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学生考研经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354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学生考研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东南大学学生考研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东南大学学生考研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东南大学学生考研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东南大学学生考研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学生考研经验.docx

《东南大学学生考研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学生考研经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南大学学生考研经验.docx

东南大学学生考研经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考研全攻略(25006109,刘精卫)

发布时间:

2010-10-18 文章访问(257)次 

  按:

刘精卫同学是我校法学院2006级本科生,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和社会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随后她决定跨专业转考社会学研究生,并旁听了几门我系的专业课程。

凭借坚强的信念,经过不懈的努力,2010年她顺利地考取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我是在大二下学期第一次接触社会学,缘由是碰巧选了一门叫《当代中国研究》的全校人文公选课,这门课广度与深度兼具,让我获益匪浅。

其实这门课涉及了社会学、政治学、历史、经济等各个学科,但由于授课老师是社会学专业,经常在课上宣扬社会学的理念,给我的印象很是深刻。

我一直不太喜欢自己的法律专业,上完这门课后,我就有了考社会学研究生的念头,可那时对社会学的了解实在没有多少,心中也没底。

    大三伊始,我就联系了社会学系的聂老师寻求帮助。

聂老师非常热心,推荐了一些书让我阅读,同时提醒我考研关乎今后的发展,不要一时冲动而失之轻率,让我读完这些书后再决定,并说真要是定下来考社会学也不白读,不是浪费时间,因为这些书都是社会学打基础的必读之作。

(这些书在此列出:

吉登斯的《社会学》、伊恩·罗伯逊的《社会学》、波普诺的《社会学》、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刘易斯·科塞的《社会学思想名家》、周晓虹的《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

    当时聂老师说用一个半月时间把这些书读完,就会基本了解社会学这个学科,并判断出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欢和适合这个专业。

我基本上是把这个当做任务来完成的,虽然时间非常紧,造成读得并不细致,而且还有很多地方没读懂,但对社会学总算是有了些基本的了解,包括概论、理论,当然理论确实过于抽象,但是某一刻的理解便能够带来一种成就感。

    读毕后,既有对社会学的兴趣,也带着一种接受挑战的心情,在12月初我确定要考社会学研究生。

但考什么学校是个问题,聂老师建议先放一放这个问题,因为各校考试内容差不多,都是理论+方法(复旦除外),可以先抛开各校具体的参考书目(理论、方法就那些东西,大同小异的),先来制定一个通用的复习计划,过一段时间再根据复习效果决定考哪个学校,到那时再按报考学校的指定书目复习即可。

    接着聂老师又给我列出了新的书单,全是理论方面的,并没有方法,他认为方法书很容易看,但一做题就会出现困难,必须要听课,所以我直到大四上学期去旁听方法课的时候才开始复习方法和统计。

(书单也在此列出:

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斯温杰伍德的《社会学思想简史》、约翰逊的《社会学理论》、瑞泽尔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特纳的《社会学理论的兴起》等等还有很多,不过这个书单并没有看完。

    大三上学期,我去旁听了一门社会学的专业课,课本身倒没有什么,但是认识了一些社会学系的同学,他们的思想深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跟他们的交流也很受启发。

大三下学期,我又去旁听了社会学系的《传播学》和《社会学理论》两门课,前一门课功利地说对考研意义可能不大,但对于知识积累和眼界开阔非常有意义,毕竟社会学是一门非常广阔的学科,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积累,将考研只是看做一次考试至少是违背我的初衷的。

而后一门课的老师认为阅读原著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于是那一学期我就读了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卢梭的《论不平等》等,大四上学期读了《现代性与大屠杀》、《新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

在复试的时候就遇到了“读过哪些书”这样的问题。

这样的复习更像是一种启发式的复习:

将社会学置于整个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大背景之下,学科之间的分界并不明显,细致的分科不免带来兴趣的丧失。

    我最初想考的学校是中国政法大学,但后来的了解是非常难考,每年过线的人数只有1-2人,本校的学生都考不上。

后来想与其这么难考,还不如拼一下北大,北大有深研院的名额,录取比例还是很高的,当时报北大还有私心,想即使北大落榜,调剂也容易些。

正式定下学校后,就开始针对性复习,北大官方不指定书目,但民间渠道流传着一份参考书目。

书很多,实际上那些书我没有全看完。

    北大的理论题实际上是概论+理论,王思斌的《社会学教程》非常重要,大部分题都可以从其中找到答案,当然有的不够细致。

我建议读孙立平和应星编写的《社会学导论》,是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本书,很具启发性。

