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195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docx

《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docx

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

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主管单位:

莱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1.4建设单位:

莱芜高新区鹏泉街道办事处

1.1.5法人代表:

高文水

1.1.6建设地点:

莱芜高新区鹏泉街道办事处郭家沟村。

1.1.7建设年限:

1年

1.1.8建设内容:

1、河道治理

治理河道2公里,河道清淤、河面拓宽至16米,河堤浆砌石护坡高2.5米,建设拦水坝7道。

河岸两边种植杨柳树护堤绿化15亩,占地株距为2m。

共栽植防护林(生垂柳)0.22万株。

2、新建浆砌石重力塘坝2座。

3、荒山绿化及生态农业区建设

建设主导产业区扁桃园600亩,计栽种桃树3.6万株;板栗200亩,计栽种板栗1.0万株;绿化树白杨300亩,松树200亩,计栽种白杨树2万株,松树1万株。

1.1.9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12万元,其中:

(1)、河道治理及塘坝工程,预计投资286.6万。

(2)、生态绿化及经济林建设工程:

预计投资33.7万元。

(3)、建设管理、工程监理及勘测设计等其他费用:

19.9万元。

1.2报告编写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19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4)《河道管理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6)《防洪标准》(GB50201-94)

(7)《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8)《山东省水文图集》(1975年)

(9)《莱芜市高新区总体规划》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

(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

(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规划通则》(GB/T15774-1995)

(14)《造林技术规范》(GB/T15776-1995)

1.3指导思想

1、坚持“兴利蓄水与防洪减灾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层层控制,节节拦蓄”的治理模式,在尽量拦蓄地表水的同时,要满足河道防洪的要求,确保河道两岸村庄及粮田的安全。

2、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使三个效益相互促进,有机结合。

3、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当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服从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4、“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将整个工程逐项落实,分年组织实施,争取早日见效。

5、达到“保护水源、改善环境、拦沙减沙,发展产业”的目的,集中连片进行综合治理开发,节水保水,发展产业。

1.4治理目标

1、河道治理工程:

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按照宜拦则拦,层层设防的原则,形成节节拦蓄的高效拦沙蓄水体系。

河道治理与蓄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污染治理,加强河道和岸坡护砌整治,形成岸边路、路边树,河中坝的格局,达到“堤坝牢固、水质清冽、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要求。

2、荒山绿化及生态农业建设:

根据郭家沟村的村庄整体规划及区位优势,培植和建成生态观光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区,形成“以强带弱,协调发展、生态环保、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

3、经济目标:

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治理措施完全发挥效益后,流域内人均收入翻一番,人均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高20%。

4、小流域总体目标:

环境清洁、景观优美、自然和谐、人居舒适、产业发展、农民富裕。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背景

孝义河位于莱芜市经济开发区,流经郭家沟生态文明示范区,是牟汶河支流中的一支,河水汇入大汶河,为莱芜市生态水系建设的重要区域。

1、国家关于建设新农村,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面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合理利用水源,保持水土植被。

2、莱芜市牟汶河流域治理状况。

郭家沟村内的孝义河流域蜿蜒经过莱芜市东西流入牟汶河。

牟汶河是莱芜的“母亲河”,为大汶河三大源流的主流,流经莱城、钢城两区,境内全长64.5公里。

千百年来,滔滔西流的汶河水滋润着古老的赢牟大地,世世代代的莱芜人依水而居,浚河兴利,生生不息。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牟汶河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基本丧失了应有的生态功能和对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

“拯救母亲河”已是两岸人民由来已久的迫切要求和共同呼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2001年以来,莱芜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对牟汶河河道重点是城区段进行了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5年,莱芜市委、市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出台了《牟汶河综合治理行动纲要》,进一步加大了牟汶河综合治理力度。

规划治理河道53.5公里,建设牟汶河拦河闸1座、橡胶坝15座、溢流坝22座、跨河交通桥2座。

总工程量905.12万m3,总投资4.06亿元。

工程全部完成后,河道防洪标准将提高到五十年一遇,并形成53.5公里的连续水面、3万亩的蓄水面积,拦蓄地表水5400万m3,涵养地下水4300万m3。

不仅增水护砂、改善工农业用水条件,而且可形成长达50多公里的水、林景观廊道,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非常显著。

现已投入资金近3亿元,完成工程量703万m3,已经完成和基本完成橡胶坝13座、溢流坝20座,治理河道36公里,增加蓄水面积1.3万亩,增加蓄水量2400万m3,涵养地下水3500万m3,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使沿河两岸呈现出“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道风景线”的生态城乡新面貌。

 莱芜市在实施牟汶河综合治理过程中,坚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加强监管、综合治理、合理开发、以河补河”的原则,开放式招商,引导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牟汶河治理,使牟汶河流域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郭家沟村小流域治理现状情况

郭家沟村位于高新区的最东部,孝义河横贯村庄东西,原有河道及堤防均是上世纪50年代左右修建,由于年代较久加上修护措施不当,河床、河道及筑堤破坏较为严重,沿河林带植被稀薄。

