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备考高考生物通用版轮精品试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348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备考高考生物通用版轮精品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备考高考生物通用版轮精品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备考高考生物通用版轮精品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备考高考生物通用版轮精品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备考高考生物通用版轮精品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备考高考生物通用版轮精品试题库.docx

《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备考高考生物通用版轮精品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备考高考生物通用版轮精品试题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备考高考生物通用版轮精品试题库.docx

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备考高考生物通用版轮精品试题库

精品题库试题

生物

1.(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及理由合理的是()

 A.植物花粉数量多、易获取,适合用于培育单倍体

 B.黑藻小叶由单层细胞构成,适合用于观察叶绿体

 C.果蝇易饲养、繁殖快,适合用于遗传学研究

 D.甘蔗糖分足、近乎无色,适合用于还原糖鉴定实验

[解析]1.培育单倍体,通常选择植物的花粉;.黑藻小叶由单层细胞构成,制作临时装片时不用切片,适合用于观察叶绿体;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等特点;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用与还原糖鉴定实验。

2.(北京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为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体,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且逐代淘汰a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育种方式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所需育种年限长

B.此过程中F1出现aa个体的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

C.育种过程中若不发生突变,则该种群没有进化

D.可通过单倍体育种方式得到100%的纯合品种

[解析]2.与杂交育种方式相比,单倍体育种方式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育种过程中虽然没发生突变,但逐渐淘汰aa,a基因频率会减少,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物种已经发生了进化;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AA和aa纯种。

3.(北京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几种育种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杂交育种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  

B.诱变育种可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

C.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  

D.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

[解析]3.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形成的纯合品种能够稳定遗传;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诱变可以增加变异的种类和数量,但是不会大幅度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获得单倍体植株后,经染色体加倍即得纯合二倍体,排除显隐性的干扰,提高了选择的准确性:

只要选得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二倍体植株,即可繁殖推广,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多倍体育种得到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与二倍体植株相比,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相对来说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4.(山东德州2014届高三校际联考)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⑤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

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②和④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⑤过程与④过程的原理相同

[解析]4.①→②为杂交育种过程,虽然简便但培育周期长;④过程用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③⑤表示单倍体育种,其中③过程常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培养获得单倍体个体;⑤过程是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④过程是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5.(山东德州2014届高三校际联考)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伏)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抗倒伏抗病小麦,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

 B.单倍体育种利用了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特点

 C.可利用射线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

 D.筛选的实质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

[解析]5.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重组到一个个体上,因此可通过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培育抗病抗倒伏小麦可通过单倍体育种,利用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由于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纯合体;当然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的方法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抗病的突变,但成功率低;育种中筛选过程是人为因素,不是自然选择。

6.(山东德州2014届高三校际联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家族中代代出现的疾病就是遗传病

 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

 C.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

 D.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能遗传,无子西瓜不可育但无子性状可遗传

[解析]6.遗传病在家族中代代相传,但是家族中代代出现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感冒;由本物种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而单倍体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植株矮小、高度不育;转基因技术是在体外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形成重组质粒,然后再导入受体细胞,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而无籽西瓜是利用染色体变异,其无子性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给后代。

7.(东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必然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进化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物种

C.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诱变育种通过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定向改良生物性状

[解析]7.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如果没有选择,基因重组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物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个体,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个体是三倍体,高度不育,所以是不同物种;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定向改良生物性状的育种方式是基因工程育种。

8.(厦门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园艺工作者以野生的阔叶风铃草为材料,人工诱导形成多倍体。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检测染色体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直接染色观察

 B.检测染色体时,不能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作为染色剂

 C.经诱导处理,植株中仅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D.培育出的多倍体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

[解析]8.观察染色体时,需要用改良苯酚品红、醋酸洋红或龙胆紫进行染色;经诱导处理的植株形成多倍体的概率低,所以植株中仅有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单倍体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培育出的多倍体具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所以是可育的。

9.(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A组、B组和C组所运用的育种方法分别是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

B.A组和B组都利用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

C.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都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D.C组

射线要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解析]9.A组的育种方法通过连续自交,是杂交育种;B组用花药离体培养,属于单倍体育种;C组用射线照射,属于诱变育种,;F2出现了符合要求的植株,但在矮杆抗病(ttR_)的植株中,纯合子(ttRR)只占1/3,还有2/3的矮杆抗病植株是杂合子,还不能用于农业生产,还需要通过连续自交的方法得到纯合子种子;C组用射线照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此时细胞分裂旺盛,可以提高突变频率。

10.(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试题)(11分)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主产于东北地区。

大豆的高产(A)和低产(a)、抗病(B)和不抗病(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

科研人员欲以低产不抗病大豆(甲)为材料,培育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大豆。

现进行如下实验:

将甲种子经紫外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获得高产不抗病植株(乙)和低产抗病植株(丙)。

将乙与丙杂交,子一代中出现高产抗病、高产不抗病、低产抗病、低产不抗病四种植株。

选取子一代中高产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以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纯合的高产抗病大豆植株。

(1)上述培育高产抗病大豆的过程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育种技术。

利用上述技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大豆植株至少需要__________年。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杂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

(3)若甲植株的花粉经紫外线照射后,培育为可育的高产不抗病植株(丁),利用丁与丙杂交,获得子代的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0.

