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山东省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659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解析山东省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准解析山东省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准解析山东省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准解析山东省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准解析山东省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准解析山东省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精准解析山东省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解析山东省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准解析山东省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精准解析山东省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2021届高三开学质量检测

历史

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长: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法家主张“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墨家则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他们的主张相同之处在于

A.建立集权制度B.实现富国强兵

C.完善人才选拔体制D.打破原有政治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法家和墨家都主张选拔贤能之士,这是传统贵族政治的冲击,D正确;AB是法家的主张,排除;C错在完善,当时仍然是贵族政治,排除。

故选D。

2.下表是据《汉书・地理志》整理的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南方地区与全国郡国数量、人口数量的分布状况。

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和经济重心均在北方B.南方交通发展相对滞后

C.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受阻D.北方商品经济较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南方的郡国数量、人口数量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尚未得到开发,因此南方的行政单位以及人口数量少,A正确;南方交通发展滞后不是该地区郡国数量、人口数量少的主要因素,排除B;西汉是大一统王朝,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是畅通的,排除C;D无法解释南方郡国、人口数量少的现象,排除。

3.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计帐文书记载,在西魏的均田制下,课税户分为上、中、下三等,调的负担一样,租有所区別、上户一夫一妇纳租四石,下户两石。

户内如有丁婢、耕牛,相应增加租调。

这反映出西魏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的根本出发点是

A.调整土地关系B.缓和社会矛盾

C.方便政府征收租调D.促进北方各族封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在均田制下,农户按照一定的标准承担相应的赋税,因此可以判断出是均田制的出发点是为了方便政府征收租调,C正确;A属于均田制的本质,排除;BD属于均田制的影响,排除。

故选C。

4.下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

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

A.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优点B.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C.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

制度D.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唐代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既有官办学校的生徒,也有自学成才的乡贡,还有文武官员举荐的制举,说明当时选拔方式多样,D正确;九品中正制看中门第,材料中并未体现出门第对科举考生来源的影响,排除A;B表述绝对,科举考试是入仕的途径之一而非唯一,排除;C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

5.在宋明时期,理学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重要

分支。

虽然二者的主张有明显的不同,但它们殊途同归。

“同归”是指他们都

A.强调理的作用B.赞同知与行合一

C.压制人的欲望D.服务于现实政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坚持三纲五常,强调君臣伦理,从其理论的政治目的来看,都是为了维护统治,即服务于现实政治,D正确;两个流派都强调理,但是对于理的作用却并不一致,排除A;B是王阳明的主张,排除;相比于朱熹而言,王阳明并不强调压制人的欲望,排除C。

6.1867年,清政府派遣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作为中国使节出访美欧,令西人对清朝的评价迅速改观作为在华西人主要传播媒介的《北华捷报》评价:

“进步尽管很缓慢,但也是进步。

”清政府的“进步”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

A.符合近代化潮流B.具有半殖民地性质

C.与国际惯例接轨D.适合洋务运动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派遣的访问欧美的使节并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这一举措得到了西方人的高度评价,但是从中国的角度看,说明当时的清政府中并没有更为合适的外交人才,选择外国人担任外交使节,体现了近代外交的半殖民地性质,B正确;清政府让外国人担任外交使节并不符合近代化潮流,排除A;让外国人担任外交使节并不是国际惯例,排除C;蒲安臣出访欧美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D。

7.下表为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和印度红茶在英国市场上的相对地位变化情况表(五年平均)。

中印相对地位变化反映出

A.世界茶叶贸易的国际竞争加剧B.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放缓D.中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红茶在英国市场上的相对地位在下降,而印度的红茶地位在上升,说明当时印度的茶叶技术有所改进,也意味着世界茶叶贸易的国际竞争在加剧,A正确;B与题无关,排除;随着列强经济入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我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加快,排除C;题干内容是中国茶叶在英国市场上地位的变化,不能推断出中国产业结构发生调整,排除D。

