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简答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244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知识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知识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知识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知识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知识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知识简答题.docx

《安全知识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知识简答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知识简答题.docx

安全知识简答题

二、问答题

(一)什么叫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一般是指由于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性释放的热能;如高温、电弧、电火花以及非故障性释放的能量;如电热器具的炽热表面,在具备燃烧条件下引燃本体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也包括由雷电和静电引起的火灾。

电气火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漏电火灾

所谓漏电,就是线路的某一个地方因为某种原因(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如风吹雨打、潮湿、高温、碰压、划破、磨擦、腐蚀等)使电线的绝缘或支架材料的绝缘能力下降,导致电线与电线之间(通过损坏的绝缘、支架等)、导线与大地之间(电线通过水泥墙壁的钢筋、马口铁皮等)有一部分电流通过,这种现象就是漏电。

当漏电发生时,漏泄的电流在流入大地途中,如遇电阻较大的部位时,会产生局部高温,致使附近的可燃物着火,从而引起火灾。

此外,在漏电点产生的漏电火花,同样也会引起火灾。

2、短路火灾

电气线路中的裸导线或绝缘导线的绝缘体破损后,火线与邻线,或火线与地线(包括接地从属于大地)在某一点碰在一起,引起电流突然大量增加的现象就叫短路,俗称碰线、混线或连电。

由于短路时电阻突然减少,电流突然增大,其瞬间的发热量也很大,大大超过了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发热量,并在短路点易产生强烈的火花和电弧,不仅能使绝缘层迅速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附近的易燃可燃物燃烧,造成火灾。

3、过负荷火灾

所谓过负荷是指当导线中通过电流量超过了安全载流量时,导线的温度不断升高,这种现象就叫导线过负荷。

当导线过负荷时,加快了导线绝缘层老化变质。

当严重过负荷时,导线的温度会不断升高,甚至会引起导线的绝缘发生燃烧,并能引燃导线附近的可燃物,从而造成火灾。

4、接触电阻过大火灾

众所周知:

凡是导线与导线、导线与开关、熔断器、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的地方都有接头,在接头的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

当有电流通过接头时会发热,这是正常现象。

如果接头处理良好,接触电阻不大,则接头点的发热就很少,可以保持正常温度。

如果接头中有杂质,连接不牢靠或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造成接触部位的局部电阻过大,当电流通过接头时,就会在此处产生大量的热,形成高温,这种现象就是接触电阻过大。

在有较大电流通过的电气线路上,如果在某处出现接触电阻过大这种现象时,就会在接触电阻过大的局部范围内产生极大的热量,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引起导线的绝缘层发生燃烧,并引燃烧附近的可燃物或导线上积落的粉尘、纤维等,从而造成火灾。

(二)、什么是安全帽?

对人体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称为安全帽。

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及其他附件组成。

帽壳由壳体、帽舌、帽沿、顶筋等组成,帽衬是帽壳内部部件的总称,由帽箍、吸汗带、衬带及缓冲装置等组成,下颏带是系在下巴上、起固定作用的带子,由系带和锁紧卡组成。

安全帽的防护作用在于:

当作业人员头部受到坠落物的冲击时,利用安全帽帽壳、帽衬在瞬间先将冲击力分解到头盖骨的整个面积上,然后利用安全帽的各个部件:

帽壳、帽衬的结构、材料和所设置的缓冲结构(插口、拴绳、缝线、缓冲垫等)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允许的结构破坏将大部分冲击力吸收,使最后作用到人员头部的冲击力降低到4900N以下,从而起到保护作业人员的头部不受到伤害或降低伤害的作用。

安全帽分类:

安全帽是个人防护用品中生产量大、用途广泛的重要防护用品之一,品种类型较多,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按安全帽的用途可划分为一般作业类和特殊作业类两种。

一般作业类安全帽具有一般冲击防护性能,用于存在冲击伤害的作业场所,如建筑、造船作业等。

特殊作业类安全帽除具有一般冲击防护性能外还具有特殊的防护性能,

用于具有特殊防护需要的作业场所,如静电防护、侧向刚性防护、阻燃防护、低温防护等。

依据帽壳的材料可划分为塑料安全帽、玻璃钢安全帽、胶质安全帽、竹编安全帽、铝合金安全帽等,前四种材料的安全帽生产企业较多、生产量较大,被广泛使用,铝合金安全帽生产、使用较少。

按照安全帽帽沿尺寸的大小可划分为无沿、小沿、中沿和大沿。

无论安全帽的材料、结构有何差异,按照安全帽的使用类别其技术要求是相同的。

(三)、上岗前必须佩带好劳保用品,主要有那些?

