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管理课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9138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5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生产管理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服装生产管理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服装生产管理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服装生产管理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服装生产管理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装生产管理课程.docx

《服装生产管理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生产管理课程.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服装生产管理课程.docx

服装生产管理课程

引言:

-

我时常听到在制衣厂工作的管理人员说他们的工厂是以流水形式生产成衣,但当我到厂房探访他们时,十居其九都会令我有点失望,因为不少管理人员吴误以为分科生产便流水作业的模式,亦有不少管理人员认为成衣制造是非常困难以流水形式生产,所以他们的生产线仍保留着六十年代的传统模式。

不错,他们的理论都有正确的一面,分科作业(即分部门)专门化生产单一工序是流水作业的开始或必须的步骤,虽然成衣制造的工序繁复,如能强化管理,加上工业工程的应用技术,相信仍能成功地把传统的生产模式改良为流水式生产线。

管理流水式生产线的技巧,在企业内的企业文化与传统式的生产线截然不同,最前线的管理人员(即组长或车间指导员)需有基本的生产管理及工业工程的知识,但一般书本及训练课程太艰深难明,令一般管理人难以学习到所需的知识,但一些能完全掌握所需理论的员工,一般又缺乏成衣生产的经验,形成这方面的改进非常缓慢。

为方便成衣业的管理人员提昇其管理能力,笔者特别搜集了有关的基本理论,以简单化的形式介绍给大家。

第一章6

1.香港制衣工业-7

1.1香港制衣业的发展过程7

1.2香港制衣厂的规模和结构8

1.3香港制衣业的出口业绩8

1.4香港制衣业有利因素9

1.5香港制衣业限制因素9

1.6香港制衣业的前景10

1.7世界性制衣业的趋势11

2.成衣生产过程15

2.1服装制造的方法15

2.2制衣(成衣)厂的工作18

第二章25

3.基本生产管概念26

3.2生产管理的目的27

3.3生产控制(ProductionControl)27

3.4组织与工作分配28

3.5组织结构图30

3.6组织架构欠佳的表徵30

4.1工序分析的目的及用途33

4.2工序工程33

4.3工序图34

4.6处理标准工序资料法:

-35

5.生产期间管理-生产线负荷与平衡36

5.1生产线平衡的问题36

5.2平衡生产线问题的特性36

5.3平衡生产线的条件36

5.4平衡生产线的方法36

5.5生产线负荷37

5.6人力分配38

5.7生产线平衡38

5.8进度控制39

5.9生产数据41

6.厂房布置43

6.1布置定义43

6.2厂房布置的目的43

6.3厂房布置之适当时间44

6.4设计准则44

7.生产系统46

7.1设计车缝生产线的要求如下:

-47

7.2对设计车缝生产系统的主要影响要素47

7.4生产系统比较55

8.控制表格56

8.1生产计划表格56

8.2生产管制表格57

8.4效率分析表格58

8.5其他表格59

第三章60

1.10品管圈61

3.品管七工具62

3.1思维衡击法Brainstorming63

3.2鱼骨图(因果分析图)CauseandEffectDiagram63

3.3.柏氏图分析(巴箂多分析图)ParetoCharts64

3.4.分布图ScatterDiagrams65

3.6.直方图Histogram66

3.7.覆查表CheckSheetorCheckList67

第四章68

1.管理者的任务69

1.1何谓管理者﹖69

1.2管理者在公司架构的位置69

2.管理者之职责范围70

2.1计划及编排工作70

2.2工作及权力分配70

2.3监督组内工作70

2.4采取跟催行动71

2.6解决问题71

2.7联络上司与下属71

2.8协助减低成本71

2.9处理工作上人事方面的问题72

2.10训练属下人员72

3.管理者应具备的条件72

3.2组织人手执行工作73

3.3组长(指导员)每日例行工作清单74

4.控制生产75

4.1生产效率75

4.3转款78

5.员工培训80

5.1有效率培训的基本步骤80

5.2车缝员培训的基本原则81

5.3车缝员的训练方法82

5.4培训车缝员所需的时间82

5.5管理者在培训所担当的角色83

6.维持纪律83

6.1如何维持纪律﹖83

6.2采取纪律行动83

6.3常见的纪律问题84

7.沟通技巧84

7.1何为沟通﹖84

7.2机构内的沟通85

7.3沟通对管理者的重要性85

7.4怎样成为一个有效的沟通者﹖86

8.人际关系87

8.1马思劳(A.Maslow)的理论87

8.2管理者如何把需求等级理论套用在鼓励下属﹖88

9.鼓励及诱导员工91

9.1引发动机的理论92

9.2鼓励员工去工作的方法92

9.3如何改善员工的态度及提高工作情绪﹖94

第一章

导论

1.香港制衣工业

2.成衣生产过程

1.香港制衣工业-

1.1香港制衣业的发展过程

一九五零年,香港只有41间制衣厂,雇用1,944名工人,约占本港工厂总数2.8%及占本港制造业雇员总数2.4%。

在五十年代,大量资金、创业人才和廉价劳工从中国涌入,本港制衣业藉此迅速发展。

制衣业在六、七十年代继续蓬勃发展。

六十年代初期,制衣业超越纺织业成为出口收益最大的工业,也是制造业中雇员最多的工业。

由於制衣业涉及较为劳工密集的工序,该工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那几年间本港有大量廉价劳工供应。

但是,香港的工资现己提高,而工资低廉的亚洲竞争对手也发展了制衣业,廉价劳工这个优点便随着时间的过去而逐渐消失。

出口数量受到限制,加上生产成本相当高昂,促使制衣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出口项目的价值及发展新产品,其中包括用各种混合纤维制造的高档时装。

八十年代制衣业因应市场对高质素及时髦服装的需求,继续发展。

现在生产的服装,由高级时装至简单的衣服配件,应有尽有。

在出口市场上,制衣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因此越来越明白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性。

很多制造针织衣物的厂商装置了电脑辅助设计仪器,以及自动化电脑辅助针织机器。

在其他成衣制造方面,较大的工厂也通常设有电脑辅助纸样放码及排唛机器、绘图机以及自动裁剪机。

近年本地制衣业己逐渐向高档市场发展,并建立起高质时装的形象。

香港亦成为亚太区内着名的成衣采购中心,既吸引到大批生产简单货式的定单,亦吸引到小量高价成衣的定单。

前一类定单(受配额限制的除外)通常交予该行业设於华南地区的生产基地制造,而後一类小量高价成衣则由本地工厂生产。

除了有限的外地加工,受香港的出口配额限制的产品,必须在本港制造,以符合香港产地来源规定。

1.2香港制衣厂的规模和结构

在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七零年间,工厂数目以平均年增率24.9%增至3,491间,雇用人数以平均年增率24.6%增至148,025名。

一九七五年,香港有8,047间制衣厂(占制造业工厂总数25.9%),聘用257,595名工人(占制造业工厂总数37.9%),成为制造业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工业。

由一九七五年至八十年代中期,该工业以价值计算,续有增长,但占整体制造业的比例,则开始下降:

在一九八七年制衣厂的数目达到高峰,共有10,556间,但郤只占当时制造业工厂总数20.9%。

同样地,制衣业在一九八六年所聘用的工人数目也达到高峰,共有299,932人,占当时制造业雇员总数34.5%。

此後,工厂数目降至一九九二年的6,980间(占制造业工厂总数16.6%),而同期雇员人数则降至186,607人(占制造业工厂总数32.7%)。

不过,制衣业仍是制造业中最大的行业,规模是纺织业的两倍有多。

制衣厂的规模普遍比以前小。

在一九七五年之前,制衣厂平均聘用超过40名工人(一九六五年平均多达58名),但到了八十年代,制衣厂的平均雇员人数一直逐渐下降至平均每厂30名工人。

1.3香港制衣业的出口业绩

本港制衣业的产品出口值,从一九六零年的10.1亿元增至一九九二年的771.56亿元,平均年增率为14.5%。

自六十年代起,制衣业已是出口收益最大的工业,占本地产品出口总额30%以上。

除了一九七五年全盛时期的44.6%外,所占比重一般在30%至36%之间。

一九九二年的数字为33%。

以价值计算,香港在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五年间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区(除了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被意大利超越外)。

