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669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docx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docx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国计量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2008年5月9日

韩毅

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两会精神,落实年初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总结2007年的计量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并部署今年的工作。

最近总局就民生计量、能源计量工作连续下发了两个重要文件,今天的会议也是对这两项重点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

总局领导对计量工作非常关注,5月6日局长办公会专门听取了计量工作汇报。

蒲长城副局长今天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代表总局领导对计量工作将提出明确要求。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下面,我先做工作报告。

一、2007年计量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一)以民生计量为重点,强化法制计量工作

1、深入开展重点市场计量专项整治。

一是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全面完成了对加油站在用加油机税控装置和计量性能进行的监督检查。

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未参加)共检查了66149家加油站的290877台加油机,共查处各类计量违法案件1892起。

二是组织开展了“五一”期间计量专项监督检查。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检查了29981家餐饮店,32176家加油站,64745台出租车计价器,26172家集贸市场(含商店超市)和11305家眼镜制配场所,共查处各类计量违法案件5016起。

四川、黑龙江等省局局长亲自带队,在节日前对超市、集贸市场等单位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三是组织开展了在用汽车衡计量专项监督检查。

全国(浙江、甘肃、新疆除外)共有在用汽车衡102645台(件),其中贸易交接用汽车衡90930台(件),公路计重收费用汽车衡8428台件,治理超限超载用汽车衡3287台件。

通过监督检查,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从91.7%提高到97.4%,合格率从92.2%提高到97.4%。

各地还建立了在用汽车衡的检定管理档案,加强了在用汽车衡的计量检定管理,严厉查处和打击了利用汽车衡进行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

2、加强商品量计量监管。

总局继续组织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

2季度安排山西、新疆等15个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抽查方便面(挂面)、奶粉、茶叶等10种定量包装商品,3季度安排北京、黑龙江、内蒙等4个直辖市和10个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抽查米、面粉、食用植物油等10种定量包装商品。

净含量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9.1%和88.2%。

各地也加大了监管力度,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对38349批次定量包装商品实施了监督检查,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为85.3%。

3、加强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

总局对涉及公平交易和安全防护的单相电能表、膜式煤气表、税控燃油加油机、一般压力表、煤矿用低浓度催化式甲烷传感器、水表等产品组织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7.6%、90%、72.7%、81.5%、100%(水表的国家监督抽查尚未结束)。

部分地方也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抽查计量器具206万台件,抽样合格率为84.2%。

4、进一步规范许可证管理。

各地加大了对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力度。

北京市局下发通知,要求每年都要对获证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安徽省局制定了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工作规程;河南省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制造许可证监督检查,查处无证制造企业12家。

重庆市局对制造计量器具企业实行“直通车服务”,组织专家到企业问诊把脉,为企业立项、办证、检测、市场开发等提供“一条龙”服务,促进了计量器具生产企业迅速发展,煤气表、智能水表、CNG加气机等产品的年产量列全国前茅。

全国共颁发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1263张。

5、严格型式批准和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

颁布了热能表、瓦斯报警仪、粉尘测试仪等第二批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由国家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型式评价,由各省级局考核发证。

为配合各口岸的检验检疫管理,下发了《关于加强红外体温检测仪型式批准管理的通知》,统一了型式评价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

下发了血细胞分析仪、燃油加油机等计量器具监督管理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了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监督管理工作。

全国共颁布国内新产品型式批准证书1622个,颁发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175个,颁发OIML国际证书7个。

6、认真落实计量器具强制检定。

全国共强检涉及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器具3200万台件,其中首检“四表”1110万台件,强检计量标准124万台件。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强检计量器具的建档工作。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建立了大约228万台件强检计量器具(不包括民用四表)的明细档案,其中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约172万台件,安全防护用计量器具约34万台件,医疗卫生用计量器具约20万台件,环境监测用计量器具2万多台件。

(二)以能源计量为重点,推进工程计量工作

1、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服务活动。

按照总局下发的通知,各地都成立了节能降耗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和服务队,结合实际制定了节能降耗活动实施方案。

