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499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空气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  )

A.N2B.O2C.H2OD.CO2

2.下列有关硫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黄色固体B.难溶于水C.能燃烧D.熔点低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B.加碘食盐C.食醋D.一氧化碳

4.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的是

A.ZnB.FeC.CaD.Na

5.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

A.4B.26C.30D.56

6.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的是

A.AlB.ZnC.AgD.Fe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B.铁丝C.木炭D.酒精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O2H2↑+O2↑B.H2O+CO2=H2CO3

C.H2OH2↑+O2↑D.3Fe+2O2=Fe3O4

9.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铜丝可用作导线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C.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D.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10.某物质X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X是溶剂

B.X只能是固

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

11.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稀释浓硫酸

将水注入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搅拌

B

鉴别氧气和空气

闻气味

C

除去NaCl固体中的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

D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滴加稀盐酸

 

A.AB.BC.CD.D

12.已知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s,发生稀盐酸与Al2O3的反应

C.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D.100s~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二、填空题

13.自制汽水的配料表如图所示。

写出产生CO2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14.用盖子盖灭酒精炉,酒精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15.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_、天然气等。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①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风力发电B.太阳能飞机C.潮汐能动力机

②氢氧燃料电池可实现零排放,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可燃冰能释放甲烷。

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________

16.造雪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B到C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A处空气被压缩,体积变小。

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

17.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用装置A、E制取氧气。

选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用装置B、C制取二氧化碳。

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

 

18.“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1)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操作B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谈到农药,人们可能想到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其实农药在农业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售蔬菜农药残留量虽然已达到国家标准,但通过科学的清洗方法仍可进一步降低农药残留。

实验人员分别选取含甲、乙农药的蔬菜,研究了不同清洗方法对农药去除率的影响。

清水浸泡。

图1呈现出两种农药的去除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洗洁精清洗。

实验选择了6种洗洁精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多数洗洁精对农药的去除率可达到60%以上,最高可达到84%。

碱性溶液浸泡。

食用碱(Na2CO3和NaHCO3)溶液有利于农药分解。

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食用碱溶液对农药去除率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可以选择科学的清洗方法,更加安全的食用蔬菜。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1分析,去除农药残留的最佳浸泡时间是________min。

(2)NaHCO3的组成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________种。

(3)食用碱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4)用食用碱溶液浸泡含有农药甲的蔬菜时,要想超过清水浸泡的最大去除率,可以选取的浓度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2%B8%C10%D15%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采用清水浸泡去除农药的时间不宜过长

B多数洗洁精对农药的清洗效果比清水浸泡的好

C食用碱的去除效果较好,是因为在浸泡过程中农药发生了化学变化

四、流程题

20.工业上制造高纯度CaO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

(1)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2)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焙烧炉中,CaCO3在1000℃可分解得到高纯度CaO。

理论上5tCaCO3制出CaO的质量是________t。

稍冷后,取出CaO立即放入干燥器,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实验题

21.实验小组同学分别向下列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现象记录如下:

试剂

现象

操作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滴加2滴紫薯汁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1)紫薯汁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向“蒸馏水中滴加紫薯汁”的目的是_________。

22.用如图装置完成CO还原Fe2O3的实验。

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

点燃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

一段时间后,当粉末全部变为黑色时,停止通入CO,熄灭酒精喷灯。

(1)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在冷却过程中,为防止管中黑色粉末表面因与空气接触而变为红色,应补充的操作是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黑色粉末中还可能含有Fe3O4。

资料:

Fe3O4不与CuSO4溶液反应。

为验证黑色粉末成分。

该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过量CuSO4溶液,充分反应。

证明黑色粉末中含Fe和Fe3O4的现象是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3.食品工业中碘化钾(KI)可用作营养增补剂。

碘化钾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久置会“泛黄”变质。

某实验小组对碘化钾变质后的成分及变质的条件进行探究。

I.探究变质后的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淀粉溶液遇碘(I2)变蓝。

(进行实验)

实验1

编号

操作及现象

加热变质后的KI固体,黄色消失,产生的紫色蒸气使淀粉溶液变蓝。

向变质后的KI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II.探究变质的条件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KI固体“泛黄”变质可能与O2、CO2和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2:

利用下图装置和表中所列物质分别进行实验,放置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装置

编号

试管中的物质

O2和H2O

O2和CO2

H2O和CO2

O2、CO2和H2O

固体颜色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固体泛黄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由实验1中现象推知,“泛黄”变质后的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3)由实验2得出“KI变质一定与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填编号)。

(4)由实验2推知,KI“泛黄”变质的条件是_________。

III.依据初步结论,深入探究变质的条件

实验3:

分别取相同浓度的KI溶液进行实验,在空气中放置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编号

实验

溶液颜色

无色

浅黄色黄色(依次加深)

(5)实验3中,观察到③~⑤溶液颜色依次加深,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

(6)由实验3推知,KI固体久置“泛黄”变质过程中,CO2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空气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B.O2.

考点∶考查氧气的性质。

2.C

【详解】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等,故选:

C。

3.D

【解析】

【详解】

A、海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食醋中含有水和醋酸,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A

【解析】

【详解】

A、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A正确;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B错误;C、缺钙可能引起骨质疏松,故C错误;D、缺乏钠会使人体内水分和体液的pH失去平衡,故D错误。

故选A。

5.B

【详解】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电子数,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故选B。

6.C

【详解】

解: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铝、锌、铁排在氢的前面,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银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

故选C。

7.A

【详解】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发出白光,所以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所以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所以错误;

D、酒精在氧气中燃烧不会有白烟,所以错误。

故选A。

【点睛】

要能区分叙述产物与描述现象的不同,“烟”与“雾”,“光”与“火焰”的不同,白色与无色的不同等。

8.B

【详解】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O2═H2CO3,该选项书写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