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0861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1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备考30分钟课堂专练系列专题11文言文阅读

一、(2013·吉林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2分)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

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

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

“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

”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①。

又陈蕃②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

或问其故,劭曰:

“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

故不造也。

”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

“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

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

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

或劝劭仕,对曰:

“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

”乃南到广陵。

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

劭不自安,告其徒曰:

“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

待吾虽厚,其势必薄。

不如去之。

”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

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

时年四十六。

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取材于《后汉书·卷九十八》)

【注】①陈寔:

字仲弓,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以平正闻名乡里。

②陈蕃:

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常卑辞厚礼  辞:

言辞。

B.去濮阳令归去:

前往。

C.故不造也造:

拜访。

D.征,皆不就就:

任职。

答案:

B 解析:

B.离职、卸任。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劭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  )(4分)

①好人伦,多所赏识 ②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③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④劭初善之,而后为隙 ⑤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 ⑥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许劭认为即便是名垂当世的陈寔和陈蕃也各有其缺点,所以不去主动探望。

B.袁绍突然改变招摇过市的做法,不是由于品行高洁,而是因为害怕舆论监督。

C.曹操为了得到许劭的品评,先是卑辞厚礼,继而伺机威胁,可谓用心良苦。

D.许劭与许靖名望都很高,每月作“月旦评”,汝南人称赞二人“平舆渊有二龙”。

答案:

D 解析:

D.被称赞“平舆渊有二龙”的是许劭与许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3·陕西省重点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5~8题。

(22分)

徒单恭本名斜也。

斜也贪鄙,使工绘一佛像,自称尝见佛,其像如此,当以金铸之。

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尽入其家,百姓号为“金总管”。

秉德廉访官吏,斜也以赃免。

海陵篡立,海陵后徒单氏,斜也女,由是复用为会宁牧,封王。

未几,拜平章政事。

海陵猎于胡剌浑水,斜也编列围场,凡平日不相能者辄杖之。

海陵谓宰相曰:

“斜也为相,朕非私之。

今闻军国大事凡斜也所言,卿等一无取,岂千虑无一得乎?

”他宰相无以对,温都思忠举数事对曰:

“某事本当如此,斜也辄以为如彼,皆妄生异议,不达事宜。

臣逮事康宗,累朝宰相未尝有如斜也专恣者。

”海陵默然。

斜也于都堂脊杖令史冯仲尹,御史台劾之,海陵杖之二十。

斜也猛安部人撒合出者,言斜也强率取部人财物,海陵命侍御史保鲁鞫之。

保鲁鞫不以实,海陵杖保鲁,而以撒合出为符宝祗候。

斜也兄定哥尚太祖长女兀鲁,定哥死无子,以季弟之子查刺为后。

斜也谋取其兄家财,强纳兀鲁为室而不相能,兀鲁尝怨詈斜也。

斜也妾忽挞与兀鲁不叶,乃谮兀鲁于海陵后徒单氏曰:

“兀鲁怨上杀其兄宗敏,有怨望语。

”会韩王亨改广宁尹,诸公主宗妇往贺其母,兀鲁以言慰亨母,忽挞亦以怨望指斥诬兀鲁。

海陵使萧裕鞫之,忽挞得幸于徒单后,左验皆不敢言,遂杀兀鲁,斜也因而尽夺查剌家财。

大定间皆追正之。

海陵以兀鲁有怨望语,斜也不奏,遂杖斜也,免所居官。

俄,复为司徒,进拜太保,领三省事,兼劝农使。

再进太师,封梁、晋国王。

贞元二年九月,斜也从海陵猎于顺州。

方猎,闻斜也薨,即日罢猎,临其丧,亲为择葬地,遣使营治。

及葬,赐辒辌车,上及后率百官祭之,赐谥曰忠。

正隆间,改封赵国公,再进齐国公。

(选自《金史·徒单恭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朕非私之  私:

自私。

B.累朝宰相未尝有如斜也专恣者专恣:

专横放肆。

C.有怨望语望:

埋怨。

D.会韩王亨改广宁尹会:

恰逢。

答案:

A 解析:

私:

偏爱。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说明徒单恭贪婪的一组是(  )(4分)

①海陵后徒单氏,斜也女 ②斜也编列围场,凡平日不相能者辄杖之 ③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 ④斜也谋取其兄家财,强纳兀鲁为室 ⑤斜也因而尽夺查剌家财 ⑥岂千虑无一得乎

A.①③④B.②③④C.④⑤⑥D.③④⑤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徒单恭是个贪婪的人,他以铸佛像为名勒索百姓钱财,但之后又未铸佛像,而是把钱财据为己有。

B.徒单恭负责编排皇上打猎的地方时,乘机报复那些平日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C.徒单恭为政贪鄙自私,挟恨报复,后因其妻被谗有怨望事被免官,不久又担任司徒,进拜太保,领三省事,兼劝农使。

