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正规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0100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5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正规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正规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正规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正规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正规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正规版.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正规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正规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正规版.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博物馆》案例邵莉正规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主题:

走进博物馆

实施学校:

团风县团风小学

年级:

五年级

指导老师:

邵莉

一、主题提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要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走进博物馆》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第12课《博大精深的文化》中的第二个活动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部分文物的特点和价值,感受我国古代青铜器制造技艺的高超和兵马俑的神奇,从中受到“热爱文物、保护文物、热爱祖国、热爱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可是课前调查却发现很少有学生去过博物馆,许多学生甚至不知道黄冈市博物馆在哪,一般家长没有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学校也没有把参观博物馆列入学生课外学习的基地。

我认为博物馆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是个重要的角色,学生只有深入到博物馆当中,在近距离地观察文物,细致地了解文物的特点、感受文物蕴含的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感知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才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真正做到热爱文物、保护文物。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部分文物的特点和价值,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技艺高超。

(2)通过活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多看书,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能运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实地观察,生活中调查访问,了解文物的特点和保护文物的方法。

(2)开展汇报与交流,加深学生对文物的了解,在对文物的了解中获得精神享受和震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知道怎样保护文物。

(2)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确定主题,拟定方案

第二阶段:

分组活动,整理资料

第三阶段:

汇报交流,评价总结

第一阶段 确定主题,拟定方案(2课时)

一、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1、出示图片。

师:

今天邵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美丽又神圣的地方,你们瞧,这是哪?

(PPT:

博物馆)这就是我们“黄冈市博物馆”,博物馆是做什么的呢?

师:

我们“黄冈市博物馆”又大又漂亮,里面收藏了很多的文物,邵老师很喜欢去那游玩,你们去过吗?

看过什么文物呢?

给同学们介绍介绍吧。

师:

你们还去过哪些博物馆呢?

2、揭示课题。

师:

我国地上地下文物极其丰富,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曾经有人这样说,想了解一个国家的过去,从博物馆开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吧!

二、明确目标,激发兴趣

师:

每个博物馆都有许多值得看的文物,每件文物都有各自的历史故事。

来,我们来看看博物馆里的这些宝贝吧。

(PPT:

文物图片)

师:

同学们,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学生围绕“博物馆”这个主题,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如:

我知道博物馆里的文物很珍贵;我想去湖北省博物馆看看它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我喜欢兵马俑,它就像真人一样;我想知道越王勾践剑怎么一点都没生锈?

我知道有人偷盗博物馆的文物……

经过讨论、归纳,列出了以下四项内容,作为本次活动的子课题。

(1)美丽的青铜器(3)高超的制作技艺

(2)神奇的兵马俑(4)文物的爱心天使

三、成立小组,拟定方案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活动小组(教师适当调节),推选小组长。

2、小组成员共同商讨,拟定活动方案,填写活动方案表。

(教师适当指导)

制定方案的具体要求:

(1)小组成员要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2)小组长应认真倾听、收集同学们的建议,及时拟定活动方案。

(3)各小组成员应团结协作、合理分工,体现活动方案的可操作性.

“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组课题

小组长

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

成员分工

时间、地点

注意问题

交流、整理活动方案

1、分组交流活动方案,相互评价,互提修改意见。

2、修改完善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 分组活动,整理资料(4--6课时)

一、各小组按活动计划,进行实践活动

1、美丽的青铜器组

(1)利用周末,小组同学一起到黄冈市博物馆游览,可记录博物馆收藏了哪些是青铜器,再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湖北省博物馆欣赏两件青铜器中的珍品:

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编钟。

(2)可查阅书籍和电脑,了解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编钟相关的知识和故事。

(3)听曾侯乙编钟的演奏录音。

2、神奇的兵马俑组

(1)课外时间和小组同学相约到黄冈市博物馆游览,看看有哪些文物和兵马俑一样属于陶俑。

(2)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找,访问去过西安兵马俑博物馆的同学和家长,了解关于兵马俑的知识和故事。

