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章节非选择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380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章节非选择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章节非选择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章节非选择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章节非选择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章节非选择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章节非选择部分.docx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章节非选择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章节非选择部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章节非选择部分.docx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测试题分类之章节非选择部分

高三历史开学测

章节部分非选择题

1.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现,外交舞台纵横捭阖、风云变幻。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历史更是跌宕起伏,几经波折,回首这段历史,令人深思。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曾几何时,我们遭受着外国列强的侵犯;曾几何时,我们饱受困苦的饥荒。

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这是一段令人反思的历史,弱国无外交,记住这个硬道理。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的外交也揭开了新的篇章,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近代史上,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哪两场侵略战争直接相关?

(2)图一、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参加的哪两次国际会议?

在图二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3)图三反映的是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其意义如何?

图四中的美国领导人是谁?

中美及中日关系的改善有何影响?

【答案】

(1)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

(3)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尼克松。

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解析】

试题分析:

(1)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历史知识记忆能力。

鸦片战争使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的独立主权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以与鸦片战争有关;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以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

(3)国际会议:

材料所示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参加的国际会议,根据教材所学,可以知道是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方针:

图二的会议是万隆会议,所以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个会议上,由于西方国家的极力阻挠,使得会议有可能走向歧途,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发言,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最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3)意义:

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是: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四是反映尼克松访华时的图片,所以图中的美国领导人是尼克松。

影响:

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与迁移能力。

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改善,意义在于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难度】较难

2.近代中国就是一部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历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一特点是由什么决定的?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在上述两方面的表现

(2)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在反封建专制方面侧重点有何不同?

辛亥革命为追求民主进步做出了哪些贡献?

(3)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运动的共同任务是什么?

分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

【答案】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太:

重点是反封建专制,同时也反外来侵略,无追求民主进步。

义:

只反外来侵略,并无

反封建专制。

(2)不同:

新:

思想文化领域。

辛:

政治领域。

贡献: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共同任务:

反帝反封建。

共同原因:

中共正确领导,人民大力支持(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说明我国是半殖民地;“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说明我国当时是半封建社会,所以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由当时我国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表现: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任务是反封建,但是后来由于清政府借师助剿,而有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义和团运动主要是“扶清灭洋”,所以只是反对外来侵略而不反封建专制。

(2)不同:

由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所以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而辛亥革

命是一场政治运动,所以主要在政治领域。

贡献:

这一题只要结合所学知识,将与民主有关的辛亥革命的果实迁移过来即可。

主要表现在: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共同任务:

由于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运动处在相同的国情之下,所以两者的共同任务也一样,就是反帝反封建。

共同原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是在中国共产党这一中流砥柱的带领下取得的最终胜利,所以其共同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取得胜利,又是因为广泛的动员了民众,所以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又是另外一个原因。

【难度】困难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与董仲舒的伦理思想是对他们生活时代所提出的挑战的回应。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以及血缘关系的淡化,贵族间攻伐、僭越之事屡有发生,出现了孔子所谓“礼崩乐坏”的天下大乱的局面。

董仲舒生活在西汉鼎盛的汉武时期,虽然那些“自为法令、拟于天子”的势力迭遭打击,但尚未彻底铲除而继续威胁着皇权的巩固。

另一方面,小农也面临着被兼并而破产的境地。

某些封建官僚贵族“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蓄其积委”,使劳动人民“日削月胺、寝以大穷”。

——马国华《孔子与董仲舒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二“为仁由己。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材料三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再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孔子与董仲舒的“生活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并以此说明两位思想家作出“回应”的各自的目的。

(2)据材料二,孔子认为实现“仁”的途径有哪些?