(1)将甲种子经紫外线照射后种植,属于诱变育种;将乙与丙杂交,属于杂交育种;选取子一代中高产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以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纯合的高产抗病大豆植株,属于单倍体育种;经诱变育种,获得乙与丙,并让乙与丙杂交,得到子一代,第二年,种植子一代,并选取子一代中高产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以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纯合的高产抗病大豆植株,所以至少2年。

(2)将乙与丙杂交,子一代中出现高产抗病、高产不抗病、低产抗病、低产不抗病四种植株,说明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书写遗传图解时,注意表现型、配子以及性状分离比。

(3)低产不抗病大豆(甲),基因型是aabb,若甲植株的花粉经紫外线照射后,培育为可育的高产不抗病植株(丁),则丁的基因型为AAbb,丁与丙杂交:

AAbb×aaBb→AaBb、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

高产抗病:

高产不抗病=1:

1。

11.(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二调)(12分)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茉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

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III组F2的无色素植株中的纯合子占的几率为   。

(3)若从第I、II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从第I、III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

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

请在右上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解析]11.⑴由“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可推知无色素的基因型为A_B_、aa__,有色素的基因型为A_bb;由品系1×品系2→F1(无色素)→3/16有色素、13/16无色素,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野生型纯种基因型为AAbb,突变品系1×野生型(AAbb)→F1有色素(A_bb)→3/4有色素、1/4无色素,可推知该F1基因型为Aabb,进而可推知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aabb。

(2)由第Ⅲ组实验课推知品系2的基因型为AAABB,则Ⅱ组实验图解如下:

P     aabb    X    AABB

           ↓

F1           AABb

          ↓自交

F2  AABB  AABb  AAbb

  无色素            无色素  有色素

    ↓自交           ↓自交

F3  AABB        AAB_        AAbb

无色素         无色素      有色素

综合上述遗传图解分析可见:

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AABB。

第Ⅲ组实验图解如下:

P            AABB    X        aabb

        ↓

F1           AaBb

          ↓自交

F2  A_B_  aa__           A_bb

  无色素            无色素  有色素

则F2中无色素纯合子所占比例=(1/16+2/16)/(13/16)=3/13

⑶第Ⅰ组实验的图解如下:

P            aabb   X        AAbb

    ↓

F1     Aabb

     ↓自交

F2  A_bb         aabb

  无色素       无色素  

由Ⅰ、Ⅱ组遗传可知:

Ⅰ组F2有色素基因型为A_bb,Ⅱ组F2有色素基因型为AAbb,所以可从第Ⅰ、Ⅱ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同理可推知Ⅰ、Ⅲ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5/9。

⑷由“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

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可转化为如下图示:

12.(广州2014届高三下学期调研)(16分)在大面积种植只含一种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2N=18)以后,调查发现,小菜蛾种群对该种甘蓝产生的毒蛋白具有更强的抗性。

为此研究人员培育了体细胞含有两种外源抗虫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的转基因甘蓝。

这两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位点存在下图所示的情况(细胞中只有2个抗虫基因)。

请回答(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1)检测A基因和B基因在细胞中是否得到转录可采用   技术。

 

(2)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小菜蛾种群抗性增强的原因是      。

 (3)甘蓝是雌雄同株植物。

体细胞含两种抗虫基因的甘蓝表现为强抗虫,含一种抗虫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弱抗虫,没有抗虫基因的植株不抗虫(普通甘蓝)。

①体细胞含两个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与普通甘蓝杂交,若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比例为25%,则该转基因甘蓝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上图    类型。

②可选取上图    类型的转基因甘蓝的花粉培育出单倍体强抗虫转基因甘蓝。

利用花粉培养出幼苗的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   。

③上图甲所示类型的植株自交,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

 (4)下图表示人工远缘杂交培育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可育萝卜-甘蓝植株的示意图:

图中过程①需要做的处理是     ;图中的受精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解析]12.

(1)检测A基因和B基因在细胞中是否得到转录,检测是否有RNA生成,检测RNA的技术是分子杂交(RNA-DNA分子杂交)。

(2)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在没种植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之前,小菜蛾种群中就有抗虫基因出现,种植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后,相当于对小菜蛾进行了选择,使不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死亡,有抗性的个体保留下来,所以小菜蛾种群抗性增强。

(3)①甲和乙图只能产生两种配子,与普通甘蓝杂交,后代没有强抗虫个体出现,所以则该转基因甘蓝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上图丙。

②甲图产生配子时,正常情况下A基因和B基因分离,不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所以可以选取乙或丙转基因甘蓝的花粉培育出单倍体强抗虫转基因甘蓝;花粉是生殖细胞,由一个细胞长成个体,体现了细胞具有全能性。

③图甲可以产生两种配子:

A和B,自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

AA、2AB和BB,体细胞含两种抗虫基因的甘蓝表现为强抗虫,所以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1/2。

(4)图中过程①是由2倍体变为4倍体的过程,该过程需要低温或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是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中受精卵中含有36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72。

13.(北京东城区2014届高三3月质量调研)(18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用A表示),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易软化,不耐储藏。

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可以使番茄不再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从而使番茄长时间抗软化,容易储存和运输。

下图是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软化耐储藏番茄的过程及原理。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番茄(AA)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育种的方法,最终获得基因型为aa(不能合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抗软化.耐储存的番茄。

 

(2)利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该方法中用到的目的基因载体是__________,目的基因需插入到该基因载体的__________上。

 (3)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细胞所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

 (4)图1中获得导入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番茄细胞,需要经过__________技术获得转基因番茄,这个过程需要在     条件下进行,细胞先经脱分化形成__________,再形成丛芽和根。

 (5)根据图2分析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能使番茄抗软化的原理是两个基因分别转录出的mRNA__________,从而阻断了__________过程。

[解析]13.⑴要想利用普通番茄(AA)获得基因型为aa的抗软化.耐储存的番茄,也可以采取诱变育种的方法,使A基因突变成a基因,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品种。

⑵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中的Ti质粒是目的基因表达载体;Ti质粒上的一段T-DNA能转移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因此目的基因必须插入T-DNA中。

⑶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⑷由一个植物体细胞得到一个植物个体,必须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先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从芽和根。

⑸从图2可以看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和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能够互补配对形成双链RNA;从而阻断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表达过程(翻译过程)。

14.(天津市和平区2014年高三一模)(10分)玉米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

请回答相关问题:

(1)玉米基因图谱已经绘出,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改良玉米的品种。

作物基因图谱主要研究基因的定位,以及基因中         的排列顺序。

(2)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农田中有一批常态叶和皱叶玉米的幼苗,欲通过实验判断该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某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幼苗各若干分别移栽隔离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

若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则此亲本所表现的性状为     性状。

若子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       。

(3)玉米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

右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         ,e~f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          。

[解析]14.

(1)对生物的基因进行鉴定,以此测定它的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然后用图示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就形成了基因图谱,还可以用来研究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

(2)子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若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是显性杂合子;若子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两亲本是纯合子,所以将两个亲本的子一代杂交,则子二代中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3)秋水仙素作用原理是: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所以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图中e-f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所以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

前期和中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

15.(重庆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如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________(填编号)途径所用的方法。

其中⑦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

F1自交产生F2,F2矮杆抗病水稻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若让F2中的全部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自由授粉,则所得子代中的ddRR和ddRr的比是________。

(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含铁量较高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③④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具体步骤如图所示:

①若铁结合蛋白基因来自菜豆,利用菜豆细胞内形成的mRNA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cDNA,将这些cDNA用限制酶处理后储存在受体菌群体内,这些受体菌群被称为菜豆的_________。

②将重组Ti质粒转入农杆菌时,可以用_________处理农杆菌,使重组Ti质粒易于导入。

将含有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与水稻愈伤组织共同培养时,通过培养基2的筛选培养,可以获得导入成功的受体细胞,该筛选过程是通过在培养基2中加入_________实现的。

③所得含铁量较高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与野生水稻属于同一物种,原因是它们无_______。

[解析]15.⑴从图上看①②是诱变育种,③④为基因工程育种,⑨⑩为多倍体育种,⑤是杂交,⑦是花药离体培养,⑧是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⑤⑦⑧表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而且获得的都是纯种,⑦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⑵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是DdRr,F1自交产生F2,F2矮秆抗病水稻ddRR:

ddRr=1:

2,不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是指ddRr占2/3,稳定遗传的都是纯合子;若让F2中的全部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自由授粉,自由授粉即随机交配或自由交配,矮秆抗病水稻ddRR:

ddRr=1:

2,得出dR:

dr=2:

1,所得子代中ddRR的比例为2/3×2/3=4/9,ddRr所占比例为2×2/3×1/3=4/9,ddRR和ddRr的比是1:

1。

⑶①铁结合蛋白基因是目的基因,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人工化学合成,PCR技术扩增等;若铁结合蛋白基因来自菜豆,利用菜豆细胞内形成的mRNA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cDNA,将这些cDNA用限制酶处理后储存在受体菌群体内,这些受体菌群被称为菜豆的cDNA文库。

②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依据受体细胞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微生物主要是CaCl2溶液处理,将细胞处理成感受态细胞,使重组Ti质粒易于导入;重组Ti质粒上的标记基因是抗潮霉素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用于鉴定和选择,筛选过程是通过在培养基2中加入潮霉素实现的。

③判断所得含铁量较高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与野生水稻属于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方法是看是否产生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它们仍是同一物种,没有生殖隔离。

16.(广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16分)在大面积种植只含一种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2N=18)以后,调查发现,小菜蛾种群对该种甘蓝产生的毒蛋白具有更强的抗性。

为此研究人员培育了体细胞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