北京、上海、河南等省级局与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领导小组和服务队。

各省局大都深入开展了“能源计量进企业”服务活动,组织计量管理和技术人员深入重点能耗企业,帮助企业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对尚未检定或校准的计量器具及时进行检定或校准,对检定不合格或落后的计量器具及时建议企业停用、淘汰等。

沈阳市能源计量服务队以“服务企业计量工作、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为服务目标,提出了“三服务(快捷服务、亲切服务、零距离服务)”、“三到位(深入企业到位、服务企业到位、计量检定到位)”的服务要求。

广西区局为全省54家企业建立了225项计量标准。

云南省院为会泽锌矿研制的两套电解锌整流系统大直流电参量及整流效率在线计量装置投入运行后,每年为企业节约电费360余万元。

一些院所还为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开辟了快速绿色通道。

2、制定和贯彻能源计量标准。

国家强制性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实施后,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根据冶金等九大重点耗能行业的特点,启动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目前,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冶金、电力、化工行业的标准已颁布实施,煤炭、纺织、建材等行业标准正在积极制定过程中。

3、开展企业用能专项检查,严格计量执法。

四川省局与省经委联合对化工企业开展能源监督检查和节能情况评价考核工作,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节能降耗。

宁夏区局通过节能专项检查,对节能效果不明显的13家企业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福建省局组织对16000多台能源计量器具开展强制检定工作,提高了计量器具的合格率和配备率。

吉林通钢股份有限公司投入300万元改造和更新水计量设施。

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完善公司水、电、风、汽的计量设施。

山西省通过监督检查,促使全省双百家重点耗能企业共投入资金2.09亿元,更新、新装、维护能源计量器具20636台件,使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提高23.29%,完好率提高25.4%。

4、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节能降耗。

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局建立能源计量表彰机制,在企业中积极开展能源计量管理创优活动,表彰能源计量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吉林省局与省发改委联合开展“百家企业节能达标量化工程”,对企业节能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定期公布,同时依据省发改委制定的节能奖惩相关政策实施奖惩。

河北省局对按程序评选出的“河北省计量节能优秀企业”,由省政府给予表彰并奖励。

江苏省召开了节能降耗表彰大会,对全省36个节能先进个人和37个节能先进企业进行了表彰。

5、帮助企业开展能源平衡测试。

全国节能监测管理中心完成了河北峰峰矿物局、四川攀枝花钢铁公司等单位的能量平衡测试和能源审计工作,为企业提出技改措施80多项,改扩建项目10多项,预计为企业年节约标煤近2万吨。

同时,还完成了“电机动态载荷谱”效率检测试验装置的研究,使电机使用效率平均提高3%;完成了“燃烧效率检测仪”校准标定80台;进行了“气体燃烧器”计量性能实验装置的申报及前期工作;完成了12项节能产品的甄别,使用户放心使用好的节能产品。

各地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也深入企业开展能源平衡测试,为企业的设备节能改造、为政府部门制定节能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山东等省局结合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及能源平衡测试有关技术规范,组织编制了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及使用评价系统软件和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数据监控软件,充分发挥了能源计量检测数据在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状况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

6、指导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内蒙古区局根据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指导企业建立了9项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对企业能源计量管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青海西宁市局在帮助企业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帮助西宁特钢公司制定了7项与能源有关的制度,帮助完善了能源计量器具台帐、档案等基础工作。

安徽省局对66家获证企业开展了监督审核。

2007年共对175家企业颁发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全国已有427家企业通过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7、深入开展C标志工作。

各地深入企业宣贯《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和有关定量包装商品评价的文件,宣传C标志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努力推动C标志工作向纵深开展,2007年共发C标志2589个产品规格。

各地同时加大了对C标志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安徽省局通过证后监管,注销了18家企业的C标志产品。

8、积极做好工程计量工作。

北京市局积极与北京奥组委就08年奥运会赛事的检测服务工作进行了沟通与商洽。

针对比赛使用的设备和场地,确定了实施检定、校准工作的基本方式。

目前已检定电子台秤42台、水泵4台(流量)、赛道3条(长度)。

参加了北京市政管委组织的2008年奥运会用油保障事宜协调会议,积极做好奥运加油站改造中加油机检定等计量保障服务工作。

黑龙江省局提出了由“四项服务”向“四个延伸”推进的工作思路:

即由指导性服务向统筹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延伸;由基础性服务向实施动态管理、分类监督延伸;由技术性服务向具体监管好节能设备安全运行延伸;由把关服务向做好计量监管、构建和谐林区延伸,为大兴安岭地区“以煤代木”工程服务,有效地推动了“以煤代木”工程的有序进行。

国家专业站积极为企业安全生产和重点工程服务,全年共检定、校准大型水、汽、油流量计1303台(套),轨道衡6598台,计量罐车20012辆,万立方以上大型储油罐1671个,船舶舱980只。

高电压站在国家电网公司支持下,积极开展电能精确计量,对906个单位的2315台互感器、高压仪表进行了检定、校准,完成了6个省(市)委托的104项互感器型式评价工作。

核工业放射性勘探站全年检定γ测井仪、γ辐射记录仪、航空γ能谱仪383台,固体雷点源25枚,解决了铀矿资源勘查的量值溯源问题,有力地支持了核电工业发展。

9、加快公正计量站建设。

各地加快了计量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公正计量体系,为社会提供公正计量数据服务,初步形成了“公平竞争、秤准量足”的市场环境,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2007年全国共新建社会公正计量行(站)136家。

(三)以量传体系为重点,落实科学计量工作

1、加强计量基础研究。

全面启动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现代计量基准研究》,逐步形成共享平台建设和服务的技术规范及管理制度,建成了相关信息数据库、网络系统及门户网站,共享信息超过6万条;在8个领域优化与完善计量基标准实物资源30多台套,初步形成计量基标准实物资源共享体系。

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化学部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化学计量基标准中的共性技术问题资料翻译、整理;收集、整理国家化学计量基标准资源信息1060条;开展34种标准物质的研制;申请专利2项;发表论文7篇。

初步形成了化学计量实验室网络及其运行管理方法。

在全系统对计量的科技投入也逐步加大。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已启动了财政部公益型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项目共70个课题,总局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共12个课题,总经费7000多万元。

张钟华院士带领的课题小组经过7年刻苦攻关,建成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装置,该基准为我国的计量体系和电子、电力、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等实际应用部门提供了准确数据,满足了国内电学计量量值及其它相关计量量值(温度、化学量、电离辐射、医学等)溯源的高准确度需求,为我国相关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该装置获得国家200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高电压站完成了《计量用互感器在线监测技术研究》等4项科研项目,《国家500kV工频电压比例标准》等2项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变压器分接开关测试仪标准装置》等3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

黑龙江省院、山东省院和广州市院完成了“建立GPS标准基线网”的项目,提升了GPS接收机长基线测量的能力,增强了为本地区测绘、水利、石油、地质、矿产、电力、公路、海洋、渔业等领域提供相关服务的能力。

2、加强计量标准建设和管理。

全国经各级计量部门组织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为98363项。

其中,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为39989项,计量部门授权开展计量检定的计量标准为8015项,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为50359项,2007年全国新建和改造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709项。

3、加强标准物质的监督管理。

组织研制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定用标准物质,研制了食品中营养素、有害成分农药及兽药、粮食中有毒有害元素分析用、紫菜中的砷铅镉含量等标准物质,为食品和药物检验、环境保护中不断增加的复杂测量提供了更多、更准确的标准物质。

2007年总局批准了10个单位新研制的一级标准物质92种,二级标准物质464种;通过复查合格换发制造许可证的一级标准物质253种,二级标准物质432种。

4、积极开展计量基、标准比对。

根据MRA互认协议的要求,组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国际原子时、空气中二氧化碳等10个项目的国际物理、化学量关键比对。

完成了国际物理、化学量关键比对项目19项。

同时,组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304所、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为主导实验室,北京、上海、广东等省计量院为参加单位,开展了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微波阻抗计量标准等共9个项目的国内量值比对。

完成了国内比对项目7项。

5、加强计量技术法规制修订工作。

对原来的19个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进行了换届改选,调整为18个。

新组织成立了“全国临床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

20个委员会共有委员525人,其中新任委员有260余名,还聘请了19位在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专家作为顾问,为今后计量技术委员会履行职责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年安排了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制、修订项目96项,批准颁布了78项,开展宣贯项目32项。

