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680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docx

《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docx

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

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

  萨守坚

  萨真人名守坚,南华人也,一云西河人,自称汾阳萨客。

少有济人利物之心。

尝学医,误用药杀人,遂奔医。

闻江南三十代天师虚静先生及林、王二侍宸道法之高,欲求学法,出蜀至陕,行囊已尽。

方坐石闷,忽见三道人来。

萨问此去信州远近,道人问所欲,萨云:

欲访虚静天师,参学道法。

道人曰:

天师羽化矣。

萨方怅恨,一道人云:

今天师道法亦高,吾与之有旧,当为作字可往访之。

吾有一法相授,日问可以自给。

遂授以呎枣之术。

曰:

呎一枣可取七文,一日但呎十枣,得七十文,则有一日之资矣。

一道人云:

吾亦有一法相授。

与之棕扇一柄,曰:

有病者则煽之,即愈。

一道人云:

吾亦有一法相授,乃雷法也。

萨拜而受之,用之皆验。

一日凡呎百余枣,止取七十文为日用,余者复以济贫。

及到信州,见天师,投信,举家恸哭,乃三十代天师亲笔也。

信中言吾与林侍宸、王侍宸遇萨某,各以一法授之矣,可授以未尽之文。

萨由是道法大显。

尝寓某处城隍庙数日,太守梦城隍告之曰:

萨先生数日寓此,令我起处不安,幸为我善遣之。

太守至庙,逐萨使去。

萨行数十里,遇人异豕往庙酬愿,萨以少香附之,曰:

去酬愿毕,为置炉焚之。

其人如诫,迅雷一声,火焚其庙,更不延烧民居。

越三年,萨至某渡,无操舟者,举篙自渡,置三文钱於舟中以偿渡金。

因掬水院手,见一人铁冠红袍,手执玉斧立於水中,萨诃之曰:

汝乃何人,速见形?

其人立於侧曰:

我王善,即某州城隍也,昨真官焚我庙,我家三百余口无依,我实无罪,诉于上帝。

帝赐玉斧,令我相随,遇真官有犯天律,令得便宜施行后奏。

我随真官三年,并无犯律者,今日渡舟,真官乃置钱舟中,则真官无可报之时矣。

今愿为部将,奉行法旨。

萨曰:

更相从三年,亦只如是。

萨遂奏玉帝,擢为部将。

每有行持,报应若响。

尝有诗云:

道法於身不等闲,寻思戒行彻心寒。

千年铁树开花易,一日邓都出世难。

又诗云:

言清行浊休谈道,不顾天条法馒行。

但依本分安神气,何虑仙都不挂名。

真人得道后,游闽中,一日端坐而化。

  赵麻衣

  赵麻衣,不知何许人也。

唐僖宗时黄巢盗起,麻衣避於终南山,见道人数十居山问,麻衣无所得食,愿为佣役,由是有所遇而得道。

宋高宗建炎初,始来游青城山。

久之,乃入成都玉局化。

以连条为屋而居,常服麻缕百结之衣,人因号为麻衣。

形跃如槁木,而骨不露,神采湛然。

昼出,见凡草木之立者,行攘之。

暮归,则攘横於道。

人莫究其意,亦不见其有所饮食也。

人有具酒茗邀之,或不顾,或为留以饮。

际者授人,人饮之,觉芬洌异常。

麻衣时时言及五代及本朝事,赛誉有条理。

或穷诘之,则於皮上取圆觉经示之曰:

尽在是矣。

达官贵人招之,未尝往也。

或云五代尝为兵,已而免,去帖尚存。

平生党黑。

一日一趺坐而化、尺宅肢体洁白如玉然。

  刘居中

  刘居中,京师人。

少时隐於嵩山,居山巅最探处,曰控鹤庵。

初与两人同处,率一两月辄下山觅粮,登陆极艰苦,往往跻攀葛万,穷日力而至。

两人不堪其苦,皆舍去,独刘居之自若,凡二十年。

遭乱南来。

宋高宗绍兴问,尝召入宫,赐冲静处士。

后庐於豫章之束湖,每为人言昔日事云:

嵩山峻极处有平地,可为田者百亩。

别有小山岩岫之属,常时云雨只在半山问。

大蜥蜴数百,皆长三四尺,人以食就手饲之,抚摩其体,腻如脂。

一日聚绕盎边各就取水,才入口即吐出,已圆结如弹丸。

积之于侧,俄顷问累累满地。

忽震雷一声起,弹丸皆失去。

明日山下人来言,昨正午雨雹大作,乃知蜥蜴所为者此也。

又闻石壁问老人读书声,逼而听之,寂然。

既退,复尔。

其后石壁摧,得异书甚多,阴阳方技,修真黄白之学,无所不有。

既下山,独取其首尾全者数篇,余悉焚之。

又尝闻异香满室,经日乃散,不知从来也。

刘生於神宗元丰七年甲子,百余岁矣。

不知所终。

  谯定

  谯先生名定,字天授,涪州乐温县玉溪人。

深於易学,隐青城大面山中得道。

宋高宗建炎初,以经行召至扬州。

欲留之讲筵,不可,拜通直郎直秘阁致仕。

今百数十余岁。

巢居险绝,人不能到,而先生数年辄一出,至山前,人有见之者。

  姚平仲

  隐青城大面山姚平仲,字希晏。

宋钦宗靖康初,在围城中,夜将死士攻敌营,不利,骑骏骡逸去。

高宗建炎初,所在揭榜以观察使召之,竟不出。

孝宗淳熙甲午乙未问,乃有人见之於青城山丈人观道院。

年近九十,髭髯长委地。

喜作草书,盖已得成仙云。

  崔羽

  先生姓崔名羽,唐州人。

少隶京师班直,休官乐道,自号紫霞。

宋高宗绍兴问,游罗浮,已老矣。

初不自言其年,朱颜方瞳,举心林野。

性喜酒,人具饥邀之,饮则醉,醉则歌。

然歌中所言休咎,一皆验。

后居束莞数年。

一夕,命道流设醮于上清观。

礼毕。

命酌,西室酬醉,笑语若对客者,人问之,日锺吕陈三先生会于此。

既彻爵,奄然端坐而逝。

县人共迎置於紫霞亭焚之,有蝴蝶径尺,自烈焰中腾空而去,是日乡人有识之者,於榴花渡见其束归,盖归罗浮也。

  刘浩然

  宋高宗绍兴中,虞允文侍其父漕潼川。

父病,允文斋戒浃日,命道人刘浩然奏章请命。

刘亦素以精殷着名,自子夜登坛,迟明方兴言曰:

适之帝所见几上书章内两句云:

乞臧臣之年,增父之算。

帝指示曰:

虞允‘文至孝,可与执政。

已而其父竟卒。

后有十八年,允文果然参大政,以符其言。

  段璨

  段璨字德顼,袁州万载人。

略知书,天性淳谨,未尝作物。

然遇不平事,则奋臂而前。

宋高宗建炎问,寇盗充斥,段氏族属四十口,皆为所剽。

璨挺身持金帛往赎,贼叹其重义,皆付之使归。

绍兴五年。

束南处处大旱,斗米过千钱。

璨尽发宿藏,止取常值。

又为粥以食饥者,赖活者不可胜计。

后忽厌人事,结庵於严田之山中壁间,多书坦荡二字。

一日一召会亲旧,与叔诀曰:

不久天帝召我。

人不以为然,经数日升楼呜钟,钦然凌云而去。

乡人走视所居,"惟弊衣履存。

众欲以其事上於朝,而邑官不乐者止之,遂已。

  饶廷直

  饶廷直字朝弼,建昌南城人,第进士,豪俊有气节。

宋高宗绍兴七年,以事过武昌,有所遇。

自是不迩妻妾,偷然端居,如林下道人。

自作诗纪其事云:

丁巳中秋夜半,偶游黄鹤楼,忽遇异人授以秘诀,所恨尚牵世故,未能从事於斯也。

因作诗以识之,其辞曰:

黄鹤楼前秋月寒,楼前江阔烟漫漫。

夜深云散万籁息,独对清影凭阑干。

一声长啸肃天宇,知是飧霞御风倡。

多生曾结香火绿,邂逅相逢竟相语。

修然洗尽朝市忙,直疑身在无何乡。

回看往事一破饭,下视举世俱亡羊。

嗟予局促犹轩冕,知·是卢敖游未远。

他年有约愿追随,共看蓬莱水清浅。

后二年,岁在庚申,朝廷复江南,以为邓州通判。

金人叛盟,邓城陷死之后,载其柩还乡。

升者觉甚轻,然无敢发验者。

人以为尸解仙去云。

  苏庠

  丹阳苏养直,名庠。

居后湖,暮年徙润州太湖马迩山。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甲子十一月中,病酒困外,所使村童徐行者持谒扣床,曰:

有客称江宣赞,欲求见。

视其谒云:

惠州罗浮山水帘洞长生道人江观潮。

两畔各写诗一句,曰:

富贵易逢日月短,此中难遇是长生。

苏悦其语,强起延之,客曰:

罗浮黄真人黄真人,晋时为惠州太守,弃官入罗浮山水帘洞,以君不欲世问声利,姓名已书仙籍,命我持丹授君。

苏时年八十矣,应之曰:

庠平生未识真人,又形骸已坏,何以丹为哉。

客曰:

此非五金八石之比,盖真人真气所化也,服之无嫌。

苏视客,衣服侈丽类贵游,而言辞鄙俗无蕴藉,甚恶之,冀速去,曰:

虽然,终不愿得也。

老病缺於承迎,当令兄曹奉陪。

客曰:

我专为君来,君不欲丹,当复持以归。

但路绝远,愿借一宿,明旦晴即去,不然须少留也。

不获已,命馆於松菊墅。

时天久晴,五更大雨作。

苏忆昨日语,颇悔。

亟邀致,具酒。

未及饮,苏曰:

丹可见否?

客喜,便於腰间筐中取授苏,连云:

且延一纪。

药仅如豆大,黄紫色,亦不作丸剂。

客曰:

困笃则服之,方可见效。

凡身有疾,但敬想丹力所行,至即愈。

饵此者当飞升度世,若情欲未毕,故自延一纪寿,寿终亦为仙官矣。

酒数行,适既仆牵驴过前,客曰:

此驴昔尝为人。

叱令笑,驴即笑。

又求青箸笠中灵以饲之,祝曰:

复为人去。

再叱令笑,又笑,坐皆惊异。

又谕苏画真人像,苏曰:

其状何如?

曰:

一神仙中人,服黄道衣,击皂丝,着琴鞋,持水晶数珠,挂玉瓢於右带。

尝有遇之於罗浮铁桥悬崖云雾问,服佩正如此。

遂别去,约五年复来,来时君异於今日矣。

苏以丹并刺字置笋中,岁未尽五日,忽大病。

至除夕,气绝。

家人以顶暖、不忍殓。

及明,诸子记前事。

发笋视之,药故在。

取投口中,即能起,洒然若无疾,饮啖自如。

再令拾刺字并丹贴,欲烧末饮之,不复见。

后数日,长子如京口,以客言命图黄像。

像成,俨然江君也,始悟江即黄君云。

苏虽发如霜,自是其半再黑。

初,高宗建炎中,丧右目瞳子,至此瞭然。

昊兴陶安世闻其名,往访之,得其所遭本末如此。

后二十年,作书与邮林向伯共云:

吾可中闻异音,罗浮仙人期以数年相见,应尽便尽,余不复较。

十二月往茅山,别诸道友。

元日,聚族欢饮达旦,披衣曳杖出门,曰:

黄真人至矣。

其行如驰。

婢仆惊奔,仅能挽衣襟,已立化。

未卒之前,洪庆善尝以书求其近诗,答云:

顷得方士神药,夺命鬼手中,服食以来,识诗结字,无复余习。

庆善叔其诗文,实载此语。

陶安世作记,甚备焉。

  冯观国

  冯观国,郡武人。

幼敏悟读书,既冠,意若有所厌,即奔乡里,游方外。

遇异人,得导引内丹之法。

凡天文地理性命祸福之妙,不学而精。

乃晦名氏,自称无叮畦道人。

寓宜春二年,挟术自养。

所言人吉凶及阴阳变化,尽验。

或有诮其醉饮狂怪者,观国不与较,以诗谢云:

踏褊红尘四百州,几多风月是良俦。

朝来应笑头陀叟,道不相俾风马牛。

又述怀诗云:

落魄尘怀触处然,深藏妙用散神仙。

笔端问作龙蛇走,壶裹长挑日月悬。

馒假人伦来混世,只将酒盏度流年,潜修功行归何处,笑指瀛洲返洞天。

余诗尚多,皆脱尘离俗,人亦多莫能晓也。

有瑞州上高县麻塘李宣卿者,一夕约东门仆黄卷曰:

明日要五更早起,看门外有何动静来报。

仆唯诺而去。

次早凌晨,开门见门外凳上有一醉道人熟睡,唤之不应,遂通报宅堂。

宣卿寻令扶起,请入书院少歇,令左右供给盥漱。

毕即请相见,问其姓名,来自何方,并不答。

但再索酒,急进巨鱿,不计其数。

又告饥觅饭,愈食愈不言饱。

时宣卿故妻唐氏新葬,作庵已就,而未有住庵者,因领道人看庵。

道人即欣然肯住,遂给米炭等送之入庵。

越三日往视,则所给米炭略不曾动。

元送火种数块,亦如故。

问何故,曰:

前日吃已饱矣。

但夜寒觅纸袅,复与之。

又一日入庵,则见所与纸袅已裂为四,以青茆缚於床四脚。

又问何故,答曰:

寒从下上。

后因酒间忽作诗曰:

南北东西总是家,自知身命属姻霞。

只因贪恋一杯酒,误却碧桃千树花。

人虽见其诗不凡,然时弄小术如今之撮药者,又常喜颠酒,未兔以等闲待之。

久之,但闻姓冯,故众呼之日冯颠道。

宣卿诸子一日入庵拜扫,竟不见道人何在,但见坟茔中霞光遍地,举头望之,只见道人坐于树杪,仰面向天,吐气而下,寻即光灿。

或谓其能吸太阳精也。

住庵凡十八年,多与宣卿诸子欢笑戏狎,或出言无状,或就席颠倒,矢溺不禁。

似此可厌者,诸子颇恶之。

一夕,有倡女佐樽,诸子饮方乐,道人突入席问,少醉。

所为及乱。

席散,诸子戏举倡女所携之婢配之,锁二人置楼上,翼早启视,则无道人矣。

惟婢云钥门之后,满楼之热如火,不容近。

其身夜半稍冻,闻虚空乐作。

近五更,楝问簌簌有声。

言讫,诸子就怪所为,举目视梁问,则有字题其栋云:

水非沟壑龙方外,木是梧桐凤始柄。

莫道男兄无去路,碧霄云外有仙梯。

翌早,元仆黄卷在袁州遇道人于市,云:

夜来众官人取笑太恶,五更我已过此,就寄声云。

后会要相见,可来宜春台下相探。

是日午时,满城哄传台下有道人坐化。

黄卷往视之,即冯颠道也,遂归报其主。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三月十四日也。

先是,道人遍往辞知旧,且寄诗言别。

至日端坐,作颂而逝。

颂云:

平生无叮畦,任真但落魄。

烂醉是生涯,天地为棺椁。

其时,仪真李观民为袁州太守,乃其舅氏,方认得是其甥,本姓冯,名观国,年十八领荐往赴省,后竟不归。

於此方见,遂命塑其身於城东之治平宫。

宣卿有子名德谦者,往、视之,抚其背云:

道人何不分晓,一别而去。

忽回头相顾,至今塑像犹左顾也。

其师王蒙道人,其倡方七道人,往来诗词甚多。

  赵缩手

  赵缩手者,不知其名,本普州士人也。

少年时,父母与钱令买书於成都。

及半途,有方外之遇,遂弃家出游。

至宋高宗绍兴末,盖百余岁矣。

喜来彭汉问,行则缩两手於胸前,以是得名。

人延之食,不以多寡,辄尽。

饮酒自一杯至百杯,皆不辞。

或终日不饮食,亦怡然自乐。

尝於醉中言文涤公入蜀中,历历有本末。

他日复询之,曰:

不知也。

黄仲秉家写其真,事之,成都人房伟为赞云:

养气近术,谈道近禅,被褐怀玉,其乐也天。

欲去即去,欲住即住,缩手袖问,孰测其故。

赵见而笑曰:

养气安得谓之术,禅与道一也,安有二。

我缩手於胸,非袖问也。

取笔续曰:

似驴无赀,似牛无角,文殊普贤,摸索不着。

又自赞曰:

红尘白云堆裹,好个道人活计。

无事东行西行,有时半醒半醉。

相逢大笑一场,不是胡歌虏沸。

除非同道方知,同道世间有几。

绵竹人袁仲举久病起,遇赵过门,邀入,饮以酒。

问曰:

吾疾状如此,先生将奈何?

