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之友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669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之友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之友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之友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之友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之友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之友模板.docx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之友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之友模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之友模板.docx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之友模板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_班主任之友_模板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

 

景宁县第一实验小学   叶旭瑛  (0578)5084361  5982102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

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少年。

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成了事业上的佼佼者,有的却无所作为。

研究结果表明:

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较稳定者,其成功率大都超过自我否定倾向较明显的人。

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

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

“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说明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在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已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

人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发生作用。

人们大都根据对自身力量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指令自己的行为,由此而来的行为积极程度又直接联系着活动的效能。

在现实生活中,盲目自信,企求过高,力不从心,导致失败的事固然时有发生,但在学生当中,更多的却是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

过强的自我否定评价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

有自卑感的学生行为怯懦,处处依赖老师、父母和同学,活动效率低微。

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阶段,情绪的两极性较为明显。

老师的疏忽或入教育误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

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

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

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

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

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

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

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活泼、可爱。

实验表明: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

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二、珍视学生的成功。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

比如说:

“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

”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

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

“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

”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

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

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

“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

”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

对于学生的过份保护,过份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

剥夺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

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学习的。

三、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

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谬·詹姆斯说:

“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

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

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

”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

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参考资料:

   《开启孩子的心扉》

               《心理健康指导》

               《教育心理学》

第六节请多给学生表扬与奖励

   

  既然表扬和批评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在班主任工作中,为什么不多用表扬而少用批评呢?

好话总是容易被人听进去的。

可以假设老师在一个乱糟糟地课堂上课,为了整肃课堂纪律,老师可以采取两种方法。

前一种是训斥不守纪律的学生。

后一种是表扬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学生,特别是成绩差还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课的学生。

我敢说,后者产生的效果好于前者。

  再看我们成年人,往往对以前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牢记在心,且津津乐道,经常提及。

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呢?

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多用表扬和奖励,少用批评和惩罚。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摸索到一个既简便,又极其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之后,发本子作为奖品,每学期发两次,初中三年里坚持下去。

而这种发本子的方法是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

  我第一次发本子奖励好学生是在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对进入优良面的学生进行表彰。

有的学生在下面小声说:

“那我们差生得什么呢?

”我听到了,对!

我们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激励全体学生奋发上进,让好生、差生都满怀希望地学习。

我马上提出在期末考试上设进步奖,谁的进步幅度大,考试的分数增长得多,就奖励谁,取前五名,又有人在下面小声说:

“六名”。

好吧,六名就六名。

并且奖项也增设了关心集体奖,优秀班干部奖,中奖的覆盖面达全班的50%,具体操作如下:

  期中考试后,均分过了80分的学生就获优秀奖(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苛刻,不要求门门超过80分)。

所办的奖品,首先要注意适用性,既要精美,又要经济。

学生拿到奖品后,可以用来记笔记,或者做练习,千万不能买只能用来锁进抽屉的奖品。

要让学生天天看到它,天天给学生以学习的动力。

本子的扉页上写到:

奖给XXX,优秀奖,注明日期,盖上公章。

考试完毕的一个星期之内颁发。

  期末考试之后,增加了进步奖,产生的方法是期末的总分减去期中的总分,得出差,看论的进步幅度大,取前六名。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进步奖只看进步幅度,不看总成绩。

这样,每个差生都可以轮流“坐庄”,机会人人均等。

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奖项,以达到激励全体学生进步的目的。

  对于成绩差,进步不大的学生,如果不鼓励一下,会使他们感到在班上活得没有意思。

你就应留心观察一下,这样的学生中有大扫除很卖力的,班上的事很关心的,挑几个出来,设个关心集体奖,鼓励一下,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感觉到有奔头。

  你的班干部,辛苦了一学期,发个本子奖励一下,使他们觉得有干头。

只要平时工作没差错,都要奖励。

  特别要强调的是:

一定要在扉页上写道:

“奖给XXX,进步奖”、“关心班集体奖”或者“优秀班干部”,注明日期,盖上公章,缺一不可,奖品要随成绩单一起发下去。

这样的做法,有没有效果呢?