8.下图为1912年1月2日北洋将领联名电请内阁代奏的电文。

北洋将领的真正意图在于

A.督促清政府加快立宪步伐B.向清政府表示效忠决心

C.向南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D.使袁世凯获取清政府实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北洋将领利用军队向南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反对共和,为袁世凯夺权做准备,C正确;材料针对的南方的革命党,非清政府,A排除;北洋将领效忠的是袁世凯,非清政府,B排除;当时袁世凯已经掌握清政府实权,D排除。

故选C。

9.1938年4月,郭沫若在为《自由中国》创刊号

题词中强调:

“要建设自由的中国,须得每一个中国人牺牲却自己的自由。

每一个中国人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的解放。

”其意在强调

A.中国普通民众对自由的理解不够深入B.中国的思想解放亟需进一步推进

C.国人应牺牲个人自由以争取民族的自由D.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以实现自由

【答案】C

【解析】

【详解】1938年正值抗战时期,郭沫若的题词强调,要想实现国家自由,必须牺牲个人的自由,鼓励民众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国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一题词的目的是为了民族解放,即国人应当牺牲自己的自由来获得民族的自由,C正确;A不是题词的主要目的,排除;1938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抗日,而非思想解放,排除B;1938年国民政府正在领导人民抗战,排除D。

10.在“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产量整体上升了130%,生产资料的产量翻了两番以上,但消费品的产量只增长了83%。

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的物资生活需求较低B.国家计划方针的指导

C.照搬苏联的建设经验D.政府忽视经济协调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工业产量和生产资料产量都在大幅度上升,而轻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导致消费品的产量只增长了83%,这是国家计划方针指导的结果,B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照搬苏联的建设经验是在国家计划方针指导下进行的,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当时的消费品产量也在上升,只是上升幅度较小而已,因此不能说政府忽视经济协调发展,排除D。

11.古代罗马的大多数法学家认为,“但凡让皇帝满意的就有法律效力”。

其意是指罗马皇帝

A.对罗马法发展贡献最大B.是罗马法发展的渊源

C.是罗马法的具体执行者D.促使罗马法形成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

“但凡让皇帝满意的就有法律效力”意味着罗马皇帝对于罗马法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换而言之,罗马皇帝本身颁布的敕令法令就是法律,因此可以说罗马皇帝是罗马法的渊源,B正确;A表述绝对,排除;罗马法的具体执行者是罗马的司法官员而非罗马皇帝,排除C;罗马法体系形成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罗马法体系形成,D排除。

12.1528年,意大利人卡斯蒂廖内的《廷臣之书》出版,并很快在欧洲流行开来。

下图为其在书中描绘的完美廷臣应具备的三种基本品格。

其主张明显受到了

A.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B.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C.科学革命的影响D.启蒙运动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卡斯蒂廖内的《廷臣之书》对完美廷臣应当具备的品格更多的是关注个体本身的素养,并未有神学色彩,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结合材料时间和地点可知,其显然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A正确;宗教改革运动反对教会权威,主张因信称义,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科学革命强调的是科学精神,在完美廷臣的三种品格中,并未体现出科学精神的影响,排除C;启蒙运动兴起时期是在17、18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13.1922年,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称无法再容忍任何“退却”。

1924年到1925年间,苏联政府出台了若干措施对小业主加以限制,并于1927年提出了旨在限制富农的政策。

这些现象反映出新经济政策

A.不符合苏联

社会实际B.在实际推行中出现波折

C.动摇了苏联的社会根基D.是一种暂时性过渡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主张一定程度上承认市场,恢复私有制,但是在1922年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称无法再容忍任何“退却”,此后对小业主加以限制,限制富农,这些举措与新经济政策原则相违背,说明新经济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波折,B正确;苏联的社会根基是公有制,新经济政策遭遇冲击,意味着部分人想要全面公有化,这并不能动摇苏联的社会根基,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

14.“美国畏惧战争的情绪骤然蒸发;国会通过了庞大的战争预算:

总统可以放手大干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促使美国发生上述变化的背景是

A.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B.德军突袭波兰

C.德国发动苏德战争D.日军偷袭珍珠港

【答案】D

【解析】

【详解】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不宣而战,美国利益受到巨大损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国会群情激愤,美国对日宣战,D正确;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并未影响美国的利益,因此其不构成美国参战的背景,排除A;德国突袭波兰、发动苏德战争都不能直接损害美国利益,因此并不能刺激到美国,排除B、C。

15.下图为1938-1967年英国、美国、法国和日本工业生产发展趋势示意图(以1958年为100%)。

其中代表日本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二战期间,消耗了巨大的国力,经济受到重创。

二战后,受到美国的扶植,经济发展迅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主义强国,但是因为日本经济受到破坏性大,因此工业生产趋势要高于美国,因此①是日本,A符合题意;美国在二战期间大发战争横财,因此②是美国;法国在二战期间,处于亡国状态,因此经济受到巨大打击,其工业生产必然没有英国快,因此③是法国;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④是英国。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683年,康熙帝派施琅率领水师击败郑氏集团,进駐台湾,“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

随后,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上朝野之间意见分歧。

施琅力排众议,主张坚守台湾。

他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而且“野沃土膏,物产利溥”。

特别是他很有远见地意识到若弃而不守,西方殖民主义者必利用台湾,“窃窺边场,逼进民庭,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遗患后世。

因此,他认为台湾“即为不毛之荒壤,必借内地挽转运輸,亦断断乎其不可弃”。

在他的坚持下,康熙帝始决定坚守台湾,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

台湾、厦门合派一道员管辖。

台湾重新统一于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辖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施琅对统一台湾

贡献。

(要求:

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评述:

施琅进驻台湾,把台湾纳入统一政权的管理之下,这符合台湾人民的愿望,符合国家统一的潮流。

施琅具有战略眼光,他清醒地认识到台湾对巩固国防、防御外来侵略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开发台湾的经济价值。

施琅的建议对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产生了直接影响。

施琅的做法和建议,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各民族的愿望,他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国防的巩固做出了突出贡献。

【解析】

【详解】评述:

根据材料“康熙帝派施琅率领水师击败郑氏集团,进駐台湾”“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可知,施琅进驻台湾,把台湾纳入统一政权的管理之下,这符合台湾人民的愿望,符合国家统一的潮流。

根据材料“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若弃而不守,西方殖民主义者必利用台湾,‘窃窺边场,逼进民庭,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可知,施琅具有战略眼光,他清醒地认识到台湾对巩固国防、防御外来侵略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开发台湾的经济价值。

根据材料“在他的坚持下,康熙帝始决定坚守台湾,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

台湾、厦门合派一道员管辖。

台湾重新统一于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辖”可知,施琅的建议对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产生了直接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施琅的做法和建议,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各民族的愿望,他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国防的巩固做出了突出贡献。

17.下表为清末学部主持统计的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1907-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学生统计表。

读材料,回答问题

——转引自张海荣《清末三次教育统计图表与“学部三折”》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其对研究清末社会有哪些重要的史料价值。

【答案】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来源

材料来自清末学部的统计

作为官方的统计资料,是第一手的史料,对研究清末新式学堂的发展有较高的料价值

内容

各省专门、实业、普通三类新式学堂数量和学生人数都在增加师范类学堂数量和学生数量都在减少

可用于研究清末各省新式教育发展的状况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材料对清末的学堂和学生数量进行统计,可用于研究清末地方教育和京师教育的发展结

构,清政府新政的推行成效以及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择业趋势的变化,也可用来研究

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领域的重大变化

京师学堂数和学生数增加

可用于研究清末北京教育的发展状况

全国学堂和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

可用于研究清末教育的发展结构和状况,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

概况

【解析】

【详解】史料价值:

根据材料来源“为清末学部主持统计的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1907-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学生统计表”来看,这是来自清末学部的统计,作为官方的统计资料,是第一手的史料,对研究清末新式学堂的发展有较高的料价值。