D.徒单恭之所以能逍遥法外,是因为有皇上的庇护,皇上几次都为他说好话,他死后皇上更是亲临吊唁,并安排其后事。

答案:

D 解析:

文中并未有皇上几次都为他说好话的意思。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尽入其家,百姓号为“金总管”。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兀鲁以言慰亨母,忽挞亦以怨望指斥诬兀鲁。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3银川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2分)

乞者赵生传

苏 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

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

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

以此,或曰:

“此非有道者耶?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

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予诘之曰:

“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

”生曰:

“吾意欲见君耳。

生尝告予:

“吾将与君夜宿于此。

”予许之。

既而不至,问其故,曰:

“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

”予曰:

“生游何至?

”曰:

“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

”予曰:

“何故?

”生曰:

“彼多僧与官吏。

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予曰:

“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

”生曰:

“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

”因叹曰:

“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

”予曰:

“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

”生不答。

一日,生笑曰:

“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予矍然异其言。

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

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

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家本代州,名吉。

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

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

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

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

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

而其言时有合于道。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莫:

通“暮”,年末。

B.僧逾分,吏暴物故耳暴:

糟蹋。

C.自此知生非特挟术特:

特别。

D.居兴国,畜骏骡畜:

饲养。

答案:

C 解析:

特:

仅、只。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  )(4分)

①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②吾意欲见君耳

③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④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⑤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⑥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A.①③⑥B.①②⑥C.②④⑤D.③⑤⑥

答案:

B 解析:

③是赵生对“道”、“术”的理解,④是赵生对养性的议论,⑤表现不出赵生的率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太守法,经常蓬头垢面,好饮酒,酒醉就打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

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停止为官之心,怕他心惊神伤,便没有带他一起去游玩。

C.作者被贬居住在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访,与之探讨夜游太山、出入阴阳两界的“邪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

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愤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不善于掩饰自我,但仍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

答案:

A 解析:

因果关系不当。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3·衡水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22分)

书杭检讨遗事

解析:

清洪亮吉

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少举于乡。

乾隆元年,以鸿博科官翰林院检讨。

先生性伉爽①,能面责人过,同官皆严惮之。

乾隆中叶,上思得直言及通达治体者,特设阳城马周科②试翰林等官,先生预焉。

日未中,已得数千言,语过戆直,末又言满洲人官督抚者过多,触上怒,抵其卷于地者再,已复取视之。

时先生试毕,意得甚,方趋同官寓邸食,忽内传片纸出,言罪且不测。

同官恐,促先生急归。

先生笑曰:

“即罪当伏法,有都市在,必不污君一片地也,何恐?

”寻得旨放归。

先生家故不丰,以授徒自给。

主扬州安定书院者几十年,以实学课士子,暇即闭户著书,不预外事。

又疏懒甚,或频月不衣冠。

性顾嗜钱,每馆俸所入,必以索贯之,积床下,或至尺许,其幺么③破碎及私铸者,方以市场物。

两手非墨污即铜绿盈寸。

然先生虽若有钱癖,尝见一商人获罪鹾使④,非先生莫能解,夜半走先生所乞救,并置重金案上,先生掷出之,不顾。

最不喜读邸报⑤,里居二十年,同岁或积官至大学士、尚书、总督,先生不知也。

岁戊子,刘文定纶适服阕,特旨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内召,过扬州访先生。

先生见其服冠,诧曰:

“汝今何官?

”曰:

“不敢欺,参预阁务者已数年矣。

”先生谑之曰:

“汝吴下少年耳,亦入阁办事耶?

”哄堂笑,乃别。

先生一岁必两归钱塘,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左近望仙桥下。

时钱文敏视学浙中,词馆后进也。

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头⑥踏过桥下,文敏已从舆中望见先生短葛衣、持蕉扇,与诸少年博正酣。

文敏即出舆,揖曰:

“前辈在此乎?

”时先生以扇自障,业知不可掩,即回面语曰:

“汝已见我耶?

”文敏曰:

“正诣宅谒前辈耳。

”曰:

“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

”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始寻道反。

文敏去,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惊问曰:

“汝何人?

