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泌尿系统生理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608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1泌尿系统生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401泌尿系统生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401泌尿系统生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401泌尿系统生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401泌尿系统生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01泌尿系统生理学.docx

《1401泌尿系统生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1泌尿系统生理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01泌尿系统生理学.docx

1401泌尿系统生理学

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肾脏主要功能:

①维持内环境稳定;②内分泌器官:

肾素、EPO、激肽、前列腺素;③糖异生场所之一。

一、肾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的构成

肾不能形成新的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

占肾单位总数的80~90%,肾小体小,髓袢短,只达外髓质层。

入球小动脉口径:

出球小动脉口径为2:

1。

近髓肾单位:

肾小球大,髓袢长,有的可达肾乳头,入球和出球口径无明显差异。

出球进一步分支,包饶邻近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周围的为网状小血管,有利于肾小血管重吸收;另一种是细而长的U型直小血管,可维持髓质高渗。

(二)球旁器

球旁器(juxtaglomerularapparatus)主要分布于皮质肾单位,由颗粒细胞(granulecell,球旁细胞)、球外系膜细胞(extraglomerularmesangialcell)和致密斑(maculadensa)。

颗粒细胞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管壁中一些特殊分化的平滑肌细胞,内含分泌颗粒,可合成、释放肾素。

致密斑是髓攀升支粗段的远端部一小块由特殊分化的高柱状上皮细胞构成的组织。

它能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调节颗粒细胞对肾素的分泌和该肾单位肾小球的滤过率。

这一调节称为管-球反馈。

球外系膜细胞聚集成锥形体,底面朝向致密斑,具有吞噬和收缩等功能。

(三)滤过膜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毛细血管与肾小囊之间的结构称为滤过膜(filtrationmembrane),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细胞的足突构成。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有70~90nm的小孔,称为窗孔,还带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

基膜层为非细胞性结构,由基质和带负电荷的糖蛋白组成,膜上有2~8nm的多角形网孔,是阻碍血浆蛋白滤过的屏障。

外层是肾小囊上皮细胞,形成的足突形成裂隙膜,膜上有直径4~11nm的小孔。

肾小球滤过屏障上有一种蛋白质,称为nephrin(足细胞裂孔膜蛋白),作用是防止蛋白质的漏出。

(四)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

节后纤维与肾动脉伴行,支配肾动脉、肾小管和颗粒细胞。

肾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可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素的释放。

一般认为,肾脏无副交感神经末梢支配。

二、肾血流量特点及其调节

(一)肾血流量特点

安静状态下,健康人成年人两肾的血液灌注量,即肾血流量,约为1200ml/min,但肾脏耗氧量相对于血流量要小很多,可见肾血流量远超其代谢需要。

肾脏的不同部位供血不均,约94%的血流供应皮质。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压力低,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高,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二)肾血流量调节

1.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肾血流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肾血管的阻力,包括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叶间小动脉的阻力。

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因为肾动脉灌注压变化时,肾血管阻力也相应变化)。

(1)肌源性学说:

灌注压升高时,肾入球小动脉血管平滑肌因压力升高受牵张刺激加大,更多的Ca2+从胞外进入胞内,使平滑肌的收缩加强,血管口径变小,血流阻力加大。

调节范围在80~160mmHg。

罂粟碱、水合氯醛或氰化钠可抑制血管平滑肌活动。

(2)管-球反馈:

致密斑感受NaCl浓度降低的信号引起两个效应:

①降低入球小动脉阻力,升高毛细血管静水压;②增加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颗粒细胞释放肾素,然后通过血管紧张素家族的相继激活而生成血管紧张素II,AngII能选择性地使出球小动脉收缩,也使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这两个效应都能使降低了的滤过压恢复正常。

所以临床上使用AngII受体阻断剂时要注意防止滤过压严重降低导致急性肾衰。

2.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血管平滑肌受肾交感神经支配。

神交感神经的紧张性使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收缩。

肾交感神经兴奋时引起肾血管强烈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体液因素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紧张素II和内皮素引起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肾组织中生成的PGI2、PGE2、NO和缓激肽舒张血管。

腺苷引起入球小动脉收缩。

紧急情况下,通过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激素等使全身血量重新分配,减少肾血流量。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血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滤过是一种超滤过(ultrafiltration),即血浆中除蛋白质外,几乎血浆中所有成分均能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滤过液称为超滤液,也叫原尿。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

其大小取决于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系数。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FF)。

一、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不同部位有效滤过压不同,越靠近入球小动脉端,有效滤过压越高。

