48

3

03123008

西方政治思想史

4

64

4

03123009

*国际战略学

4

64

4

03123027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4

64

4

选修课

11123034

人品质量学

2

36

6

选修4学分

11123036

INTERNET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

2

32

6

11123038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2

32

6

国际政治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其中

建议修读学期及学分分配

备注

实验

上机

1

2

短一

3

4

5

6

短三

7

8

专业教育课程

必修课

03123050

国际关系史

4

64

4

02123001

世界经济概论

4

64

4

03123051

外交学概论

3

48

3

03123052

当代国际关系

4

64

4

03123053

当代中国外交政策

4

64

4

02123005

国际政治经济学

4

64

4

03123054

中国外交史

4

64

4

03123055

国际法

3

48

3

03123014

比较政府与政治

4

64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