一九八六年,意大利再次占第一位,并一直保持该位置。

从此香港便一直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地区,只在一九八八年一段短时间内为南韩所超越。

在一九九二年,香港随中国和意大利之後,为世界第三位成衣出口地区。

1.4香港制衣业有利因素

香港的制衣业以经验及技术见称,并在海外享有制造优质衣物的声誉。

制衣业有熟练员工,可以生产各式各样的衣物,不但可大批生产,也可生产特定项目。

他们可以就顾客自行设计或指定的成衣样办提供专业意见及协助。

此外,制衣业经常因应市场需求及时装潮流的转变而作迅速反应,试验利用全新及更先进的衣料,并深谙管理之道,以求符合顾客的需求。

制衣厂以中小型为多,这是制衣业的有利因素。

这些工厂制造多种款式的时装,并能够在一个有效率的分包网络下,配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本港制衣业越来越注重品质,并能准时迅速交货,因此声誉日隆,竞争力亦随之提高。

香港的制衣业也得到一些辅助工业的帮助。

这些工业提供线、拉链、钮扣、扣件及标签等配件,以及一些对於生产时装极为重要的多类型花边。

织造、针织及加工漂染厂亦为制衣业提供部份所需布料。

1.5香港制衣业限制因素

和其他工业一样,制衣业在聘请和保留员工方面也碰到困难,这是因为很多工人都受到正在扩展的服务行业吸引。

服务行业通常给予工人较高的工资、较佳的工作环境、以及较有社会地位的感觉。

随着工资上升及生产成本高涨,香港面对其他低工资生产地区的强烈竞争。

自从一九八六年中以来,操作员短缺问题一直未有改善。

此外,香港为离岸制造业担起支援中心的角色,提供设计、商品推销、品质控制、搜集原料等支援服务,业内郤严重缺乏从事此类支援服务的熟练员工。

本地纺织业的生产量减少亦对制衣业厂商造成打击,因为制衣业非常倚赖本地所生产和供应的高质纺织纱线和布料。

事实上,迅速提供纺织样办正是制衣业能保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可是,本地纺织业并未为制衣业提供完备系列的梭织及针织布料。

织造业主要生产厚身棉质制品,例如斜纹棉布;而环形针织业则大多生产棉质布料供本地耗用。

因此,制衣业如需用人造织纤维轻质布料或混纤布料,就要倚赖进口物料。

过往香港在优质成衣方面,比低成本出口地区具竞争力,并较能在短时间内更有效率地完作制造过程。

可是随着其他地区的发展迅速,与香港的领导地位距离渐渐缩短。

此外,这些地区亦已能生产为市场接受的优质成衣,跟香港的优越地位也渐渐拉近。

美国及西欧的零售业在决定买货时,愈来愈强调短周期及迅速补给,香港在这方面由於远离这些市场,因而失去地利。

与纺织业一样,制衣业的发展亦因各主要市场限制香港成衣的出口数量而受阻。

在一九九三年,香港的纺织及制衣产品出口总额的59.9%(没有制衣业的单独分目)受到出口数量限制。

由於主要市场如美国和欧洲联盟等对香港产品出口施加限额,制衣业在产量上的增长因而受到限制。

1.6香港制衣业的前景

面对在数量上的限制,香港厂商现正制造更高质素及增值额更高的出口产品。

由於保留业内工人及聘请新人遭遇困难,制衣业因而需要长期的人手计划及发展,使业内有足够的技术人手,应付未来的需要。

香港制衣业的长远发展,端视其是否有能力制造增值额更高的产品、实施生产多元化和开拓新市场。

本港厂商深明这点。

日本在很多出口制衣产品的厂商眼中,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市场,而厂商已经在日本展开深入宣传活动。

