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042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必修4.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2.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一()①它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它是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④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3.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神?

有人说:

“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则灵”,有人说“鬼在心中”。

这种观点()

A.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B.实际上否认了神鬼的存在C.实际上是有神论D.是一种不可知论

4.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

 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B.他们都是一个知识体系

 C‘客观事物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5.以下所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学生听课做作业②教师给学生讲课③经济政治体制改革④中美进行钢铁贸易谈判⑤第五次人口普查⑥蜘蛛织网,蜜蜂采蜜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6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物质         B、意识         C、客观事物         D、客观存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回答7—8题:

7、《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这一观点

  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8、恩格斯说: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D、辩证法观点

9、“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①物质是运动的  ②世界是物质的  ③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④不能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一观点

  A、夸大了物质运动B、否认了相对静止

  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1、“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办事情必须遵循观规律

  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主要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先设计后施工,才能建成楼房。

这一事实说明

  A、设计的构想是工程师头脑中产生的 B、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物质决定意识

 13、东汉哲学家王符说: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

  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④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毛泽东说: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回答14—16题:

  14、材料说明的主要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5、“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是因为

  ①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②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③④

  16、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之为规律的是()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B日出东方

C新陈代谢D水往低处流

18.物质、运动、规律三者间的联系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是客观的

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9.恩格斯说: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正确说明这一论断的选项是()

①自然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人类社会同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性③人类思维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④意识是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事物“什么也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事物和运动的关系

21、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

A、自然界和社会的显著变化和发展

B、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

22、我国古诗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上草”的“枯荣”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3、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

A、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不变B、事物处于不变化的状态

C、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运动过程中的无条件性和绝对性

2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固有属性是________。

()

A、联系运动B、运动客观实在性C、客观实在性联系D、客观实在性运动

25、“刻舟求剑”中的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求”不到“剑”,主要原因是他()

A、否认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B、否认了船、水、剑三者有的运动,有的静止

C、只承认剑的客观存在D、不知道船、水、剑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6、人与规律的关系是()

A、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规律的客观性服从人的主观能动性D、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和创造规律

27、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说明()

A、人的意识是能动的,动物的意识是不能动B、人的意识水平比动物的意识水平高得多

C、动物没有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D、蜜蜂的智慧在某些方面对人类高得多

28、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因而实践是客观的

②实践是一种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④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

⑤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⑥

29、“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

”这是因为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适用范围

B、真理和谬误可以任意转化

C、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D、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

30、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过程中,我国人民表现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感人至深。

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

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

31、(6分)材料一:

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安全“回家”。

我国有关负责人透露,2007年前后,中国航天员将实现太空行走。

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32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亲临灾区研究并开展救援工作,号召人们发扬“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精神抗灾。

由于没有回避问题,救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A.创新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束缚

  C.要敢于否定一切权威  D.要敢于突破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25.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荣辱倒错,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荣辱的错误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6.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发展农业生产力就要

  A.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B.把农业发展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

  C.对现有生产关系进行彻底变革

  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突破旧的观点和客观规律的束缚

27东北某市花费.420年月日多株大树,因——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在长达“年的时间里,十万筑路大军凭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巧妙运用现代科技,书写了这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青藏铁路的奇迹表明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成功的决定因素已有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400多株死掉,其余的要靠麻绳捆绑、支架支撑才能勉强活命。

进城的这些大树因多年生长在深山密林之中,无论其外型、内部发育均为适应深山生活而形成。

进城之后空气、土壤等生存环境全部改变了,因此导致部分大树死亡。

回答  A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2006年7深山能很好成活的大树因不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而导致死亡,这一事实说明20日人民网报道,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河南电视台23岁的记者曹爱文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为女孩做人工呼吸,但女孩最终没能醒来。

曹爱文哭了。

曹爱文流泪的照片上网后,立刻引来众多网友跟贴,绝大多数人都对曹爱文的行为表示由衷的赞美,更有人称她是“当今中国最美丽的记者”,但也有人认为她放弃采访救人是不务正业。

网友对曹爱文的评价表明

A.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

  A.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B.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同的价值观都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C.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29.2006年7月22日《河南日报》报道,河南洛宁县县委原有的办公楼在2004年作为危房被拆除了,至今再没有修建。

现在,堂堂的县委机关就在县城的各个角落租房办公,县委的牌子都没处挂。

该县县委书记认为,洛宁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而且都比建办公楼要紧得多,应把钱用在群众最急需的地方。

从哲学角度看,洛宁县县委的做法坚持了

  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4.  ②把个人、集体、社会的统一作为价值选择的标准

  ③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③必须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活动的科学性C.②③④DB.