理论读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北大编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和《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其实和《西方社会学理论 下》是同一本书,只是比下多了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学),还建议读沃特斯的《现代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分支学科一般会考家庭、人口、城乡、劳动、社会心理,北大编的教材可以翻看。

社会心理学现在是方文上课,最近三年的题从他所写的论文中都有涉及。

另外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去年考了群体性行动。

中国社会思想史很多年没考过。

我建议研究一下北大历年的考研试题,题型基本上是固定化的,纯理论题中有很多人都是从来不考的,一般每年考一个古典、一个后现代,去年考了孔德和吉登斯。

方法考试包括统计和方法,方法题据同学说是有题库的,每年从中抽题,所以弄懂往年的题型非常重要。

    总之,我的考研复习并没有很确定的方法,也没有什么答题技巧,直到考研实战才是唯一一次做理论题。

我想自己最大的优势是心态好,并坚持到底。

我经常会想:

考研应不应该成为一个功利的事情,应不应该成为一件用策略去达到的事情。

在这一点上,我的表现似乎很不具备工具理性,但我理解的社会学是一种使人更自由的学科,考研不应该成为目的,自己更不想为考试所束缚,学校并不是我们唯一可以寄托未来的地方。

   (本来是想谈些北大考研经验的,也许我的路很独特,无法复制,也就没有普适意义,下面提供几份我同学写的资料,或许能实现本文最初的目的)  

                                                                                           25006109,刘精卫,2010年10月16日

 

附1: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理论”攻略(李雪杨)

    介绍下自我情况,我在武汉大学读的本科,是社会学专业。

2010年考的北大社会学,初试总分360分,排名第10。

虽然说不是很优秀吧,但自己觉得也算是对三个多月复习的一种回报了。

所以作为过来人,我主要是想谈关于专业课的复习,英语和政治的复习经验、复习思路基本已经定型,所以就不赘述。

专业课分理论和方法两部分,下面就分别来谈:

(这次考研成绩主要是专业课考的比较高,理论和方法都能排到前5名,最后由于英语差1分没过线,调剂去了中国政法)。

    先说北大出题的特点,在理论方面,从形式上看,北大出题分三个部分:

概论、理论和分支学科,分值各占40-60分、60-40分、50分。

从内容上看,北大出题具有基础+灵活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以往概论出题都是以课本的某一个内容为主(比如考初级群体、社会化、社会分层之类的),现在则渐渐向整个课本的综合联系性转换,不局限于某一个章节,而是把概论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

复习方法:

首先就是把王老师的那本教程狂啃五遍以上,把细节的知识点尽量掌握住,然后就是通过笔记把整本书的知识框架罗列出来,把章节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一般就差不多了,能够拿到80%的分数。

    对于理论方面,总的来说这一部分以基础知识为主,但要注意,北大比较重视对理论基本观点完备性的掌握,怎么说呢?

大家都知道,理论分为古典、现代和当代三大部分。

北大一般都会考某个人或者某个理论流派在某一方面的成就以及自己的看法,这个和其他学校没有太多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答题上,也就是说同样的问题,北大更看重的是答题的那个角度。

那么,怎样答题分数会更高呢?

    我根据学长、学姐的指导,加上自己的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在复习和答题过程中,始终要注意知识的完备性,对于某一个理论家某一方面的理论主张,一定要有一种整体观念和历史观念。

比如,如果问到韦伯的宗教社会学,首先要想到的不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的具体内容,而是宗教社会学发展过程中韦伯处于什么位置,他和其他人的主张有何不同,以及他的研究在宗教社会学方面有何重大贡献。

也就是说,复习和答题不能只注重内涵而忽视了外延。

在北大老师看来,一个人的理论功底是否扎实更多的是看他在外延方面的了解,理论其实是理论史。

    第二、除了外延,就是内涵了,对于复习某个理论家某方面的主张,最重要的是把具体的要点记牢,切忌根据自己的模糊印象乱发挥,试想当老师看到一个菜鸟不懂装懂时的愤怒表情,他一般不会给你高分的。

    第三、在复习时,对于各个答题点要有扩展的能力,就是说自己除了记住某个理论家的大概思路外,对于每个理论主张要能够用社会学的专业语言表述清楚。

比如说帕森斯的模式变量,有些同学把这五个变量记得牢牢的,但每个变量具体表示的是什么没有印象,这样的话尽管每个点都能说出来,但缺乏对知识点的专业性阐述,分数也不会高。

