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科技辅助活动记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378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年级科技辅助活动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年级科技辅助活动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年级科技辅助活动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年级科技辅助活动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年级科技辅助活动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年级科技辅助活动记录.docx

《1年级科技辅助活动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年级科技辅助活动记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年级科技辅助活动记录.docx

1年级科技辅助活动记录

1年级科技辅助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吹泡泡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学会制作泡泡液。

2.学会吹泡泡。

活动过程

一、做一做

1.自己来做泡泡液

(1)、用金属勺从肥皂上刮出一些碎屑

(2)、往杯子里倒进100升热水,再加进一小勺刮出的碎肥皂和一小勺白糖。

(3)、用金属勺搅拌,让它们充分溶解在水里。

泡泡液就做好了。

(4)、用吸管蘸上泡泡液,在吸管另一端轻轻一吹,就可以吹出泡泡来了。

2.吸管上的诀窍

有办法吹出更大的泡泡吗?

一次可以吹出许多个泡泡吗?

只要在吹泡泡的吸管上做一点改动,就能实现这些愿望。

(1)扩大吸管口

(2)斜切吸管口

(3)捆扎吸管

3.用手摸泡泡

轻轻的把泡泡吹在被水浸湿的手心,会怎样呢?

二、拓展活动

1.自己试着用其他材料做泡泡液

2.把金属丝弯成正方形或三角形,代替吸管,用它吹泡泡。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插花:

甜蜜的祝福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插花的几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容器学习插花组合。

巩固用绕卷的方式制作糖果花。

2过程与方法:

学说祝福的话语,会用祝福表达对自己身边人的关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祝福表达对自己身边人的关心.

活动过程

1、欣赏范例,了解糖果花的意义。

(1)观察糖果花,比较它和其他插花的不同之处。

师:

“这盆花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插花一样吗?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介绍“心愿”糖果花的意义,了解甜蜜的祝福这种形式。

师:

“张老师的网名就叫‘心愿’,我很喜欢紫色,所以我的朋友就送给我这样一份甜蜜的祝福,祝我心里的每一个愿望都能实现。

”“你们喜欢这样甜蜜的祝福吗?

2、欣赏糖果花课件,了解糖果花的一些名称。

3、结合课件和图例,介绍插花的几种方式。

(1)师:

“老师在做糖果花的时候,发现插花也是一门学问。

你们还记得上次花店里的阿姨怎样插花的吗?

”观看课件(花店插花演示)。

(2)师:

“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插花的方法呢?

”在黑板上出示图例,课件演示和插花图例相关的几组糖果花作品。

(S形插花、倒T形插花、三角形插花、直立形插花、弯月形插花)

4、介绍材料和制作要求。

(1)先把糖果连接在吸管上,再自选材料制作花朵,制作花朵的纸张材料分3种难度:

方快形――花瓣形――长条形;选择包装纸对花朵进一步美观加工;选择容器,将包装纸包裹花泥放进容器中;根据容器的外形设计插花造型,合理布局。

(2)如果制作遇到困难,可以来观察循环播放的糖果花课件,或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

(3)材料和工具用完及时放回原处,垃圾入筒。

5、学生制作糖果花,学习插花布局。

(1)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尝试自己剪出不同的花瓣形状,制作糖果花;插花时提醒学生观察布局,插完后注意在花朵间隙和容器上作进一步的美观加工。

(2)遇到困难,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与同伴合作解决。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画味道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启发学生发挥想象。

2.过程与方法:

 大胆地运用语言及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过程

一、尝尝味道,说说味道、猜猜味道

1、  师:

今天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要请你们来猜味道,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味道吗?

(学生回答)

“我这儿有一个百宝箱,里面就装着各种味道,现在我要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到百宝箱丽尝味道,等你尝好了味道就告诉大家你的感受,但是你不能直接说出你吃的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的,而是要告诉大家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会想到什么事情,猜对的小朋友所在的队就可以加上100分!