我说很有效。

我带的94年毕业的那个班,在初一、初二两年里八次颁奖,对班风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96年初一上学期期末,差生王蔚获得进步奖。

他喜出望外,感激地说:

“这个回家可以不挨打了,因为我进步了。

”他可以把我发给他的奖品作为防止挨打的盾牌,当一个学生感激老师的时候,有什么教育不能实施下去呢?

  进步奖取前六名,不是因为“六”是个吉祥数字,而是我对初中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研究的结果。

我曾经把进步奖缩小到取前三名,听到一个差生说:

“反正得不到奖的,去玩啊!

”意识到自己太吝啬了。

我又曾经把进步奖扩大到取前八名,颁奖时看到差生莫明其妙的眼神,意识到他没有努力,我监奖了。

取前六名,效果最好,我欣喜地看到,那些差生为了争那个小本子,在暗中较轻。

一个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给班主任的工作,减少多少麻烦啊!

  由于每次考试之后,我桌上都堆满了精美的软面抄本,我校的老师把这一方法学去了。

可我仔细观察,发现他们只学到了皮毛,并没有掌握其中的真谛。

其错误是:

  一个发个空本子,在扉页上什么也没有写。

那么,你把本子发给学生,学生拿到手里,由于没有印记,这个本子算是奖的呢,还是他自己买的呢?

这种奖励方法没有意义,不能激励学生。

  二是在扉页上只盖了公章,没有写字。

学生拿到手里,算是运动会上得的呢?

还是在其他什么方面得的呢?

莫明其妙。

  三是吝啬奖励,只重奖前几名,其他不奖。

须知你的教育对象是全班学生,而不只是前风各。

你的教育任务是鼓励全体学生,当奖励只跟随前风各优秀学生有缘,而与大多数学生无关时,奖励就成了后者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大部分学生就会麻木不仁,我行我素,给你的教育增加麻烦。

  四是不及时奖励,期末考试之后,懒洋洋地说:

“算了啊!

下学期开学再奖励吧”。

须不知你的学生正急切切地盼望奖励,以便向父母报喜,你却给他以失望,冷了学生的心。

当学生把这件事忘了的时候,你突然提出要奖励他,时过境迁,奖励的效果大大地打折扣了。

要记住,趁热打铁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有,在年级家长会上,领导们满面春风,兴高采烈地反年级前几名的奖品,优秀奖的奖品,进步奖的奖品,颁发于家长手中。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费了神,出了力,产生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因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学生,而不是培养家长。

你把奖品发给家长,首先隔了一层,只对学生起了个间接作用,你的鼓励要通过家长间接地传给学生,其间能量的损失是巨大的。

表彰,除了鼓励得到奖品的学生之外,更重要的是促使要达到的目的。

第三,我从家长手中看到奖品,扉页上只盖了个公章,一个字都没写。

当家长们拿着这个奖品向亲友们炫耀自己的孩子时,这算什么东西?

空白介绍信!

  人都有荣誉感,我们要尽可能地满足人家的这种荣誉感。

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变得轻松一些,愉快一些。

  我常常看到老师对学生,或对家长谈话时,有一句话经常地使用:

“你呀(或你的孩子呀!

)什么都好,就是什么什么表现不好。

”我们来分析这句话,前面的优点说得很朦胧,很模糊,很概括;后面的缺点却说得很具体、很形象、很翔实。

使人听完这句话后,对缺点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点呢?

没有。

这样的谈话没有艺术性,叫学生和家长听了不高兴,因而,老师接下来喋喋不休的教导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应该怎么说呢?

我举个例子:

差生冯竟在英语课时走出了教室,我反怆叫上来问情况,他说被英语老师赶了出来。

我说:

“冯竟同学,你有很多优点,你的劳动表现很好,刚开学时,教室里有不少石灰块等建筑垃圾,别人都不愿撮,你一个人撮了二十几簸箕倒在垃圾箱,傅老师总记得。

(注:

这条优点我说了十几回。

)人也诚实,上一次你旷课到建港中学去打群架,回来就勇敢地向我承认的错误。

(注:

要善于在缺点中找优点)。

这一次又主动承认是被赶出来的。

但你也有很多的缺点,最大的缺点就管不住自己……”在这个谈话里,首先要具体地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提出自己的希望。

教育,要处处显示出艺术性,那么,这样的谈话有没有效果呢?