当滤过阻力等于滤过动力时,有效滤过压降为零,称为滤过平衡。

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安静情况下,当血压在80~160mmHg范围内时,肾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流量通过自身调节能保持相对稳定。

(二)囊内压

一般稳定在10mmHg左右,当输尿管阻塞时,引起逆行性压力升高。

(三)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不发生大幅度波动。

血浆蛋白浓度显著降低时尿量并不明显增多,可能因此时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有所降低,且体循环毛细血管床组织液生成增多,因而在肝、肾疾病引起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常出现腹水(肝硬化)和组织水肿(肾病)。

(四)肾血浆流量

肾血浆流量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滤过平衡点而非有效滤过压实现的。

(五)滤过系数

滤过系数(Kf)指单位有效滤过压的驱动下,单位时间内通过滤过膜的滤液量,是滤过膜的有效通透系数(k)和滤过面积(s)的乘积。

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便改称为小管液,小管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全程并经一系列处理后形成终尿。

约99%的水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此外,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全部被重吸收,钠离子,钙离子和尿素等可不同程度地被重吸收,而肌酐、氢离子和钾离子可被分泌到小管液中。

可见,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小管液中的各种物质进行了选择性重吸收(selectivereabsorption)和主动分泌或排泄(exception)。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方式分为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包括扩散、渗透和易化扩散。

此外,有些溶质随水分子的重吸收而被一起转运,称溶剂拖拽(solventdrag)。

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前者包括质子泵、钠泵和钙泵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包括Na+-葡萄糖同向转运、Na+-氨基酸同向转运、K+-Na+-2Cl-同向转运、Na+-H+交换、Na+-K+交换等。

肾小管上皮还可通过入胞的方式重吸收少量小分子蛋白质。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

(一)Na+、Cl-和水的重吸收

小管液中65~70%的Na+、Cl-和水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20%的NaCl和15%的水在髓袢被重吸收,约12%的Na+、Cl-和不等量的水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

1.近端小管是Na+、Cl-和水重吸收的重要部位,约2/3经跨细胞途径被重吸收,主要发生在近端小管前半段,约1/3经细胞旁途径被重吸收,主要发生在近端小管的后半段。

X

进入细胞内的Na+,再经基底侧膜中的钠泵被泵出细胞,进入组织间液。

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氨基酸则以经载体易化扩散的方式通过基底侧膜离开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

由于Na+、葡萄糖、氨基酸等进入细胞间液,使细胞间液的渗透压增高,水在渗透压的作用下进入细胞间液。

由于上皮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故细胞间液的静水压增高,促使Na+和水进入毛细血管而被重吸收。

在近端小管前半段,由于Na+-H+交换使细胞内的H+进入小管液,HCO3-被重吸收,而Cl-不被重吸收,使小管液中的Cl-浓度高于管周组织间液中的Cl-。

Cl-顺浓度梯度经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被重吸收,管腔内带正电荷,驱使小管液内的Na+顺电势梯度通过细胞旁途径被动重吸收。

因为Na+-H+交换体和Cl—HCO3-交换体的存在,H+和HCO3-进入小管液,HCO3-以CO2的形式重新进入细胞。

进入细胞内的Cl-由基膜侧的K+-Cl-同向转运体转运至细胞间液,再吸收入血。

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通过渗透压作用进行的。

2.髓袢髓袢降支细段钠泵活性高,对Na+不易通透,但对水通透性很高,故小管液在髓袢降支细段流动时,渗透压逐渐升高。

髓袢升支细段对水不通透,对Na+和Cl-却易通透,NaCl便不断扩散入组织间液,故小管液在沿髓袢升支细段流动时,渗透压逐渐降低。

髓袢升支粗段的顶端膜有电中性的Na+-K+-2Cl-同向转运体,进入细胞内的Na+通过基底侧膜中的钠泵泵至组织间液,Cl-由浓度梯度经管周膜中的氯通道进入组织间液,而K+则顺浓度梯度返回小管液,使小管液呈正电位。

哇巴因抑制钠泵,呋塞米抑制Na+-K+-2Cl-同向转运体,因此可抑制髓袢对NaCl的重吸收。

由于K+返回小管造成小管液正电位,又使小管液中的Na+、K+、Ca2+正离子经细胞旁途径而被动重吸收。

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此处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课根据机体水、盐平衡的状况进行调节。