总局备案部门计量检定规程95项,地方计量检定规程35项。

(四)以提高有效性为重点,加强计量体系建设

1、加强计量法规体系建设。

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将修改后的计量法(修改草案)再次征求全社会意见。

发布了新的《计量基准管理办法》、《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

为提高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管理水平,公布了《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下发了《关于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引导行业自律,营造行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和谐市场环境。

2、加强计量技术机构建设。

对到期的38个省级以上院所和3个国家专业站进行了复查考核。

西藏区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完善了检定、测试条件,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了检定能力,通过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第一次获得总局颁发的计量授权证书。

本次考核42个机构检定授权共计11513项,比上次考核整体增长了约20%。

制定了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机构的评估标准,完成了矿用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技术机构的评估工作试点。

各地计量技术机构积极执行总局关于培育和发展校准市场的方针,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强化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

海南、宁夏等8个省级院所,申请并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考核,实现了全国除西藏外所有省级院所均通过了校准实验室认可。

大区中心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区域量值传递,开展了18项技术革新项目、7项比对项目,落实了2项支援西藏的计量检定人员培训任务。

华北大区中心检定省级最高计量标准320台(套),开展了大区间雷达测速仪检定装置和大区内数字多用表比对。

及时调整了国家铁路罐车站西安、茂名、包头等三个分站的授权区域;对专项授权的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铁路通信站和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进行了复查考核。

完成了国家纺织站上海分站到期换证工作等计量专业站的日常管理工作。

3、加强计量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组织全国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授权计量技术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学习计量基础知识、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全国各级计量部门依法组织实施了所辖区域内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工作。

其中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检定员有41362名,计量部门授权开展计量检定单位的计量检定员有29811名,部门、企事业单位有97074名计量检定人员取得计量检定员证。

通过培训、考核,全国已有372名国家计量标准一级考评员,4021名国家计量标准二级考评员。

4、稳步推进注册计量师制度的建设。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组织专家对51个单位891人的申报材料进行了3轮审查,完成了一级注册计量师的考核认定;二是经过十几稿修改,完成了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大纲的编写,待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批复后发行;三是完成了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的编写和初审;四是积极协助人事部推动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申报,并起草了注册计量师项目考核收费标准。

5、加快计量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了信息化需求调研,对“金质工程”(一期)建设提出了总体需求。

加强对行政许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确认。

各地也都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计量工作,建立了省级计量基础信息资源平台,开发计量标准信息采集、计量人员管理信息、计量人员考试信息、强检计量器具信息采集、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等计量管理子系统。

6、广泛开展计量宣传工作。

5.20前后,在南京举行了以“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为主题的论坛活动。

各地注重宣传实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计量宣传。

《重庆日报》连续登载了5期“计量关乎民生、诚信构筑和谐”“5.20世界计量日”主题宣传报道。

西藏区局在5月12日至5月20日之间的黄金时段,通过西藏一套、二套刊播“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主题公益广告。

湖南省局通过湖南移动、湖南联通公司向全省近300万手机用户发送了“计量是基础,节约靠大家”的公益短信。

上海市局统一设计和印制了6600张“计量友情提示”,广泛张贴在全市集贸市场、超市卖场和加油站。

江苏省局张贴宣传画1000余套,发放体温计1万3千余支、动态汽车衡使用常识宣传品3万余份、加油站计量常识宣传品5万余份。

湖北省局组织了“湖北计量好新闻”评选活动,由中新社湖北分社、湖北日报社、湖北电视台、《中国计量》杂志社等单位人员组成的评委会对收到的数十家媒体刊(播)发的111件文字类、电视类、图片类新闻作品进行了认真的评选。

(五)加强计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积极参与国际计量组织活动。

分别在上海和江苏成功举办了第42届国际法制计量委员会(CIML)会议和第14届亚太法制计量论坛(APLMF)年会,并正式接任APLMF主席和秘书国,总局蒲长城副局长任APLMF主席,计量司承担秘书处工作。

