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730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docx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docx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

指导教师:

***

 

学生姓名:

***

学号:

********** 

专业:

地理科学

院(系):

管理学院

 

内容摘要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是古代人类两大主要文化类型。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冲撞的历史,则是上古、中古时期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由中原汉族人民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

但在农耕文明的北方,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同时也存在着与农耕文明相对立的游牧文明。

我将会从自然地理角度,对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进行对比研究,阐释造成两种文化差异的原因。

并从军事及商业两个方面,揭示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农耕文明;游牧文明;自然地理

Abstract

Nomadiccultureandfarmingculturearetwomajorancienthumanculturetypes.Thehistoryofexchangesandcollisionsbetweenthenomadicandagriculturalnationalities,isanimportantpartofhumanhistoryinancientandmedievaltimes.Chinaisanancientagriculturalcountry,farmingculturehasalonghistorywhichwasbeendevelopedbytheHannationalitypeople.Butinthenorthoffarmingcivilization,therearemanyethnicminoritieslive.Atthesametime,itstillhastoagriculturalcivilizationtheoppositeofthenomadiccivilization.Iwillfromtheperspectiveofnaturalgeography,thenomadiccultureandfarmingculturecontrastresearch,explainedthecauseoftwokindsofculturaldifferences.Andfromtwoaspectsofmilitaryandcommercial,toreveal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ancientnomadicandagriculturalnationalities.

Keywords:

Farmingcivilization;Nomadiccivilization;Physicalgeography

 

1农耕文明与农耕民族.........................1

2游牧文明与游牧民族.........................2

3地理环境的对比.............................

3.1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3.2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3.3地形地势差异.............................

4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

4.1军事冲突................................

4.2商业往来................................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

1农耕文明与农耕民族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中国的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我国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大体以秦长城为分界。

长城以南、甘肃青海以东地区,气温和降雨量都比较适合农耕的要求,可以实行复种。

在这里,定居农耕民族占统治地位,其生产结构的特点是实行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多种经营。

粮食主要是谷物。

因此,班固说“辟土殖谷为农”。

中原人又因此被称为“粒食之民”。

农耕文明的重要表现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

农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缚,闭关自守。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典型的农牧结合的经济结构。

农耕文明发展的后期,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而相对的海洋文明而讲,就是清代没落的最主要原因。

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因特有的农耕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所以,一种农耕文明之所以能称为农耕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农耕文化,两者缺一不可。

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

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

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

历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经常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致突然消失。

而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2游牧文明与游牧民族

我们经常见到“游牧”一词,以及由其衍生的大量词条,如游牧民族、游牧部落、游牧业、游牧经济、游牧社会、游牧文化、游牧制度、游牧文化圈、游牧世界、游牧文明,等等,但对“游牧”一词的确切内涵,却很少有人顾及。

游牧即不定居地从事放牧,它与农耕是古代世界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经济生产养育和形成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

因此,“游牧”一词指的是一种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

游牧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民族。

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

首先,从游牧生产上看,牲畜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新石器时代是北方聚落人群最早驯化了羊、牛、马,而后渐次传到中原地区。

尤其是马的驯化,最有力地反映了北方民族的创造力。

其次,从游牧文明所表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看也是如此。

仍以衣食住行为例,游牧民族的居室蒙古包,早在匈奴时期就已发明并广泛使用,它由木骨架和外覆毡片组成,拆迁方便,冬暖夏凉,抗风御雪,随牧群移动,极为灵活,是适应游牧生产生活的一大创造。

再次,从草原王朝的政治组织上看也有力地反映了游牧文明内在的创造力。

中国北方草原民族自春秋战国时期始,形成了一代代不同规模和以不同形式体现在中华民族大框架中的草原王朝,其政权内部的结构方式,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既不断向中原王朝学习,又有自己适应草原社会发展的独到之处,形成了适应游牧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

这种创造影响了后来的大元王朝和大清王朝的统治政策,对当今多民族国家的治国之道也有重要启示。

2.1中国主要游牧民族及其所建立政权

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众多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谱写了一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历史上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一度在中原建立了政权,经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和涤荡,他们一部分西迁、一部分在历史中消亡,一部分融合入汉族,一部分仍保持了本民族的特征和习俗,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

3地理环境的对比

古代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以长城为分界线,长城以南为中原农耕文化,以北为北方游牧文化。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历代长城总长达到21196.18千米。