Na+的重吸收受醛固酮调节,水的重吸收受血管升压素调节。

在远端小管起始段,逆电-化学浓度梯度重吸收Na+,属主动转运。

噻嗪类药物作用于此处的Na+-Cl-同向转运。

主细胞基底侧膜中的钠泵活动造成和维持胞内低钠,并成为小管液中Na+经顶端膜钠通道进入细胞的动力源泉。

而Na+的重吸收造成小管液呈负电位,可驱使小管液中Cl-经细胞旁途径而被动重吸收,也成为K+从细胞内分泌入小管腔的动力。

4.水的重吸收

水的重吸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扩散方式,取决于膜扩散的水通透性,另一种是通过膜上的水通道转运。

水孔蛋白主要介导水分子跨生物膜的转运,对内环境的稳态起重要作用。

(相对选择性/高度选择性)

①水在近端小管的重吸收

约65%近端小管重吸收,动力上皮细胞两侧的渗透压差。

小管上皮细胞含大量水通道,即水孔蛋白-1,水在渗透压差的作用下通过跨上皮细胞和紧密连接两条途径进入细胞间隙而被吸收。

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与体内水的多少无关,是一种等渗重吸收,还伴有溶剂拖拽。

②水在髓袢的重吸收

主要在髓袢降支通过渗透重吸收,该段上皮细胞含AQP-1,肾小球滤过的水大约20%在该段重吸收。

髓袢升支细段和粗段对水相对不通透。

③水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该段重吸收水约14%,为可调节性重吸收,受上皮细胞对水通透性的影响,对体内水平衡的调节极为重要,重吸收的量直接影响尿量和渗透压。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取决于集合管主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主细胞顶端膜胞质侧的囊泡内含AQP-2,而在基底侧膜含AQP-3和AQP-4分布。

上皮细胞顶端膜对水的通透性取决于插入该膜中的AQP-2的数量,而AQP-2的插入数量又受血管升压素的控制。

(二)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一般膳食情况下,代谢产生的酸性产物较多,机体产生的挥发性酸(CO2)主要经肺排出。

肾脏通过重吸收HCO3-和分泌H+以及分泌氨,在排出固定酸和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1.近端小管正常情况下,滤过HCO3-的几乎全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约8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

小管液中H2CO3解离成CO2和水以及上皮细胞中CO2和水生成H2CO3均有碳酸酐酶(CA)的催化。

细胞内大部分HCO3-和其他离子以同向转运的方式进入细胞间液,小部分通过Cl--HCO3-交换的方式,两种方式均需钠泵提供能量。

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是以CO2形式进行的,故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Cl-。

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可抑制H+分泌。

2.髓袢对HCO3-的重吸收主要发生在升支粗段,机制与近端小管相同。

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闰细胞可分泌H+。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顶端膜中的氢泵(H+-ATP酶)和H+-K+交换体(H+,K+-ATP酶)均可将细胞内的H+泵入小管液。

H+可与HCO3-、HPO42-、NH3结合以降低小管液中H+浓度。

分泌的H+的量与小管液的酸碱度有关,可逆1000倍的浓度差而主动转运,当小管液pH降至4.5时分泌停止。

碳酸酐酶活性受pH的影响,酸性增强时,活性增加,生成更多的H+,有利于肾的排H+保碱。

(三)NH3和NH4+的分泌与H+、HCO3-的转运的关系(非重点)

1分子谷氨酰胺被代谢时,可生成2分子NH4+进入小管液,同时回收2分子HCO3-,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近端小管。

NH4+可代替H+通过上皮顶端Na+-H+交换体进入小管液;NH3是脂溶性分子,可以单纯扩散进入小管腔,也可进入细胞间液。

集合管中,集合管上皮细胞对NH3高度通透,以扩散方式进入小管液,与H+结合形成NH4+随尿排出体外,每排出一个NH4+可有一个HCO3-被重吸收。

(四)K+的重吸收与分泌

肾脏对钾的排出量取决于肾小球滤过量、肾小管对钾的重吸收量和肾小管对钾的分泌量。

大约65%~70%的钾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髓袢25%~30%在髓袢重吸收,这两段钾的重吸收比例是比较固定的。

远端小管和皮质集合管远端小管和皮质集合管重吸收钾,也能分泌钾,决定尿钾排出量的最重要因素是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钾的分泌量。

远端小管后半段和集合管的闰细胞可重吸收K+,主细胞可分泌K+。

阿米洛利可抑制上皮细胞顶端膜的钠通道,减少Na+的重吸收,使小管液的负电位减小,因此也减少K+的分泌,故称为保钾利尿剂。

(五)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小管液中的葡萄糖通过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顶端膜中的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以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方式被转入细胞。

进入细胞的葡萄糖由基底侧膜中的葡萄糖转运体2以易化扩散方式转运入细胞间液。

当血浆葡萄糖浓度达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上限,即超过肾糖阈(renalthresholdforglucose),尿中会出现葡萄糖。

