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764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珠海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珠海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docx

《广东省珠海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珠海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珠海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docx

广东省珠海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卷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广东省珠海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

历史

本试卷共8页,3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l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

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

A.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

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

B.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

C.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劳累

D.人们常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问耕耘、不问索取的人称为“老黄牛”

2.王老师上课展示了一幅有关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教学图片,你认为它反映出的最主要历史信息是

A.描绘了大运河两岸繁华景象和魅力的自然风光

B.反映“夜市”出现和白银广泛使用的情景

C.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采矿业

D.这是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的风俗生活画

3.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

“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思巴(土蕃的大喇嘛,元世祖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思巴。

”以上材料表明:

①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省②元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③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④思巴也是元朝中央政府中的高级官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山西平遥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

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

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到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扩展到日本、新加坡等地。

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清朝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B.清朝时期晋商的锐意进取精神

C.清朝时期金融业发展迅速D.金融汇兑行业在中国开始出现

5.文物考古和鉴定往往需要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辨别。

而其中有些赝品往往只需用肉眼就能轻易作出判断,请仔细观察和辨别下列铜币的拓片,其中哪一枚可能不是假币?

6.雅典民主政治,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政治的发展进程.为此,南方滨海中学开展了"民主政治的起源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哪些事实不可以证明他们的观点

A.布维斯带着他的妻子一起去参加雅典国家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与公民大会类似于我国人大常委会与人大

C.纳尔比当选为雅典首席执政官但不能对外宣战抵抗入侵

D.陶片放逐法规定必须放逐那些不称职的雅典国家公职人员

7.右侧是某书店的一份售书广告,其中

最有可能在世界性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践

活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B.②④

C.③⑤D.①③

 

8.这是一道历史开心词典题,题中显示材料是: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另一经济学家凯恩斯”,“看得见的手”,“大规模干预经济”。

对此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二者看似互相对立但目的一致B、货币供应学派学说广泛盛行

C、英国撒切尔夫人推行经济改革D、克林顿实行第三条道路改革

9.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争议颇多的风云人物。

某历史课题小组收集到的下列材料中,你认为最具有历史价值的一项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大传》B.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奇闻軼事

C.有关李鸿章的历史学论著D.李鸿章部分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10.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A.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11.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

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

12.<<中国近代历史纵横谈>>中提到,“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付诸实施的却是中国共产党。

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广大农民的生活疾苦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抑制长期出现的贫富不均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13.早在1962年时,美国的卡逊(R.Carson)出版了《静寂的春天》(ScientSpring)一书,书中的标题如“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叫了”,“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

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B.耸人听闻杞人忧天

C.靠科技人类能克服它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14.观察图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

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反映的信息,你认为A点曲线状况说明当时的中国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④“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⑤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A.①②③B.④⑤C.①④⑤D.①③

15.有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

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敲诈勒索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

C.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D.美国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靠山

16.某班同学从图书馆搜集到以下资料

周恩来说: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

他们由此得出: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实行了全新的外交政策,那就是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材料充分,理解正确,结论正确B.材料不充分,理解正确,结论正确

C.材料充分,理解不正确,结论不正确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正确,结论不正确

17.右图是一本中国20世纪50年代连环画的

封面,该书讲述了当时发生在华北孙家庄农民

孙志刚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应该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南方网记载,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这主要反映了

A.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B.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

C.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D.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19.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阶段。

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关于“两个务必”和紧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的重要讲话,说明了这一时期毛泽东又开始探索和解决

A.革命依靠力量和领导阶级问题B.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C.“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D.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前途问题

20.据人民网报道:

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

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

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

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21.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

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B.籼型杂交水稻广泛种植

C.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D.火炬计划和211工程启动

22.1921年春,俄国一些地区发生饥荒。

列宁和中央苏维埃命令宰杀一批马匹,把马肉分配给灾区农民,以便让他们度过饥荒。

可农民却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的口号,这表明:

A.农民从根本上反对苏维埃政府B.农民阶级愚昧落后思想觉悟不高

C.农民要求恢复沙皇专制统治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23.杨成功同学搜集到下列四幅图片,根据老师的要求,需要给它们确定一个历史主题.你认为下列哪一个历史主题最为合适

图1图2

图3图4

A.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B.生产力发展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资本主义制度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4.美国众议院2009年1月28日晚以244票赞成、188票反对通过了奥巴马提出的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该计划中包含“购买美国货”条款,即所有经济刺激计划项目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设备和商品。

上述材料表明美国面对金融危机

A.实行贸易保护主义B.扩大国际国内市场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25.<<世界文化大全>>提出,在近现代文学、美术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涌现出了一些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同艺术流派的桥梁式文学家、美术家和音乐家。