2、  教师启发性示范。

3、  学生进行游戏。

4、  教师小结各队得分情况。

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二个环节“我画,我画,我画画画“(学生:

ye)

二、尝尝味道,想想味道,画画味道

1、  师“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纸包,打开细细品尝,然后合上眼睛慢慢体验是什么味道,再想想怎样用画来表达,用笔画出来。

2、  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味道,教师巡回启发指导。

3、  启发学生抓住自己的感觉,大胆发挥想象,大胆落笔,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味道。

4、  每位学生都上来介绍自己的画。

5、  学生互相观摩、交流、评价谁画的味道最生动最有趣。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自画像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知道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身体结构;

2、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

3、学会观察的基本方法:

由点到面、由远到近、由外到内;

活动过程

师:

那位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生:

回答

1、教师出示课件:

看一看这位同学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老师念一下他的自我介绍。

我叫居小龙

体重二十六公斤;我的眼睛长的一个大一个小,眉毛弯弯的,我的头非常大,鼻子也很大.哦我的舌头非常的灵活可以立起来还有……

我还有没说到的你能帮我说说好吗?

师:

你会像他这样介绍自己吗?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的自画像”这一课。

师: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身体的各个身体器官组成一起认认。

生:

边看课件边认。

2、观察同桌,看看他是否有以下身体结构,手、脚、腿、躯干、胳膊、脖子、眉毛、眼睛、鼻、耳朵………

3、学生边看课件边指出位置。

师:

你们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生:

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观察。

教师:

通过以上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教师:

对,我们在身体结构上是一样的。

所以同学之间要平等待人。

4、出示自画像。

(课件)

教师:

依照自己的模样来画的人物画像就是自画像,你能给自己画个像吗?

学生思考:

怎样来画自画像。

教师:

每人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要画出自己的特征,最好能从画上认出是谁。

5、学生进行绘画活动,(上课时没有完成的可作为家庭作业来完成。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旋转木马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尝试看流程图学习旋转木马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

掌握钻孔和十字剪制的技能,学习剪贴相同图形进行装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木马旋转,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活动过程

1.了解制作的步骤和所需材料、工具。

(1)教师:

要做旋转木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

(一次性纸杯、前端可弯曲的吸管、彩色纸、广告纸。

(2)教师:

旋转木马怎么做呢?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制作流程图(展示制作步骤图),你能看懂吗?

这些图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3)教师用儿歌小结操作流程。

杯子做平台,洞儿杯底、杯边打;小吸管,洞里钻,长的钻上面,短的钻旁边;

吸管头,十字开,小花伞,撑起来,木马四边粘;旋转木马转起来,真呀真好玩。

2.了解制作要点。

在制作的过程中,哪些步骤你不太会做?

(1)打洞。

洞的位置与大小。

(图一)

(2)十字剪制。

吸管的前端裁开成十字型,方便粘贴及花伞的平稳。

(图二)

(3)伞形的制作。

先将正方形的纸剪成圆形,从边到中心点剪一条直线,再粘贴起来。

(图四)(4)同样图形。

先将纸进行折叠,再画出图形,然后进行剪贴。

(图五)

3.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1)遇到困难能主动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可以向同伴学习或向老师求助。

(2)节约使用材料,注意制作安全,及时收拾工具、材料,保持整洁等。

4.学生探索游戏:

旋转木马。

(1)自由玩自制的旋转木马,体验成功的喜悦。

(2)学生交流:

为什么旋转木马能够转起来呢?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好玩的泥板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用牙签、瓶盖、麻布等不同的装饰工具塑造泥板的不同形象;

2.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泥板塑造出丰富、生动的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使用装饰工具,注意活动时的卫生与安全。

活动过程

一、课题:

1、师:

小朋友们,你们吃过面条吗?

(吃过)那你们会擀面吗?

