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187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河南省顶级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

语文

(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族群分布、文化区隔等对于文学活动有不同影响。

这些影响,最终将反映到作家个性、作品风格、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族群特征、区域传承等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上来。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北方《诗经》和南国《楚辞》的不同文风,认为前者“辞约而旨丰”,后者“瑰诡而惠巧”。

法国丹纳的《艺术哲学》明确将地理环境、种族与时代并列为文学生成“三要素”。

关于文化地理差异带给文学创作的功能性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做过阐述。

他说:

“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民族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审美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像人的皮肤一样,长久地保持下来并渗透到人们精神的各个领域。

”事实正是如此,地理环境以及据此而来的综合性人文氛围,不仅影响到区域习俗、文化传统、作家性格等,而且还会作用于文学文本的传播路径和接受方式,而这一切都将以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文体、风格诸层面的综合指数为核心。

四川乐山依山抱水的开阔环境造就了郭沫若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凤凰封闭唯美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沈从文敏感柔弱的个性心理。

地理区隔所造成的重要文化差异表征之一,便是语际交往中的非对称性。

语际交往实际上指的是不同语种之间的跨文化交往,其中自然包含了不同区域不同语种间的文学对话。

语际交往过程中的非对称原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语际交往中暂时处于强势地位的语种对相对弱势语种的强迫性渗透,二是不同语种之间相互翻译或转译的非饱和性和不完满性。

文学语际交往中存在着“语言霸权”问题,比如西方的主流语种——英语对包括汉语在内的其他语种的霸权。

我们有理由预期,英语霸权地位还将持续下去,据此进行的关于文学本质的种种讨论也会受到英语表达惯性的牵制。

造成语际之间文化交往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是经济原因。

一般而言,经济实力强大或较强的国家、民族或地区的主流语种文学在文化交往中常常处于主导地位。

这种“财大气粗”的交往原则的文化效应古今皆然。

其次是政治原因。

说到底,政治影响力仍以经济增长力为基础。

经济发展了,政治强大了,说话的分量自然就加重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种语言的广谱性常常成为政治地位的象征符号。

其三是文化原因。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准确地说,所有语种的语言都是文化的产物。

跨语际交往通常隐含着跨文化对话机制的“异地原理”。

犹如巴赫金所言:

“在文化方面,异地是理解最有力的手段。

只有通过另一种文化的视点,一种外国文化才能完整地、深刻地表现出来。

”他同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被绝对翻译,文学语言尤其如此。

法国的舍普等人则认为,文学语言的翻译未必要追求绝对性,不饱和翻译或许正是语言艺术交往互动的诗意所在。

他明确指出,“文化有一种珍贵的无法磨灭的诗意的东西,即区域性的东西。

技术相反,某些技术语言是世界性的语言。

技术与文化的不一致,造成了一种紧张状态。

”这种可译又不可全译的文化征候,在语言论转向之后或许会变得更加突出,并可能由此加剧全球化时代文学语际交往的挑战性。

(摘编自龚举善《文学本质多向生成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个性、作品风格、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族群特征、区域传承等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是由其所处的地域决定的。

B.研究一部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文体、风格诸层面的综合指数,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地理环境以及综合性人文氛围。

C.四川乐山依山抱水的开阔环境和凤凰封闭唯美的自然环境分别影响了郭沫若和沈从文,而前者的作品比后者的作品风格更鲜明。

D.不同语种之间相互翻译或转译具有非饱和性和不完满性,即可译又不可全译的文化征候,在全球化时代将逐渐消失。

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列举中国刘勰和法国丹纳的著作观点,论证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族群分布等对于文学活动的不同影响。

B.文章第二段引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相关言论,论证文化地理差异给文学创作的功能性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思维影响。

C.文章第四段论述造成语际之间文化交往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是按经济、政治、文化的顺序进行的,论证结构严谨。

D.文章先指出文化地理差异给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接着从语际交往中的非对称性进行论证,把论证逐步推向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文学本质的各种观点会受到英语表达惯性的影响,这个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这与英语作为西方主流语种的霸权地位有关。