我说,一次两次肯定收效甚微,但是,至少学生听得进去。

  我们人有个弱点,就是看自己只看优点,看人家只看缺点。

我常见老师把家长请来,把人家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可家长会怎么想呢?

家长表面上唯唯诺诺,心中肯定鄙视你老师没有本事,水平太差。

让我们克服自己的弱点吧!

  我们的老师在每次考试后,喜欢在全班、全年级按照成绩的优劣,给学生排个名次,或油印一个表格,发给每个家长,或办一期黑板报,把学生的排名座次挂地黑板上。

苏霍姆斯基曾说过:

对有的学生来说,得5分是件很容易的事;对有的学生来说,得3分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那么,排名次是否违背了这一科学论断呢?

人家刻苦学习,只取得那样的成绩,你把人家的姓名挂地黑板上摆尾巴。

一挂就是两个星期,当众羞辱他,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益处吗?

  我在每次考试之后,办一期黑板报,上面赫然写道:

光荣榜,优秀奖:

某某某、某某、进步奖:

某某某、某某某……让学生感到自豪,激励他们继续进步。

名次是有的,在我的成绩一览表上,在我的心中,而不是拿出来刺激他们。

  我常常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你的批评训斥一个学生时,你是否意识到,你无形在学生中树了一个榜样,一个坏榜样。

当你在表扬、奖励一个学生时,你在学生中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一个值得他们学习的榜样。

在这里,潜意识起了很大的作用。

  让我们多给学生以表扬和奖励吧!

让我们在学生中多树立一些好的榜样吧!

这对我们有效地实施教育,是大有好处的。

   

  第七节怎样爱全体学生

   

  都说要教育好学生,必须爱每一个学生,可是怎么爱法?

那些好学生,个个眉清目秀,循规蹈距,人见人爱。

而占大部份的中差生,乌眉皂眼,调捣蛋,叫人怎么爱得起来?

  我认为:

对于初中的学生,教师只要不做学生最痛恨的事,就是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而不需要特别的形式,特别的表达。

  首先切忌冤枉学生。

初中的学生,还保留着几分孩提时代的童贞,受不得委曲。

又由于心理闭锁性的特点,不再童言无忌、脱口而出,他不愿意说出来。

但你冤枉了他,他就恨你。

一个学生一旦恨教师,教师对他的教育就不能贯彻下去。

  班主任有时会遇到软硬不吃的学生,八成的班主任制造了一桩冤假错案造成的,或者是班主任处罚过重,使他觉得不公平。

化解的方法很简单,向他作个道歉就行了,我在八四年带初三时,转来一个女生,叫徐苏云,天赋不高。

当时我要求学生七点半以前进教室,可是她天天迟到。

我没有发火,只是嘟噜了一句:

怎么能天天迟到。

我决定晚上到她家去看个究竟。

他父亲是航务工程处的工人,修建码头的,等码头建好了又搬家。

所以住的是一个十八平方米的工棚。

房里点着一个大灯泡,工具箱当桌子,她和弟弟坐在高板凳上,趴在工具箱上做作业。

母亲生病瘫在床上,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人。

我说明来意,她父亲向我说明原委:

徐苏云每天早上要到食堂买稀饭、馍馍照料妈妈和弟弟,可食堂也是七点半才开门。

我立刻想到徐苏云匆匆赶来上学的情景。

第二天,我在全班表扬了徐苏云,她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刻苦学习。

号召全班学习她,允许她迟到。

  如果当初我不到她家去看看,直接批评她,肯定会刺伤她的心。

所以,班主任在处理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作周密、细致的调查,防止冤枉学生。

  诚然,学生到了初中时代,已经学生了撒谎、狡辨、抵赖,老师在没有抓到把柄之前,就让他得意一回又何访。

  其次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人都有尊严,那怕是监狱里的囚犯。

有的老师却忽视它,讽刺、挖若学生,一条一条地数落学生的不是。

许多老师在这样做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冒犯了学生的尊严。

我常常看到老师训斥学生,学生犟着头,站在那里,这样的教育毫无效果。

老师还累得要死,气得要死,嘟噜着:

有这样的学生?