(学生自由回答并大胆讲述经验)。

2、出示泥,教师示范擀面,边示范边引导回忆擀泥的经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学生擀泥,教师巡回调查学生的设想。

1、分发泥,鼓励学生正确擀泥:

取大块泥,通过团圆→压扁→铺板→用擀泥板擀泥;

2、要求学生在擀泥时,要将泥擀得厚实一点、均匀一点;

3、教师巡回指导,并调查学生对泥板的形象构想,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完整自己的构想。

4、教师小结:

刚才,我调查了小朋友们对塑造泥板的形象构想,由手提包、有手机等等,我希望接下去你们能够发挥你们的本领,完成你们的构想。

三、学生开始创作。

1、分发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装饰工具和材料,鼓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工具辅助塑造自己的泥板形象,也可以自由选择同伴搭配组合进行创作。

2、教师提醒学生正确使用辅助工具,注意使用时的卫生与安全。

3、教师巡回指导各组学生的创作,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使其有信心继续创作下去。

四、利用幻灯机放映学生的作品,组织欣赏学生的作品,并集体评价。

1、出示幻灯机,放映学生的成品,并请学生自愿上前介绍自己的作品,要

求学生表明自己的合作伙伴和设计意图;

2、教师表扬部分作品出色的学生,鼓励所有学生再接再厉,努力做到更好。

3、将学生的泥板作品展示在泥工区,供学生之间、亲子之间互评,发表宝贵意见。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哈里昆的狂欢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感受作品的艺术风格,大胆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

2.过程与方法:

能以变形、夸张的手法,大胆地想象绘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作品及创作绘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联系生活,感知狂欢时有趣的氛围。

二、学生欣赏名作《哈里昆的狂欢》,感受作品的风格,表达自己的认识。

1.介绍作品、画家。

2.学生分组欣赏、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1)引导学生从画面造型上欣赏,感受作品夸张、变形的手法。

(2)从作品色彩上欣赏体验作品的感觉。

三、学生分组绘画,进一步表现对作品的感受。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创作意向。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将物品夸张变形;最想画的部分画得要大一些,把画面布置得丰富一些;小朋友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四、引导学生分享交流,体验创作的乐趣。

1.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绘画的内容。

2.集体交流,教师提升经验。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动动小手学折纸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与弟弟妹妹交朋友,知道自己是大哥哥大姐姐,能将简单的折纸方法教给弟弟妹妹,初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弟弟妹妹建立更好的友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更进一步体会自己当哥哥姐姐的责任感。

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

提出要求------学生互助-------分享喜悦

一、引起学生兴趣,并提出要求

1、教师提出活动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讨论:

怎样与弟弟妹妹交朋友,并教弟弟妹妹学习简单的折纸方法。

3、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提升经验

二、学生主动认领弟弟妹妹介绍自己的姓名、班级、自己的本领。

1、一个大班的带一个小班的学生,向弟弟妹妹介绍自己的姓名、班级、自己的本领。

2、教弟弟妹妹进行折纸

1、与弟弟妹妹一起折纸,将简单的折纸方法教给弟弟妹妹。

2、引导哥哥姐姐教时要注意耐心。

三、分享喜悦

与弟弟妹妹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让针漂浮在水面上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的表面张力可以托住一些轻微的物体。

而洗洁精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2.过程与方法;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提问,揭示课题: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然后出示针,问:

把针放在水面上,是沉还是浮?

2、学生猜测,然后实践操作。

不管学生多么仔细,针总是会沉到杯底。

3、设置问题:

有没有办法让针漂浮在水面上呢?

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1、教师把针放在小条面巾纸中间,再把纸巾的两头提起,再小心地放到水面上。

纸巾湿润后慢慢沉到水底,针会浮在水面上。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漂浮的针”的原因分析。

3、教师在此基础上解释科学原理。

三、让漂浮的针沉下去:

1、现在我们想要让针沉下去,但是不能用手去直接碰针,也不能故意把水震动,有什么办法?

2、让一个学生上台做实验:

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3、集体讨论原因。

四、总结拓展:

生活中也有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让我们一起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硬币的失踪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硬币失踪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

活动过程

1、取一个立方体纸盒,将其一个侧面裁去,并装上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作为窗口;

2、在纸盒的上表面开一条狭缝,在底面上铺一张与平面大小相等的彩纸;

3、沿盒内对角线嵌入一块平面镜,使镜面与玻璃相对,镜面斜朝下。

在平面镜的背面放一张硬纸板;

4、将一枚硬币从狭缝投入盒内。

现象:

只听到硬币落入盒内发出的叮当声,却看不到硬币的踪影。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障眼法的秘密在于,对角线上有平面镜!

