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毕业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9822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采矿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采矿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采矿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采矿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矿毕业实习报告.docx

《采矿毕业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毕业实习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矿毕业实习报告.docx

采矿毕业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

指导老师:

 

通过三个月的煤矿认知实习,虽然时间很短,但我觉得学到的的经验却是很宝贵的。

我零距离的接触到了煤矿工作者的生活,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了解到做一名好矿工的不易,每一吨煤里都有这些矿工辛苦的汗水。

三班倒的工作制度把他们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乱,让他们不能有规律的饮食和休息,有时为了井下生产连饭也顾不上吃,正是有了这些敬业的煤矿工作者的努力,才有了今天平煤的强大发展。

经过这次的实习,让我对矿工这个职业更加肃然起敬,更想加入到他们的行列,成为一名优秀的矿工。

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尽职尽责的优秀矿工,才能有煤矿产业今天的欣欣向荣。

一毕业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抄本子上的

二、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2015年9月10日-2015年11月10日 

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人员 

 五、实习内容 

抄本子上的

后面着重写实习的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实习内容 

第1节  矿区概况

1新安煤矿为河南能源义煤公司主力生产矿井之一,位于新安县城以北15公里处,工业广场建在石寺镇石寺和磨吾两村之间的山坡上,井田走向长15.5km,倾斜长3.5km。

井田东以F29及F2断层为界,西以第三勘探线为界,浅部以二1煤层底板+150m等高线为界,深部以二1煤层底板-200m等高线为界。

,井田面积50.3km2。

2煤层

根据15040上、下巷及切眼揭露情况分析,该工作面上巷东段煤层底板起伏较大,煤层厚度由厚逐渐变薄,中西部煤层较厚,工作面下巷煤层底板逐渐下扎后上抬,距皮带联巷口115m处附近,进入薄煤带,中西部煤层底板先抬升后下扎,煤层赋存稳定。

煤层结构简单,偶见夹矸和FeS2结核,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为6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15.51~16.32%。

煤种煤质情况见表2

Mt(全水分%)

Ad(含灰量%)

Vdaf(挥发分%)

Q(MJ/Kg)(焦耳%)

S(含硫量%)

G(粘结指数%)

工业牌号

2.6

23.68

16.56

25.01

1.66

10

贫瘦煤

3煤层顶底板

老顶粉砂岩、中砂岩

直接顶泥岩

伪顶炭质泥岩

直接底砂质泥岩、

粉砂岩、泥岩

老底硅质泥岩

4地质构造

该工作面地质条件简单,褶曲宽缓,二1煤层底板基底起伏,下巷局部存在薄煤带,二1煤层厚度变化较小,周边采掘过程中尚未揭露断层。

根据15040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报告显示:

该工作面探测区内存在一处异常区,异常区位于工作面里段,停采线向西125~265m范围内,该薄煤带与上巷K7点附近、下巷X3至X4段巷道实际揭露的煤厚变化趋势较为吻合,对回采有较大的影响。

5水文地质

15040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潜在小窑水和奥灰水影响,直接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

预计回采时工作面局部滴淋水,正常涌水量5~10m3/h,最大涌水量为30m3/h。

15040工作面底板隔水层承受奥灰水压最大2.2MPa,突水系数最大0.05MPa/m,属安全块段

6瓦斯地质

15040工作面瓦斯含量<6m3/t、瓦斯压力<0.6MPa,回采时采取连续性区域验证(工作面预测)方法后,在安全防护措施掩护下进行回采作业。

15040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0~5.0m3/min。

 

第2节  井田境界和储量

1储量及服务年限

工业储量=总面积×煤厚×容重

=88772.9㎡×4m×1.45t/m³

=514882.8t

可采储量=可采面积×煤厚×容重×回采率

=72057.2㎡×4m×1.45t/m³×93%

=388676.5t

2采煤工作面服务年限

矿井地质构造简单,保有储量2.1亿吨,可采储量1.3亿吨。

矿井开采单一煤层,即山西组二1煤,煤种为中灰、中硫、低磷粉状贫瘦煤,煤层倾角5~15º,煤尘有爆炸危险性,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

3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煤层名称

二1煤层

水平名称

一水平

采区名称

15采区

工作面名称

15040

地面标高(m)

+329~+395

工作面标高(m)