答:

安全帽、防护眼镜、面罩、工作服、劳保鞋、手套、口罩等。

(四)、消防“三懂、三会、三能”?

答:

“三懂”即:

懂得本单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存在什么火灾危险;懂得怎样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方法。

“三会”即:

会使用消防器材;会处理危险事故;会报警。

“三能”即:

能自觉遵守消防规章制度;能及时发现火灾;能有效地扑救初起火灾。

(五)、什么是自燃物品

 

(1)自燃物品定义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2)自燃物品特性

自燃物品多具有容易氧化、分解的性质,且燃点较低。

在未发生自燃前,一般都经过缓慢的氧化过程,同时产生一定热量,当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积热使温度达到该物质的自燃点时便会自发地着火燃烧。

凡能促进氧化反应的一切因素均能促进自燃。

空气、受热、受潮、氧化剂、强酸、金属粉末等能与自燃物品发生化学反应或对氧化反应有促进作用,它们都是促使自燃物品自燃的因素。

(六)、什么是电气事故?

有哪些种类?

电气事故是由局外能量作用于人体或电气系统内能量传递发生故障而导致的人身和设备的损坏。

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电事故、雷电灾害、射频辐射危害、电路故障等五类。

(1)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触电是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全的伤害可以分为电伤和电击。

绝大部分触电伤亡事故都含有电击的成分,与电弧烧伤相比,电击致命的电流小得多,但电流作用时间较长,而且在人体表面一般不留下明显的痕迹。

(2)静电事故。

静电指生产工艺过程中和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由于某些材料的相对运动,接触与分离等原因而积累起来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这些电荷周围的场中储存的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使。

但是,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伏,可能在现场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在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静电火花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因素。

(3)雷电灾害。

雷电是大气电,是由大自然的力量分离和积累的电荷,也是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等特点,其能量释放出来可能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雷击除可能毁坏设施和设备外,还可能直接伤及人畜,还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4)射频辐射危害。

射频辐射危害即电磁场伤害。

人体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吸收辐射能量,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部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射频辐射危害还表现为感应放电。

(5)电路故障。

电路故障是由电能传递、分配、转换失去控制造成的。

断线、短路、接地、漏电、误合闸、误掉闸、电气设备或电气元件损坏等都属于电路故障。

电气线路或电气故障可能影响到人身安全。

(七)、什么是中暑?

中暑有哪几种类型?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或强辐射气象条件下发生的,以体温调节障碍为主的急性疾病。

 按发病机理,中暑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和热衰竭。

通常的中毒一般为以上四种类型的综合症。

(八)、“三不伤害”是指什么?

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九)、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级

(1)登高作业概念

在施工现场,常常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这类作业称攀登作业,亦称登高作业。

攀登作业主要是利用梯子攀登和结构安装中的登高作业。

这类作业较易发生危险,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该考虑并确定施工所需要的各种登高和攀登设施。

一般地说,各种登高行动应尽量利用现成条件,如借助于建筑结构和脚手架上的登高梯道或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如施工用电梯等。

所以在整个施工工期内,所有各类人员的上下,都必须在规定的通道上行走,不允许在阳台之间等非正规通道作登高或跨越,也不能利用吊车臂架或脚手架杆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2)高处作业的含义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为了便于操作过程中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人与物从高处坠落的事故,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以及在结构主体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作为高处作业对待,并加以防护。

脚手架、井架、龙门架、施工用电梯和各种吊装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使用时所形成的高处作业,其安全问题,都是各工程或设备的安全技术部门各自作出规定加以处理。

对操作人员而言,当人员坠落时,地面可能高低不平。

上述标准所称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最低的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

而所谓最低的坠落着落点,则是指当在该作业位置上坠落时,有可能坠落到的最低之处。

这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坠落高度。

因此,高处作业高度的衡量,以从各作业位置到相应的坠落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为准。

