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750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分桃子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材简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从小猴分桃子的故事情景入手,安排了第一个“分一分”的活动,在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只小猴分得不一样多的情况,也会出现两只分的一样多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学情简析:

“分一分”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学生对之比较熟悉,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平均分也是一个生活中常用语言,就算学生不会说,也应该知道“同样多”、“一样多”等词语,因此教学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充分感知分的过程。

目标预设:

1、知道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

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每份分得的数。

教学重点:

知道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

在分一分活动中,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小棒、帖图

           学生准备:

课堂作业本、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

一天,猴妈妈买回来8个又大又红桃子,(图片出示8个桃子),两只小猴看见了馋得直流口水,立刻就要妈妈分给他们吃,每只小猴可分到几个桃子呢?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摆一摆

①大家都想帮助小猴,请同桌两个同学用小棒代替桃子,分成2堆,看一看,可以怎么分?

②全班汇报:

你是怎样分的?

2、想一想。

师:

猴妈妈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吵翻天,怎样分,两只小猴才会都满意呢?

为什么?

请学生上来演示分的过程。

生1:

一根一根的分,每次,一只猴分到一个,分四次,最后,每只猴分到4个。

生2:

2根2根的分,每次,一只猴分到2个,分2次,最后,每只猴分到4个。

生3:

用口诀:

二四得八,知道每只猴分到4个,一次就分完了。

……

3、分木块。

师:

小猴吃完了桃子,妈妈又拿出6个木块分给他两玩,妈妈又该怎么分呢?

学生先分,在汇报。

小结:

不管怎么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数学上叫“平均分”。

4、分鱼。

师:

猫妈妈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一共有12条鱼,4只小猫想分得同样多,每只小猫要分到几条鱼?

①   小组合作分鱼:

用小棒代替鱼。

汇报:

生1:

1条1条的分,每次,一只猫分到一条,分3次,最后,每只猫分到3条。

生2:

先2条2条的分,一只猫分到2条,一只猫再分一条,分2次,最后,每只猫分到3条。

生3:

用口诀:

三四十二,知道每只猫分到3条,一次就分完了。

……

②   学习用画圈的方法来“平均分”。

 师:

小朋友可以用小圆代替鱼,用画圈的方法来表示分鱼的过程。

展示各种画法。

5、分骨头。

(独立完成)

师:

狗妈妈要把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几跟骨头?

用小棒代替骨头分一分,然后在书上的图中画圈表示。

(三)、练习巩固

1、分筷子

出示是P33.1,这里有几双筷子呢?

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和同学们一说。

2、装铅笔

出示书P33.2看看这摆得乱七八糟的铅笔,你有什么想法?

如果每盒放同样多,每盒可以放几支呢?

怎样解决呢?

3、拼五环

出示五环图,认识这个标志吗?

用20个圆环可以拼成多少个五环呢?

请同学们自己圈一圈。

(四)、拓展性学习

1、分气球

①独立看图,理解意思:

把9个气球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到多少个气球?

还剩几个?

②你是怎样想的?

 剩余的一个气球还能再分吗?

2、蜜蜂采花

理解:

16只蜜蜂飞去一半后,还剩多少只?

独立解决、交流。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分一分

(一)

贴图              分的同样多

分苹果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材简析:

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分苹果”的情境入手,安排了第二个“分一分”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在分苹果过程中,两次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进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分法的不同。

学情简析:

“分一分”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学生对之比较熟悉,也积累了一些的生活经验。

通过上节课的分桃,学生理解了“平均分”、“同样多”等含义,在知识上又做好了积累。

因此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分一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

目标预设: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具体的操作或图示的方法进一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等分的含义,会等分物体。

教学难点:

在分一分活动中,体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贴图、小棒

           学生准备:

课堂作业本、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12个苹果。

我们把这12个苹果平均分4个大组的同学,大家高兴吗?