当血糖浓度升至300mg/ml时,全部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均已达到或超过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转运率(maximalrateoftransportofglucose),此时尿糖排出率随血糖升高而平行增加。

氨基酸的重吸收机制同葡萄糖,但有多种类型氨基酸转运体。

(六)钙的重吸收与排泄

钙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少部分在升支粗段和远端小管重吸收。

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与Na+的重吸收平行,不到1%的Ca2+随尿排出。

近端小管钙的重吸收,约80%由溶剂拖曳方式经细胞旁途经进入细胞间隙,约20%经跨细胞途径重吸收:

包括顶端膜上钙通道的被动转运和基底侧膜上的Na+-Ca2+交换和钙泵转运。

(上皮细胞内的Ca2+浓度高于小管液中,且细胞内电位相对于小管液为负,此电-化学梯度使Ca2+从小管液扩散进入上皮细胞内)

髓袢降支细段和升支细段对Ca2+不通透。

升支粗段小管液为正电位,该段膜对Ca2+也有通透性,故可能存在被动重吸收,也存在主动重吸收。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小管液为负电位,故钙的重吸收是跨细胞途径的主动转运。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与分泌的因素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使尿量增加称为渗透性利尿(osmoticdiuresis)。

临床上应用此原理静脉滴注甘露醇、山梨醇等可滤过但不被重吸收的物质可用作脱水药,治疗青光眼和脑水肿,也可用于心肾功能正常的水肿少尿和预防肾功能衰竭。

(二)球-管平衡

近端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而改变,这种近端小管的定比重吸收(constantfractionreabsorption)的现象称为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balance)。

定比重吸收产生的机制主要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有关。

球-管平衡的生理意义在于保持尿量和尿钠的相对稳定。

发生渗透性利尿时,球-管平衡可破坏。

第四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肾小球超滤液在流经肾上管各段时,其渗透压发生变化,在近端小管和髓袢中,渗透压的变化是固定的,但经过远端小管后段和集合管时,渗透压可随体内缺水或水过多等不同情况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髓袢降支细段对水高度通透,而对NaCl和尿素不通透;髓袢升支细段相反。

一、尿液的稀释机制

终尿的渗透浓度若低于血浆的渗透浓度,称为低渗尿(hypoosmoticurine)。

尿液的稀释主要发生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体内水过多时造成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可使血管升压素的释放被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低,水不被重吸收,而NaCl继续被重吸收,溶质重吸收大于水的重吸收,使渗透浓度进一步下降。

血管升压素完全缺乏或缺乏相应受体时,可出现尿崩症(diabetesinsipidus)。

二、尿液的浓缩机制

在失水、禁水的情况下,尿液可被浓缩,若终尿的渗透浓度高于血浆的渗透浓度,则称为高渗尿(hyperosmoticurine)。

尿液的浓缩发生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肾对水的重吸收方式是渗透,其动力来自肾髓质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外的渗透浓度梯度。

(一)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

由于髓袢各段对水和溶质的通透性和重吸收机制不同,髓袢的U型结构和小管液的流动方向,可通过逆流倍增(countercurrentmultiplication)机制建立从外髓质部至内髓质部的渗透浓度梯度。

1.升支粗段升支粗段上皮细胞主动重吸收NaCl,对水不通透,因此小管液沿流动方向渗透浓度逐渐降低,而小管周围组织中NaCl堆积形成外髓质高渗。

呋喃苯胺酸抑制Na+-K+-2Cl-同向转运,降低高渗程度,产生利尿作用。

2.降支细段对水通透,对NaCl和尿素相对不通透,在髓袢折返处达到渗透浓度高峰。

3.升支细段对水不通透,NaCl能通透,尿素中等度通透。

小管液中NaCl浓度越来越低,小管外组织间液中的NaCl浓度逐渐升高。

由于升支粗段对NaCl主动重吸收,使等渗的近端小管液流入远端小管时变为低渗,而髓质间质形成高渗。

4.髓质集合管小管液流经远端小管时,水被重吸收,使小管液内尿素浓度逐渐升高,到达内髓质部集合管时上皮细胞对尿素通透性高,尿素从小管液向内髓质部组织液扩散,使组织间液尿素浓度增高,同时使内髓质部的渗透浓度进一步增加。

血管升压素可增加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升支细段的尿素通过扩散进入小管液,再进入内髓质部,称为尿素再循环(urearecycling)。

(二)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肾髓质高渗主要由NaCl和尿素在小管外组织间液中积聚。