所以从狭缝投入盒内的硬币落入上半个空盒中,当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了!

其实,很多魔术都是利用视觉上的错误来表演的,所以神奇的不是魔术师,而是我们的科学知识!

不信我们再来看一个“水中蜡烛”的魔术吧!

5、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回答,讨论。

6、学生自己实践。

7、学生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8、教师总结。

9、让学生知道魔术的魅力。

板书设计:

现象:

只听到硬币落入盒内发出的叮当声,却看不到硬币的踪影。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障眼法的秘密在于,对角线上有平面镜!

所以从狭缝投入盒内的硬币落入上半个空盒中,当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了!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水中蜡烛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明白水中蜡烛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运用看,动手明白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

1、取1个废弃易拉罐,将其中间剪去一段,做成中空的蜡烛台。

(注:

用图画出来);

2、点燃1支蜡烛,放入易拉罐蜡烛台中,在烛台前放一块高反膜玻璃(或者普通镀膜玻璃);

3、将1个玻璃杯放在高反膜玻璃后面,并使其位置与烛台。

缓慢向玻璃杯中注水。

现象:

从易拉罐蜡烛台这一侧看去,在水杯中呈现有火焰的蜡烛。

其实这就是高反膜玻璃的秘密所在了,它和普通的玻璃不一样,它对光的反射率远大于透射率。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呢,许多汽车的车窗就是采用这种高反膜玻璃,车窗中的人能看见车外的人,而外面却看不见里面的人。

二、学生观看后谈自己的想法。

三、教师讲解水中蜡烛的道理

从易拉罐蜡烛台这一侧看去,在水杯中呈现有火焰的蜡烛。

其实这就是高反膜玻璃的秘密所在了,它和普通的玻璃不一样,它对光的反射率远大于透射率。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呢,许多汽车的车窗就是采用这种高反膜玻璃,车窗中的人能看见车外的人,而外面却看不见里面的人。

四、学生实践

学生分小组自己做实验,观察现象,说说自己的理由。

五、教师小结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神奇的水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的各种有趣现象——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现象,水的压力和浮力。

2.过程与方法:

能指认生活中的上述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做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溶解现象、压力及浮力的实验。

活动过程

一、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1、同学们桌上有一杯水,一张纸巾,请你把这张窄条纸巾垂直浸入水中,手不要动,看纸巾上有什么变化?

2、学生活动并交流:

水往纸巾上“爬”

3、师:

你们真是善于观察,但有没有想过水怎么在纸巾上会上升和扩散呢?

4、学生猜测

5、不急,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把你的塑料尺或钢尺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6、学生实验,交流:

水没有在尺上扩散。

7、请你把两把尺合在一起,再做这个实验,又发现了什么?

(水在两把尺的中间蔓延)

8、小结:

水在物体的孔隙或缝隙里“爬”或向四周扩散,这就是水的“毛细现象”

9、老师这里提供一些材料“毛巾、粉笔、玻璃”请你选择一样进行实验。

10、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水的毛细现象吗?

(举例)

二、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瞧,老师这里有一杯满满的水(实物展示台展示)

2、如果我再放东西进去会怎样?

(学生猜测)

3、师放回形针一枚,水没有溢出来。

你们猜可以放几枚?

4、学生一起数数,师放。

观察水的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5、小结:

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所以我们看到了水面高出杯口很多还没溢出。

6、你也想来做这样的实验吗?

桌上有一枚硬币,请你用滴管滴在硬币表面,看水面的变化,能滴多少滴后才溢出。

(小组实验)

三、认识水的溶解现象

1、水还有别的本领,把糖放在水里会怎样?

2、对,像糖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而水变甜的现象叫溶解。

3、提问并布置实验,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

请同学们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仔细观察高锰酸钾颗粒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

4、学生观察,并画出三幅图:

刚放进去的时候,过了一会儿,最后。

5、交流

6、提问:

哪些物质也能溶解于水?