(二)、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1、摆一摆。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

①   把这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

生:

每个盘子放3个。

②   如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生:

可以放6盘。

2、说一说。

请学生一边动手分,一边口述操作过程,然后进行汇报交流。

3、想一想。

除了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把12个苹果怎么平均分?

可以小组交流,组织全班汇报。

生1:

如果每个盘子放3个,可以放4盘。

生2:

如果每个盘子放4个,可以放3盘。

生3:

如果每个盘子放6个,可以放2盘。

生4:

如果每个盘子放1个,可以放12盘。

生5:

如果每个盘子放12个,可以放1盘。

(三)、练习巩固

1、 分苹果。

出示是P34.1情境图,请学生说一说题目的含义,然后再用学具代替苹果分一分。

(1)、10个苹果,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5袋。

(2)、10个苹果,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3袋,还剩1个。

2、装松果。

小松鼠要将18个松果装进篮子。

①   每个篮子装2个,需要9个篮子?

②   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3个?

说一说,你是怎样装的?

3、 运萝卜。

小白兔遇难题,有12根萝卜,每只小兔背4根,需要几只小兔才能运完?

3只。

(四)、拓展性学习

出示书P35.4图

(1)、先提出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X8=24(人) 或  8X3=24(人)

(2)再问:

24个小朋友做操,可以怎样排队呢?

小组讨论,汇报。

每排4人,排6排。

每排6人,排4排。

每排2人,排12排。

每排12人,排2排。

每排3人,排8排。

每排8人,排3排。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分一分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分一分

(二)

 

               1  2  3  4  6  12

帖图      12

               12 6  4  3  2  1

 

              平均分

分糖果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三)

教材简析:

教材设计了“小朋友分糖果”的情境,这是第三个“分一分”的活动。

这次分的数量比较多,通过一次“分”的活动找到答案对同学们来讲有些困难,需要通过几次来分步完成。

教材为了体现学生分的过程,专门设计了记录过程的表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分”的意义。

学情简析:

有了前两个“分一分”的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分的方法。

但由于前两个“分一分”的数量较少,学生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而本节出现的“分糖果”数量比较多,一次分得一样多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需要通过几次来分步完成。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指导,鼓励学生分法的多样化。

目标预设:

1、通过对大数目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享受分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平均分的含义,会平均分数量比较多的物体。

教学难点:

通过几次分得到平均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或豆子若干。

           学生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进行估算。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后,说明图意:

把20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

(二)、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1、分糖果。

①   5个圆片代替5个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

边分边口述操作过程。

②   将分的过程在表中记录下来。

③组织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2、分小棒。

①   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你打算怎样分?

②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三)、练习巩固                                    

1、画一画、说一说。

①   把20个梨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名同学分几个?

②   有20个梨,每名同学分4个,可以分给几名同学分?

③说一说,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你是怎样画的?

2、摆一摆、分一分。

妈妈买来24朵花,这些花应该怎样插在花瓶里,花瓶里花的朵数才会同样多呢?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记录结果。

(四)、拓展性学习

教学游戏:

同桌合作抓豆子,根据所抓豆子情况得分,如果手中的豆子能平均分成2份,得2分;还能平均分成3份,再得3分;比一比,谁得分最多?

五、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分一分(三)

挂图                      表格

 

分香蕉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简析:

教材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础上,设计了“小猴分香蕉”的故事情境,从这里开始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然后通过“练一练”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建立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学情简析:

                                              

通过前面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等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用除法表示等分过程,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分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目标预设: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景和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各部分的名称,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3、通过动手操作,体验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集体过程。

教学重点:

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挂图、帖图。

           学生准备:

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猴妈妈买回12根香蕉,要把它平均分给两只猴子,你们知道每只猴子得到几根香蕉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分一分。

请同学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几根?

请你分一分。

2、 写一写。

①   象这种平均分的活动,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12÷2=6(根),12、2、6分别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12表示有12根香蕉,2表示平均分成2份,6表示每份6根。

这个算式表示: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