这是我国第一次成为国际计量组织的主席和秘书国。

以APLMF秘书处身份分别在越南和马来西亚举办了APEC/APLMF机械秤检定和NGV加油机培训班。

上海市院正式承担了国际法制计量组织血压计分技术委员会(OIMLTC18/SC1)的秘书处工作。

2、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的交流与合作。

在北京召开了第11次中日计量定期协议会议,就如何应对欧盟RoHS指令等问题加强了沟通和交流;在韩国举行了第四届中、日、韩计量测试合作研讨会,交流了中日韩三国未来计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在莫斯科“中国年”活动中举办了中俄工业产品技术法规、标准、计量和合格评定合作论坛,就中俄两国计量领域的合作发展等进行了研讨;派代表团赴英国国家度量衡实验室进行了计量管理培训和知识交流活动;组织代表团赴丹麦和波兰开展了城市供热计量工作考察等。

3、继续加强国际计量互认工作。

与荷兰国家计量院签署了新的型式试验报告相互承认协议,将互认产品范围扩大至非自动衡器、称重传感器和燃气表。

4、举办国际研讨班。

为了帮助亚太地区国家及经济体建立有关计量法规体系,总局和APLMF在京共同举办了亚太法制计量论坛电能表研讨班,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位学员参加了研讨,向30位学员颁发了APLMF培训证书;邀请瑞士联邦计量与认可局专家来华讲学,就“道路交通车速检测计量技术与管理”进行了研讨。

二、全面做好今年的各项计量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

计量工作将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重点,“夯实一个基础,增强两个能力,加强四项建设,提高四个方面的服务水平”。

即:

不断夯实科学计量基础,增强计量技术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计量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以民生计量为重点的法制计量建设、以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为重点的能源计量建设、以服务国家重点工程为重点的工程计量建设、以保证计量准确性为重点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建设,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可持续发展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水平。

(一)抓好民生计量,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1、组织开展好“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

总局于2008年4月18日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的通知》(国质检量函[2008]222号),决定从今年5月份起,用2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四个走进”专项行动,即“诚信计量进市、健康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镜店、服务计量进社区(乡镇、学校)”,同时达到四个“百分之百”的目标,即专项行动要力争“100%覆盖到辖区内所有的集贸市场、100%覆盖到辖区内所有的医疗卫生单位、100%覆盖到辖区内所有的眼镜店、100%覆盖到辖区内所有的社区(乡镇、学校)”。

对于此次专项行动,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牢牢把握此次专项行动总体目标,切实抓住关键环节。

落实四个走进,关键是把握好行动重点。

四个走进,虽然领域不同,但行动的重点却大体一致,那就是提高在用强检计量器具的受检率,确保在用强检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计量检测服务。

保证集贸市场、医疗卫生领域和眼镜店在用强检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达到100%,为群众提供100%的免费计量检测服务是此次专项行动的基本要求。

保证公平公正的市场计量秩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专项行动的根本目的。

实现四个百分百的总体目标,关键是要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

诚信计量进市场,要重点解决好集贸市场在用衡器和公平秤管理的问题。

对于有条件的地方,要在集贸市场推广在用衡器“四统一”管理,即统一配备、统一管理、统一检定、统一轮换;健康计量进医院,要重点解决好普查的问题,也就是要对医疗卫生单位在用医用强检计量器具实施一次全面监督检查,在此基础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建立严格依法检定制度;光明计量进镜店,要重点解决好眼镜店的计量器具配备、检定以及眼镜产品进、出货验收问题,确保验光配镜质量;服务计量进社区乡镇,要重点解决好服务的问题,要切实为广大的社区乡镇群众提供满意放心的计量服务,为社区乡镇群众免费开展血压计、人体秤等家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免费开展眼镜的计量检测等服务,真正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要认真落实此次专项行动具体要求,确保取得实效。

在开展此次专项行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结合:

一是坚持行政执法与计量惠民相结合。

此次专项行动要坚持以行政执法为手段、以计量惠民为最终落脚点。

各地首先要依法对这些领域实施监督检查,确保其在用计量器具符合法定要求。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要健全保障制度。

计量惠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制度作保障,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