赵不答,但歌词一阕,云:

我有屋三问,柱用八山周回,四壁海遮阑。

万象森罗为斗拱,瓦盖青天。

无漏得多年,结就因绿,修成功行满三千。

降得火龙伏得虎,陆地神仙。

云:

此吕洞宾所作也,吾亦有一篇。

又歌曰:

损屋一间儿,好与支持,休教风雨等闲欺。

觅个带,修安稳路,莫遣人知。

休更着,便宜下手。

知时要知险裹,却防危,透得玄关。

归去路,方步云梯。

歌罢,满饮数杯,无言而去。

仲秉正与偕行,徐问其故,曰:

观吾词意可见矣。

后旬日,土展死什郁县。

风俗每以正月作卫真人生日,道众毕会,赵亦往寓於居人谢氏。

先一夕告之曰:

住君家不为便,假我此榻,吾将有所之,拂旦,径趋对门小寺。

得一室,正榻趺坐,傍人怪其不言,就视,已化矣。

会者数千人,争先来观,以香火致敬。

越三日火化,其骨钩联如锁子云。

  寇子隆

  青城山相去三十里麻姑洞,相传云亦姑修真处也。

丈人观道士寇子隆,独往瞻谒。

至中途,遇村妇数辈,自山中担萝卜而出。

弛檐牵裳,就道上清泉胱足洗菜。

见子隆至,问:

尊师何往?

曰:

将谒麻姑。

一妇笑曰:

姑今日不在山,无用去。

遂取萝卜一颗授子隆,曰:

可食此。

子隆食之,遂行。

窃自念曰:

彼皆村野愚妇,岂识麻姑为何人,得非戏我邪?

忽焉如悟,回首视之,无所见矣。

自是神清气全,老无疾病。

每为人章醮,自称火部尚书。

寿过百岁,宋孝宗隆兴中羽化矣。

  傅得

  师讳得一,字宁道,又字齐贤,清江新淦人也。

姓傅氏。

师之父某尤笃志道术,偕师之母卢氏,俱有隐操。

初闻邑之阳有护国刘仙师坛,观多灵异,'问有仙隐於其山,中心窃慕之,遂卜居於山之下。

宋徽宗政和五年乙未九月哉生魄,忽红光远舍,邻里惊而异之。

翌日,而师降诞。

未及月,而举动岐疑,有若髻龄。

年十一失估,恃里人有严县丞,矜其少孤,收育於家。

是年,师以生朝往拜刘仙师。

回至半山,见茂林修竹中有六道人围棋,饮於盘石之上。

师欲就观,徘徊不得其径而入。

忽一老者顾而指示之,乃得至石傍。

顷之,才老人赠以一桩子,厉声谓曰:

酒不得饮。

师唯唯,执植子喷之,味苦涩,不可食,遂怀以归。

行一里许,乃掷於道傍。

其家以师久不回,遣人寻索,经宿乃得之。

询其所由,师具以告。

其家与邻里之好事者异之,竞随师登山,令指示其所,惟见荆榛荒翳,无复向时之境。

回至所弃植子之地,财既夕矣,红光灿然。

人谓宝藏发见,争前取之,光亦寻灭,犹闻异香芬馥。

师曰:

早问道人与我植子尚在此。

复取而食,味益苦,还掷之而去。

自觉神气清爽,行步如飞,遂能预知休咎。

所居去邑十里,师尝一日十往返。

语言狂怪,歌笑自若。

或满头戴花,或醉卧桥路,人莫能测。

市人有恶之者,以毒酒推而溺诸县桥之下,师随流出没二里许。

登岸,复入市。

笑谓溺之者曰:

何相戏之酷耶?

人始讶其异。

后屡试之,复然。

众乃惊服,称为傅仙。

时师年十八,忽起江湖之兴,被蓑笠,荷瓢囊,褊走湖广淮浙问。

名山福地,靡不游历。

或孤柄岩谷,或露宿丛祠,所至放诞,不自检束。

如在新淦时,人皆谓之狂生。

然言人之灾福辄应,士大夫益多奇之。

张魏公浚留守建康,召师与语,即蒙殊遇。

丞相史公浩尝有诗赠师云:

试问此行何所止,乌有乡中无住里。

醉时不觉醒时痴,世人谁识颠道士。

异时又赠之诗曰:

相识三十年,身颠心不颠,有人还会得,即是地行仙。

后所赠益多。

初,史越王未当国时,与同省诸公宴集,师偶遇之,众中遽呼公曰:

傅道人独许你某年月日作相,公他日幸无相忘。

后果如期拜相,师一日造府门,即延之上座,酌以酒。

自是往来无间。

忽一日大醉,胱而入府,遽以泥足穿丞相履,手作执板状,四顾惧呼。

公问其所欲,师云:

要鹤氅着。

公识其意,诺之。

会杨和正适来谒,公遂荐之。

和正是夕梦一异人来见,翌日王招之,见其仪状俨如梦中。

王与语,大喜,即赠以敕牒衣号副焉。

遂礼管辖。

祖庆章为师隶湖州武康县常清观。

观,王所建也。

忽一日,持其度牒诣和正曰:

野鹤孤云,狂性复作。

不能坐受东缚,请从此辞。

和正大笑,乃贻书观中,以师散人,当处之以规矩之外。

复月,遗以醇酒。

居无何,拂袖而去。

王遣蓝舆遗烬之物,追路与之,师一无所受。

遂径还清江。

时郡守严陵昊公闻师名久,一见大悦,举家待以师礼。

师不肯留,乃强延以玉笋山承天宫。

贰职非其好也。

未几,复请管辖合皂山崇真宫。

曾不期月,大师朱公以玉隆万寿宫管辖招之。

已而显谟沈公镇豫章,与漕使少卿鲁公、宝文任公移管辖铁柱延真宫。

孝宗乾道九年癸巳,晦庵朱文公为扁云庵二大字,及赠一绝句云:

到处逢人说傅颠,相看知是几生前。

直携北斗倾天汉,去作龙宫第二仙。

其后范石湖大参张公枢使诸贤题赠,不可胜纪。

淳熙元年甲午,史越王帅闽。

一日,师遽呼徒弟叶永寿曰:

我欲福州见丞相。

次早遂行。

於时绘像求赞,王在前,师傍立,竟诺所请,书於三山郡斋。

留之数月,因奏荐于德寿殿。

是年四月,奉圣旨宣召,师每自洪都至行在,不三日可到。

三山距京将二千里。

师亦然躬诣内殿,赐斋并银绢物及御书宝扇一握、灵宝大师度牒等,是月十五日,师上谢表。

师虽有此奇遇,而略不动心。

未几辞归,住延真凡二十载。

其臧否人物,言必有中。

如龙图韩公总江夏之师,侍郎李公将江西之漕,皆先期以告,其预知多此类。

有自钱塘附师书至清江者,亦三日而达。

师或一日应数家之供,同时俱至。

人谓师得费长房缩地、蓟子训分形之术,未知其果然否耶。

师性旷达,不亲世务,虽屡典殊庭,充位而已。

夜多不寐,亦有时默坐不出尽月。

虽猖狂妄行,而志尚清洁,出入公卿之门,每以为善自爱劝-诱其人。

人亦以此敬之。

淳熙十五年戊申十一月二十二日,呼其门人,嘱以后事,命笔题颂曰:

平生胆气清高,抱道长乐逍逼。

天地阴阳反覆,云收雾卷丹霄。

颂竟,掷笔而化,享年七十有四。

凡度弟子门人,以明年正月壬寅座剑於府东门之外朱砂冈,会葬者千余人。

谢观复跋云:

初,师之生,人谓不孕而育、其母亦自以为然。

尝考之仙传,虽至人降世,托边同凡,亦必假阴阳之气、三元充养,以成兹有质之躯。

是故混元未诞,先降日精於玄妙;瞿昙将生,必梦白象於莫耶。

固未闻不妊而字者。

如其异人,托化於世,母不自觉,容或有之。

所以老子八十一年,元君不觉其久。

庄公寤生,姜氏疑非己产。

故师之处身应物,皆非学门师承,所得谅由是也。

尝闻许错有诗云:

闻苑花前是醉乡,,滔翻阿母九霞觞。

群仙指点嫌轻薄,谪向人问作酒狂。

师殆其庶几乎,不然,老仙何以切戒其饮,正虑其狂态复作耳。

谢守撷昔与之游甚密谨,略摭其大概。

后之君子欲考其详,则有史越王之墓志在云。

  张宗元

  张宗元,河北霸州人也。

入青城大面山中峰紫相岭结茅,耿介有守。

居山五十年,傍无给侍,常与虎豹蛇虺杂居,恬不为害。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无疾而化。

  历管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