(3)据材料三、四,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分别指出其目的。

【答案】

(1)挑战:

春秋时代:

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或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1分)汉武时期:

皇权受到威胁;小农破产。

目的:

孔子:

恢复礼乐制度。

董仲舒:

维护皇权和小农经济。

(2)途径:

通过自身努力;宽容待人;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

(3)材料三思想:

天人感应。

目的:

用上天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

材料四思想: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

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因此根据材料中“王室衰微”“贵族间攻伐、僭越之事屡有发生”“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出现了礼崩乐坏”等信息可知孔子的面临的时代挑战是:

春秋时代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或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董仲舒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政治上“继续威胁着皇权”,经济上“小农也面临着被兼并而破产的境地”,由以上信息概括得出:

汉武时期:

皇权受到威胁;小农破产。

关于二者回应的目的:

必须并结合二者的主张和时代挑战来回答。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董仲舒则是要加强皇权,实行仁政,保护小农经济。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可知一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应推己及人,宽容待人;而“克己复礼为仁。

”则是要求克制自己的言行,合乎礼的标准和规范。

(3)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材料三中董仲舒把君王统治、民生等与灾变同具有意志的上天联系在一起,可知为“天人感应”。

其意在通过上天的权力平衡至高无上的皇权,使其有所惧而勤政爱民,实行仁政。

依据材料四中董仲舒认为百家观点不同,应该将其统一,推崇儒家可知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

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正因为适应了加强和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汉武帝接受了其建议。

【难度】较难

4.二战后现代化发展模式殊途同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945年之后,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

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联,所有的资本都由国家拥有,按照需要提供给管理者和工人,所有的生产和交换都由公共权力机构预先制定计划。

在苏联式社会主义中,政府的角色是无所不包的。

另一端是由美国来代表的,这种体制之下经济交换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由私人所有,而私人所有者自己来选择投资渠道并决定工作机会的提供。

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都不是纯粹的,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也是通则,只不过政府干预的程度有所不同。

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美国体制的主要缺陷则是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安全面对着的威胁。

在“二战”后的年代里,美国人力图纠正其缺乏经济安全的问题,其努力之巨,远远超过苏联人在纠正其缺乏自由的问题上所付出的努力。

——摘编自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苏的经济体制。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任意一国经济体制的利弊。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调整?

为改变材料所述现状,苏联作出了哪些努力?

(3)指出苏联模式对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有何影响?

(3分)结合史实说明1978年以后,中国如何逐步突破苏联模式?

【提示:

两问均可从农业、工业、所有制任选一方面作答】

(4)根据上述材料及回答,

你获得什么启示?

【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答案】

(1)美国:

市场经济体制;苏联:

计划经济体制。

美国:

①利:

竞争机制,社会生产效率高。

②弊:

周期性经济危机,社会公平相对缺失。

苏联:

①利:

社会相对公平,初期工业化速度快。

②弊:

后期计划体制易陷入平均主义,导致效率低下。

【任选一国同等得分,不拘泥于答案,言之成理即酌情给分】

(2)美国调整: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建立战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体系

苏联努力: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3)影响:

①农业:

农业集体化(或合作社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工业: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所有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斯大林模式)。

突破:

①农业:

1979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工业: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国企改革为核心。

③所有制:

逐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混合的经济体制(或1992年以来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如: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材料可直接得出美国:

市场经济体制;苏联:

计划经济体制。

美国:

①利:

竞争机制,社会生产效率高。

②弊:

周期性经济危机,社会公平相对缺失。

苏联:

①利:

社会相对公平,初期工业化速度快。

②弊:

后期计划体制易陷入平均主义,导致效率低下。

(2)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领域进行的调整实际上考查的是美国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即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回答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则踩点给分,每点1分,但不超过3分】;建立战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体系【如回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也给1分】。

而苏联的努力也就是针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即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农业方面实行农业集体化(或合作社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工业: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所有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斯大林模式)。

1978年中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在农业:

1979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工业: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国企改革为核心;所有制:

逐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混合的经济体制(或1992年以来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这是开发性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也就是讲明市场与计划的关系。

材料所讲的是以美国为例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以苏联为例的计划经济体制。

不管是市场经济体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都存在着问题,针对着这些问题,美国和苏联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这说明了现代化发展模式应该是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