学使见敬若此。

”曰:

“我衙门中后辈耳。

”遂不告姓名去。

(有删改)

【注】①伉爽:

刚直豪爽。

②阳城马周科:

选取直言御史的考试。

③幺么:

微小。

④鹾(cuó)使:

盐运使。

⑤邸报:

朝廷的官报。

⑥头:

临近。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先生预焉  预:

准备。

B.以实学课士子课:

教授。

C.以索贯之贯:

穿连。

D.业知不可掩业:

已经。

答案:

A 解析:

预:

参加。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杭世骏“伉爽”性格的一组是(  )(4分)

①能面责人过 ②末又言满洲人官督抚者过多 ③两手非墨污即铜绿盈寸 ④先生掷出之,不顾 ⑤最不喜读邸报 ⑥时先生以扇自障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杭世骏参加考试,指出朝廷重满轻汉政策的弊端,惹了笔祸,同僚替他担心,他竟不以为意。

B.杭世骏长期在扬州安定书院教授学生,养家糊口,闲暇时闭门写书,平时还喜欢积藏铜币。

C.杭世骏性格刚直,恃才傲物,对与他同榜登科的做了朝廷大官的人进行挖苦嘲讽,借以发泄心中的不平。

D.杭世骏回钱塘,有一次与年轻人玩赌博游戏,被去拜访他的钱文敏碰上,杭世骏说家居狭窄,拒绝了他的请求。

答案:

C 解析:

文中无“挖苦嘲讽”和“发泄心中的不平”之意。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触上怒,抵其卷于地者再,已复取视之。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敏去,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3·北京海淀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2分)

管仲论

苏 洵

管仲相威公解析:

注,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

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何则?

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

彼威公何人也?

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

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

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

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

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

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

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

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夫何患三子者?

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威、文。

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

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

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

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

何者?

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

威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臣而无君者矣。

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

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

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诛。

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

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威公:

即齐桓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霸诸侯,攘夷狄  攘:

排斥,打击。

B.讫简公,齐无宁岁讫:

终了,完毕。

C.一败涂地,无惑也惑:

疑惑,疑问。

D.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固:

本来。

答案:

B 解析:

讫:

通“迄”,至,到。

2.下列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说管仲死而齐国乱是因为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代的一组

是(  )(4分)

①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②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③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④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⑤威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⑥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

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④⑥D.①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作者批评管仲临死之前未能向齐桓公举荐贤能之士,以致死后桓公被竖刁、易牙、开方等小人包围,使齐国陷入混乱,无法再称霸诸侯。

B.作者以晋国在文公死后有“老成人”执政为例来对照论述,以史荐蘧伯玉、萧何荐曹参作对比论证。

C.历史上的管仲一向被当做贤臣的典范,本文道前人所未道,以敏锐的眼光,委婉的语言,揭示了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一环——推荐贤人的问题。

D.全文逻辑严密,有论有据,析理精细,见解独特,很有说服力。

答案:

C 解析:

“委婉的语言”错,应该是“犀利的文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彼威公何人也?

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卯。

那齐桓公是什么样的人呢?

回头来看,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人,正是管仲啊。

管仲病危时,桓公问他谁能接替他成为丞相。

在这时,我猜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答复桓公,但他不过是说了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没有人情,不能亲近他们的话而已。

唉,管仲认为桓公果真能够不重用这三个人吗?

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也应该知道桓公的为人吧!

桓公的耳朵离不开音乐,眼睛离不开美色,如果没有这三个人,他的欲望就无法被满足。

他起初之所以不重用这三个人,只是因为有管仲在朝中啊。

一旦朝中没有了管仲,那么这三个人就可以弹冠相庆了。

管仲以为他自己临死时说的话,可以约束桓公的行为吗?

齐国不怕有这三个奸人,就怕没有管仲。

有了管仲,那么这三个人只是普通人罢了。

若不是这样,跟这三个人一样的人,天下难道还少吗?

即使桓公侥幸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

六、(2013山东烟台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22分)

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海 瑞

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

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

臣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

昔汉文帝贤主也,贾谊犹痛哭流涕而言。

非苛责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虽有及民之美,将不免于怠废,此谊所大虑也。

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

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使天下贯朽粟陈,几致刑措。

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反刚明之质而误用之。

至谓遐举可得,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馀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

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

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乎?

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一时差快人意。

然嵩罢之后犹嵩未相之前而已,世非甚清明也,不及汉文帝远甚。

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古者人君有过,赖臣工匡弼。

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

建宫筑室,则将作竭力经营;购香市宝,则度支差求四出。

陛下误举之,而诸臣误顺之,无一人肯为陛下正言者,谀之甚也。

然媿心馁气,退有后言,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

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者也。

一意修真,是陛下之心惑。

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

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

诸臣徇私废公,得一官多以欺败,多以不事事败,实有不足当陛下意者。

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而遂谓陛下厌薄臣工,是以拒谏。

执一二之不当,疑千百之皆然,陷陛下于过举,而恬不知怪,诸臣之罪大矣。

《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此之谓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 称:

符合。

B.虽有及民之美美:

美好。

C.此谊所大虑也虑:

担心。

D.使天下贯朽粟陈,几致刑措措:

弃置。

答案:

B 解析:

美,名词,美德。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一意修真”的直接后果的一组是(  )(4分)

①竭民脂膏 ②滥兴土木 ③法纪弛矣 ④名器滥矣 ⑤陛下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