B.一个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要素,影响这个地域的主流语种在文化交往中的地位,造成了语际之间文化交往的不对称。

C.异地是理解一种文化的最有力手段,一种文化只有找到最能解释自己的另一种文化,才能完整地、深刻地表现出来。

D.法国的舍普等人认为,如果一味地追求文学语言翻译的绝对性,可能会破坏文化中一种珍贵的无法磨灭的诗意的东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

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7种型号。

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5个型号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和长征十一号12个型号在役。

另有长征五号乙、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长征九号5个型号在研,长征十一号甲1个型号论证中。

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并具备无人深空探测能力。

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达到14吨,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达到1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14吨。

截至2019年3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发射300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5.33%。

(摘编自XX百科)

材料二: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300次发射,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这靠的是什么?

龙乐豪院士认为,靠的是牢牢把握住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的拓路者长征六号火箭为例,2015年它以“一箭二十星”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长征六号瞄准国际运载火箭先进技术水平,浑身上下几乎都是新的,很多技术在世界上没有成功应用的先例,自主创新成果达十几项。

据介绍,长征五号突破了12项重大关键技术和247项关键技术,代表着我国科技创新与工业制造的高水平,不仅使整个火箭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带动国内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

未来,比长征五号更大的重型火箭长征九号,将研制9.5米级的火箭箱体,也将带动国内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新装备等向前发展。

(摘编自余建斌、王伟童《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人民日报》2019年4月1日)

材料三: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11日报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是中国火箭的绝对主力,承担了中国96.4%的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9.2%。

报道称,一组数字可以反映出长征系列火箭的快速进步:

自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至2007年6月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鑫诺三号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100次发射用时37年,年均发射2.7次;再至2014年12月,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资源卫星,长征火箭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5年,年均发射13.3次;至2019年3月10日,长征火箭实现第三个100次发射,仅用了4年多时间,年均发射23.5次。

报道称,尽管长征系列火箭也曾发射失败,尤其是2017年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失败。

但长征系列火箭接近96%的发射成功率,在世界上仍属于先进水平。

而且,与前50次发射相比,长征系列火箭后250次发射的成功率明显提升。

在第三个100次发射中,长征火箭共将225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高达97%。

特别是2018年,长征火箭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达到37次,首次位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并创下世界航天发射的新纪录。

报道称,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与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有密切关系。

如果革弊兴利得当,这种体制在需要高投入、高协调、高精准但见效慢的航天领域还是颇具竞争力的。

报道称,这些年,中国航天打破论资排辈的弊端,青年人才挑大梁的局面蔚然成风。

不拘一格用人才也是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秘诀”和保障。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9年3月12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长征运载火箭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发射成功,目前共拥有4代17种型号,其中包括退役型号、现役型号、在研型号和论证型号。

B.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实现300次发射,其成功率达到95.33%,这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水平,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

C.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拓路者,长征六号火箭创造了“一箭二十星”中国航天新纪录,很多技术创造了成功应用的先例。

D.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在关键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上均有突破,使火箭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拉升我国工业制造能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无论是从承担的发射任务,还是从发射航天器的总质量来看,都堪称中国火箭的绝对主力。

B.长征火箭在3个100次的发展历程中,从所用的时间、年均发射次数以及发射成功率,可看出它在快速进步。

C.作为在研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它将比长征五号更大,能带动国内材料、工艺、器件、装备等创新发展。

D.长征火箭在2018年捷报频传,成功率进一步提升,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首次居世界第一,并刷新世界纪录。

6.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秘诀”。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家(节选)

巴金

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水。

然而祖父服了药,病反而加重起来。

祖父的病并没有给这家庭带来大的骚乱,人们依然在笑,在哭,在争闹,在争斗。

医药不能够有大的效力,于是人们便开始求助于迷信。

这全是由贫弱的脑筋里想出来,可如今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

一个无知识的妇人居然成了一种支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

最初是几个道士在大厅上作法念咒。

到了夜深人静时,便由陈姨太一个人在天井里拜菩萨。

“见鬼!

