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训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1928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训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训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训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训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训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训卷.docx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训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训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训卷.docx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训卷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训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B.二C.三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教好与管好学生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C.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阶段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___。

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_______。

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_____。

第2/5页

2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___。

2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

_______、平等管理_______、和目标管理。

3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_______。

3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阶段。

32.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_______。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_______。

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_______和真谛。

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______教材和_______教材。

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答案:

一、选择题

1-5:

DCCBB6-10:

ADCCB11-15:

ADCBA16-20:

BCAB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22.个体身心发展23.教师人格特征24.基础

25.行26.马克思主义27.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28.道德两难

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30.孔子31.高中32.苏格拉伦33.艺术家

34.本质35.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36.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三、简答题

37.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答案要点: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答案要点: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40.答案要点: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答案要点: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答案要点: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第4/5页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公共基础知识专家押题试卷

(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下列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具有()的特点。

A.等级性B.专制性C.刻板性D.象征性功能

2.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B.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对美学的学习

3.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4.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B.培育“四有”新人

C.促进社会的发展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5.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提供的。

A.遗传素质B.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

6.力求本学期考得好,力求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属于()。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C.高尚的动机D.低级的动机

7.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C.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9.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总的说,应该是()。

A.重点掌握直接经验B.重点掌握间接经验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重D.先掌握直接经验,后掌握间接经验

10.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柏拉图的《理想国》D.凯洛夫的《教育学》

11.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来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

A.模仿B.准确C连贯D.习惯化

12.西方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学方法改革B.教学策略改革C.教学理论改革D.课程改革

13.人们常说: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C.创造能力D.观察能力

14.“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A.心境状态B.应激状态c.激情状态D.热情状态

15.教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

A.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身体情况

B.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身体状况

C.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身体状况

D.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

16.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的是()

A.个案研究法B历史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相关性研究法

17.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地行为准则时,此时处于()。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

C.自我促成的纪律D.任务促成的纪律

18.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的提出。

A.教育价值B.教育规律C.教育问题D.教育现象

19.()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B.互访C.家长会D班家长委员会

20.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很高。

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2.在我国,教师的资格要求是: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国家规定的学历或经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

3.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心理学》教科书。

4.在我国,教师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同行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成绩分析。

5.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6.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包括: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人格结构完整、情绪积极稳定。

7.自编测验包括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8.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

10.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文纳特卡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独立作业。

()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

3.备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

4.在教“鸟”的概念时,分别以麻雀、鸡、蝙蝠为例,是为学生提供变式。

()

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

6.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更为关注学科而不只是人。

()

7.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

8.最佳学习效果的过渡学习需达到100%。

()

9.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

10.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针提出了“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2.主要的直观方法有哪些?

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正确地使用直观?

3.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文字板书的形式。

5.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上四年级的女儿回家边说边笑:

“今天上数学课时,老师很生气,她让那些考不及格的学生站起来,用手指着数——1只、2只、3只„„共15只!

”“她为什么不说一个学生或一位学生呢?

”我惊奇的问。

“我想她是把这些同学当成小动物了!

”女儿想想笑了,“反正我没被点着!

”结合相关知识,评析该案例。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每小题10分)

1.试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公共基础知识专家押题试卷

(二)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632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教育学》D.《新教育大纲》

2.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3.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

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识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6.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

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8.“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

9.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D.文化传统

1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

11.最早对无意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B.机能主义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D.构造主义学派

12.“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分别说的是人格的()

A.整体性和可塑性B.稳定性和可塑性

C.稳定性和独特性D.社会性和独特性

13.个案研究属于()

A.历史研究B.比较研究

C.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

14.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

C.负强化D.替代强化

15.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学生家长事先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

该班主任的行为()

A.触犯了刑法B.属于不作为侵权

C.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D.没有违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其

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特征是:

()

A.强制性B.普遍性C.基础性D.地方性

2.情绪状态根据强度和持续时间分成三类,下列属于其中的是()

A.心境B.激情C.理智感D.应激

3.理解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的关系的正确观点应该是()

A.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B.课外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可以互相取代

D.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可以互相补充

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株洲市)

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E.指导自我教育法

5.问题解决的特征为()

A.认知操作性B.问题情境性

C.目标指向性D.问题空间性E.操作步骤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发展关键期

2.洛克“白板说”

3.因材施教原则

4.道德两难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2.简述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3.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请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尊重和发

挥学生的主体性。

4.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学记》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并谈谈其中的思想对我们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2.试述“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教会学生学习。

六、材料分析题(15分)

有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回答时,他又不会。

老师课下和这位同学聊天,问他原因,该生说:

“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傻,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我时总举手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

”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和他订下君子协议:

“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真会回答,你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

”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该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并好好地表扬了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的学习很有起色,不久就跨入了先进生的行列。

你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如何?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B4.A5.A6.B7.D8.C9.B10.A

11.A12.D13.C14.A15.D16.A17.C18.C19.A20.D

二、填空题

1.示范者角色

2.国家资格考试

3.1924

4.学生评价

5.感情

6.社会适应良好

7.教师自编测验

8.观念性

9.《学记》

10.外铄论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简答题

1.答案提示

(1)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

(2)动作的模仿和联系阶段;

(3)动作的整合、协调和完善阶段。

2.答案提示

答:

主要的直观方法有:

实物直观、教具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按照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来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答案提示

答:

(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4.答案提示:

(1)提纲式板书;

第8/12页

(2)重点词语式板书;

(3)问答式板书;

(4)对比式板书;

(5)演算式板书。

5.答案提示: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五、案例分析

1.答案提示:

教师应当学会尊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社会意义、发展潜能、独立个性的人,老师应当本着爱心、诚心、耐心、恒心和细心来看待学生。

(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能结合实际进行者,可酌情加分。

六、论述题

1.答案提示: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结合实际论述,有自己的观点。

一、单项选择题

(二)

1—5ABBCD6—10BBBAB11—15ACCD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D3.ABD4.ABCD5.ABCE

三、名词解释

1.发展关键期:

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又称发展最佳期。

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错过了这一时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

第9/12页

2.洛克“白板说”:

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3.因材施教原则是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4.道德两难法:

柯尔伯格在明确区分道德与非道德、确定了道德冲突在人们作出道德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便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四、简答题

1.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2.

(1)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

(2)对被评价者的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甚至到进行必要的选拔,其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利于被评价者的后继发展;

(3)注重过程评价;

(4)关注个体差异;

(5)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3.

(1)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①自主性;②主动性;③创造性。

(2)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力求做到:

①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