    总结一下,理论复习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对于该理论在整个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中的位置、和其他理论的对话以及学者本人的贡献;二是通过各种复习材料和笔记把每个理论的知识点答全面;第三就是一定要把每个点下面的内容说清楚,这一块的语言要专业,不能出现太多非社会学语言。

    最后说一下分支学科这50分,在具体谈这个之前我想说的是:

如果你想在北大考研中胜出,如果你想挤进前十(基本可以拼一下北大本部了),那么这一块儿千万不要忽视,这一块可以说是理论里面最重要的部分。

我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有二:

第一是在理论考试中,前面两个部分大家复习基本上差别不大,真正能够拉分就是这一部分,谁能够抓住,谁就赢了。

前面复习的再好,顶多也就是再提高十分的样子,这一块儿如果没有复习好的话,随便就可以丢掉二十几分。

第二,这一部分内容多,灵活性强,要求能力高,需要用很多时间。

很多同学认为才50分的东西,不值得他浪费那么长的时间,随便考考也可有二三十分。

结果出来之后,大部分都只有十几分,大家答的都烂,如果你能答的好,那么三四十分就是你的,差距就出来了。

    下面我具体谈一下:

这部分一共五道题,每个分支领域一道,每道题10分,一般会从家庭社会学、劳动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城市和农村社会学等方面出题。

  复习方法:

一共三个步骤,第一是用较短的时间把整本书通读一遍,了解北大老师的基本主张,另外把那些老师的文章拿出来读一下,要和书搭配着读。

 第二是做笔记,做笔记要有重点,不要把整本书都做下来,有些个章节只是帮助理解,没有知识上的作用,选择重点要根据历年的真题,统计历年真题在各个章节中的分布,为了节约时间,从考的最多的章节开始。

 第三,把笔记做完之后,就开始进入了信息战,首先说明,这一块出的题一般都是老师最近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因此信息的及时获取能够大致摸出老师的出题范围,这不是赌题和押题,只是进一步缩小自己的复习重点,最好是通过关系找到学长学姐,从中打听老师最近的研究动向。

另外就是要设法搞到老师讲课的笔记以及相关内部资料,老师出题一般都会和自己讲的课程密切相关,甚至就是自己的讲课内容,所以尽量弄到手,事半功倍,真的。

当时我为这个事情也是东奔西走,由于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联系还算密切,在那边我也有“卧底”学长学姐,所以在考前拿到了很多分支学科的内部总结资料,当时我复习分支学科的时间不多了,就拿着那堆材料一顿狂背,结果效果很好。

当然,还是以基本知识点为主,把书上的东西多看看,背材料这只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要冒风险的。

       

    以上就是理论,下面谈一下参考书目吧!

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在我没考试之前,09年已经考上北大的学姐就跟我讲,她复习时采用了网上流传的考研参考书目,结果到考试时才发现有些早已过时,然后她们几个考上的总结了一下考研具体参考书目,每本书应看的章节,以及每本书在考试中所占的分数等等,我按照他们的总结复习考试,效果确实还不错。

我想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来谈一下这些书。

   众所周知,北大社会学从05年之后就没有了参考书目,官方网页上也写出了“不提供参考书目”的字样。

但是,许多已经走过来的学长学姐通过自己的经验在网上发了很多参考书目的内容,有些比较正确,有些个则是滥竽充数。

我这两天通过整理自己的笔记,然后参考历年真题的出题范围,加上在考研过程中学姐对我的一些建议,总结了自己认为应该看的参考书目,下面我具体说明:

  首先是社会学概论,这个参考书目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王思斌老师的《社会学教程》,此书很简单,但是涉及许多考试内容,需要反复阅读并且在最后还需要反复背诵基本概念以及重点知识点。

出题类型: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考试最少占到40分。

出题基本已经定型,那就是名词解释两个,10分;论述题两个,40分,只看2-13章。

顺便提一下,我复习的时候北大的学姐给了我一份王老师的讲义,我和书一起看的,觉得还行,然后我自己整理了一份笔记,感觉这50分当时我基本抓到了。

  然后就是理论了,理论分为古典、现代和当代,古典部分很多人推荐杨善华老师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不过这本书比较散,在获取知识方面很好,但答题不太适合,所以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书和笔记一起用,笔记的话可以自己整理,如果能够弄到别人的也行,用笔记主要是把这本书的理论框架给抽出来。

另外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虽然比较老,不过整个脉络还是比较清楚的,适合答题用,缺点在于有些流派和理论说的不够详细,因此可以把它作为基础读物,用它来把握脉络,再用其它的材料补充。

