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通案改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555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通案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下通案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下通案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下通案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下通案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通案改1.docx

《四下通案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通案改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下通案改1.docx

四下通案改1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

1.理解并掌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经历解决问题和计算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

1.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一题多解的方法。

2.培养学生讲究公共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有括号试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会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预习提纲:

括号运算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1.出示卡片口算题。

25﹢15-18=36÷4×7=56÷8+14=

32-3×9=4×12+12=(32-8)÷4=

2.提问:

(32-8)÷4=这一题你是怎样计算的?

为什么要先计算(32-8)呢?

不是有除法吗?

3.教师:

这是有括号的算式,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4.板书课题。

1.出示教材第10页的主题图。

2.提问:

图上画了些什么?

人们都在干什么?

根据画面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3.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人员,下午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讨论: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4.先鼓励学生列分步算式,然后将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作业布置

做练习三第3题

随堂检测

360÷(70-4×16)158-[(27+54)÷9]

板书设计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小括号()

中括号[]

教学反思

 

《租船问题》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处理租船问题的最优方案,能花最少的钱去租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租船的最优方案迁移至生活中其他的最优事件,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租船的方案

教学难点:

最优方案的觉着。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引导法

预习提纲:

租船问题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1.师:

同学们,春天到了,老师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他们想去划船,遇到了租船问题,请帮他们想一想,怎样租船最省钱?

(板书:

租船问题)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出示问题:

人数:

32人

小船租金:

24元/艘大船租金:

30元/艘

小船人数:

4人/艘大船人数:

6人/艘

2.师:

怎样租船最省钱?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你们有什么想法?

同桌讨论。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合作交流:

提示:

大船和小船的租金不一样,坐的人数不一样,每人付的钱……

大船:

30÷6=5(元)小船:

24÷4=6(元)

大船便宜,尽量多租大船。

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钱?

32÷6=5(条)……2(人)

5条大船,1条小船:

30×5+24×1=174(元)

师:

这是最省钱的方法吗?

你还有什么想法?

(三)逐步调整,深入研究

1.生:

租5条大船,1条小船,小船上还会空出两个座位,如果不空座位会不会更省钱?

2.师:

小组合作,再调整试试,看看能否说明5条大船和1条小船是最省钱的?

小组合作,再次调整试一试。

3.反馈交流,上台展示:

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需要花费:

4条大船:

30×4=120(元)2条小船:

24×2=48(元)120+48=168(元)

(四)总结过程,形成方法

1.师:

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

先假设,再调整。

2.介绍假设策略:

(五)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1.问: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问:

今天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作业布置

课本11页第四题

随堂检测

1、有27名老师带203名学生去游玩,怎样买票省钱?

成人:

40元学生:

20元团体(30人及30以上)30元

2、某公园门票售价有两种方案:

方案A:

成人160元/人儿童40元/人方案B:

团体(5人及5人以上100元/人)

1、如果有5个成人、5个儿童,怎样购票最合算?

2、如果有3个成人、5个儿童,怎样购票最合算?

板书设计

租船问题

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

(一)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组组合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小正方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

预习提纲:

观察物体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一、情境引入。

1.师:

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出示图片)

2.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

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3.师:

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4.师:

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

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

(二)探索新知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

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2)师:

到底对不对呢?

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

(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

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

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7)小结:

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

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一生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教师黑板上贴出学生对应作品)

(3)师:

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4)学生动手操作

(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练习四1、2题

随堂检测

练习四3题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一)

上面,前面,侧面

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

(二)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或者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小正方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

预习提纲:

观察物体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一、复习引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手影游戏吗?

人们用灵巧的双手能够变换出很多活灵活现的影像。

让我们欣赏一下。

2.师:

在刚才的视频里,你们观察到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生:

人的手没变,影子的形状变了。

3.师:

你知道吗?

在对图形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类似这种的变与不变的现象。

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对物体的观察。

二、探索新知

1.师:

上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四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其实搭建的方法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出示图形:

2.活动建议:

(1)用4个小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

(2)想象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在纸上摆出来。

(3)观察立体图形,验证想象的结果。

3.学生活动,师巡视调样。

4.师:

哪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到前面来展示?

第一组展示:

(1)师:

他们组摆了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黑板贴图),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

(2)师:

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生:

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相同。

(3)师:

前面我们发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你又有什么新想法呀?

生: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1)师:

还有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2)问:

这个立体图形,检验一下,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

(3)师:

通过这组的答案的观察结果,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

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5.同时出示三组图形

(1)师:

为什么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呢?

(2)师:

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怎样可以快速判断?

6.学生分组讨论

7.交流信息

生:

看三个物体的长、宽、高,对应两个数据相等时,从对应角度观察才有可能相等。

8.师:

我们还有很多种拼摆的方式,是不是也会有这种现象呢?

我们来看一看。

(展示其他方案,应用观察方法对比)

作业布置

练习43、4题

随堂检测

课本14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二)

教学反思

《加法的交换律》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小组合作,观察、比较、发现、验证、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过程与方法:

会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用“发现、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语言概括加法交换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授法

预习提纲:

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1、创境激趣

1.口算:

25+1212+2559+2121+5924+7676+24

35+3939+3552+4343+5232+5050+32

2.出示主题图,学生说一说有哪些信息?

能提出什么问题?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例1.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自主探究

1.独立解决问题。

2.学生汇报解题过程,老师板书: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通过观察比较得出:

40+56=56+40

3.小组合作:

(1)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并写下来;

(2)观察算式,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

(3)再次举例验证你们的发现;

(4)把你们的发现记下来。

4.汇报交流,概括出: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加法交换律。

5.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a+b=b+a

6.想一想:

减法、乘法、除法中有交换律吗?

7.想一想:

在以前的学习中,哪里用到了加法交换律?

三、建构新知:

我们得出了什么规律?

是用什么方法概括出加法交换律的?

(发现、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四、应用定律练习五第1题。

5、总结

作业布置

课本19页练习五1、2题

随堂检测

1.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25+65=____78+64=____

2.连一连。

83+31564+73

42+87315+83

73+6487+42

3.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300+600=____+______+65=____+35

a+___=96+______+c=___+b

4.下面那些算式用了加法交换律?

请在前面打√。

(1)31+19=19+31

(2)76+18=18+76

(3)37+45=35+47

(4)72+28=28+72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a+b=b+a

教学反思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应用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

乘法交换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

预习提纲:

乘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

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小结: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师问: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出示:

(25×5)×225×(5×2)

=125×2=10×25

=250(桶)=250(桶)

a×b=b×a(a×b)×c=a×(b×c)

完成“练习六”的第1~4题。

作业布置

练习71、2题

随堂检测

课后练习做一做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

a×b=b×a

教学反思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初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启思法

预习提纲:

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

教师板书一些商品价格,让学生认一认商品的价格。

教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对象——小数。

你想学习小数的哪些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并作板书。

1.教学例1.

(1)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身高。

(2)提出问题。

教师:

你们的身高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

(3)小组合作探究:

3分米、7分米、3厘米、6厘米、6毫米、13毫米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

(4)根据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板书。

(5)讨论:

什么样的小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A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B组织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小数的意义。

C教师讲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并板书。

(6)议一议: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完成教材第5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题。

3.完成教材练习九第2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练习九12题

随堂检测

课后做一做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1.35三点零八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