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644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固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固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固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固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固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固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固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4年固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主编:

赵瑜

编审:

徐永新

收集整理:

胡国春胡功梅

 

2014年固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固始县统计局

20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国内宏观经济经历了三期叠加,经济增长起浮动荡。

但固始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打基础,利长远,上项目,经济继续实现稳定发展,主要指标普遍好于上年。

一、综合

201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5.9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其中: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6.7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为:

30.0:

35.2:

34.8。

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70%,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15.1%、44.0%、40.9%,分别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4.0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

 

图一:

固始县2014年GDP分产业结构图

全县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亿元,增长29.2%,突破10亿元大关。

其中税收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31.1%,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62.0%。

从分项收入看,国税部门完成2.91亿元,增长30.4%,地税部门完成5.92亿元元,增长29.3%,财政部门征费收入完成38065万元,增长26.0%。

全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33元,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22元,增长11.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8%。

全年物价水平保持平稳,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6.3%。

表一: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

 

2014年比2013年(上年同期=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1

一、食品

103.6

#粮食

108.3

肉禽及其制品

99.5

110.5

水产品

100.0

100.0

二、烟酒

96.3

三、衣着

102.6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0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0.6

六、交通和通讯

100.5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2.5

八、居住

102.7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1.7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96.3

积极落实政策,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力度。

2014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07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96人,其中,困难对象再就业771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二、农业

近年中央连年下发以农业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在固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与改进,使得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下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增强。

同时,把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

全县粮食种植,畜牧业养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迅速增加,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快速发展的格局。

全县累计创建专业合作社1052个,较去年底增加120个;累计创建家庭农场251个,较去年底增加92个,粮食种植大户3779个,畜牧业养殖大户7260个,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产量十一连增。

全年一产实现总产值133.2亿元,增加值76.7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30.0%。

全年粮食总产量24.3亿斤,同比增长0.02%,实现了十一年连增。

粮食产值30亿元,占一产比重为22.6%,较上年稳中有升;畜牧业肉产量为15.9万吨,产值40.3亿元,较上年增长1.8%,占一产比重为25.4%。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8.3万亩,比上年下降1.5%。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35.7万亩,比上年增长0.4%。

全年粮食总产量121.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其中小麦总产量17.8万吨,较上年增长2.9%;水稻总产99.0万吨,比上年下降0.9%。

全年生猪出栏98万头,同比增长4.1%,全年肉类总产量15.9万吨,同比增长1.0%。

表二:

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单位

2014年

2013年

增幅(%)

一、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

万亩

368.27

373.99

-1.5

其中:

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

万亩

235.73

234.81

0.4

1、夏粮

万亩

59.4

59.21

0.3

其中:

小麦

万亩

59.4

59.21

0.3

2、秋粮

万亩

176.33

175.6

0.4

其中:

水稻

万亩

164.32

163.6

0.4

经济作物播种总面积

万亩

102.62

110.18

-6.9

1、油菜

万亩

60.19

70.13

-14.2

2、棉花

万亩

0.19

0.17

11.8

3、麻类

万亩

2.7

2.63

2.7

4、甘蔗

万亩

0.32

0.3

6.7

5、烟叶

万亩

0.49

0.45

8.9

6、药材

万亩

1.18

1.13

4.4

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

万亩

2.75

2.7

1.9

1、蔬菜

万亩

34.8

32.67

6.5

二、全年粮食总产量

1214286

1214130

0.0

1、夏粮

178200

172801

3.1

小麦

178200

172801

3.1

亩产

公斤

300

292

2.7

2、秋粮

1036086

1041329

-0.5

水稻

990366

998597

-0.8

亩产

公斤

603

610

-1.1

三、油菜产量

93893

107154

-12.4

亩产

公斤

 156

153

2.0

四、猪出栏

 978300

940000

4.1

肉类总产量

 158602

157012

1.0

2014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11.8万千瓦,比上年106.4万千瓦增长5.1%。

