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497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

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我爱中华》

教学内容:

           

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歌曲《猜花》

歌曲《大家来唱歌》

教学目标:

一、学生通过参与三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藏的美感。

二、通过学唱歌曲,《猜花》,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

三、通过学唱歌曲《大家来歌唱》,学生能创编多种演唱方式进行演唱。

教学重难点:

1、生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学生在参与歌曲的演唱活动中,能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光盘、敲击乐器

教学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参与歌曲的演唱活动中,能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听中想。

播放第1册第3课《爱我的家》中的《温暖的家》这首歌曲,请学生想想这是学过的什么歌?

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家庭,我们这个中华大家庭叫什么名字?

2、听中看。

(1)、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的妈妈叫中华》,让学生观赏祖国壮丽的景色。

(2)、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

3、听中读。

(1)、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带《我的妈妈叫中华》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4、听中唱。

(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我的妈妈叫中华》。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3)、学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真正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5、巩固知识。

从头反复记号“:

||”

6、听中评。

(1)、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

唱得好不好?

好在什么地方?

不好在什么地方?

(2)、最后全班带着亲切深情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7、听赏相关歌曲。

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韵独具的美感。

8、小结。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猜花》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猜花》,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本歌的演唱,掌握对唱和领唱、合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1、齐唱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2、通过领唱、合唱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二、新课教学:

1、看看想想。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猜花》,请学生说说从歌曲的课件中看到些什么花?

(很多花)。

歌词中提到了哪些花?

他们各有什么特色?

(木棉花、牵牛花、梅花……)。

2、听听画画。

(1)教师播放《猜花》的录音带,请学生画出印象中的各种花朵。

(2)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创设一种“花圃”的情景。

3、听听答答。

教师播放《猜花》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并提出问题:

(1)什么花儿空中开?

朵朵花儿像火焰(红烟花、红伞花、木棉花)。

(2)什么花儿早上开?

朵朵花儿像喇叭(太阳花、牵牛花)。

(3)什么花儿腊月开,朵朵花儿雪中开。

(梅花)

4、听听读读。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猜花》,先请学生边听范唱,边跟着老师拍节奏。

(2)当歌曲中出现“嘁不隆咚锵,隆咚锵”时请学生口念衬词手拍节奏。

(3)教师与学生合作,随着音乐节奏念歌词。

如:

老师随音乐念前半句,学生随音乐念重复的歌词“空中开”“像火焰”与衬词“嘁不隆咚锵,隆咚锵”。

5、听听唱唱。

师生共同合作,通过轮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如:

学生唱重复的歌词“空中开”“像火焰”等与衬词“嘁不隆咚锵,隆咚锵”,老师唱剩下的歌词。

6、唱唱比比。

采用多种演唱形式。

如:

问答式、领唱与合唱结合。

演唱时要求“问”的这部分音乐用p的力度,“答”的这部分音乐用f的力度。

7、唱唱敲敲。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任选敲击乐器,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如:

(1)24  X  X X | X  X X ||

      

(2)24  X X  X | X X  X ||

      (3)24  X   X   | X   X   ||

8、唱唱跳跳。

教师播放多媒体海南“调声”的歌舞形式的课件,请学生模仿舞步。

熟走舞步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二组,人少的一组围小圈,手拉手,边唱“问”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人多的一组围大圈,手拉手,边唱“答”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

如图所示:

 

 

一组“问、答”后再换方向边走舞步边演唱。

8、唱唱编编。

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新词演唱。

如:

什么花儿晚上开?

晚上开。

有的绽放象菊花、象菊花。

烟花朵朵空中开……。

9、想想谈谈。

教师针对花的品格和特征让学生自做小结:

木棉花热情像火焰,象征着英雄花。

、牵牛花像喇叭是迎接晨光之花、梅花迎风傲雪斗不败等。

三、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情况,奖优励差。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家来歌唱》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大家来歌唱》,学生能创编多种演唱方式进行演唱。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本课歌曲的演唱,懂得不同的力度、速度能表现歌曲不同的情绪。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齐唱歌曲《猜花》。

2、通过对唱和领唱、合唱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二、组织教学:

(1)“请大家跟我做”教师播放一段自选音乐,随着音乐做简易动作:

摸肩、摇头、摆臂等。

(2)教师范唱。

教师范唱参照谱例如下:

歌曲结构:

A(a b a c)  B(a’ b’ c’)  A(a b a c)

注意弱拍起的演唱,A部演唱应轻快、活泼;B部演唱情绪很自豪,音色高亢明亮。

大家来歌唱

1=A 44

 

1=A 44

 