”觉慧骂着。

“你只配干这些事!

然而另一个花样来了,这就是克明、克安、克定三弟兄的祭天。

三人过于严肃以至成了滑稽的样子。

觉慧的批评也是同样的:

“见鬼!

”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喝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

在觉慧想着“你们的手段不过如此”的时候,新的花样又来了。

这一次不是“见鬼”,却是“捉鬼”。

傍晚,每个房间的门都紧闭着,霎时间全公馆变成一个静寂的世界,显得很凄惨。

不知从什么地方请来了一个尖脸的巫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做出种种凄惨骇人的怪叫和姿势,把病人骇得用被盖蒙了头而惊叫起来。

满屋是浓黑的烟、爆发的火光和松香的气味,地板也烧焦了两处。

然而花样又来了,据说这公馆里到处都布满着鬼。

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

觉慧虽然有这勇气,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

于是决定在第二天晚上举行大扫除,要捉尽每个房间里的鬼,说是这样祖父的病才可以痊愈。

于是第二次的滑稽剧又在预定的时间开演了。

有的人躲开了,小孩哭着,女人叹息着。

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

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

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

不久那巫师走到了觉慧的房门口敲门。

觉慧在里面大声叫着:

“我不开。

我这里没有鬼!

忽然有人在外面猛烈地敲着门。

他的愤怒被激动起来了:

“你们究竟要做什么!

“慧侄,快开门”,是三叔克明的声音。

“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着祖父病好,难道你一个人就不愿意?

“我不开!

”他烦躁地在房里躺着,觉得头脑快要爆裂了。

“三少爷,你不顾到你爷爷的病吗?

你这样不孝顺!

觉慧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尖锐女音,这是他平日讨厌听的,这时却挟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向他打来。

他的愤怒因此增加了。

“三弟,快开门,我有话和你说。

”这是觉新的声音。

觉慧痛苦地想着:

“你也这样说!

自己做了懦夫还不够!

”他觉得他的心也快要炸裂了。

“好,我给你们开罢。

”这样自语着,门一开,立刻现出了一张带怒的、涨红的脸,责备的话语要从这脸上爬出来,像蛇要爬出洞那样。

愤怒占有着他,热情鼓舞着他。

他完全忘却这些人是他的长辈。

他愤怒地轻视地问道:

“你们究竟要做什么?

”他憎恨的眼光强烈地在众人的脸上扫。

众人呆着了。

克明、觉新这些人无论如何是没有脸说出“捉鬼”两个字来,他们知道自己究竟还有一点知识,而且他们根本上就不相信捉鬼的办法。

“给你爷爷捉鬼。

”陈姨太究竟勇敢多了,她挺身出来说。

“捉鬼?

你倒见鬼!

”觉慧把这句话向她的脸上吐去。

“你们不是要捉鬼,你们是把祖父活活地闹死!

“你——”克明的脸气得变成了青色。

“三弟。

”觉新要来阻止觉慧。

“你还好意思说话,你不害羞吗?

”觉慧把眼光定在哥哥的脸上。

“你也算读了十几年书,料不到你竟然没有知识到这样程度!

呸,你们会孝顺祖父,笑话!

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

我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杀祖父,谁敢进这房里来,我就打他的嘴巴!

平时这样的话也许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这时反而因了语气太重的缘故,他倒占了上风了。

他站在门口,身子立得非常坚定,面貌异常严肃,眼光十分骄傲。

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克明第一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

觉新又是气,又是悔,眼泪流在脸上也不去揩拭。

陈姨太平日总是仗着别人的威势,看见克明一走,便好像失了靠山似的,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了,敷衍般地骂了觉慧几句,就带着满面羞容扭着身子走开了。