这本书的第三版已经出来了,建议用最新版的,虽然和以前变化不太大,呵呵。

当代部分杨老师没有出中卷,所以除了贾老师的以外,还要自己补充些材料,建议用特纳的《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写的很有深度,不过有些地方不好懂,如果时间紧就不用看了。

以上两部分通常都出一道论述题,20分,如07年考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09年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还有10年考的孔德。

   当代部分是最重要的,主要有两个复习材料,一是《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精读),杨善华、谢立中主编,北大出版社。

此书是对《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主编99版)的修订版,新增加了布希亚和鲍曼的思想。

对于后现代名家思想的把握,只需要精读该书即,如果确实没有,那就使用《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出题类型:

论述为主,考试至少占到40分,重点掌握舒茨、加芬克尔、科尔曼、新功能、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迪厄的思想。

另外就是杨善华老师的国外社会学理论大纲讲义,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这是杨老师讲课用的讲义,不是出版的书,所以很难搞到,但杨老师很喜欢在上面出题,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出题肯定是老师说了算的。

这本讲义确实很重要,我在考研的时候也到处找,没找到,后来北大的一个学姐说她那里有,然后以那本书为基础再加上以上我谈到的书籍,自己整理出来了一套笔记,她当时没把讲义给我,把那套笔记给我了,说笔记里面已经包括了讲义内容,我用着感觉相当不错,理论方面的50-60分也抓住了大部分。

也算是幸运吧,当时学姐对我帮助挺大的,所以我就想继续帮助别人嘛!

    分支学科的话,一共五道题,每道题一个分支,10分。

按理说是可以随便出的,但近几年的试卷基本上已经定型了,参考书我简单罗列一下吧!

    人口社会学》(精读),佟新著,北大出版社,系统掌握人口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相关问题。

考试占10分,建议使用刚出来的第三版。

   《劳动社会学》(精读),刘艾玉,北大出版社,掌握书中重点章节的核心内容,考试占10分。

   《群体过程》(精读),RupertBrown著,方文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掌握书中基本理论,尤其注意每章后面的总结部分。

这科比较模糊,但社会心理学每年必考,考试占10分。

社会心理学的题目由方文老师出了,着重看下他有关“群体”的论文才好。

另外,我实在不想再听到学弟学妹们提那本《整合社会心理学》了,老早就过时了,并且里面的内容和真题几乎没关系,我也不晓得是谁在网上发的,结果就传开了。

看看《群体过程》就知道真题是怎么来的了,o(∩_∩)o...

   《家庭社会学》(精读),杨善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掌握书中家庭结构、关系、功能等发生的变化。

以及家庭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考试占10分。

   《城市社会学》(精读),没有指定教材,我也不知道用哪本教材好,不过可以用郑也夫的,毕竟是北大的老师嘛!

06、07年都分别考了10分,特别注意理论方面,比如09年出的题“集体消费”,就是马克思城市社会学(08年考)的一个小点。

  思想史方面好几年都没考了,明年考的可能性还是有的,用王处辉的就行。

      刚才看了一下,已经很多字了,我暂时就想到这些。

当然,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具体需要注意的东西,那等以后慢慢再说。

今天只是就理论这一块儿谈了一下,有时间我再谈一下方法。

 

附2:

北大社会学考研精要(尹丽芳)

一、    初试题型:

(一)社会学理论(含概论、分支):

共150分

4个名词解释,共20分:

每个5分 (2个教程,2个理论)

4个论述题目,共80分:

每个20分(2个教程,2个理论)

5个简答题目,共50分:

每个10分(5门分支学科)

(二)社会学方法(含统计):

共150分

  社会研究方法 90分:

名词解释、选择、判断改错(2010年只要求判断,没要求改错,所以做题时要看清楚要求)、简答、论述等题型

  社会统计学60分:

选择30分;计算题 2个,共30分

 

二、    参考书目:

理论:

1、《社会学教程》,王思斌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 此书很重要,属于基础性的课本,其中的重要概念要掌握,理论上面常考,还有些基本的理论。

所以此书要看熟,重要理论要理解透,到复习后期要多花时间记忆。

(第十四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可以不看)

2、《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人大出版社(精读)(如果时间紧,第三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可以不看,第十四章与十五章好像也没考过)此书中每个理论流派的基本理论都要掌握,因为不晓得具体会考到哪一个理论。

3、《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册 杨善华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

上册很散,不适合考试,可以用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代替。

4、《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这本书我没有找到,它实际上与《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册内容一样,只是多出了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论 可从图书馆借出后复印这两章。