中国历代都有修筑长城(如图1),到明朝之后,修筑起了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的明长城。

图1中国历代建筑的长城

3.1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见表1、图2),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表1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表

温度带 

范围 

≧1000℃积温 

作物熟制

热带

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 

>8000℃ 

一年三熟

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亚热带 

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稻麦两熟或双季稻。

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我国冬小麦、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

中温带

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

1600-34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

寒温带

黑、内蒙古的最北部

<1600℃

一年一熟

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为主:

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高原气候区

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西部

<2000℃

一年一熟

青稞等。

图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图

长城刚好处于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

中原农耕民族处于暖温带、亚热带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从北太副高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西北季风影响本地。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适宜的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光和热。

种植的作物主要有冬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麻等。

而北方游牧民族大部分处于中温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由于远离海洋,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内陆,因而干燥少雨。

气候呈极端大陆性,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受制于环境因素,有限的光热条件,并不能像农耕民族一样发展农业,只能从事牧场放牧。

一到冬季,气候变得寒冷,游牧民族只能举家南迁,寻找适合居住的地方。

3.2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见表2、图3)。

 

表2干湿地区划分及其分布表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和植被

湿润区  

>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南大部、东北的东北部

气候湿润,森林

半湿润区   

400-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

半干旱区   

200-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

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

干旱区

<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

气候干旱,主要为荒漠

图3干湿地区划分及其分布图

中原农耕民族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常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

降雨集中在夏季,东南季风携带着水汽由海洋吹向陆地,促进了沿途地区植物、作物的生长;而北方游牧民族主要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年降水量少于蒸发量。

夏季风难以到达内陆地区,加之干燥的气候,不适合植被与作物的生长,只能依靠于草原上的水草地进行放牧。

400毫米等降水线,是中国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地区分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东南是受太平洋及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的湿润地区,适宜农业发展。

400毫米等降水线西北部虽然有少量的内陆河与地下水灌溉的绿洲农业,但在这里占压倒优势的是游牧经济。

中原的农耕生产方式向北最远只能扩展到这条线,而北方的草原游牧部落如果向南突破了这条自然环境划定的界线,也会感到自己的畜牧生产不合时宜。

于是400毫米等降水线就成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边际线。

3.3地形地势差异

中国地势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三级阶梯状分布(如图4)。

中原农耕民族主要聚居于第三级阶梯内,而北方游牧民族主要生活在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北部。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位于黄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起燕山山脉,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至苏、皖北部。

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跨越黄河、海河、淮河等流域,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

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淮河流域处于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其气温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温8—15℃。

华北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黄潮土为华北平原最主要耕作土壤,耕性良好,矿物养分丰富,在利用、改造上潜力很大。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

位于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系由两湖平原(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总称)、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气候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中亚热带北缘。

年均温14~18℃,最冷月均温0~5.5℃,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270天。

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于春、夏两季。

地带性土壤仅见于低丘缓冈,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

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为水稻土。

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平原内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10%。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适宜农业作物的种植,利于巩固农耕民族的政权,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

图4中国地势三集阶梯示意图

4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

众所周知,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类型大体上呈现出两大主要类型,即西北部的游牧文化和东南部的农耕文化。

农耕民族需要从游牧民族地区取得牲畜和畜产品,游牧民族则需要从农耕民族地区取得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形成了两类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

与此现象相互对应的一个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周边民族与中原的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即频繁的军事冲突、统一、分裂、交流、依存、统治与被统治等等关系现象,大都发生在上述周边与中原的关系之中。

实际上所谓周边与中原的关系主要是北部、西部的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之间的关系。

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主要有两点:

军事冲突与边境商业往来。

4.1军事冲突

游牧民族由于种植业基础的薄弱,形成对农耕民族的经济依赖。

在正常的经济交往受到阴碍或不能满足需要时,往往诉之于战争。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土地利用上是有一定矛盾的,加上游牧部落的这种掠夺性,往往构成对农耕民族的威胁。

战国、秦、汉是农区向牧区扩展的重要时期,扩展的方式主要是移民实边和戍军屯垦,扩展的主要结果之一是在农区和牧区之间造成了一个颇为广阔的半农半牧地带。

除了屯戍以外,流移或被俘进入牧区的汉族人民对农耕文化在当地的传播也起了很大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东汉末年以来匈奴、羌、氐、羯、鲜卑等族的内迁和南下,出现过与秦汉相反的牧进农退的变化。