(3)多种渠道收集和兵马俑有关的图片和录像。

3、高超的制作技艺组

(1)利用周末,和小组同学一起去黄冈市博物馆游览,仔细观察文物的制作工艺。

(2)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找,询问家长等多种方式了解关于文物制作艺术的各种信息。

(3)利用日常工具模拟体验调音过程,感知古代工匠和乐师制作技艺的高超。

4、文物的爱心天使组

(1)和小组同学一起游览黄冈市博物馆,访问博物馆工作人员有关文物保护措施。

(2)多种渠道收集生活中人们对文物的破坏行为。

(3)通过上网查阅,和访问老师家长,了解考古工作者的辛苦工作情况。

(4)多渠道收集一些爱心人士保护文物的故事。

在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配合做好调查、研究的协调、联系等工作,并随时对学生的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

二、整理调查资料,准备交流汇报。

第三阶段 汇报交流,评价总结(1--2课时)

一、揭题引入

同学们,近段时间我们围绕“走进博物馆”这个话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今天我们来将各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汇报。

二、汇报准备

(1)各小组闪亮登场,作自我介绍。

(这项内容主要是为活跃课堂气氛,各小组可以有不同的特色。

)如:

我们是美丽的青铜器组,我们的口号是:

寻找美丽的青铜器,感知古代的文明!

我们是神奇的兵马俑组,我们的口号是:

神奇的兵马俑,震撼你们的心!

大家好!

我们是高超的制作技艺组,我们的口号是:

珍贵的文物,高超的技艺,智慧的劳动人民,我们爱你!

大家好!

我们是文物的爱心天使组,我们的口号是: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爱心天使,大家都是!

(2)为了使展示活动更加精彩,请你对同学们提出小小的建议。

(教师作适当补充)

如:

汇报时声音洪亮;小观众应认真倾听等。

三、分组交流

1、美丽的青铜器组

展牌展示青铜器的图片,并和全班同学进行介绍交流;观看录像欣赏“越王勾践剑”美丽的花纹和“曾侯乙编钟”的恢宏气势;听编钟演奏的音乐,小组同学为音乐伴舞。

2、神奇的兵马俑组

播放视频感知兵马俑的神奇;小组同学讲述兵马俑铸造的故事;展示收集的兵马俑仿品;欣赏小组同学写的作文《神奇的兵马俑》。

3、高超的制作技艺组

游戏互动,演示调音过程,体验调准音高的艰难;录像播放一钟双音的奇妙;PPT展示曾侯乙编钟一枚编钟制作的过程,感知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全班同学一起用橡皮泥模拟制作编钟。

4、文物的爱心天使组

录像播放考古工作者工作的经过,感受考古的艰辛;PPT展示生活中破坏文物的现象;讲述一个盗窃文物的故事,并和同学交流关于保护文物的法律法规;和全班同学交流讨论保护文物的方法,总结出好的办法用“留言板”的形式展出。

活动评价(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1)各小组通过多种形式汇报了你们所收集的资料,下面我们一起来评选这次活动中表现最优秀的两个小组:

最佳团结合作组和最佳展示汇报组.

(2)小组推选并公布结果。

(3)老师也觉得这两个组的同学很了不起,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资料,的确很不容易,其他组的同学表现也很不错。

活动总结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了博物馆,用自己的眼睛搜索信息,用自己的大脑去梳理处理信息,用自己的方式体验文物蕴含的历史和文化,用自己乐于参与的形式开展活动。

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许多文物的特点,感知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还懂得了爱护文物、保护文物,老师为你们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并向你们表示祝贺,祝你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22.在SQL命令中,LIKE是字符串匹配运算符,其中通配符___________可表示0个或多个字符。

A、它的传输速率达10Mbit/s~100Mbit/s,甚至更高,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公里甚至更远