7、关于溶解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溶解得快慢跟什么有关系呢?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溶解快慢与什么有关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道溶解快慢与什么有关。

2、会做“溶解的快慢”的对比实验,

活动过程

1、首先我们来证明跟水的冷热有没有关系,先看对比性实验的表格。

出示表格:

问题:

溶解得快慢和什么有关?

猜测:

实验设计

录表:

数条件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的结论:

师:

这个实验中,对比的条件是什么?

(冷水和热水)那么其他条件就要相同。

(相同多的水,相同多的糖……)

师讲解并演示实验。

得出结论:

热水能使糖溶解的快。

2、溶解得快慢跟搅拌有关系吗?

对比的条件是什么?

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

3、学生操作,师巡视。

4、交流答案:

搅拌比不搅拌溶解的快。

5、溶解得快慢还跟什么有关?

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并填写表格。

6、全班交流。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认识水的压力和浮力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认识水的压力和浮力

2、知道水的压力和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活动过程

1、出示装满水的大可乐瓶,瞧,如果我在瓶上扎几个小孔,猜猜会怎样?

2、学生猜测。

3、教师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4、瞧,水不仅流出来了,而且会射得很远,什么力使它这样的呢?

5、这就是水的压力,你瞧,在这三个不同位置的孔里射出的水的距离不同,说明什么?

6、学生回答

7、水越深,压力越大,所以下面的孔喷出的水远。

那么潜水员在海里潜水受到的压力始终相同吗?

(学生交流)

8、过渡:

水除了有压力外,还有浮力呢。

我们做个实验来证明。

师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提问:

是谁把烧杯托起了?

加入砝码的重量与水位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9、小结:

实验证明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浮力作用。

10、历史上也有人做过与我们今天的实验相类似的活动,那就是曹冲称象。

你们听过吗?

(如果没有,教师可简单讲述)。

说说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吗?

11、学生讨论交流。

12、拓展延伸:

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水的压力和浮力现象。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不用钥匙的锁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锁的基本原理、结构、功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搜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懂得事物总是一分为二,利弊共存的。

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剔除弊端、不断完善中发展的。

活动过程

1、请看,老师制作了一把密码锁简易模型,锁盘上有十个数字,每转动一个数字为一次,请同学们试一试,转动几次才能打开这扇门?

2、为什么有的同学转了几下就能打开,有的同学转了十几下才能打开,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3、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锁的构造和基本原理,构造和简易密码锁是怎样制成的?

什么状况下门才能锁住?

什么状况下才能打开?

4、学生拆开锁的模型,了解简易密码锁的构造和基本原理——简易密码锁是用一个带缺口的圆制成的,就像一个转动的插销,当转到设置好的密码时,圆的缺口与门边对齐,插销打开了,门就开了,在其他位置时插销插上了,门就锁住了。

5、提出问题: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把锁的构造和原理,把它装在门上行吗?

6、学生发现问题:

不行,锁的密码设置太简单,不安全。

7、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加以改进,使这种锁既方便又安全。

8、学生充分讨论思考,各抒己见。

9、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有两个密码盘的密码锁,请学生再来试一试,要打开这把锁是否比刚才难一些。

10、学生通过尝试归纳出:

密码组合越复杂,锁就越安全。

转动转盘的次数就会多一些,但对安全而论是值得的。

活动小结

科技活动记录

年级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仙人掌净化水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仙人掌中的液汁有净化水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让了解仙人掌中的液汁有净化水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的精神。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仙人掌的作用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二、课件展示

展示仙人掌的各种作用

三、重点讲解仙人掌的净化作用

1取一块新鲜的仙人掌,把它用小刀割三五道口子,稍微用力揉压一下,使其流出液汁。

  2用这块仙人掌,在一杯浑浊的水里慢慢搅动二三分钟,当水里出现蛋花状的凝聚物时停止搅动。

  3待杯子里的水静止五分钟后,观察杯中的水。

发现:

水里的蛋花状凝聚物沉淀到水底,杯内浑浊的水变清。

四、说明:

仙人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