中原农耕文化经受过一次严峻的历史考验。

不过,内迁各族在与汉族接触中都或迟或早接受农耕文明,并逐步与汉族相融合。

隋唐是农区和农耕文化再度扩展时期。

这一时期半农半牧区界线与汉代差别不大,但该区内部农业比重却有明显增加。

唐代广泛吸收少数民族内附,使之逐步向农耕文化靠拢。

突厥族和契丹族在唐朝农耕文化的影响下,种植业有所发展,其游牧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宋代出现了西夏王朝。

甘肃、青海则多为吐蕃余部所据。

这些民族虽在与汉族接触中逐步学得农业技术,但在相当长时期内仍从事畜牧业。

上述情况使畜牧业比重在一个时期内明显上升,但并未改变秦汉以来半农半牧区的基本面貌和界线。

 

明淸时代,我国农牧区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

明代统治区域西部不过嘉峪关,新疆、漠北以至河套地区的大部分为游牧的蒙古人所占据。

但明朝辖内的半农半牧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上转化为单纯的农区,从而结束了该区长期以来农耕和游牧两种生产方式拉锯式进退的局面。

明政府鼓励垦荒,又实行大规模屯田,满族入关后,合内地和草原为一家,结束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长期军事对峙的局面,内地与北部、西部少数民族之间的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更广泛地展开。

又由于人口激增,耕地吃紧,传统牧区成为人们开辟新耕地的重要方向。

经过各族人民将近一个世纪的辛勤劳动,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游牧民族进一步被同化。

4.2商业往来

游牧经济中的畜牧业具有一定的非自足性,游牧民族的游牧畜牧业只是游牧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是整个经济结构中的主体,但它不能满足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全部需要。

更具体地说,甚至不能满足游牧民族在食物方面的基本需求。

由畜牧业所提供的肉、奶等食物也只是游牧民族全部食物构成中的一部分。

简单地说,人类毕竟不是纯食肉动物,没有哪个游牧民族能完全依靠肉奶等食物而长期生存,他们总是要以一定比例的植物性食物来补充或改善食物结构。

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人类是界于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之间的一种动物,人类必须兼顾上述两种食物类型,不能长期地只食用其中的一类食物。

从总体上说,单纯地依赖畜牧业产品或农业(种植业)产品为生,都不是人类科学的食物结构。

为了保持食物结构的合理性,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就必须尽可能地维持他们间互补关系的正常发展。

从农耕民族方面来说,他们输往游牧地区的产品相对而言是十分丰富的,但最主要的或游牧民族最需要的是粮食和衣料,其次可能就是其他用于日常生活的一些手工业产品及日常生活消费品如茶、盐等。

至于史书中大量记载的有关向北方游牧民族输出铁器的情况,也确实是不容忽视的历史事实,但是,铁器和其他金属制品实际上并不是典型的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之间进行交换的物品。

某个地区是否出产铁或其他金属并不是由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决定的。

两种经济文化间之所以会有上述物品的交换,主要与二者间的社会发展水平有关,或者说与实际开采能力有关。

就两种类型文化间所进行的产品交换而言,大体上,游牧民族所获得的主要是日常消费品,而农耕民族所获得的主要是生产用品或生产资料。

游牧民族输出的产品以大型牲畜为主,这大大提高了农耕民族的综合实力:

大量的马匹提高了他们的军事力量,这是学术界所公认的,而牛驴骡的输入则极大地提高了农耕民族的社会生产力水平。

在另一方面,游牧民族所得到的粮食、衣料、茶等日常生活用品并不能明显地提高他们的实力,而仅仅是暂时而有限地提高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促进游牧民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或者说不能直接地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水平。

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这种经济联系和矛盾斗争,表现在各自的文化冲突上,即在经济上互相联系、又互相斗争,此消彼长。

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以至整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两者长期的联系和斗争中,促进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和各自发展,总的趋势是农耕文化不断扩张。

 

参考资料

[1]XX百科.农耕文明、游牧民族.

[2]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经济上的互补与非平衡需求,2003.

[3]胡卫国.我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对立与融合,2007.

[4]田澍、马啸.1980年以来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文化研究评述,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