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单县二中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1599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 单县二中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必修二 单县二中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必修二 单县二中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必修二 单县二中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必修二 单县二中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二 单县二中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

《必修二 单县二中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 单县二中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二 单县二中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

必修二单县二中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考点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4课)

◆复习目标:

考纲: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课标: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自主梳理

1、填写下表。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经济模式(斯大林经济体制)

(1)背景:

 

(2)内容(表现):

 

(3)评价:

◆要点突破

1、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目的不同:

前者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后者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途径不同:

前者是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后者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两种政策的实行,除了当时形势需要外,还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关。

(4)两种政策的结果表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新经济政策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俄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2、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和影响。

(1)特征:

经济方面: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

政治方面:

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个人专权,民主法治被忽视,缺少群众监督,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

思想文化:

个人崇拜成为社会思潮,思想学术受行政干预。

(2)影响:

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化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同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

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

它忽视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中国照搬苏联模式,致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合作探究

材料1: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

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

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

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2: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

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原因是什么?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3)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随堂检测

1.(2012·厦门模拟)“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

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

”当时俄国得以“复苏”主要是因为(  )

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了新经济政策

C.开展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D.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

2.(2012·南京模拟)下图为1922年与1925年苏联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对比图,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B.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C.国内外战争的结束D.农业集体化程度的提高

3.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苏联后写道:

“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

”“消极的东西”主要含义是(  )

A.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B.新经济政策的弊端

C.支持工业化,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D.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一位俄罗斯人说:

“我们不否认自己的生活比从前苦,但是国家并不比过去穷。

我们现在并不是没有面包、鱼肉、牛油,而是将这许多食品运到外国去换工厂机件了。

”这应该是在描述(  )

A.19世纪60年代的农奴制改革B.20世纪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

C.20世纪30年代的斯大林模式D.20世纪60年代的赫鲁晓夫改革

5.(2011·江苏高考)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

“在一些大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到来以前,经济关系或经济体制类型即为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民的自由贸易。

”在1922年他还指出:

“每当我写到新经济政策问题时,我总要引我1918年那篇论国家资本主义的文章。

这曾不止一次地引起某些青年同志的怀疑。

但他们的怀疑主要是在抽象的政治方面。

他们觉得,生产资料属于工人阶级,国家政权也属于这工人阶级,这样的制度就不能叫做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不可能高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

材料2:

关于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两幅漫画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直接原因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

(8分)

 

(2)依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概述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突出特点及其局限性。

(8分)

考点2苏联的经济改革(第17课)

◆复习目标:

考纲: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标: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自主梳理

名称

背景

内容

评价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要点突破

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1、特点:

(1)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整体上都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戈尔巴乔夫则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要求国家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在政治上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则最终放弃了党的领导,使苏联回到资本主义道路,并且导致了苏联解体。

2、启示:

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1)改革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2)在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同时,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原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须和必要的。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

······对于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材料二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

经过70多年的建设,1985年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

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

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的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全球通史》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八十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1)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新经济政策“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苏联、中国改革出现不同结果,对你有何启示?

◆随堂检测

1.(2012·沈阳模拟)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自留地占全国耕地的4%,但其产量却占苏联农产品总量的25%。

这说明当时(  )

A.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的发展B.个体农业是苏联农业的支柱

C.苏联政府仍然在片面发展重工业D.苏联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

2.(2010·北京高考)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3.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2010·福建高考)《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

“莫斯科:

是巨大的机会吗?

”“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

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

5.(2012·济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18年列宁说: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1921年列宁又说:

“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2:

1950年,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

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

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

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

(1)依据材料1,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8分)

 

(2)依据材料2,归纳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

(10分)

考点3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第15课)

◆复习目标:

考纲:

(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课标: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自主梳理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原因:

 

2.标志:

3.表现:

4.特点:

5.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2.内容(措施)

 

3.特点:

4.实质:

5.影响:

 

◆要点突破

一、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1、特点:

(1)新的理论:

国家对经济直接干预;

(2)新的发展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新的起点:

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4)新的制度:

罗斯福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历史影响:

(1)渡过危机:

新政事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2)维护民主: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

(3)改变生活:

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生活,如政府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4)创新体制: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

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

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

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

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合作探究

1.(2011·福建高考)以下三幅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

A.生产相对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2012年山东文综29)(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6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6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4分)

◆随堂检测

1.右图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幅漫画,它主要反映胡佛政府采取的措施(  )

A.对缓解危机收效甚微

B.使自然环境逐渐恶化

C.安抚了农民的不满情绪

D.促成了福利机制的建立

2.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  )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3.(2012·南京模拟)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

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制外国商品的竞争

B.是应付危机、解放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的失败

D.客观上调节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了英国经济发展

4.(2011·安徽高考)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5.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里的“严重缺点”主要是指(  )

A.高度垄断  B.自由放任C.忽视农业D.通货膨胀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根据本章程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

(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出于互助或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

(2)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组织或协助其自选的工人组织,作为雇佣任何雇员的条件。

(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或其他雇佣条件。

——美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

材料2: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

……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

材料3: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

……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1)根据材料1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

(2)材料2和材料3又反映出新政的哪些特点?

这和解决当时的经济危机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

(3)结合以上材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性质。

考点4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16课)

◆复习目标:

考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自主梳理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背景:

1、理论基础:

凯恩斯主义;

2、实践经验: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3、危机教训: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教训。

二、50——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内容(措施)和影响。

1、措施:

(1)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方式: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结果: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2)调整企业经营管理:

人民资本主义:

含义:

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影响:

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经营者革命:

含义:

企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影响:

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完善福利制度

福利来源:

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特点:

是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的保证;

种类繁多;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实质:

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影响:

利:

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消费;

弊: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降低了人们生活的积极性。

2、影响(总体):

(1)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2)7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涨”现象。

三、70年代后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

1、背景:

7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涨”现象。

2、措施: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要点突破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及认识。

1、原因:

(1)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反省;

(2)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3)新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的产生。

2、表现: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干预资本主义阶段;

(2)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

(3)股份公司增加,企业普通职工拥有股票,出现“”人民资本主义;

(4)“新经济”崛起,知识经济,信息技术;

(5)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3、认识:

(1)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从根本上讲,资本主义体制的调整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固有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合作探究

进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

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

”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1)依据材料,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

 

问题二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

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

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

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