以前的师兄说下册中李猛、李康两位老师编写的章节比较重要。

你看看历年的理论考的该书的理论就晓得了。

但是此书的理论都很抽象,如果你有读就会深有体会,得慢慢啃才能理解 ,最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笔记,以后记得时候会容易些。

方法:

 

 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袁方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此书非常重要,会考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看清题目要求,有没有要求改正),简答、论述基本都会考到。

一般看到第16章“变量分析的逻辑和策略”为止就可以了。

书中的原理一定要理解弄懂,例子也要注意看,因为出题很活,所以理解基本原理很重要。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会考选择题、两道计算题,有些基本的公式要记牢。

 3、《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郭志刚,人大出版社。

这本书挺重要的,但不太好找,其中要看第一章、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直至十八章的18·2“虚拟变量在回归中的应用”。

这本书多次考过选择题,还考过大题,比如多重共线性问题。

 4、巴比主编,邱泽奇译:

《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6年。

 这本书写得绘,声绘色,很厚,一般会考个名词解释,但是2008年考过一道简答题。

分支:

1、《人口社会学 》佟新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劳动社会学》 刘爱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3、《家庭社会学》 杨善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附:

《城乡家庭:

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杨善华,沈崇麟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精读)掌握书中家庭结构,关系,功能等发生的变化,以及家庭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4、《中国社会思想史》 陈定闳 北京大学出版社 图书馆有 看先秦部分即可。

好多年没考过了。

5、《整合社会心理学》夏学銮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到网上找找看

6、《群体过程》(E)RupertBrown 著,方文审校的

7、《城市社会学》,向德平,武汉大学出版社

8、《农村社会学》,韩明谟,北京大学出版社

    注:

分支学科出题比较灵活,不一定是课本上的题目,也许是该研究领域老师的论文里面的,因为题是各位老师出的,而且这是个趋势(2010年好像有四道都不在这些书里面),但是那些书中的重要内容都要,好好看,因为答题时需要基础理论知识来支,撑你的论点。

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就翻翻这几本书: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迪尔凯姆 《自杀论》

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社会学研究》上面北大社会学老师发表的文章也很重要,有时间最好看看。

    北大近几年的考题越来越活了,就拿2010年来说吧,理论题除了名词解释,其他的很少能完整的从课本上找到,应该说基本找不到,所以理解社会学的基础理论、原理很重要。

 

三、    复试内容(占总成绩30%)

    复试内容:

1、英语听力(托福题型)   2、专业口试:

 抽题回答(基本为教程和理论上的),抽二择一(选自己最拿手的那道来答,切忌照搬书本) 

 

           附3:

北大社会学系历年招生规模(含保送)

   博士生:

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

2000年招生16人,2001 年招生18人,2002年招生10人,2003年招生 16人,2004年招生17 人,2005年招生16人,2006年博士招生21 人(包括港澳台),2007年博士招生23人(包括港澳台和留学生),2008年博士招生27人(包括港澳台和留学生),2009年博士招生22人(包括港澳台和留学生)。

    硕士生:

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保障(2000 年招生40人;2001年招生45人;2002年招生 43人;2003年招生45 人;2004年招生计划内45 人,计划外33人;2005 年计划内招生43人,计划外招生 40人;2006年计划内招生 40人,计划外招生34人;2007年计划内招生40,计划外招生40人;2008年计划内招生40人,计划外招生40人;2009年计划内招生37人,计划外招40人;2010年计划内招生37人,计划外招生40人)。

 

   2010年社会学(030301)录取情况:

本部20(考6+保14)+深研院34(考24+保10)=54人;本部考研实际录取率6/182=3.3%,深研院考研实际录取率24/176=13.64%,总和录取率30/182=16.48%

    深研院情况:

文凭和本部完全一样,本部不交学费,深研院2万/年,但每年均以奖学金形式返还1万,实际收取1万/年,1年半之后回北大本部。

北大社会学专业(030301)历年招生录取详细资料

年份

考研录取/考研报名人数=考研实际录取率

保研录取人数

1997

17/59(报名、录取均含保研人数)

不详

1998

18/53(报名、录取均含保研人数)

不详

1999

15/57(报名、录取均含保研人数)

不详

2000

27/76=35.53%(报名、录取均不含保研人数,下同)

7

2001

24/92=26.09%

10

2002

21/163=12.88%

  11

    2003

17/146=11.64%

15

2004

48/157=30.57%(深研院开始招生,下同)

20

2005

51/166=30.72%

16

2006

43/190=22.63%

19

2007

53/159=33.33%

15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