+108~+123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该工作面位于15采区上山西翼上部,上邻15020工作面(未圈定),下邻15060采空区,西邻15、13上山采区保护煤柱,东邻15轨道上山保护煤柱;地面无水体,有3户农户。

地面标高平均+362m,工作面标高平均+115m,平均埋深247m。

平均走向可采长度(停采线至切眼)477.2m,倾向长151m,可采储量388676.5t。

平均走向长度(m)

586.5-589.2

倾向长度(m)

151

面积(m2)

88772.9

587.9

第3节 井田开拓以及准备方式

1矿井采用斜井双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

主斜井1个,承担全矿井煤炭提升任务。

副斜井2个,副1斜井用于进风、下料和提矸,副2斜井用于升降人员和进风。

2矿井以二个水平采区上下山的布置方式开拓全井田,目前开采第一水平运输大巷标高为+25m,其下山采区边界为-50m,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矿井东翼现有三个采区,11采区、13采区、15采区;西翼三个采区,12采区、14采区、16采区(正在开拓中,14230工作面位于14采区下山东翼下部,是该下山采区的第十个工作面。

315040工作面平均走向长度587.9m,平均可采走向长度477.2m,倾斜长度151m,煤层倾角5°~11°,平均倾角为6°,煤厚0.3~8.4m,平均4m。

 

第4节采煤方法

15040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1巷道布置

(1)采区巷道布置

该工作面位于新安煤矿一水平15采区上山,沿走向布置。

该采区中部布置三条上山,轨道上山和专用回风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皮带上山布置在煤层中,为“二岩一煤”布置方式。

(2)工作面轨道巷

A、支护形式

巷道主要采用U型钢拱形可缩性支架支护,巷道中部铺设轨道。

B、支护参数

U型棚巷道:

梁全长3200mm,腿全长3200mm,扎角90°,中宽(梁下1380mm处)3211mm,底宽(梁下2980m处)3300mm,净断面8.5㎡。

C、管线敷设

靠巷道下帮铺设有一趟DN100供风管、一趟DN100供水管、一趟DN100排水管,U型棚中间上部一趟DN200瓦斯抽放管;巷道上帮敷设电缆。

D、巷道用途:

工作面的回风、材料运输、行人等。

(3)、工作面运输巷

A、支护形式

巷道为沿空留巷,采用“砌块墙+12#矿工钢梯形对子棚”支护。

B、支护参数

12#矿工钢梯形对子棚:

梁长5500m(净口长4370mm),腿长3000mm,煤墙侧扎角75°,净断面积13.78㎡,中宽(梁下1000mm处)4638mm,底宽(梁下2700m处)5102mm。

C、管线敷设

巷道下帮铺设有一趟DN100供风管、一趟DN100供水管、一趟DN100、DN150排水管,下巷水仓铺设DN200排水管一趟,巷道上帮及中间敷设电缆。

D、巷道用途:

工作面的进风、行人、运煤等。

(4)、采煤工作面切眼

工作面采用ZFG5000/18/27H端头支架和ZF4400/16/25液压支架支护。

2采煤工艺

(1)采煤工艺

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采煤机下(上)端头进刀→采煤机上(下)行割煤→伸伸缩梁→移架→推移输送机;顶板破碎时,移架→采煤机割煤→伸伸缩梁→推移输送机。

工作面主要作业工序没有完成不能停工,确需停工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安全管理重点第15条)。

(2)、循环进尺、采高确定

采煤机采高1.5~2.92m,滚筒截深为0.6m,牵引速度0~7.0m/min,牵引方式为交流变频调速、电机驱动齿轮销轨无链牵引,支架的支撑范围为1.6~2.5m;确定工作面循环进尺为0.6m,采高控制在2.3m;日循环进尺控制在5刀,即3.0m。

(3)、工作面落煤、装煤、运煤、顶板控制方式

A、落煤:

采用采煤机螺旋滚筒截割煤,滚筒截深0.6m。

B、装煤:

采煤机螺旋滚筒配合SGZ764/500刮板输送机铲煤板装煤。

C、运煤:

工作面采用两部SGZ764/500刮板输送机,运煤到运输巷1部SZZ764/200型桥式转载机和1部DSP-1063/160吊挂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D、顶板控制:

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

割煤时严格控制采高2.3m,不留底煤,将煤壁割成直线,割煤后及时伸出支架伸缩梁支护顶板。

(5)、采煤机进刀方式、割煤、移支架、推前溜、拉后溜、拉转载机、缩皮带

A、采煤机的进刀方式:

采煤机采用端头斜切式进刀,进刀段长度42m,采煤机截深0.6m。

B、割煤

1)采煤机正常切割:

正常切割长度为109m,采煤机以0~7.0m/min的速度向上(下)割煤,采煤机正常割煤采用前滚筒在上部、后滚筒在下部的方式。

2)工作面割煤及采煤机牵引方式:

工作面采用端部斜切进刀,双向割煤,往返一次割两刀;采煤机牵引方式为交流变频调速、电机驱动齿轮销轨无链牵引。

C、移支架

移支架的操作顺序为:

收伸缩梁→降顶梁→移支架→升顶梁→伸伸缩梁。

(6)、防止支架和溜子上窜下滑,特采取以下措施

当工作面倾角较大时,易出现溜子上窜下滑。

为了防止溜子下滑,要始终保持支架垂直煤壁。

坚持推溜由下至上、移架由上而下的操作程序。

前溜的移设严格按从机头向机尾保持单向推溜。

 

第5节矿井提升和运输以及通风

(1)、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A、运煤设备及装、转载方式

工作面采用双滚筒采煤机落煤,采煤机滚筒配合工作面SGZ-764/500输送机铲煤板装煤,通过工作面SGZ-764/500输送机将煤炭运送到SZZ764/200转载机,再经皮带巷DSP-1063/160吊挂式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运至15采区皮带上,经15采区煤仓由矿车运至井底煤仓,最后由主斜井皮带运出地面。

工作面机头、机尾溢出的浮煤可通过人工将其装入输送机中。

B、辅助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工作面所需用的材料、设备等物质,采用1.0t矿车、平板车、花车由上巷JSDB-16双速多用绞车、JWD-8/1.27型无极绳绞车或下巷JD-1.6绞车、JWD-4/0.86无极绳绞车,通过一车场、三车场、轨道巷或运输巷运进、运出工作面。

(2)、推移刮板输送机方式

采用支架推拉千斤顶推移工作面前刮板输送机,采用支架拉后溜千斤顶移动后刮板输送机,移动步距为0.6m,推移刮板输送机时最小弯曲段不得小于15m,推移方向为自下(上)而上(下)顺序进行。

A、采煤机向下(上)端正常割煤时,按照自上(下)而下(上)的顺序,依次推移前刮板输送机,再拉后刮板输送机,拉后刮板输送机滞后采煤机后滚筒不小于20m。

(3)、运煤线路

煤由工作面SGZ764/500型前、后刮板输送机→下巷SZZ764/200转载机→DSP-1063/160皮带输送机→15区皮带上山→15区煤仓→东运输大巷→主井煤仓→主井皮带→地面皮带→地面煤仓。

(4)、运料路线

材料由副一斜井→井底车场→东运输大巷→15区一、三车场→15区一、三车场上平台→15040上巷、下巷→15040工作面。

(6)通风设施

本工作面共有风门三组,分别位于:

15区一车场、三车场,15040上巷皮带联巷。

(7)、通风方式

15040工作面回采时,由15区皮带上山进风,采用“U”型上行全负压通风方式。

(8)通风路线

A新鲜风流:

由15区进风斜井→15区皮带巷→15040下巷→15040工作面。

B乏风流:

由15040工作面→15040上巷→15040上巷回风联巷→15区专用回风巷→15区回风井→地面。

第6节矿井排水

(1)、工作面涌水量预计

15040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潜在小窑水和奥灰水影响,直接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工作面底板隔水层承受奥灰水压最大2.2MPa,突水系数最大0.05MPa/m,属安全块段。

预计回采时工作面局部滴淋水,正常涌水量5~10m3/h,最大涌水量为30m3/h。

(2)、排水路线

A、下巷水经15040工作面→15040下巷水仓→15区轨道三车场水沟→15区轨道上山水沟→东运输大巷水沟→井底中央水仓→地面;