另外,由於人口众多而居民生产日益富足,中国是本港制衣业厂商已开始进军的另一个庞大市场。

其他活动如东南亚、东欧等,亦有极佳前景。

由於近年来香港劳工短缺,地价及租金飞涨,部分本地厂商已经将劳工密集的生产工序,及较低档和不受出口数量限制的产品的制造工序,迁往中国进行。

不过,如果最终产品要输往实施限制的市场,可迁往香港以外地方进行制衣的工序,则受香港产地来源的要求的限制。

如果产品在香港制造而部分在中国加工,香港政府贸易署现负责执行一项特别外地加工安排,确保只有符合香港产地来源规则的产品,才取得香港产地来源资格。

乌拉圭回合有关纺织品及制衣品之协议将在一九九五年实行,根据这协议在未来十年内,过往受制於多纤协议所签订的纺织品双边协议的数量限制,将逐步放宽。

预期在该十年协议的後期,始会放宽有实质贸易利益的产品的限制。

因此在未来数年内,这协议对香港制衣业架构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微乎其微。

制衣业的生产会继续以香港为基地,但为保持竞争力,产品亦会继续转向高档及集中於生产高品质成衣。

由於纺织及制衣业所受的数量限制,将於该协议的後期逐渐大幅放宽,相信届时制衣业在结构上将会重组;并会把简单的生产工序迁往低工资地区,而在香港维持一定程度的生产,以便发展产品及培训管理及技术专才。

1.7世界性制衣业的趋势

1.7.1买家的要求

制衣业在全球的竞争日益剧烈,为减少风险,买家将落单与交货期缩短,大部份买家都倾向於工厂能生产迅速回应的订单。

部份资本雄厚的入口商都成立跨国的生产基地,直接的控制有助於发展迅速回应的订单及改善品质,亦有部份入口商有实力的制衣厂商联盟以增强竞争能力。

一些从事由零售直至生产的商家,甚至争取能在七天的补货期,即是说零售店铺当天售出的衣服,七天後便可从工厂生产及补回店铺。

除了迅速回应的新概念外,买家亦较喜欢小批量多款式的入货方式,进一步增加在生产方面的压力。

为提高自己牌子的形象,买家都不断地提高品质要求,甚麽全面品质管理,ISO9000等等,相信愈来愈受买家欢迎。

买家为保持自己的竞争能力,亦向一些工资低廉的地区提供技术性的支援,最终期望此等国家能供应价廉物美的货品给他们。

东南亚的落後国家,例如中国已发展了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成衣生产基地,但成本亦上升了数倍。

其他如:

越南、寮国等更落後的地区亦开始发展其制衣业,大势所趋是消费者能买物超所值的货品。

相信在世界性制衣业的新趋势下,买家倾向要求厂家:

-

*短交货期

*高品质

*更具竞争性的价钱

厂商为满足买家的要求及本港制衣业为维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各方面不断改进,以求提高应变能力,减低成本,令客户保持低存货量,及增添产品的价值。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从处理订单至分销,无不在改进。

1.7.2近期科技发展

香港厂家现在虽然普遍使用电脑辅助设计系统、制衣放码系统及排唛系统,但使用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及电脑统筹生产系统的郤为数不多。

程式拉布系统可将数十卷布按照预计的拉布长度,叠布厚度和拉布方式要求,上机拉布,而整个过程是全自动的。

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另一种应用方法,便是使用设有上下回旋刀片的电脑剪布机。

此外,目前正迅速发展的镭射光束裁剪机、高压水柱裁剪机和超音波裁剪机,可切割层数少的布料,但本地厂家使用这技术的为数不多。

在电脑统筹生产系统内,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即由最初设计到最後检查和包装)所用机器和设备都连接起来,成为有逻辑和有效的生产系统网络。

有了电脑统筹系统,零售订单资料和布料存货资料便可以输入一个电脑化裁单安排装置,这样便可以迅速地和准确地计算布料和排唛的要求,以及一切有关的裁剪部生产成本;然後可以用有关数据来控制自动拉布机、裁剪器和电脑化布料处理装置。