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如,20多年义务为矿上回收浮煤,累计价值达六七百万元,应得奖励20多万元,却一分不要。

他对自己很“抠”,一辆骑了必须弄清楚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年的自行车仍在“服役”,家中只有一个亲戚赠送的旧彩电,却每年都资助困难工友和贫困学生……吴如的事迹表明

  A.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证明

5C.正确的价值选择只能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

”D.先进人物必须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实现集体、他人利益

第Ⅱ卷(非选择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B.40分)

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8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32.俗话说:

“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

有经验的造纸工人用手一摸就知道纸的准确厚度;老猎手凭一点蛛丝马迹就可以断定走过的野兽的种类、数量、大小、雌雄;汽车修理高手一听声音就知道毛病在哪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4分)

(2)问题

(1)得出的结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4分)

33.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方便交易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严重地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因此,国内各大互联网站倡导文明网络,国家加大对网络市场的监管。

运用第三单元(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有关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互联网的。

对于不健康的网络内容,我们应该怎么办?

(题。

分)

34.2006年9月17日①是运用经济手段对资源配置进行调控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完整独立地矗立在世人的面前。

但是四年前,“鸟巢”的初步设计方案施工后,14名院士上书国务院,指出“鸟巢”设计方案既不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又忽视了“安全、实用、环保”的要求,该方案被暂停施工。

北京市政府根据“节俭办奥运”的原则,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对“鸟巢”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方案取消了原方案中使用可开启屋顶,并扩大了屋顶开口,优化了钢结构,大大减少了用钢量,同时缩小投影屏幕以减少光、声污染。

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如“纳米易洁玻璃幕墙”、“区域性综合节水”、“体育馆钢桁架高空滑移”、“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等被首次使用。

修改后的“鸟巢”方案不仅保持了原方案的设计理念和中国风格,又进行了大胆创新,充分体现了“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国际奥委会的认可。

15分)

④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附加题:

(此题10A.

①③.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救—妈妈!

救—爸爸!

”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

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

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十三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后,立即乘车来到都江堰市区街道,他在雨中踩着泥泞看望受灾的孩子们。

温家宝专程前往新建小学,实地考察抢救因地震被掩埋在废墟里的小学生们的情况。

他冒着危险,踩着泥泞,攀上瓦砾堆,走近施救地点。

当他看到抢险人员正在解救两名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在雨中,温家宝一直弯腰察看救援情况。

他大声告诉孩子,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生活中的事迹分析思考:

5分)

⑵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5

8.国家组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

这一做法表明

高二政治(必修3生活与哲学)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

D.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据此回答9~10题。

9.创新的哲学依据是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B.C.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

D.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

D.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要从共性中概括出个性

“故土

1

2

3事物存在着相对静止

10.要做到创新,最主要的是要做到

4

A.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5

承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C.

6

711.悉尼在当初申办2000

8

环境赢家”,正是其“绿色奥运”的理念和承诺,打动了许多评委的心,从而赢得主办权。

在奥运会期间,悉尼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虽然并不完善但却让人耳目一新的面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

10A.着眼局部,会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B.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12

13

1412~13题。

12.

15

A.物种间是相互制约的

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

13.在引进物种时,要对其生态安全性做全面的评估,这是因为

A.有了对后果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行动

D

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

C

14.“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A.不与其他物事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虚假联系

C.联系是事的存在的前提条件

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联系起来

15.13岁男孩余某,因车祸造成左眼部高高隆起,眼球暴出。

西安西京医院的医生从腿部血管插上管子治好了他的眼病。

这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促进事物发展

C.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事物的整体和部分之间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

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冠以“新潮”的名字,称之为“时代的发展”。

据此回答16~17题。

16.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称之为“时代的发展”的观点是

A.正确的,因为它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B.正确的,因为它是以前所没有的

C.错误会,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D.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17.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

这一事实表明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

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也有一些企业因商品滞销而减产甚至停产.据此回答18~19题。

18.从经济学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19.是述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新事物比旧事物力量强大

C.新事物比旧事物更加成熟和完善

D.事物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据天文台专家介绍,2001年11月19日凌晨会出现狮子座流星雨。

2001年11月19日0时25分,万众企业盼的狮子座流星雨终于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如约而至。

最强时,河北兴隆观测站观测到的流星雨天顶流量每小时估计超过4000颗。

据此回答20~21题。

20.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B.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C.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D.人的认识能够向前推移和发展

21.天文台专家准确预测了狮子座流星雨的出现,是因为|

A.懂得规律的客观性B.认识到意识可以超前反映物质

C.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D.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2.寒冬腊月,一股寒潮袭来,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东后,引起天气下雪。

一些害虫遇雪死亡,农作物不受虫害,水分充足,茁壮成长,从而导致五谷丰收。

这表明

A.认识事物的联系,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相互转化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1997年以来,黄河每年都有断流现象。

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调查分析,从1972年到1996年,黄河下游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业累计直接经济损失约268亿元。

据此回答23~24题。

23.黄河下游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业累计直接经济损失大约268亿元。

这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B.任何事物的质变都是由量变引起的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D.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24.人类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历程,认为可取的发展模式是

A.先污染后治理B.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数量

C.边污染边治事D.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