农业机械总值达11.2亿元,比上年10.4亿元增长7.7%。

年末拥有联合收割机2082台,比上年年末净增174台。

年末拥有农用拖拉机38851台,其中:

大中型拖拉机3653台、小型拖拉机35198台。

农业用电量3238万度,比上年下降67.3%;农村居民用电量28205万度,比上年增长5.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稳定增长。

2014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3.6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4.5亿元,同比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提升到74.1%,工业内部结构呈现积极变化。

从月度走势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了16.2%的较高增速。

2月份以后,受市场需求收缩影响,工业生产明显下行,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15.1%,3月以后增速则缓缓下行,4至12月增速依次为14.9%、14.8%、14.8%、14.8%、14.5%、14.6%、14.5%、14.5%、14.4%,全年则保持了一个平稳的增长趋势。

工业增长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集聚区聚集效应显现。

全县60家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29.76亿元,占全县规上增加值比重54.6%,同比增长23.2%,增速高于全县平均增速8.8个百分点,拉动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9个百分点。

传统行业拉动明显。

全县重点监测的25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八成,传统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其中:

木材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7.93亿元,占全县规上增加值比重32.9%,同比增长22.5%,拉动全县增长个6.9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8.51亿元,占全县规上增加值比重15.6%,同比增长7.3%,拉动全县增长1.2个百分点。

新增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去年以来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15.2%。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87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9.0%,拉动全县工业增长5.2个百分点。

图二: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2014年,建筑行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县具有资质等级并有生产活动的建筑企业30家,2014年房地产市场呈现调整状态,商品房销售面积呈现上升趋势,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6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完成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

纵观全年,固始房价趋势下行,优质小区房价最高每平方米4200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长保持稳定。

201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其中:

第一产业投资7.2亿元,同比下降27.3%%;第二产业投资89.6亿元,同比增长20.5%;第三产业投资124.5亿元,同比增长23.1%。

民间投资占比较大,增速平稳。

2014年,全县民间投资完成158.59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全县投资的比重为71.66%。

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房地产业,其中,工业投资89.56亿元,同比增长20.5%,占民间投资的比重为56.5%;房地产投资24.91亿元,同比增长23.1%,占民间投资的比重为15.8%。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首现负增长,大项目带动作用减弱。

2014年,全县新开工项目共190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7.35亿元,同比下降5.7%。

今年以来,全县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持续呈下降态势。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是反映投资后期走势的重要先行指标之一,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负增长,将加大全县明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的压力,直接影响全县投资后期平稳较快发展。

五、市场贸易

商贸市场态势繁荣。

2014年全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29亿元,同比增长13.3%。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5.1亿元,增长16.7%;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5.2亿元,增长13.3%;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1亿元,增长13.2%。

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19.2亿元,增长16.7%;零售业销售额131.1亿元,增长17.0%,住宿业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增长12.6%,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增长17.5%。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4.4亿元,比上年增长8.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8.2亿元,增长6.9%。

六、财政、金融

2014年全县共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亿元,首次突破十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9.2%。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31.1%,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2.0%。

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支出50.7亿元,同比增长7.4%。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7亿元,同比增长3.0%;教育支出12.1亿元,同比增长2.0%;科学技术支出533万元,同比增长0.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8亿元,同比增长10.8%;农林水事务支出8.5亿元,同比增长2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8亿元,同比增长44.3%;节能环保支出5617万元,同比下降8.0%,住房保障支出2.1亿元,同比增长15.2%。

金融服务明显提升。

截止12月底,全县金融营业网点达110个,从业人员1236人。

2014年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总量明显增加,存贷结构更加优化,银企合作成效显著。

截止12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量达299.58亿元,比年初增加44.31亿元,同比增长17.4%。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达233.97亿元,比年初新增28.09亿元,同比增长13.6%。

金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