这系统也印发不同的标签(包括条纹码标签)、即时报告、生产记录和簿记资料。

这样,制造商即可以不断监察制造程序的生产力、质素和利润,亦可以大量减低对从事制造工序以外的人手需求。

制衣业在科技上另一重要发展是采用模拟系统。

这种电脑程式可选择不同的变项,模拟实际的情况,厂家可利用这个程式估计所需新增资本开支,善用劳工、厂房及设备,评估厂房陈设、处理及生产系统,安排人手及资源的需求,找出所需培训要求,及计划改变方法。

1.7.3车缝方面的发展

在车缝工序方面,普遍使用电子缝衣机。

集成电路片被广泛应用於车缝工具中,甚至是最简单的型号也不例外。

差不多所有现代缝纫机均可调校速度、车缝密度及车缝长度等。

以自动化机器按照样办的外形缝制口袋等成衣部份,以及采用可调校的X-Y缝纫器,可达致进一步自动化。

这样,细小部分或刺绣字体及简单图案亦可缝制。

但要再进一步加快车缝速度,仍有技术上的限制。

提高效率的另一个方法是应用车间工程技术,令操作员更加舒适,并减少工人处理布料的时间。

现时处理布料的时间占整个制造过程所需时的75%。

为迎合市场对款式多变的要求,缩短生产过程,提高应变能力,部份香港厂家已采用店内即时资料收集及管理系统。

这系统可帮助厂家改善生产质素,充分使用厂房的生产力,发挥厂房最高效率,提高个别员工的工作表现,并能找出生产线上防碍进度的因素,密切注视工作进度以改善传送程序,以上种种皆可帮助厂家减低成本。

近年引进的单元式生产及组件式生产系统,可使制造商一方面能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保持高度灵活性。

单元式生产系统利用架空运送器,将成衣部件夹於吊架上,传送给各个工人进行加工。

这个系统使操作员与中央控制组在生产进行时可随时沟通,这样,管理和监督人员可以即时收到关於生产力和品质的报告,并可有效地控制流水作业的情况和平衡各条生产线。

这系统可以处理复杂流水作业,例如在一条生产线上进行多款式、多颜色及多种尺寸的生产。

另一方面,组件式生产系统采用分组工作概念,由5或20人组成的独立工作小组负责车缝整件衣服或衣服的一部分。

厂商也尽量训练操作员,掌握制造过程中的多项工作,务求取得最大的灵活性,并给予表现较佳者适当的奖励。

采用这两个系统的厂商,大多数在生产力方面提高10%至40%,生产时间则减少一至两天,产品质素也获得改善。

1.7.4其他方面的发展

监於香港缺乏土地及劳工,以致地价高昂,工资上升,於是将货品储存、寄仓及调度等问题日渐受重视。

现代化的储存及处理系统,通过节省地方的轨道设计、机动的运输装置、电脑化的存货软件、全自动的价格标记系统、条纹码或射频资料分类法等等,不但可节省成本,亦可大大提高处理货品的效率。

在商品推销、出口及零售方面,最重要的科技发展便是利用产品资料管理系统,改善通讯及综合资料,以提高操作效率及整体生产力。

根据电子资料互通及电子图像互通技术发展的最新软件科技,可将布料、草图、花纹、员工等资料存於在中央资料库,并加以组织。

若结合数码摄影机,更可增强影像资讯的传送。

许多厂家推行合时应变管理系统;那是说在安排货品分销细节时,按需要来处理,并把多余及重复的步骤省郤,以求迅速解决问题。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保持竞争力,厂家必须分秒必争,放眼世界各地,搜集资源,安排分销。

许多工厂在分销方面,采用应变管理系统,以助改善效率。

近年消费者的需求渐趋复杂,以致越来越多订单要求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小批量款式不同的衣物。

为协助厂商满足这种需求,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制衣业训练局,在一九九零年三月合办了一间制衣工艺示范中心。