从史料内容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各省专门、实业、普通三类新式学堂数量和学生人数都在增加师范类学堂数量和学生数量都在减少,全国学堂和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因此这一现象可以用于研究可用于研究清末各省新式教育发展的状况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京师学堂数和学生数增加,因此作为地方史研究,这一材料可用于研究清末北京教育的发展状况;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全国学堂和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这一现象可以用于研究清末地方教育和京师教育的发展结构和状况,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概况。

最后,从宏观上分析,整个数据对清末的学堂和学生数量进行了统计,可用于研究清末地方教育和京师教育的发展结构,清政府新政的推行成效以及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择业趋势的变化,也可用来研究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领域的重大变化。

18.20世纪60年代初,雷峰在日记中写道:

“青春,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

简介

张秉贵

(1918--1987)

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1979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进喜

(1923--1970)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等。

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1977年,他考入了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黄大年

(1958-2017)

1992年,他被选送至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09年,他被选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雷峰认识的理解。

【答案】

(1)作答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结合时代背景对雷峰的认识进行论述。

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劳动者奉献的角度论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需要社会主义劳动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角度论述。

②结合三位人物的卓越贡献和拼搏精神进行论述从张秉贵作为普通劳动者扎根基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角度论述;从铁人王进喜为中国石油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角度论述;从黄大年作为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角度论述

③结合自身,谈谈自己的劳动观和价值观。

(2)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解析】

【详解】理解:

根据雷锋生活的时代,从当时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的奉献精神角度切入。

如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充分调动各阶层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雷锋在这一时期被官方宣扬,充分体现了这时期国家建设的社会大环境。

根据材料中所列的三位人物,如张秉贵是售货员,王进喜是石油工人,黄大年是科技工作者,三人虽然在不同的岗位,但是都体现了奉献精神,因此从这一角度切入即可。

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结合自己的劳动观和价值观简要总结即可。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7世纪初开始,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就开始对充满异国情调的布料感到好奇,特别喜欢印花棉布起初,棉布进入英国市场用作地毯、窗帘、挂毯等装怖。

后来,印花棉布逐渐被英国人喜爱,成为最时尚的服饰材料。

印花棉布的进ロ量从17世纪30年代每年进ロ1万匹,増加到17世纪末的125万匹。

这相当于所有的男人、女人、小孩都有14码布。

仅1684年就有上百万匹棉布被运输到英格兰。

17世纪末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棉布贸易要占进口总额的60%-70%。

1719年,一个作者这样描述英国人的服饰:

“所有卑微的人,包括奴仆都穿上了棉布服饰。

”由于毛纺织商人不断向议会请愿,从17世纪末期开始,议会多次通过法案,禁止从印度、中国等国进口印花棉布,并严禁使用彩色印花棉布,但收效甚微。

议会没能有效地抑制英国人消费棉布的热潮,也不能有效阻止毛纺织业的衰退,反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为英国本土仿制印度棉布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指出从17至18世纪棉布的进口给英国带来的变化,并对上述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答案】变化:

丰富了英国的服饰材料,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变了英国的外贸结构;冲击了英国的等级观念和传统的毛纺织业。

解释: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加剧和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使棉布输入英国成为可能;与英国传统的毛纺织品相比,棉布具有价格便宜、穿着舒适等许多优势,因此,其输入英国的数量不断増加:

棉布的输入冲击了英国的传统等级身份界限,逐渐改変了英国人的观念,同时也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解析】

【详解】变化:

根据材料“棉布进入英国市场用作地毯、窗帘、挂毯等装怖。

后来,印花棉布逐渐被英国人喜爱,成为最时尚的服饰材料”可归纳出丰富了英国的服饰材料,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根据材料“17世纪末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棉布贸易要占进口总额的60%-70%”可归纳出改变了英国的外贸结构;根据材料“所有卑微的人,包括奴仆都穿上了棉布服饰”可归纳出冲击了英国的等级观念和传统的毛纺织业。

解释: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及英国社会的变化可知,关于解释可从新航路开辟及英国的殖民扩张带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棉布的价格优势、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带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