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8954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docx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课程标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docx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管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生产组织过程管理能力、先进生产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生产过程配套服务操作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高职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并获得生产管理师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产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生产管理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及其兴趣所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的精神状态”、“掌握”、“了解”等笼统、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例如“能够描述……”“能够解决……”等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

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物流管理综合应用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

在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物流管理综合掌握能力。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物流管理综合掌握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物流管理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三、课程标准制定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生产管理教学管理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生产管理实训和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要求学生掌握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理论,掌握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方法如生产计划的制定、现场管理、5S活动、质量管理的七大手法、准时生产制等,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面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仓储操作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物流专门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

1.能够进行局部生产过程的管理

2.能够完成简单的生产组织

3.能够参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过程并实践

4.熟练掌握先进的生产管理理论

5.能够参与生产设备维护工作

6.熟练掌握库存控制的计算方法

7.具有参与制定生产计划的能力

8.能够操作并维护先进的生产管理软件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序号

项目名称

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要求

掌握了解

理论学时

实训方式与内容

基本技能要求

说出、复述

解释

实践学时

说明

1

导论

1.生产运作管理

2.生产类型

3.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要求

4.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发展

1.掌握生产运作的概念

2.了解生产运作的职能

3.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含义

4.了解生产系统设计的内容

5.了解生产运作系统管理的含义与目标

6.掌握制造型企业生产类型的划分与服务型企业生产类型划分

7.了解服务业与制造业运作管理上的特点比较

8.掌握生产过程的构成

9.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史

6

引入国内外生产型企业组织生产或解决问题的案例,采取课堂提问或分组讨论的方式。

能够说出生产运作的基本概念;能够复述生产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能够解释生产过程的构成。

4

第一章作为导论在讲解时要做到深入浅出,既要使学生对生产管理有概括性的了解,又要激发学生未来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一:

ERP软件与沙盘实验

能够通过沙盘演示使学生亲身体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

2

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

1.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

2.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

3.生产运作策略

1.掌握决定制造业竞争力的五大要素

2.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3.掌握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

4.掌握外部环境分类

5.了解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

6.掌握内部分析方法

7.了解企业战略选择

8.掌握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

9.了解产品或服务的选择策略

10.了解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策略

8

引入国内外生产型企业组织生产或解决问题的案例,采取课堂提问或分组讨论的方式。

或邀请企业的管理者来校讲座,介绍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采取的战略和策略

或观看企业相关培训讲座的录像

能够结合当前形势以及案例中企业的情况,提出适合企业的战略方案。

能够熟练的运用波特的相关理论进行生产运作问题的分析

2

本章建议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来校与学生亲自交流,通过管理人员的讲解和学生的提问,让学生对企业战略生产运作策略有更为直观和形象的认识。

3

产品/服务设计和技术选择

1.引言

2.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

3.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组织方法

了解21世纪企业产品或服务设计的背景

掌握一般产品开发过程的三个阶段

了解产品构思过程、结构设计过程、工艺设计过程

掌握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组织方法

掌握串行产品开发过程以及并行产品开发过程

4

通过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点应用于实践中。

能够将产品开发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实际,能够参与产品构思或工艺设计的部分

2

本章最好邀请企业中具有产品开发设计经验的人员来校与学生亲自交流,通过技术人员的讲解和学生的提问,让学生对企业战略生产运作策略有更为直观和形象的认识。

4

生产/服务设施选址

1.选址决策

2.设备/设施布置决策

3.库房布置

4.选址与布置决策的定量分析

5.装配线平衡

6.办公室的设施布置

掌握影响选址的因素

了解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

掌握产品的结构与工艺特点

掌握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和形式

了解影响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

掌握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

了解库房布置

掌握作业相关图法

掌握装配线时间平衡的概念

掌握办公室的设施布置

6

实训二:

到若干家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以及办公室参观,实地了解设施设备的布置。

能够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发现问题进行解决。

2

建议本章的学习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

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

1.引言

2.工作设计

3.工作测量

4.人机工程

掌握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了解人体工程学

了解工作设计中的行为主义方法

了解社会技术理论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掌握3种常见的团队工作方式

掌握柔性作业

掌握工作测量概念及方法

了解人-机-环境系统

了解工作环境研究与设计

了解人—机—环境系统

8

实训三:

通过工作测量试验了解工作测量的方法

能够对某一项简单工作进行工作测量后进行适当的工作设计

2

建议本章教学采取实验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悉工作测量的适当方法

实训四:

有若干名同学组织团队,体验团队的工作方式

能够扮演好团队中的各种角色,发挥团队的集体作用

6

库存管理制

1.库存机器作用

2.库存问题的分析

3.单周期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

4.确定性均匀需求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

5.确定性非均匀需求的库存问题基本模型

6.不确定型库存问题基本模型

掌握库存的定义及其作用

了解库存问题的分类

掌握库存控制的基本方式

了解库存控制要解决三个问题:

掌握连续性检查库存控制系统

掌握定期检查库存控制系统

掌握最大最小库存控制系统

掌握库存重点控制方法-ABC分类法

掌握单周期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

掌握确定型均匀需求库存

掌握基本经济订货批量

14

引入相关案例以及计算题

掌握各种库存控制的计算方法

4

建议本章在利用案例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运行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加以巩固,通过MRP模拟软件操作,进行实训操作,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

最优生产技术

1.敏捷制造

2.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

3.企业业务流程重构

4.敏捷制造

了解最优生产技术的产生

掌握资源约束理论(TOC)

掌握TOC的基本思想

掌握OPT的目标

掌握瓶颈(Bottleneck)

了解关键资源网络和非关键资源网络

掌握OPT的九条原则

掌握DBR系统

掌握OPT的应用步骤

4

引入国内外生产型企业组织生产或解决问题的案例,采取课堂提问或分组讨论的方式。

能够应用TOC以及OPT的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

建议本章利用一些国际知名企业案例,国际知名企业在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解决问题方面经验更为丰富,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8

设备维修管理

1.设备管理概述

2.生产维修

3.基本维护决策

4.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5.设备维护业务外包

掌握设备维修管理

了解设备管理的影响

掌握设备维修发展五阶段

了解设备综合工程学特点

掌握设备维修的理论有两种基本观点:

掌握零件从投入使用到磨损报废的三个阶段

掌握设备故障曲线

了解设备维修体制

了解计划预修制

掌握实现计划修理方法

掌握全面生产维修制的含义及基本思想

掌握TPM的基本特征

掌握TPM的主要内容

了解5S活动

掌握基本维护决策及优缺点

了解委托维修与自行维修

了解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掌握EAM的管理思想、功能构成、应用

了解实施EAM能达到的目标

掌握设备维护业务外包意义及内容

4

实训五:

组织学生到生产车间参观,通过与维修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生产维护的基本情况与常识

能够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2

建议本章利用采取实验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悉生产维修的相关工作

9

服务业的运作计划

1.服务运作管理的特点

2.服务质量及其管理

3.人员班次计划

4.服务业的控制

掌握服务业的类型

了解服务交付系统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

了解减少顾客参与影响的办法

掌握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了解评价服务质量所依据的关键因素

掌握服务质量的评价、管理与控制过程

掌握人员班次的计划

了解服务业的控制

掌握服务标准的制定方法

4

实训六:

组织学生到服务型企业进行实习与参观,了解服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服务的技巧、方法与评价。

能够参与服务运作管理过程,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

建议本章能让学生到超市参加实习工作,在实习过程中了解本章的相关内容。

10

其他先进生产方式

1.敏捷制造

2.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

3.企业业务流程重构

掌握敏捷制造的基本特征

了解敏捷制造与大量生产在思想观念、经营战略上的差别

了解虚拟企业的组成和工作

了解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

了解CIMS的功能结构、技术结构

了解CIMS集成的内涵

掌握CIMS的集成

了解企业业务流程重构

掌握BPR的本质特征

掌握实施BPR的基本原则

了解BPR的方法论

了解BPR关键技术

4

引入国内外生产型企业组织生产或解决问题的案例,采取课堂提问或分组讨论的方式。

能够叙述CIMS的相关知识要点;能够运用BPR的相关理论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2