A.OPEN<数据库名>B.OPENDATABASE<数据库名>

【答案】DELETE;PACK

enddo

ENDFOR

A、8B、6C、4D、2

fori=0to999

D.在VFP中,建立视图不会用到任何网络资源

12.在概念模型中,一个实体相对于关系数据库中一个关系中的一个________。

 

附件

1、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项目环保证明

3、项目供水供电证明

4、企业自筹资金证明

附图

1、运河博物馆规划图

2、运河博物馆总平面图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聊城市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大型公共建筑

三、建设单位

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建设管理

项目联系人:

张春杰

职务:

科长

联系:

四、项目拟建地点

聊城市东昌湖风景区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山东省工程咨询院

资格等级:

甲级

资格证书编号:

工咨甲9401016

发证机关:

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包括:

1、《建筑设计资料集》;

2、国家及山东省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3、聊城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1);

4、聊城市规划设计局关于项目规划建设的批复;

5、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建设规模

三、建设条件

四、建设方案

五、环保、节能、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六、项目实施进度

七、项目组织及管理

八、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九、社会效益评价

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建设规模

1

建筑面积

m2

14945.29

2

规划占地面积

m2

10000

3

建筑高度

m

22.5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5316

1

工程费用

万元

4297

2

其它费用

万元

535

3

预备费用

万元

483

资金筹措

万元

5316

1

单位自筹

万元

5316

第五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根据聊城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聊城市为适应建设江北水城及历史文化名城的需求,决定在聊城市城市中心区东昌湖风景区内建设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聊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也是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需要,对于发展当地旅游业,振兴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规划占地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945.29平方米。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31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297万元,其它费用535万元,预备费483万元。

项目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

项目建设期24个月,拟于2004年11月投入使用。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聊城市位于山东西部,古运河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鲁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它风光秀丽,名胜众多,人文荟萃,城市格局独具特色。

近年来,聊城市经济、文化及市政建设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建设江北水城的目标提出后,更是极大的推动了聊城市城市建设的步伐,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为适应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弘扬历史文化,聊城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兴建“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并将它置于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东昌湖风景区内,该地点北临东昌路,南靠东昌湖,位于聊城市文化广场东北角,作为文化广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项目规划用地10000m2。

为使“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更好地表现聊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古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聊城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聊城市“江北水城”的城市特色定位,本着突出历史文化、强化城市特色的方针,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工作。

为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聊城市委市政府安排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建设管理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据此,建设单位委托山东省工程咨询院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符合城市发展规划

聊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根本改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为聊城市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聊城市在其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1)中提出聊城市的城市发展总目标是紧紧围绕“江北水城”的城市特色定位,突出历史文化,强化城市特色,把聊城市建设成为以江北水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城市。

运河文化是聊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聊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古运河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运河在聊城境内南起阳谷经聊城北至临清,为聊城昔日的辉煌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上古运河两岸商贾云集,百业兴隆,河口帆樯林立,轴轳相连,岸边车马络绎,货积如山,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昌盛,形成了聊城文化发达的高潮。

本项目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对于深入挖掘古运河文化,强化城市特色具有积极的意义,符合聊城市的发展规划。

二、符合聊城市名城保护规划

聊城市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文物古迹众多。

为更好地保护聊城的历史文化名胜,聊城市制定了专门的名城保护规划,该规划以保护、“一城、一线、十一点”为主要内容,系统地保护聊城名城的历史文化环境、历史文化遗存、河湖水系及自然生态环境。

其中“一线”即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带,该保护带内文物古迹荟萃,“山陕会馆”、“大小运河码头”、“天主教堂”、“付氏祠堂”、“大、小清真寺”、“铁塔”等文物古迹均为重点保护对象,在保护现有古迹的基础上,名城保护规划对于古运河历史文化带还提出了专门的保护措施,在城市规划中不得以任何借口改变古运河河道走向,以确保古运河走向的完整,在此基础上,结合运河水面,充分利用古运河改变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及形象。

本项目建设运河文化博物馆,即在古运河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运河文化和聊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符合名城保护规划。