目前,这中心正同时示范单元同步生产系统及吊架系统。

这中心现正就采用吊架系统及单元同步生产系统的「回应生产系统」,与单独采用吊架系统或单元同步生产的各自优点,进行评估。

一九九四年一月,制衣工艺示范中心以其在生产及设备上提供品质保证,表现卓越,获颁发ISO(国际标准化组织)9002证书。

该中心无疑树立一个良好榜样,大大提高业内对改善品质的关注。

该中心现正为纺织及制衣业成立一个迅速回应中心,利用迅速回应科技协助厂家搜集资料,并提高业内对迅速回应概念的认识,并对这种科技进行研究及提供这方面的培训。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2.成衣生产过程

2.1服装制造的方法

服装可按其生产/制造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

i)订制形式

ii)现成或称成衣

此两类服装制造方式都对制衣厂的运作有一定的影响。

2.1.1订制服装的生产方式

很多服装是按个别顾客的要求量身订制的,订制衣服的每张订单量通常只是一件或几件。

这些衣服有不同的款式细节,且由於须按顾客的体型、尺码及个别要求而缝制,穿起来才合顾客的身材及要求。

所以一般都是依靠裁缝师傅独力操作所有工序,由头至尾完成整件服装。

订制服装有以下的优点:

i)不同体型的人均能得到合身的衣服

ii)由於衣服是按个别顾客的要求缝制的,顾客可以决定衣服的款式和衣料

iii)由於订制衣服的款式和衣料不用千篇一律,所以能够反映出个别穿衣者的喜好和风格。

不过,订制服装也有其缺点:

i)由於订制服装要因应个别订单的需要来缝制,裁缝师傅或许需要较多时间才能将衣服交付给顾客;

ii)由於是个别缝制,订制衣服的价钱也许会较为昂贵;

iii)品质方面也因个别裁缝师傅而有所分别。

2.1.2现成服装的生产方式(成衣生产)

成衣按固定的款式和尺码来缝制。

这类衣服是大量生产的,完成生产阶段分别运送到各地甚至全世界发售,因此成衣生产便促进了服装业在零售、制造和供销方面的现代化;此外,由於是大量生产,所以生产成本比订制的衣服低,让顾客可以买到物有所值且价格合理的服装。

而且,不同的牌子,供应不同的尺码,尺码表经过改良後,令更多人能够购得合身的成衣。

就成衣来说,最理想的生产安排莫如以固定的速度生产同一款式、颜色及尺码的衣服,并且做到销量与产量相等,不过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可能达到,原因如下:

-

i)时装的款式种类万千,而且时刻在变化;

ii)服装要因应季节需求,不同季节需要不同服装;

iii)服装的尺码需有多种,因为各人的体型不同;

iv)经济会有兴衰,因此人们在服装方面的花费会有变化;

v)国际上有贸易限制,例如配额、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等。

vi)地区性的文化及气候不同,形成需求不划一。

2.1.3传统的制衣方式

一百多年以前,传统的制衣方式是由一个人负责制成整件衣服,裁缝师傅只需占用家中或店铺内的一个小房间工作。

那个时代,衣服都是订制的,因应顾客不同的要求而缝制。

顾客主要是富有人家,例如地主、商人和贵族。

较穷困的人家如农民和工人等多穿富有人家所丢弃的旧衣,他们有时也许凑集一些物料自己缝衣,甚至自己织布,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为甚麽那时劳工阶级的衣着大多是简单粗糙的。

富有人家雇用裁缝师傅为他们自己及佣人缝制衣服,管家和车夫等人的制服款式一般都是按照主人的喜好而设计的。

这些衣服全都是由裁缝一个人手做的。

十九世纪初期,衣车问世,并主要在欧美等地不断改良,令传统的制衣方式改变过来,制衣的过程开始出现分工的情况。

举例说,操作衣车的工人需要特别的技术,所以雇用专职操作衣车的工人以及负责手工的工人,这样分工较为有效率及有助减低成本。

早期的制衣厂就是从那个时代逐渐发展起来的。

当时一般制衣厂采用现称"MAKETHROUGHSYSTEM"全件起的做法,运作的方式是一件衣服的大部份工序都由一人来完成,剩下一些不需要很多技巧的工序由另一个人(如学徒)来负责。

每件衣服都是根据顾客个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