要知道学生也同样气得要死。

学生也会同样地嘟噜:

有这样的老师?

老师教育的内容反被这种感情冲得无影无踪。

教育的效果是负数。

  有个毕业了的学生,叫王勇。

读书时完全是陀螺屁股,毛手毛脚,成绩又差,总挨老师的打。

一天,他在路上遇到我,骄傲地说他参加了工作。

“在哪里?

”我漫不经心地问他,“小集体!

”他自豪的回答。

我吃了一惊。

据我所知:

港埠公司认为不赚钱的活,甩给大集体去干。

大集体认为不划算的活,甩给小集体去干。

进小集体的全是最没有门路的老工人的孩子。

一份让我怜悯的工作居然使他那么自豪。

那眼神分明是在告诉我:

“以前读书时你们瞧不起我,现在我自食其力了。

  这就是做人的尊严。

  所以,我们的教师、班主任在处理事情时,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他做人的尊严。

它关系到你的教育是否顺心,关系互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再次是提高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地位。

注意:

是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地位。

初中的学生,对这一点非常敏感,你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种语调,他马上就领会到你是在器重他,或者是瞧不起他,甚至是鄙视他。

一句话,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他马上感受到了。

他觉得在你心目中的地位高,学习就有动力,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他觉得在你的心目中的地位低,就灰心丧气,不想学习。

  我原来带的班有个学生叫余先园,很聪明,初一,初二时,成绩一直是前三名。

初三时,领导要我把班交给别人了。

一天,我开玩笑地问班主任,余先园现在怎么样了?

“她呀!

心花了。

”班主任轻蔑地一挥手。

我立刻感司到余先园完了,彻底地完了,因为她在班主任心目中的地位没有了。

果然,中考她边二十三中都没考上,其实,她是一个很单纯的学生,所谓“心花了”。

只不过是女孩子青春期的燥动。

作为班主任应该正确认识、处理这种情况。

  所以,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在你心目中的地位都很高,你都器重他们。

这不是枝节小事,它关系到你的教育是否成功。

  第四、不要没收学生的课外读物和玩具。

上课时,常看到学生在下面兴致勃勃地玩东西,或者在看课读物。

老师走过去,没收了,殊不知这都是我们的心爱之物,最感兴趣的东西。

被你没收了,不给他了,叫他怎么不恨你。

  我从不没收学生的东西,上课玩东西,收上来,要学生写个保证,就还给他。

也有学生在一张小纸片上,写个袖珍保证书交来的,我不要,向他指明:

交个袖珍保证书,证明你没有改正的诚意。

一般学生都能接受我的要求,交张规规距距的保证书。

也有学生急于索回自己的东西,上课时偷偷地写保证书,一打下课铃,就拿着保证书向我要东西,我也不允许。

我上午收的东西,要学生中午写保证,下午来取东西。

我下午收的东西,要学生晚上写保证,第二天来取东西。

  所以我希望老师不要没收学生的心爱之物,不给他了。

应该让学生感激老师,他会知道错的。

  至于撕学生的书和本子,那是根本不能做的。

我常常看到:

因为学生的作业不认真,老师当众撕本子。

这种情况下,连好学生都替那个差生抱不平。

老师只要做一次这样的事情,在学生面前就丧失了威信,学生再也不听他的了。

我们老师常常用成人的心理去要求一个初中的学生,自己懒懒散散,可以自我原谅。

学生犯了一点小错误,就大发雷霆。

这是极其错误的。

  以上就如何爱全体学生,提了四点看法:

不要冤枉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不没收学生东西。

这四条,每个老师都做得到,而且,我认为做到了这四条,就做到爱全体学生。

  初中的学生,不需要婆婆妈妈似的爱,更不需要所谓“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自己去成长。

这才是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

黄慧朵

一、重视、研究和解决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

   由于受社会消极因素、家庭不良环境、学校教育失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中学生自身固有的各种弱点,内外两方面不良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当今中学生特别是身处升学重压之下的普高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

由于出现心理偏差又不能得到及时疏导而引发的中学生出走、自杀、犯罪等恶性事件屡有发生,引起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高度重视的金华市高中学生杀母碎尸案就是典型案例。

更有少数学生由于其心理偏差没有引起老师、家长的足够注意而日益加重,最终导致精神崩溃而不得不终止学业。

而更多的学生则带着沉重的心理负荷在学业上苦苦挣扎,但收效甚微。

我仿佛听到他们的内心正在嘶声呼喊:

“老师,帮帮我!

”。

发生在自身边的一个又一个残酷的事实,使我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尽早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是多么重要!

几年来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

因患严重的心理疾病而最终不得不退学甚至就医的几个学生,没有一个是差生,也没有一个是优生,都是平时认认真真,不声不响,班主任最省心、放心的中等生。

我还发现:

在与学生谈心过程中,动不动就爱哭鼻子的也是中等生,只要心灵的闸门稍稍开启一下,他们的眼泪就象断了线的珍珠似的涮涮流下来,似乎心里的苦水早已满得装不下了。

每当此时,我的心灵就为之震颤不已,也惊愕不已。

诸如此类现象的发生,促使我开始思考:

为什么明显的心理问题往往发生在平时看起来“毫无问题”的中等生身上?

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中等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到底如何?

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对中等生的了解关心够了吗?

某些悲剧的发生是不是可以避免?

为了尽快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开始特别关注那些平时最不需关注的中等生。

一次次谈心、家访、侧面了解,我努力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他们的喜怒哀乐。

当他们长久封闭的心灵之门一一向我打开时,我吃惊地发现:

这些看起来“毫无问题”的中等生却是问题丛生!

特别是心理问题,其严重程度明显要超过优生和后进生,有少数同学已到了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的程度了。

单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点来说,中等生无疑是学校家长和老师最需要关注的群体,其原因其实很简单:

相对于优等生和后进生,中等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和精神压力更大。

他们是班级的主体,学习上有一定基础,将来班级升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们,所以老师对他们抱有极大的期望,同样家长对这部分学生也怀着极大的期望,往往在有意无意中给他们加压。

而他们自己也同样怀着较大的希望,希望自己能不断进步,力争摆脱中等生的位置。

为此他们往往表现得十分懂事,学习上特别刻苦用功,甚至废寝忘食。

但由于学习基础、方法、能力和先天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使得他们的学习效果欠佳,一次次冲击都不能如愿,甚至倒退,最终使他们彻底丧失了信心,把一切失败的根源都归结为一个字:

笨。

从而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以及其他常见的心理问题。

更要命的是,这些学生的性格往往内向,平时安分守已,表现良好。

所以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发现,班主任老师为其表面现象所迷惑,再加上受“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教育格局的影响,往往没有对中等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更谈不上及时的心理疏导,导致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有极少数学生甚至发展成为精神病患者。

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

如果单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点来说,中学生无疑是学校、家长和老师最需要关注的群体,重视、研究和解决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

这应当成为学校、家长、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共识。

二、对中等生典型心理问题的分析

在关注中等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中等生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以下一些典型的心理问题,下面逐一作简要的分析说明: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又称自我否定意识。

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

这是与正常人的自尊心相对立的一种病态心理。

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发展,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学生尚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的年龄阶段,自我否定意识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绪的巨大波动和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酿成自杀、出走甚至犯罪等恶性事故。

作为班主任往往注意到了后进生中存在的自卑心理,但对中等生中存在的自卑心理,则认识不足,关注不够。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中等生的自卑心理同样比较严重。

其形成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