本章建议组织学生观看CIMS系统的相关录像,了解该系统的实际运作过程

合计

62

24

 

二、情感态度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与重大影响。

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下表是各级的情感态度分级目标。

技能目标描述

1.有明确的知识学习目的,能认识到学习《生产管理》的目的在于应用;

2.能够认识到生产管理为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有学习生产管理知识与技能的愿望和兴趣,有学好生产管理的信心,能够将生产管理知识与技术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渗透;

4.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乐于接触并了解国内外生产管理的发展及其趋势。

6.能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7.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以取得帮助;

8.在生活中接触到生产管理的知识与技术时,乐于探究其实现手段、实现过程;

三、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即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对物流基础课程而言,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网络、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物流技术的策略。

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在物流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

在物流基础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策略类别

目标描述

认知策略

1.有意识的注意观察身边与生产管理相关的人和事;

2.在学习中善于记要点;

3.在学习中积极思考;

4.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5.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

6.注意发现生产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规律与技巧并能运用举一反三;

7.在生产管理基本技能应用过程中,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

8.积极阅读生产管理有关报刊、搜索和浏览知识的学习资源。

调控策略

1.明确自己学习生产管理的目标;

2.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

3.制订简单的生产管理学习计划;

4.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

5.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生产管理中的进步与不足;

6.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生产管理学习方法;

7.经常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

8.积极参与课内外生产管理的实习或实训活动。

资源策略

1.注意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

2.使用网络工具软件查找主题信息;

3.注意生活中接触到的物流技术,乐于探究其实现手段、实现过程;

4.能初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

5.乐于接触并了解国内外生产管理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

6.注意生产型企业用人的要求和招聘实践。

四、文化意识

文化是指科技发展、历史地理、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逐步扩展仓储与配送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物流技术发达国家的物流技术及中外物流技术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物流基础的兴趣。

在仓储与配送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国际间活动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仓储与配送技术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仓储与配送的文化意识。

  

目标描述

1.理解生产管理中的概念和常识,并能恰当使用;

2.知道生产管理技术发达国家主要的成就和贡献;

3.知道中外著名大型制造业企业,以及这些企业著名的企业理念或企业文化;

4.了解国际上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生产管理技术发展动态;

5.了解国内外生产管理技术应用中使用的重要软件。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教学,以任务驱动型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境,强化实际操作训练;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在操作训练中,使学生掌握生产管理与作业的相关知识。

(3)本课程教学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资源,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相结合,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企业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做结合,边讲边学,“教”与“学”互动,做中学,学中做,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

(4)尽量采用小班化教学。

(5)学校专职教师应具有双师型工作能力,具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产运作管理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企业兼职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教育相关知识,在进行示范性教学时,能充分表达所教学的内容。

(7)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仿真平台、实训软件、实物教学、生产型企业现场教学模式。

二、评价建议

(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采取灵活的考试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2)由学校主讲老师和企业兼职老师结合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顶岗实习情况及考核情况,共同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3)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给予特别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资源

(1)注重开发和应用适合高知学生的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标准的。

(2)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增加信息传递的数量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互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4)校企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企业的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在此过程中进行实验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开创就业渠道。

(5)建立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使之具备职业技能考核、实验实训、现场教学的功能,将教学与培训教材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四、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

(1)打破传统的学科教材模式,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材编写,因材施教。

(2)校企联合编写适合工学结合的教材,可以在校专职教师编写理论部分,由外聘企业教师编写实训部分,教材编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为目标,注重能力本位的原则,力求突出“理论够用、重在实操”和“简单明了、方便实用”的特色,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编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操作和管理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为企业所欢迎的高技能应用性仓储管理经营和操作人才。

(3)通过工作任务的需求,从有利于各专门化课程的学习出发,以够用为度为原则,设定能力目标,能力标准,引入高职学生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必要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学生带领到生产第一线。

(4)教材应图文并茂,并配合适当的软件与数据,提高学生的学习举加深学生对仓储管理实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5)对于涉及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的实践活动教材应以岗位的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将其纳入其中。

(6)本课程标准为最低标准教材内容应有所区别拓展,将生产管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及时地纳入教材,以满足生产管理发展的实际需要,以便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自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