三、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聊城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1)中,提出了聊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是“大力搞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加强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健全“食、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将聊城市建设成为以园林城市为载体,以历史文化为内涵,以北方水城为特色,融古城、水城、文城、商城、旅游城为一体的新兴旅游胜地,实现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聊城市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抓重点,树龙头项目,突出聊城市古城、水城的特色,以点带面,挖掘内涵,将潜在旅游资源化为现实旅游产品,推出具有吸引力的专项旅游产品,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深入挖掘古运河文化内涵,提高运河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将潜在资源化为现实旅游产品,提升聊城市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建设地点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拟建于山东省聊城市中心城区东昌湖风景区内,北临城市主干道——东昌路,东面为已建成的东昌湖木器厂与人寿保险公司,南面为南广场及美丽的东昌湖,西与拟建的聊城市文化广场相连,并与文化广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化广场的一个亮点。

拟建场区形状为南北向长方形,规划用地面积10000平方米,南北长125米,东西宽约80米。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聊城素有“漕挽之咽喉,天都之时腋”、“江北一都会”之美誉。

镶嵌在聊城市区的江北最大的城市湖——东昌湖,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千顷湖水清澈如镜,烟波浩淼的碧水环绕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

在古城的中央耸立着号称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光岳楼,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聊城市“江北水城”城市形象的定位和宣传,更使这座卓越秀美的历史文化名称蜚声国内外,成为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

第二节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本项目拟建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3度,年平均无霜214天,结冰期103天,年平均降雨量556.8mm,年平均日照时数2635.4小时,相对湿度63%,最大冻土深度0.5米,最大日降雨量273.7mm/日,最大雪压176Pa。

勘区全年各风向频率为偏南风最多达30—40%。

其次是北到东北风频率占20—30%。

勘区主导风向为东南和东北。

全年平均风速3.4—3.9米/秒,最大风速23.2米/秒,最大瞬时风速35米/秒,最大风压336Pa,最大瞬时风压765Pa。

2、地质构造

本项目拟建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辽冀台向斜南翼,聊城凹陷东缘,聊城——兰考断裂带在建筑场地的东约10公里穿过,在本区的走向为NE30—40度。

倾向NW,倾角40—60度。

聊考断裂为本区最大的构造带,为鲁西隆起与临清坳陷两个构造单元的转换带。

两侧差异显著,是新生代沉积厚度变化的梯度带。

该断裂是由一系列NE走向的西倾正断层组成的破碎带,其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为:

(1)地震主要沿断裂分布,且发震部位多北东向的聊考断裂与某些近东西向次级断裂的交汇部位。

(2)由于下部地壳构造活动的差异,致使本区历史地震区存在阶段性差异,6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南段,北段地震一般为4—5级。

(3)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勘区处于聊考断裂的北段,而且处于相对稳定期,从构造上分析本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很小,其主要震害为聊考断裂南段中强震的波及。

勘区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5g。

3、地形、地貌及地下水

本项目拟建地区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上,地貌单元单一,场地地形基本平坦。

建筑场地紧靠东昌湖。

孔口高程为-0.12~0.28米。

该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实测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2.2~2.5米,平均标高为-2.57米。

地下水水位变化主要受东昌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变化幅度小于1.0米左右,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东昌湖的补给。

该场地的地下水水质呈弱碱性,不含侵蚀性CO2,对混凝土不具备分解性腐蚀作用和结晶性腐蚀作用。

4、场地地层及物理力学性质

在勘察揭露深度内,地基土属第四系全新统沉积物(Q4al),据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建筑场地地基土共分5层,各地层具体描述如下:

(1)杂填土:

厚度为1.20~2.10米,平均值为1.69米;层底标高为-2.34~1.41米,平均值为-1.92米;

杂色—褐黄色,湿,松散—稍密,含碎砖、白灰及云母片。

该层下部为素填土。

(2)粉砂:

厚度为2.20~3.40米,平均值为2.72米;层底标高为-5.05~-4.67米,平均值为-4.86米。

褐黄色,饱和,松散,含云母片和石英。

(3)粉土:

厚度为2.4~3.20米,平均值为3.03米;层底标高为-9.28~8.92米,平均值为-9.11米。

褐黄色,湿,中密—密实,含云母片。

该层土性质稳定,约在6.0~6.5米之间夹粘土夹层(棕黄色,可塑,含氧化铁),该层土属于中压缩性土。

(3-1)粉质粘土:

厚度为0.5~0.7米,平均值为0.58米;层底标高为-5.69~5.24米,平均值为-5.44米。

灰褐色,软塑,含氧化铁、少量有机质,土质偏软该层土属于中等偏高压缩性土。

(4)粉质粘土:

厚度为1.2~3.20米,平均值为2.13米;层底标高为-12.89~-11.25米,平均值为-11.94米。

棕黄色,可塑,含氧化铁。

该层土性质稳定。

该层土属于中压缩性土,该层土中间夹粉土夹层。

(4-1)粉质粘土:

厚度为0.5~1.50米,平均值为0.70米;层底标高为-10.74~-9.57米,平均值为-9.81米。

灰褐色,软塑,含氧化铁、少量有机质,土质偏软,该层土属于中——高压缩性土。

(5)粉砂,各钻孔均未钻透该层,最大孔深为31.0米。

灰褐色——褐黄色,饱和,稍密——中密,含云母、石英,该层土分布均匀,属于中压缩性土。

二、配套条件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城区建成区中心位置,交通便利,通信方便,供水、供电、供暖、排水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

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

第一节工程性质、规模

本项目为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建筑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本工程属于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分类为一类建筑。

工程总建筑面积14945.29平方米,建筑高度22.5米。

主体为地下一层(1680.80平方米),地上三层(局部四层),地下部分建筑面积13264.49平方米。

第二节设计原则及设计理念

一、设计原则

1、依据聊城市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协调规划区内外环境条件,综合进行各方面的设计。

2、依据聊城市“江北水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使建筑与城区总体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充分体现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

3、重视以人为本思想,强调博物馆建筑的文化性及公共性。

4、设计必须满足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同时充分考虑当地各主管部门的意见。

二、设计理念

1、文化历史意识:

设计中将博物馆作为聊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通过历史传统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与体现,弘扬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

2、创新求变意识:

创造建筑新风格,面向21世纪,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手法,满足建筑智能化要求,使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聊城标志性建筑。

3、开放发展意识:

塑造通透开放的形象,从而形成视觉中心,使建筑成为城市文化生活重要载体,并且通过内外空间独到的细部刻画,以及内部合理功能分区,为今后的功能开发和不断发展的新要求奠定有利的条件。

4、以人为本意识:

主体建筑、广场及绿化设施,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城市居民提供环境良好宜人,设施完备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

设计中注重建筑与文化广场环境在空间尺度与环境生态上的统一与协调,创造亲切、舒适、融时代与传统于一体的富有自然人文气息的活动空间。

5、生态节能意识:

本设计将与文化广场一起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技术材料的运用上,始终贯彻生态及节能的原则。

第三节工程设计方案

一、总平面设计

项目用地形状为南北向长方形,其西面与拟建的聊城文化广场相连,北临城市主干道——东昌路,东西为已建成的东昌湖木器厂与人寿保险公司,南面为南广场及美丽的东昌湖。

在退让红线距离满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将主体建筑尽量向南面退后,在博物馆之前形成视觉上开阔的城市广场,一方面向城市空间开放,另一方面在临主干道的北广场内布置了大面积的绿化和文化小品,延续了城市绿化景观,也大大丰富的文化广场的内涵和景观层次。

博物馆的主入口设置在与文化广场连接一侧,以人流为主,成为文化广场人流的景观主体。

在东昌路及博物馆东侧分别设置了一个次入口和办公后勤入口,以车流为主,人流为辅,这样合理的人车分流处理办法,大大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干扰。

二、建筑设计

1、设计标准

(1)耐火等级:

博物馆主体建筑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