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766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模拟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历史模拟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历史模拟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历史模拟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历史模拟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模拟三.docx

《中考历史模拟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模拟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模拟三.docx

中考历史模拟三

阶段检测卷(三)

[模块三 世界历史(上)]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湖南长沙中考)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

法兰克王国(  )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C.国王与属下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2.(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

B.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

C.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

D.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3.(2019内蒙古包头中考)14世纪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运动,并逐渐扩展到法国、英国等国家。

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B.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

C.处于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

D.具备多样化的人才结构

4.(2018内蒙古包头中考)马克思说,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

A.满足了人们对黄金的需求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巩固了西葡在欧洲的地位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5.(2018河南鹤壁一模)“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

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引起上述现象的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三角贸易

D.工业革命

6.(2018辽宁沈阳中考)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

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

B.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

C.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7.(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近代历史上英国有过一段短暂的共和国时期(1649—1660年),这期间掌握国家权力的是(  )

A.查理叔侄B.詹姆士兄弟

C.威廉夫妇D.克伦威尔父子

8.(2019贵州贵阳中考)下列能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的历史线索是(  )

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封建势力复辟

B.战争爆发→宣告独立→颁布宪法

C.制宪议会当权→处死国王→雅各宾派当权

D.推翻实权派→实行改革→制定宪法

9.(2017山东青岛中考)美国国歌《星条旗之歌》中唱道:

“哦,你可看见……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依然迎风招展……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土,勇士的家乡。

”美国人追求的“自由”在下列文献中都有体现,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独立宣言》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0.(2017贵州贵阳中考)它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是美国的最高法。

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将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以来人类对理性政治的追求变为现实。

“它”是指 (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1.(2018福建中考)“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

”材料说明拿破仑夺取政权(  )

A.维护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B.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C.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

D.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

12.(2019浙江杭州中考)“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比它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剧烈的苦难和不满。

”这里的“它”是指(  )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D.百日维新

13.(2019江西中考)“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制,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

”材料描述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B.拉美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4.(2017辽宁沈阳中考)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

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

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15.(2017山西中考)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  )

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

⑤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A.①②③④B.③④⑤

C.①③⑤D.①②④⑤

16.(2018湖北黄冈中考)2018年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年。

马克思的一生与工人运动息息相关。

他和恩格斯一起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继承前人思想,并加以改造和提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是前人思想的总结

B.是阶级社会各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

C.是对早期工人运动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D.是在革命的实践中创立的

17.(2019湖南衡阳中考)下图中的两位历史人物直接参与的历史事件是(  )

A.创立空想社会主义B.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C.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D.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8.(2018广东中考)如下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

A.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19.(2019贵州贵阳中考)“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但给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工人,带来的却是巨大的伤害和灾难。

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把工人推向了贫困的深渊。

”通过对这段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取到的历史基础知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经济基础B.阶级基础C.理论来源D.实践基础

20.(2018河南焦作一模)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

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

A.巴黎公社的失败B.法兰西共和国成立C.十月革命的胜利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共5小题。

21.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及其历史意义。

(2分)

 

  材料二 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

(1分)列举这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史实(任举两例)。

(2分)

 

  材料三 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

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杨杰《戊戌变法:

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3)材料三中“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什么?

(1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期,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率先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呼唤、对海外的扩张,逐渐凝聚成一种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用马歇尔计划复兴西欧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这虽然使西欧各国感到受制于美国,但在当时尚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和保护。

然而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联合,这种离心力将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加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史实,分析它们共同的历史作用。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与西欧各国关系的变化,说明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3分)

 

23.近代以来一些大国先后崛起。

探究大国崛起的原因、方式、影响,有助于认识大国发展规律。

阅读《英国、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表》,回答问题。

1860年

1913年

1950年

2000年

英国

34%

14%

11%

3%

美国

19%

36%

55%

27%

发展中国家

3%

9%

21%

——数据整理自《大国的兴衰》

(1)186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量的34%,高居第一。

试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2分)

 

(2)20世纪以来,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政治经济霸主。

结合1860—1950年的美国史实,分析其主要原因。

(1分)

 

(3)20世纪后期,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发展中国家工业总产值比重持续上升,请问这对国际政治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

(1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随着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

由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欧洲,欧洲国家的生产力率先突飞猛进,因此最初的全球性大国全部来自欧洲。

这种强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上半期。

  材料二 美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获得了大量战争福利。

在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按照自己的意志重建世界经济。

但是随着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全球责任,美国的责任变为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历史条件。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全球责任”定位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

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次科技革命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

在这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材料四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实现从图1手工操作向图2机器生产的转变,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有何意义?

(2分)

 

(2)材料二中,“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说明人类已进入了什么时代?

请列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飞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

(2分)

 

(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1964年我国在原子能技术方面首次取得的重大突破是什么?

在生物科学方面,1973年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谁?