陈姨太一走,其余的人也就一哄而散了。

虽然娘姨中间有人暗暗发了不满意觉慧的议论,然而这一次觉慧是大获全胜了,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反复说“一个花样又来了”,凸显出荒诞的迷信闹剧逐层加深,最终将情节推至“捉鬼”的高潮,同时又表现出觉慧强烈的讽刺和愤怒之情。

B.克明教训觉慧“你要明白事理”,将“迷信”和“事理”画上等号,深刻地揭示出克明笃信封建迷信的糊涂、麻木、可笑,富于讽刺意味。

C.面对理直气壮的觉慧,陈姨太无力反驳,“敷衍般地”“满面羞容”写出她极力维护长辈尊严的困窘,“扭着身子”传神地刻画出“姨太太”的特点。

D.觉慧怒斥觉新是本文深刻的矛盾冲突,同样接受过新思潮的影响,觉新却怯于反抗,在守旧的长辈与激进的弟弟之间的夹缝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8.本文结尾为什么说觉慧的胜利是一次“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的“大获全胜”?

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5分)

9.巴金在《<家>初版代序》中说:

“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这个信念鼓舞我写出这部封建大家庭的历史。

”请结合本文中三代人的表现,分析小说中“家”崩溃的必然性。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

永乐末进士。

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

议论持大体,有清望。

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

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

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

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屡辨疑狱,无所挠屈。

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

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

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

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

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

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

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

景泰元年仍命兼理。

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

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

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

“边城士卒非乏。

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

不然,徒冗食耳。

”乃不增戍。

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

九畴言:

“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

”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

布政使许资言:

“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

”乃转右副都御史。

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

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天顺初,议事京师。

帝顾侍臣曰:

“九畴,廉正人也。

”留为右都御史。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

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

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B.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C.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D.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礼部,古代六部之一。

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

C.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D.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

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

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

C.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

当凤阳遭受灾荒、快要产生盗贼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

他曾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为灯,他在灾异发生时提意见曾被皇帝下诏书加以褒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5分)

(2)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岑参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

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

却向嫖姚

幕,翩翩去若飞。

 【注】

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在洛阳落入叛军手中,出逃后,欲重归河阳幕府。

嫖姚:

指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慨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如裴判官之辈。

B.“胡尘”借指叛军攻势凶猛,此处突出了裴判官落入敌军时的危急形势。

C.尾联描写传神,意在表达裴判官重获自由后与诗人宴饮时的喜悦之情。

D.全诗洋溢着守节不移、忠义报国的沸腾热血,读来慷慨豪壮,感奋人心。

15.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2)《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和。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运用典故来表现诗人对故人不再,世事沧桑的感叹。

(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起火的消息掀起了一阵波澜。

一场大火来势汹汹,有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严重损毁。

2018年9月,一场持续整晩的大火使巴西国家博物馆几乎毀于一旦。

这些   的教训提醒我们,人类历史中的文化古迹有可能会消逝。

文化保护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那些   的文物都不可避免地日渐老化。

保护,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

(    ),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是历史的使命,每一代人   。

文化保护工作要凝聚社会共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合力。

有些损毁或许无法避免,但有没有对保护工作    ,结果会大不一样。

如果巴黎圣母院在翻新工程伊始,就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火情有所警惕、建立预案,或许我们今天目睹的会是另一番场面。

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活力注入源源不竭。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沉重     留传     义不容辞     全力以赴

B.沉痛     流传     义不容辞     全神贯注

C.沉重     流传     责无旁贷     全神贯注

D.沉痛     留传     责无旁贷     全力以赴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

B.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

C.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

D.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B.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使文化延续的活力源源不竭。

C.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D.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20.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将其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含标点符号)。

(5分)

日前,我国科学家发表了对液态金属研究的新成果。

液态金属不同于常规环境下的固态金属,即使在室温下也能保持液态。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清华大学联合小组研究发现,溶液环境中的液态金属液滴,在受到电场或化学物质的作用时,会产生类似于细胞吞噬外界颗粒的胞吞效应,能高效地将周围的颗粒吞入体内。

这一发现也开辟了一条构筑高性能纳米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