(3)高处作业分级

坠落高度越高,危险性就越大。

所以,按照不同的坠落高度,高处作业又可分为I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四个等级,其相应的高度分别是2m~5m,5m~15m,15m~30m,30m以上。

由于并非所有的坠落都是沿垂直方向笔直地下坠,因此就有一个可能坠落范围的半径问题。

即考虑最低坠落着落点时,应同时确定一个坠落的范围圈作为依据。

当以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R,以作业位置至坠落高度基准面的铅直距离为H时,国家标准规定R值与H值的关系如下:

①H=2m~5m时,R为3m;

②H=5m~15m时,R为4m;

③H=15m~30m时,R为5m;

④H>30m时,R为6m。

(十)、对女工健康造成危害的毒物、物理性因素以及劳动生理因素有哪些?

答:

常见的有铅、汞、锰、隔、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氯丁二烯、苯乙烯、己内酰胺、汽油、氯仿、二甲基甲酰胺、三硝基甲苯、强烈噪声、全身振动、电离辐射、低温和重体力劳动等。

这些因素可引起月经变化或具有生殖毒性。

(十一)、有害作业分级评价的种类有哪些?

答: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2)有毒作业分级;(3)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4)高温作业粉剂;(5)噪声作业分级。

(十二)、什么是应急救援?

答: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所采取的一种反应行动。

(十三)、什么是应急预案?

答:

作为开展应急救援行动计划和实施指南。

(十四)、什么是应急救援预案?

答: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

(十五)、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影响范围继续扩大,并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防止对人和环境的继续危害),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十六)、国家对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或要求有哪些?

答:

(1)危险化学品单位、有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包括职业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定期组织演练,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预案报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备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十七)、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是什么?

答:

(1)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3)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

通过编制基本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足够的灵活性,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

  (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协调;

  (5)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

(十八)、为什么要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

答:

通过演练能提高参演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通过演练可对应急预案本身进行检验,发现其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完善。

例如通过演练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通过演练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增强公众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进一步明确应急人员各自的岗位与职责;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等。

(十九)、什么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答:

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二十)、什么是城镇燃气?

答:

符合燃气质量要求,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和工业企业生产做燃料用的公用性质的燃气。

它包括:

天燃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

(二十一)、什么是防毒面具?

答:

用以隔离有毒气体和保障操作人员呼吸的面具叫防毒面具,一般有防毒面具和供氧面具。

(二十二)、城镇燃气中用户设施指哪些?

答:

指用户的燃气管道、阀门、煤气表。

(二十三)、煤气管道附属设备都有哪些?

答:

有阀门、补偿器、凝水缸和测压管等。

(二十四)、为什么煤气用户必须按装煤气报警器?

答:

煤气报警器适用于家庭、旅社、医院等场所,一旦煤气泄漏,它会立即报警。

可预防由于煤气泄漏所造成的中毒、爆炸、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因此安装煤气报警器是每个用户必备的安全措施。

(二十五)、煤气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指什么?

答:

易燃、易爆、易中毒。

(二十六)、一氧化碳有什么特点?

答: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二十七)、什么情况下会使人煤气中毒?

答:

Ø人身中毒与室内煤气浓度和时间有密切关系。

Ø若室内空气中含0.1%CO,人吸入一小时左右就有中毒症状;

Ø若室内空气中含0.2%CO,人吸2~3分钟后便失去知觉;

Ø若室内空气中含0.4%CO,人吸入后会使人迅速死亡。

(二十八)、为什么人吸入CO后会引起中毒?

答:

因为CO吸入人体内,就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相凝结,阻碍了体内的氧气供应,造成窒息,引起煤气中毒,严重者导致死亡。

(二十九)、什么是煤气爆炸?

答:

煤气的瞬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造成强大的破坏力,叫煤气爆炸。

(三十)、什么是煤气爆炸浓度上限?

下限?

答:

上限:

能使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气得以爆炸的最高浓度。

(三十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2)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

(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

称“三同时”)管理制度;

(6)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

(7)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8)危险作业管理和职业卫生制度;

(9)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0)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11)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和使用制度;

(12)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

(13)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5)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

(16)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17)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