【难度】较难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

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均摘自《汉书·食货志》

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

【答案】

(1)现象:

秦朝的暴政;文景之治。

(2)关系:

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导致民不聊生,甚至天下大乱;轻摇薄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

社会安定。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主要涉及秦朝赋税沉重,如“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它是秦朝暴政的表现;材料二主要反映汉代赋役较轻,如“十五而税一”和“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是为文景之治。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一是负面历史现象,材料二是负面历史现象,回答本题一定要按照题目要求“从赋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作答,比如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会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轻摇薄赋,劳动人民得以修养生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难度】较难

6.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纵观民生问题的各种看法,有利于以史为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曰: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完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孟子·离娄篇》

材料二:

商贾贸负贩之不可缺也,……夫唯通市以无所隐,而视敌国之民犹吾民,敌国之财皆吾财也。

……利于国,惠于民,择术之智,仁亦存焉。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三:

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

——孙中山(1924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孟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

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的什么观点?

根据材料二概括其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孙中山认为应如何实现民生主义?

(4)综上所述,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案】

(1)治国之道:

仁政社会现实:

礼崩乐坏或诸侯混战民不聊生

(2)观点:

工商皆本目的:

利国惠民,实现仁政

(3)理解:

全体国民安享幸福方式:

平均地权,节制

资本

(4)主要途径:

以民(人)为本;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国民平等(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问,从材料中“君不乡(向往)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后一问联系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回答即可,分裂割据,礼崩乐坏,诸侯混战,民不聊生。

(2)问,从材料中“商贾贸负贩之不可缺也”,说明了发展商业重要性,体现了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的思想观点。

材料中“利于国,惠于民,择术之智,仁亦存焉”说明商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利国利民,体现仁政。

第(3)问,“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可知,孙中山要实现共同富裕;联系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回答即可,从材料中“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孙中山要通过提倡实业的方式实现国家富强。

第(4)问,此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成理即可。

综合思想材料,说明实现的总体途径。

协调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健全民主法治,稳定政局;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政策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

【难度】困难

7.中国近现代外交,外交理念与世界意识发生了变化。

材料一“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

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

材料二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

“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三(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

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

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5次。

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

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

鸦片战争后,清廷一些官员一方面出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力图

解除不平等条款对中国的束缚,伸张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这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

因此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接受英、法、美、俄等国公使入京设馆。

作为对等性的反应,1868年,清政府向欧洲派出了第一个外交使团。

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也被派往伦敦,翌年,在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设立使馆。

材料四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

“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

“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

如果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字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

这一认识指导下的对外交往的理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

(3)材料三和材料一相比较,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都主张融入世界。

简要分析两个时代与世界融合不同状况的原因。

【答案】

(1)认识:

中国是宇宙的中心,是世界的中心

理念:

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礼番外交)

(2)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的。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3)变化:

清朝统治者开始抛弃传统的天朝上国意识,转向学习西方,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外交交往理念。

原因:

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为了解除不平等条约的威胁,维护国家利益,急需要了解近代国际外交知识。

(4)毛泽东时代没有(没有完全)融入世界:

国际上处于两极格局下,美

苏激烈斗争,世界局势紧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企图扼杀新中国;国内左倾错误发展。

邓小平时代融入世界: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等打破了外交僵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误,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开始改革开放;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迅速发展,形成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可得出中国古代对字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即中国是宇宙的中心,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得出古代中国的外交观念是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并结合鸦片战争的背景、性质、结果及其影响分析回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阅读材料提炼信息,比较归纳的能力,由材料中“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分析可知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逐渐用平等眼光看待世界;原因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联系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冲击归纳即可。

(4)毛泽东与邓小平处于不同的时代,因此需要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分析,毛泽东时期美苏两极格局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仇视,中国当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而到邓小平时代,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实施改革开放以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中国融入世界。

【难度】较难

8.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

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

……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

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材料五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

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

……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

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