2、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大家来歌唱》。

请学生聆听一遍。

(2)“请大家跟我唱”,教师弹奏钢琴带唱,学生轻声跟唱。

(若学生对这种节奏音型的歌调学唱有困难时可以一句一句的教唱。

3、创编演唱方式。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想想可以用什么形式来演唱《大家来歌唱》。

如:

轮唱、齐唱、领唱加齐唱。

或者是拍手拍腿的声势演唱,敲击打击乐器演唱,边跳边唱等。

4、唱唱拍拍。

请学生尝试用不同节奏的拍手为演唱歌曲伴奏,再选择敲击乐器为演唱歌曲伴奏。

如:

A部分选用节奏:

 XO XO XX X ||

B部分选用节奏:

 XX XX XO O ||

5、唱唱跳跳。

请学生尝试着在合唱的基础上稍加手的动作与脚的动作来加强歌曲的节奏感,从而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与艺术美感。

6、唱唱比比。

请学生分别唱《我的妈妈叫中华》、《猜花》、《大家来歌唱》这三首歌曲,想一想,比一比,这几首歌有什么异同,从中懂得不同的力度、速度能表现歌曲不同的情绪。

三、小结。

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清晨》

教学内容:

一、   管弦乐曲《朝霞》

二、   歌曲《美丽的朝霞》

        《早操歌》

        《歌唱早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早操歌》,学生能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歌曲的不同节奏参与音乐活动。

2、通过学唱歌曲《歌唱早晨》,学生能认识并掌握××××节奏并用唱名模唱。

能感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内涵。

3、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8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认识并掌握××××节奏并用唱名模唱。

2、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8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曲《朝景》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朝景》,一定引导学生感悟音乐主题的内涵,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1、听中忆。

播放多媒体课件《朝景》的画面并听赏管弦乐曲,请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不同地方的清晨。

2、听中画。

播放录音管弦乐曲《朝景》,请学生画出自己听到和想象到的早晨情景。

3、听中唱。

播放录音管弦乐曲《朝景》的主题音乐,让学生随音乐哼唱下面简化的音乐主题。

4、唱中辩。

(1)教师播放录音管弦乐曲《朝景》,请学生仔细听听这两种乐器长笛、双簧管哪个先出现,并在书上标上顺序。

(2)复习和巩固这两种乐器音色的听辨:

a、播放下面两段音乐并做练习:

播放第3册第4课动物(3)《彼得与狼》的《小鸟》主题。

第2册第4课动物(2)《小鸭与大灰狼》中小鸭的主题。

b、请学生在老师发下来的卡纸上把听到的音乐主题按先后排序并与对应的乐器连线。

5、听中舞。

教师可启发学生自做道具或用身体的各部位来表示晨景,并随音乐舞动。

如:

表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早晨:

柳树、桃花、小鸟的叫声、雾等。

表示海边的早晨有:

海风声、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等。

观看日出的情景等。

三、   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奖优励差。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8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8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1、 听中动。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朝霞》请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一起律动。

让学生用身体动律感受拍子的拍律。

教师动作如下:

第一遍音乐的动作:

拍掌 左手拍左腿 右手拍右腿(或跺脚、拍掌)。

 第二遍音乐的动作:

以一排为单位,学生手拉手左右摆动。

如:

美丽的 | 朝 霞|

     2、听中读。

(1)教师指导学生边听音乐《美丽的朝霞》边做律动边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两遍。

(2)第二遍朗读时教师板书重点词:

朝霞、山、山顶放光芒、太阳。

3、听中画。

教师播放录音《美丽的朝霞》,学生边听边画出歌曲演唱中的“美丽的朝霞”。

4、听中唱。

(1)教师热情洋溢地范唱《美丽的朝霞》。

(2)先请学生轻声跟随教师的弹奏“LU”唱旋律并左右律动。

(3)再跟随弹奏轻声跟唱歌词。

跟唱歌词时教师提醒学生的演唱姿势及发声方法。

 5、听中划。

熟唱歌曲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边唱边比划手号。

复习已学手号、do、re、mi、fa、sol并做手号接龙游戏:

教师演唱唱名,请学生分别担任sol、fa、mi、re、do五个角色进行快速反应接龙游戏。

6、创编歌词。

教师启发学生创编描写早晨的歌词填入《美丽的朝霞》一曲中进行演唱。

请学生分组讨论编写,并演唱出来。

如:

《美丽的早晨》——“美丽的晨雾,晨雾,带来了朦朦胧胧的早晨。

美丽的晨雾,晨雾,美丽的晨雾。

三、   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奖优励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