(2分)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2分)

 

答案精解精析

阶段检测卷(三)

[模块三 世界历史(上)]

第Ⅰ卷

1.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法兰克王国实行封君封臣制,其国王与属下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故选C项。

法兰克王国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远远小于罗马帝国的版图,故A项错误;法兰克王国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故B项错误;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故D项错误。

2.A 阿拉伯帝国信奉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教徒将真主安拉奉为唯一真神,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帝国强盛时期,社会稳定,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积极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故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B 思想领域发生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14世纪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迅速发展,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与旧势力发生冲突,反映在思想领域就引发了文艺复兴,所以选项B正确。

古希腊罗马文化对文艺复兴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根本原因,所以选项A错误。

意大利在地中海贸易中的地位并不能说明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更不能说明其是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所以选项C错误。

意大利的人才结构对文艺复兴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根本原因,所以选项D错误。

4.B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欧洲发生了“价格革命”,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增强,这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B项符合题意。

5.B 依据材料中“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成就海上霸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发展起来。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欧洲殖民扩张开辟了道路,故选B。

6.B 题干材料中“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的行为“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

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反映了非洲的社会问题,故选B项。

7.D 根据题干时间“1649—1660”并结合所学可知,1649年,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打败国王军队,将国王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担任护国主,独揽大权。

他死后其子继承统治地位。

共和国期间克伦威尔父子先后执政,故选D项。

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8.C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发表《人权宣言》,制定宪法,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雅各宾派当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故C项正确。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议会军与王军展开对决,结果议会军取得胜利,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共和国,后封建势力复辟,建立了查理二世的统治,故A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战争胜利后,于1787年颁布宪法,成立联邦制共和国,故B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日本发生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后来制定了宪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故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9.A 本题考查相关历史文献诞生的时间。

《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人权宣言》制定于1789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林肯政府于1862年颁布的。

故本题答案为A。

10.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权利法案》是英国议会通过的法律文献,《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发表的文献,但都与“对理性政治的追求”无关,故A、B、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787年宪法》是美国联邦宪法,它把法国启蒙思想中的三权分立变为了现实,故正确答案选择C。

11.C 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以来,国内政局动荡,资产阶级无力维持稳定的统治。

法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拿破仑夺权顺应了当时的形势,故C正确。

拿破仑建立起独裁统治,但维护的并不是封建统治,A错误;B、D与题干中的“独裁”无关。

12.C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苦难和不满”,反映了这个事件对社会进步、人们生活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此即工业革命;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侧重于思想解放,百日维新只是中国一次不成功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3.C 据关键词“英国殖民者”“封建王公”“大起义”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印度封建王公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故C项正确。

14.C 本题中一系列数字的变化说明了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反映出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15.C 依据《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蒸汽机的应用使蒸汽动力逐渐取代人力、水力、风力等自然力,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运用到交通运输领域,为汽船和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机运用到生产部门,促进了机器化大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①③⑤正确。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②在图中没有体现,排除;④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也在图中没有体现,排除。

本题选C。

16.D 本题从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入手,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背景的认识。

题目中关键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继承前人思想,并加以改造和提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不单单与工人运动有关,也不只是对前人思想的总结,而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A、C两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是要消灭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理论,因此B项错误。

17.B 观察图片可知,图片所示人物分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B项。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未直接参与创立空想社会主义和巴黎公社的成立,故A、C两项错误;十月革命发生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已经逝世,故D项错误。

18.A 根据年代尺中的历史事件可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间达尔文于1859年提出了进化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超过英法。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的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说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故A项符合题意。

“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自然科学成就并不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社会发展进程并不等于自然科学发展进程,故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9.A 材料体现了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阶级矛盾激化。

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故A正确。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与材料所述不符,所以B错误。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的古典哲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所以C错误。

材料并没有阐述无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与经验,所以D错误。

20.A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由狄盖特谱曲,所以《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是巴黎公社失败。

故选A。

第Ⅱ卷

21.答案 

(1)名称:

文艺复兴。

(1分)

历史意义:

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任答一点即可,1分)

(2)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分)

史实:

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其他与社会主义国家相关的史实均可)(每点1分,任答两点2分)

(3)趋势和方向:

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

(1分)

原因: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具有进步的意义;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提倡变法并付诸实践;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任答一点即可,2分)

(4)思想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进步。

(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分,言之成理即可)

22.答案 

(1)斗争史实: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共同作用: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都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2)关系变化:

由美国援助控制西欧到西欧各国联合与美国抗衡。

变化原因:

国家利益;经济实力。

变化影响:

冲击两极格局;有利于政治格局多极化。

23.答案 

(1)政治:

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统治,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经济:

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

(2)运用两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世界大战期间大发战争财;美国本土未遭受世界大战的波及;罗斯福新政有效地应对了经济上的萧条。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3)加快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步伐。

24.答案 

(1)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各国确立和发展;欧洲殖民者通过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加强资本积累;牛顿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由英国率先进行的工业革命在欧洲扩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2)变化:

由按照自己的意志重建世界经济到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

原因:

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苏联的抗衡;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25.答案 

(1)历史事件:

工业革命。

意义: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时代:

电气时代。

成果:

汽车;飞机。

(3)重大突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科学家:

袁隆平。

(4)认识: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