以下历史人物中属于这一类型的是:

①雨果②海明威③毕加索④贝多芬

A.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7小题,其中第26题至第30题为必做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3分,第30题13分。

共计66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宋代以前,珠江三角洲发展较为缓慢,沙田的形成主要靠自然因素,即由三江挟带泥沙淤积而成。

明清时期开发进一步加快。

明代人们通过抛石、种草实行人工促淤,加快了沙田的淤涨。

清代人们又与海争田,堤围修筑迅猛发展,沙田开垦进入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

-------- 谭棣华《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

材料二明初,人们只在低洼地方挖塘,环水筑基。

他们在塘内养鱼,又在堤围上种植桑树、果树、甘蔗等经济作物,形成了独特的「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模式,它改变了以往单一种植水稻的农业形态,发展了商品性的经济作物,使珠江三角洲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

到清代后,随着基塘利益不断增加,人们逐渐开始把一些肥沃的沙田也挖为鱼塘,「广州诸大县村落中,往往弃肥田以为基」,结果使得农田面积日益减少.

特别是乾隆二十四年后,广州成为一口通商,对生丝的需求扩大,从而刺激了人们大量地发展基塘农业,出现了「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热潮,耕地被大量的挖塘,稻作生产受到排斥。

---------[清]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四《食语·谷》和卷二十二《鳞语·鱼》。

材料三为支付战争赔款,政府规定各商行必须摊派的款项总计达300万两银元,令不少行商破产。

条约还规定,广州行商不得垄断贸易,最终为十三行的特权画上了句号。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具有150年历史的商馆毁于战火,十三行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央视国际系列电视《帝国商行》整理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沙田形成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当时沙田的开发和修筑堤围的意义或作用(4分)

(2)「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原因是什么?

对当时形成的”三基鱼塘”,你有什么看法?

(5分)

(3)依据材料,概括十三行衰落的原因,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4分)

27.作和协调是未来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共同愿望。

双赢或多赢更是人类期盼已久的永恒主题。

(14分)

以下材料均选自凤凰卫视百年政论欧阳江河,孔庆东等著《1900-2000世纪末的追问》

材料一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这是中国当时政府跟民众的一次合作,尽管这一合作是被迫的。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学生面对政府大获全胜的运动。

这个“唯一”马上产生了一个“第一”。

中国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拒绝签署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回答:

五四运动弘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结果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分)

材料二中国是联合国当然意义上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而联合国的成立和它六十多年卓有成效的工作,表明人类在通常情况下,具有协调合作的理性。

(1)二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何以会提高?

联合国是如何协调解决当代世界的国际事务的?

(4分)

材料三开国大典之前,《共同纲领》出台,这表明一个广泛的合作刚刚在中国开始。

伴随着中国内部的这种合作,还有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还有跟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不合作,

(3)中国当时的内外合作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随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出其原因(4分)。

材料四合作化,本来是英国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所创造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却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得到了最广泛的实验。

从苏联的集体农庄到中国的人民公社,合作化展现了它斯芬克斯一般的神秘莫测的面貌。

(4)如何理解中苏的合作化展现了它斯芬克斯一般的神秘莫测的面貌?

你认为斯芬克斯迷底是如何被揭开的?

(3分)

28以下材料来自广东1949-2007统计资料(13分)

材料一据测算,1949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1元,生活消费支出为47元。

到1957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5元,比1949年增长84.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7元,比1949年增长85.4%。

回答:

(1)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49年增长,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提高原因有哪些?

(3分)

材料二“文革”前的1965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3元,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也只有165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57元,多数农村居民生活在温饱与半温饱之间。

  

(2)为什么当时广东省大多数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处在温饱与半温饱之间(4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变迁的历程 

居民收入进入较快增长期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65元,增加到1991年的1211元,13年时间增长了6.3倍,至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城乡居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成为全国“先富起来”的地区之一。

  

收入提高带动消费支出增长

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冰箱、彩电、洗衣机的拥有量从1981年的0.53、0.53和1.32台,上升到1991年的84.1、72.1和72.4台,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

199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946元

全省全面小康实现达89.6%

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6442元,恩格尔系数为36.4%,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进入了较为富裕的阶段。

2007年全省全面小康实现度已达89.6%,接近90%的基本实现度。

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家庭

2007年农民家庭设备和用品类消费支出人均338元,文教娱乐用品支出人均736元,购买交通、通讯工具支出人均331元。

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44台,电冰箱75台,洗衣机60台,摄像机2台,摩托车58台,电话机243部(包括移动电话),家用电脑19台。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广东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变迁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6分)

29(13分)材料一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

“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1)路易十六为什么说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4分)

材料二梯也尔说,1848年2月当“百万富翁”从政坛顶峰走下来时,“普瓦提埃委员会”却出乎意料地在1852年选中了曾被长期囚禁在索姆河畔昂堡大学的那个“蠢货”。

(2)“‘百万富翁’从政坛顶峰走下来”的意思是什么?