B、上巷水经15040上巷→15区轨道一车场水沟→15区轨道上山水沟→东运输大巷水沟→井底中央水仓→地面。

3)、排水设备能力配备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七十八条要求,15040工作面预计正常涌水量5~10m3/h、最大涌水量30m3/h,工作面下巷水仓配备BQS300/50/90N型水泵两台,BQS300/50/90N型水泵排水能力为300m3/h,一台为工作水泵,一台为备用水泵;预计工作面24h正常涌水量240m3、最大涌水量720m3,工作水泵及备用水泵20h排水能力为6000m3,能够满足20h排出工作面24h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规定,同时下巷配备DN100、DN150排水管各一趟,下巷水仓配备一趟DN200排水管

第7节安全

(1)防治瓦斯

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15040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的相关规定执行。

瓦斯浓度超过规定值时,断电装置必须能自动切断规定范围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施工单位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到安全地点,同时向调度室汇报,听候指示。

其它按《煤矿安全规程》136、138、139条执行。

(2)综合防尘系统

综采工作面的产尘点较多,主要的产尘点除了采煤机外,还有放煤口、移架,尤其是移架时,由于顶煤非常破碎,加之处于主风流当中,因此,在综采工作面,移架工序成为仅次于割煤工序的第二大尘源。

主要从提高喷雾压力和增加煤内在水分两个角度,降低粉尘产生,从而提高降尘效率。

(3)防治水

A定期对泵坑、水仓进行清理,水泵做到有运转有备用,保证双电源,其中一趟专线,确保排水设施完好正常使用。

B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发现问题及时向地测科汇报,由地测科采用物探和钻探法进行探测验证,必要时采取注浆加固或停产等措施处理。

(4)防灭火

A加强CO气体检查,在回风流中,若发现异常,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和部门。

B电工每班必须对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失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杜绝电气设备失爆(安全管理红线第47条)。

第八节

(1)劳动组织

A作业方式

15040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业制度,每班8小时,“两班半采煤、半班准备”,即八点班半班生产、半班检修,四点、零点班生产,分段追机平行作业,零点班、四点班每班一个半循环,八点班一个循环。

工艺流程:

割煤→伸伸缩顶梁→移架→移输送机。

附图2415040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

B劳动组织

每班至少有1名跟班队长、2名班长负责组织安全生产,配有质量验收员、采煤机司机、输送机司机、维修工、支架工、电工等相关操作人员若干名。

(2)作业循环

A一个循环包括割一刀煤,移架一次,推移前溜一次,拉后溜一次;零点班、四点班每班一个半个循环,八点班一个循环,每天四个循环。

B、循环进度0.6m,煤厚4.0m,回采率93%。

 

第2章实习注意事项  

抄本子上的

 第三章  实习总结

第一节实习过程

第二节实习认识.

在实习的三个月中,我认真工作,尽量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之处,熟悉掌握多元化的专业技术知识,将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初到工作岗位的我认识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经验匮乏,对各项工作流程都比较陌生。

通过积极的学习和虚心请教他人,我尽快熟悉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深刻认识到了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技术工作中,通过积极入井,深入现场,并认真向单位的技术员学习,了解了巷道掘进施工工艺流程及井下巷道的主要支护方式。

在地面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并参与绘制巷道掘进施工技术图版。

通过现场观察巷道贯通、过断层等关键环节的施工,联系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及理论知识,思考支护方式、施工方案的选择,从中获益良多。

 

在这段实习工作期间,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更好的利用,自己也通过努力工作和认真思考取得了很大进步。

利用地面办公时间仔细阅读了矿井的地质资料,并在专业师傅的指导下,多次入井到现场观察学习,掌握矿井的现场情况,记录作业人员作业的过程,再与作业规程、措施等相比较,获得了许多重要的一线经验。

也经常与同事、师兄们一起讨论规程、措施的编写依据和实际效果,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经验和知识,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自己能够更快的进入角色,干起工作来得心应手。

在工作期间,我不怕困难,始终提醒自己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对于难度大的工作,要敢于迎难而上,以自己诚恳的态度和虚心的工作作风更快更好的适应这份工作。

 

在这三个月的实习期间,虽然短暂,但我锻炼了自己,收获了知识和经验。

积极的完成了各项本职工作,虽然目前工作经验不足,但我将以一百分的热情投入到煤矿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扎实的态度,积极思考,善于开拓,争取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