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复习检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020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复习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五章复习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五章复习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五章复习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五章复习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复习检测.docx

《第五章复习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复习检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复习检测.docx

第五章复习检测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概念辨析:

扩散——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称为扩散。

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分子都可顺着浓度差进行扩散。

半透膜——半透膜是具有一定孔径的膜,只有物质孔径小于膜孔径的分子可以通过。

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径的大小。

例如,鸡蛋卵壳膜、玻璃纸是半透膜

渗透作用——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行扩散的现象叫做渗透作用。

选择透过性膜——膜上有载体,且种类数量不同,可选择性的运输有关物质。

各种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2.水的跨膜运输与植物质壁分离

水分子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当细胞内浓度大于细胞外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内浓度小于细胞外浓度时,细胞失水。

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动物细胞的浓度主要指的是细胞质溶液的浓度。

植物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共同构成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因为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当液泡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发生质壁分离。

当液泡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浓度时,细胞吸水,原生质层复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部分或全部嵌入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蛋白质分子、磷脂分子均可流动,使膜具有流动性。

蛋白质分子、磷脂的流行性决定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流动性。

膜上的蛋白质数量和种类决定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有的膜表面还有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也叫糖被,具有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作用。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4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协助扩散:

载体蛋白质协助,高浓度→低浓度,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

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小肠

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离子

胞吞、胞吐:

囊泡包裹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运输(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统称为被动运输。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点

本质:

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

少数为RNA

高效性:

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

★1.酶特性专一性:

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作用条件温和:

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活(过高、过酸、过碱)

功能:

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结构简式:

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ATP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

中文名称:

三磷酸腺苷

★2.ATP与ADP相互转化:

ADP+Pi+能量ATP(Pi表示磷酸)元素组成:

ATP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功能:

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ADP中文名称叫二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

ADP+Pi+能量

ATP

ATP

ADP+Pi+能量

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

这个过程储存能量(放能反应)这个过程释放能量(吸能反应)

ADP+Pi+能量ATP

从左到右代表转移能量,动物中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方程从右到左代表释放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意义:

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3。

探究实验的步骤:

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形成实验结论;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控制单一变量,避免无关变量干扰;进行对比实验

(掌握“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设计思路和具体步骤)

★4.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细胞呼吸的方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的意义:

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细胞呼吸应用:

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无氧呼吸;

酵母菌酿酒:

选通气,后密封。

先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花盆经常松土:

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

稻田定期排水:

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提倡慢跑:

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

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

细胞质基质

产物

CO2,H2O,能量

CO2,酒精(或乳酸)、能量

反应式

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

C6H12O6

2C3H6O3+能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过程

第一阶段:

葡萄糖初步分解

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

量[H],释放少量能量。

场所: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丙酮酸彻底分解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

场所:

线粒体

第三阶段:

[H]和O2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场所:

线粒体

第一阶段:

同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

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

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

转化成乳酸

能量

大量

少量

本质

在有氧条件下彻底分解有机物,释放大在无氧条件下不彻底分解有机物,

量能量释放少量能量

细胞呼吸是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

影响植物呼吸速率的因素

(1)内部因素

由遗传物质所决定,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呼吸的速率

温度/oC

(2)外部环境因素

温度:

呼吸作用在最适温度时最强,超过最适温度,

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呼吸受抑制;

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降低,呼吸受抑制

(2)O2的浓度

 

由图分析可得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CO2浓度:

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

5.★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素a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体中色素叶绿素b

(类囊体薄膜)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色素提取实验:

用乙醇(丙酮)提取色素;根据色素溶解度的不同用层析液分离色素

注意: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中

 

透明,利于光线进入

外膜

内膜

由两个以上的类囊体组成,含色素和酶

基粒:

光合作用场所:

叶绿体

含多种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基质: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7世纪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

1785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2

1845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864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

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40年代,美国卡尔文探明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卡尔文碳循环

叶绿体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方程式:

CO2+ H20(CH2O)+O2 注意: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条件:

一定需要光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场所:

类囊体薄膜,

产物:

[H]、O2和ATP

过程:

(1)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H]和O2;

 2H2O—→4[H] +O2

(2)形成ATP:

ADP+Pi+光能

ATP

能量变化:

光能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条件:

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场所:

叶绿体基质

暗反应阶段产物:

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

过程:

(1)CO2的固定:

1分子C5和CO2生成2分子C3

(2)C3的还原:

C3在[H]和ATP作用下,部分还

原成糖类,部分又形成C5

能量变化:

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

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6.外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植物的光合作用既受其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内部因素:

由遗传物质决定。

植物种类不同,光合速率不同。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外部因素有:

①空气中C02浓度②温度高低③光照强度与长短④矿质元素⑤含水量

(1)光照(光照时间、光质、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a点的含义:

在黑暗中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_;

b点的含义:

_(光补偿点)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ac段的含义:

_总光合作用量_____;

cd段的含义:

__光合作用速率保持恒定_;

cd段的主要影响因素:

_光合作用酶的数量______。

(2)CO2浓度、含水量及矿质元素(如图所示)

A

·

 

CO2浓度、含水

量或矿质元素

O

(3)温度(如下图所示)

AB段的含义:

随温度升高光合速率提高_;

BC段的含义:

_高温影响酶活性,使光合速率降低_;

(4)多因子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分析(如图所示)

 

 

 

曲线分析:

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其因子的不断增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当到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图示中的其他因子的方法。

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⑴、控制光照强度的强弱⑵、控制温度的高低⑶、适当的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⑷、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⑸、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⑹、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

⑺、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

⑻、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7.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的关系图

 

(2)从具体过程中寻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⑴物质转化关系

 

CO2的转化:

__光合__作用__有氧__呼吸

H2O的转化:

 

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呼吸

(2)能量流动(单向、递减)

光能

ATP

(CH2O)

ATP+热能

生命活动

8.自养与异养

自养生物:

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

成作用)

异养生物:

不能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

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如许多动物。

 

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2.植物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同样数量ATP所消耗葡萄糖的摩尔数是()

A、前者比后者约多9倍B、后者比前者约多9倍

C、前者比后者约多18倍D、后者比前者约多18倍

3.某学生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对室内空气中CO2含量进行了24h测定,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CO2浓度)()

4.在有氧呼吸过程中,需要水与生成水分别发生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5.有一种蓝色染色剂DCPIP(二氯酚靛酚),被还原后成为白色,下面条件下能使DCPIP产生最大程度颜色变化的是()

A、分离的叶绿体,置于黑暗中B、分离的叶绿体,置于光下

C、叶绿体提取液,置于黑暗中D、叶绿体基质提取液,置于光下

6.下图中四幅坐标图像是有关生物的生理过程的描述,下列针对这四幅图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光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图2中氧气浓度为B点对应值时植物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

C、图3中A曲线可表示胃蛋白酶;B曲线可表示胰蛋白酶

D、图4中A曲线表示变温动物;B曲线表示恒温动物

7.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图及图注),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8.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光反应

C、暗反应D、呼吸作用

9.如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

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

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

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

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

10.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气体,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①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②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细胞呼吸强度

⑥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A、②④⑥B、①②④C、②⑤⑥D、③④⑥

11.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②乙图表示冬季蔬菜大机中一天内CO2的浓度变化

③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的关系,a点时ATP产生量最大

④丁图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下图表示的是在CO2浓度为1%和0.03%两种情况下,某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据图分析,限制图中Q点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  )

①CO2浓度 ②光照强度

                

A.①B.②

C.①②D.与①和②无关

13.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D.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14.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光照强度(klx)

2.0

4.0

6.0

8.0

9.0

10.0

CO2[mg/(100cm2·h)]

-2.0

2.0

6.0

10.0

12.0

12.0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在8.0~9.0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B.光照强度在2.0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在8.0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

D.超过9.0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此时主要是受外界CO2浓度的制约

15.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都产生[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16.下图表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4可以在细菌体内完成

B.能进行过程3的生物无核膜,属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2和4过程不能发生于同一细胞中

D.病毒能完成过程2

17.下列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过程,线粒体中可发生C6H12O6→C3→CO2过程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18.光合速率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吸收CO2的毫克数,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指标。

一般用实验方法测得的光合速率并不是植物真实的光合速率(简称真光合速率),而是真实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简称净光合速率)。

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图中曲线1和2分别表示(  )

A.同一植物的真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B.同一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真光合速率

C.不同植物的真光合速率

D.不同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19.种植农作物,必须考虑通风的问题。

原因是(  )

A.需要增加作物叶片吸收光能的面积

B.必须降低作物周围环境的温度才能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C.需要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D.必须降低作物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以减少细胞的有氧呼吸

20.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细胞呼吸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细胞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对图示解释正确的是(  )

A.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氧气浓度

B.图乙中的数据需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测量

C.图丙中若大棚设定的温度为两曲线右侧交点处的温度,每日光照必须长于12h植物才能生长

D.图丙中两曲线右侧的交点对应于图甲中的B点,B点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21.如图为恩格尔曼为研究光合作用所设计的实验及其结果,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示实验环境不能看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B.水绵的带状叶绿体中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该实验可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

D.图示中的水绵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全部由细菌提供

22.将两株同样的植物放在两个密闭的装置中,一个给予光照,一个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

下列关于这两株植物代谢的几种叙述,错误的是(  )

A.给予光照的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

B.遮光处理的植株中有机物的含量将减少

C.如果对遮光处理的植株突然给予光照,其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将增加

D.给予光照的装置中O2含量可能保持不变

23.图A、图B表示一部分实验结果,曲线a、b、c分别表示(CH2O)、C5、和C3三种化合物中

的一种。

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c分别表示、、。

(2)根据图A的实验分析,光合作用固定的14C的总量在光照时间内直线上升,但化合物a、b中的14C量基本不变,其原因是

(3)图A中,当变黑暗时,化合物a中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

(4)图B中,化合物b的14C量在CO2突然降低时而一时增加,其原因是

 

24.将金鱼藻置于一只三角烧瓶内培养,经测定,在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2释放量表示)与光强度关系如图所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关系如表格数据。

请分析问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呼吸速率(mg·h-1)

0.30

0.35

0.50

0.70

1.10

(1)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受等因素的影响。

(2)从表中可知,金鱼藻的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

高,其原因是,

温度超出表中所列范围并逐渐升高。

金鱼藻的呼

吸速率将,其原因是

(3)供给H218O,一天后测定,除水外,18O将出现在什么

物质内?

(4)若加入一些细菌和小型水生植食动物,制成一个密闭的生态瓶,

设在20℃时,这些细菌和动物的总呼吸速率与金鱼藻相同,则生态瓶每天在20klx光强度下照射时间应不少于小时。

(5)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的小室(容积为1L)中的CO2浓度变化,在密闭但可以透光的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

(单位:

mg/L)

记录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A种植物叶片

150

113

83

58

50

48

48

48

48

48

B种植物叶片

150

110

75

50

35

18

8

8

8

8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原因是。

②从记录的结果看,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其原因是。

14、某班学生选取了水体中的4种生物:

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

(3)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

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

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和

15、现有如下实验材料和用具,请设计实验,探究大豆苗生长的最佳日温和夜温组合。

实验材料和用具:

大豆苗若干、已配置好的完全营养液、型号相同的培养瓶若干、可控温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