这些物质滞留在该部位不被循环血液带走与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密切相关。

三、影响尿液浓缩与稀释的因素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实际上取决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小管液中水和溶质重吸收的比率,而水的重吸收较易改变,因而是其主要方面。

水的重吸收取决于两个条件:

一是肾小管内外的渗透浓度梯度,是水重吸收的动力;二是肾小管特别是远端小管后半段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一)影响肾髓质高渗形成的因素

由髓袢逆流倍增形成,其效率与髓袢长度、通透性和髓质的组织结构有关。

Na+和Cl-是形成肾髓质高渗的重要因素。

袢利尿剂呋塞米和依他尼酸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同向转运,降低外髓质高渗,进而减少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尿素是另一重要影响因素。

营养不良、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患者尿素生成量少,尿浓缩功能低。

(二)影响远端小管末端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的因素

这些部位对水的通透性依赖于血管升压素的浓度,当血管升压素浓度增高时,远端小管末端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内含AQP-2的囊泡嵌到细胞顶端膜中,使AQP-2的数目增加,水重吸收增多,尿液浓缩。

(三)直小血管血流量和速度对髓质高渗维持的影响

血流量增加和速度过快时,可从肾髓质组织中带走较多溶质,使肾髓质浓度梯度下降;但如果血流量明显减少,血流速度减慢,可导致供氧不足,使肾小管转运功能障碍,升支粗段对Na+和Cl-的重吸收能力降低。

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不仅支配肾血管,还支配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球旁器,以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和远端小管为主。

肾交感神经兴奋时主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其主要作用机制:

①通过肾脏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引起肾血管收缩而减少肾血流量,入球小动脉收缩更明显,毛细血管血压下降,滤过率降低。

②激活β受体,使球旁颗粒细胞释放肾素,导致循环血液中血光紧张素II和醛固酮浓度增加。

③直接刺激近端小管和髓袢对Na+、Cl-、水的重吸收。

循环血量改变(心肺感受器反射)和血压改变(压力感受器反射)均可引起肾交感神经活动改变。

二、体液调节

(一)血管升压素

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VP)也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ADH),主要在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大细胞神经元内合成。

血管升压素有V1和V2两种受体。

V1分布于血管平滑肌,激活后引起平滑肌血流阻力增大,血压升高;V2受体主要分布在肾远端小管末段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属G蛋白耦联受体,可使上皮细胞内含水孔蛋白AQP-2的小泡镶嵌到上皮细胞的顶端膜中,形成水通道,从而使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

进入上皮细胞的水再经基底侧膜的水孔蛋白AQP-3和AQP-4进入细胞间液而被重吸收入血。

VP在高浓度下还可促进AQP-2的合成。

如果血管升压素的合成和释放受抑制,或集合管上皮细胞的V2受体缺陷,可导致尿崩症。

血管升压素的释放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最重要的是体液渗透压和循环血量:

1.体液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是调节血管升压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为280~290mOsm/(kg·H2O),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的血浆渗透浓度阈值为275~290mOsm/(kg·H2O),血浆中血管升压素浓度为0~4pg/ml。

血浆渗透压低于阈值时,血管升压素分泌停止,浓度可接近于零。

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高达释放的阈值时,血浆晶体渗透压每升高1%,血管升压素浓度可升高1pg/ml。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还可引起渴觉,血浆VP浓度高达5pg/ml时也可引起渴觉。

体液渗透压改变对血管升压素分泌的影响是通过渗透压感受器接到的反射活动实现的,主要集中在下丘脑第三脑室前腹侧,渗透压感受器对不同浓度引起的血浆渗透压浓度升高敏感性不同。

Na+和Cl-形成的渗透压是引起VP释放的最有效刺激;静脉注射甘露糖和蔗糖也能刺激VP分泌。

但葡萄糖和尿素的刺激作用较小。

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可引起机体失水多于溶质丧失,使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大量饮清水则相反;若饮用生理盐水,则排尿量不会出现饮清水后的尿量显著增加的变化。

饮用大量清水引起的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waterdiuresis)。

2.循环血量当循环血量减少时,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对心肺感受器的刺激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入至下丘脑的冲动减少,对血管升压素释放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故VP分泌增加。

动脉血压的改变也可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对VP的释放进行调节。

当动脉血压在正常范围(100mmHg)左右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对VP释放起抑制作用,当动脉血低于正常时,抑制作用减弱。

在VP释放的调节中,心肺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低于渗透压感受器。

但循环血量或动脉血压降低时,可降低引起VP释放的血浆晶体渗透浓度阈,即提高渗透压感受器对相应刺激的敏感性

3.其他因素促进因素:

恶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