指出被梯也尔称为“蠢货”人的最主要的历史活动?

(4分)

材料三《自由引导人民》反映了法国1830年7月革命时的历史情景。

1831年在卢森堡宫展出数月后即被收起,官方的理由是它”太革命了”。

从1874年起它再次送入卢浮宫,并被永久性展出.

(3)1831年官方以它”太革命了”为由收起这副作品。

它反映了法国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后来又永久展出,体现了法国政局的什么变化?

(5分)

30(13分)纵观国际货币体系100多年来的演变历史,实质上是国际货币形态和汇率制度的变化过程。

国际货币形态更替反映了经济霸权力量转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回答:

(1)指出1880-1914年间,英国在世界经贸中占主导地位历史原因。

结合其主要特点,分析它在20世纪30年代瓦解的历史必然性(5分)

(2)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

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停止兑换黄金而标志这一体系的瓦解,试分析其原因。

(3分)

(3)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1976年成立的牙买加体系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它在二战后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3分)

(4)汇率制度变化从固定走向浮动甚至无序,反映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分)

 

三选做题第31题、第32题为选做题,两题任选其一。

第31题、第32题均为9分,共计7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时王安石变法追随者在其诗中写到:

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

/保兵如警守,吏禄绝贪餮。

/信令朝廷重,伸威塞境牢。

/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

/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

材料二1862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台侵略颇有感触,他说:

“绝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

险矣哉!

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在于:

……既不造能阀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能造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海国图志》绝版。

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

回答:

⑴材料一中涉及的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所持观点的认识(3分)。

⑵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拿破仑,沙皇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巴黎。

但40年后,俄国却在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沙俄从令人敬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

俄国政府面对危机是如何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的(2分)?

⑶高杉晋作认为中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

为避免重蹈覆辙,日本后来采取了怎样的针对措施?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32材料一詹天佑,字眷诚。

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

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

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回成归国后于1910年担任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1912年5月又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

材料二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

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

此路原定六年完成,詹天佑却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了。

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从詹天佑生活的社会环境,历史贡献和人格魅力方面简要探究影响历史人物成才的因素或条件

 

珠海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D

D

A

A

B

A

D

A

B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D

B

D

B

C

B

D

C

A

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7小题,其中第26题至第30题为必做题;第31题、第32题为选做题,两题任选其一。

第26题13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3分,第30题13分。

第31题、第32题均为9分,共计75分。

以下主观题部分,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

26.(13分)参考答案:

(1)方式:

自然因素和人工开发(1分)。

作用:

暂时减轻了广东人口压力和粮食紧缺状况。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洪保收。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推动了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3分)

(2)原因:

广州通商后,生丝需求量扩大,人们为逐利盲目开挖鱼塘(2分)。

看法:

改变了单一种植水稻农业形态,促进了经济作物的种植,使珠江三角洲成为富庶鱼米之乡。

但盲目开挖破坏了生态环境(3分).

(答对三点得3分,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总分不得超过3分。

(3)原因:

清政府的压榨和勒索,贸易特权的丧失,战火的破坏(2分)。

认识: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外之间的经贸联系,另一方面垄断对外贸易权,限制了中外贸易的发展,是闭关锁国的必然产物(2分).(答对4点得4分,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总分不得超过4分)

27.(14分)参考答案:

(1)反帝爱国。

(1分)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工人阶级不妥协斗争,学生的先锋作用,商人等社会阶层的广泛参加。

(3分)

(2)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2分)

协助解决国际危机,地区冲突和人道主义援助等。

(2分)

(3)影响:

巩固和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一边倒”政策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孤立。

变化和原因:

左倾错误使统一战线遭到了破坏。

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破产。

(共4分,每点1分)

(4)苏联的集体农庄一方面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牺牲了农民利益,使农业长期落后。

人民公社化运动则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分别在20世纪50和70年代进行了改革。

(共3分,每点1分)

28.(13分)参考答案:

(1)原因:

全国性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居民收入较快增长(3分)。

(2)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下,左倾思想错误指导,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轻重比例失调,人民生活处在温饱或半温饱之间(4分)。

(3)特点:

从初步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

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 ,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明显进步(1分)。

  原因:

①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农民致富。

③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十四大”召开,出现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

④私营经济发展,增加了居民收入。

⑤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出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