特别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河砂资源无序开采,河床下降,地下水位水降,河堤防护功能缺失,抗洪能力大大降低,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产财产安全。

2007年,郭家沟村为了改变村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进行旧村改造,其建设的小康楼、老年公寓、文体广场等已投入使用,造型优美、设施配套齐全的村庄建设规划与现有的河流现状,已形成较大的反差。

因此,为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的精神、保护莱芜市饮用水源基地和更好地建设文明生态示范村,拟对孝义河郭家沟生态水系进行综合治理。

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排洪防洪工程、产业发展等全面规划,科学设计,综合治理,实现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屏障、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2.2必要性分析

2.2.1是改善孝义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孝义河横贯郭家沟村东西,河流总长度2公里,原有河道及堤防均是上世纪50年代左右修建,由于年代较久加上修护措施不当,河床、河道及筑堤破坏较为严重,沿河林带植被稀薄。

特别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项目区内的河床、堤防、水质开始遭到破坏,河砂资源无序开采,河床高低不平,地下水位下降,河堤防护功能缺失,抗洪能力大大降低,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产财产安全。

孝义河为牟汶河上游的三大给水源之一,也是牟汶河的主要泥沙源,研究结果表明:

孝义河每年带入牟汶河的泥沙达10万吨。

项目区位于牟汶河流域的上游,其水土流失的程度和强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进度直接影响到牟汶河水体,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

2.2.2是流域治理污染保护水源的需要

本项目区位于牟汶河的上游,牟汶河是莱芜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孝义河河水直接进入牟汶河。

但近年来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入牟汶河水量锐减,泥沙严重淤积。

为了尽快恢复牟汶河生态水系,必须对牟汶河本身和整个上游区域实施全面综合治理。

由于山区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点分散,生活垃圾、污水以及畜禽粪便等面源污染严重。

其中,污水污染包括生活污水和畜禽污水污染,村庄生活污水、各类企事业单位生活生产污水、养殖小区冲刷粪便后的污水,全部直接排放,严重影响牟汶河上游的水质。

村庄生活生产垃圾就地倾倒,不仅使河沟堵塞,而且成为水源污染的隐患,必须将垃圾分类处理,规范整治,建设垃圾池和垃圾转运站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通过郭家沟生态水系健身设工程,可以将山区现有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综合产出率;通过整治可以使原来的未利用地、河滩地、坡地及其他闲杂地变成农田或林地,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通过产业的升级和治理,提高当地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基础资料准确可靠,建设条件优越

项目的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措施现状资料,采用1/10000地形图现场勾绘、实地调查勘测及室内量算汇总取得。

水文、气象等资料应用项目区附近地区观测记录并结合莱芜市多年平均气象值取值。

准确可靠的基础资料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孝义河发源于莱芜市孝义乡北部山区的两座水库——龙崮水库和夹岭水库,途中汇入了众多的支流,春冬少雨水而夏秋随季节变化而多发洪水。

此次河道改造主要为孝义河郭家沟段的河道治理,该部分河段基本地势东高西低,落差不大,河床宽16米,沿河周围为村庄道路,无拆迁物。

由于受地形、地貌、自然气候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沿河植被资源覆盖率低,河道河基破败,保水保土能力差。

该项目区降水量最大为125.37mm,由于该河段居于孝义河上游,汛期时水流量较大,因此防洪压力较大。

同时,由于该河为季节河,雨水分布不均,夏季水多,冬春季水少,因此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

郭家沟村大部分为山岭地,沟壑较多,由于多年来农民开荒种地,无序开发,林地植被破坏较为严重,且由于缺乏引导,农村单户种植,形不成产业优势。

由此村内成立了郭家沟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农林开发、旅游、养殖、房地产等项目,通过集中优势力量搞规模化经营,生态农业,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了使建设项目有序实施,项目区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对流域内各种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为本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2生态效益显著,社会影响良好

本项目实施后,流域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的改变,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得到处理,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形成完整的生态防护体系和区域经济开发优势,促进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项目区的公共卫生、生活环境、农村经济、土壤环境、水质状况、径流泥沙以及生产环境都带来极为有利的影响。

在项目建成以后强化监督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对牟汶河流域周边环境的影响将会得到长期的发挥。

在项目实施当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培养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际技能,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贯彻将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2.3.3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当地农户积极参与

项目地点处于鹏泉街道办事处郭家沟村,它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水源,减少污水垃圾污染,而且还能够优化和整合当地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户收入,因此将肯定得到当地农户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这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要求“植树造林、绿化荒漠、控制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等政策措施,把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为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随着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多年来当地政府根据水土流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把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通过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了广大群众进行水系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第三章项目地点基本情况分析

3.1建设地点自然条件

3.1.1地理位置

郭家沟村位于莱芜市高新区的最东端,坐落于美丽的望夫山脚下,孝义河穿村而过。

西、北与孔家庄、东沈家庄接壤,东、南与钢城区辛庄镇相邻。

村内共有人口871人,计384户。

村东西长4公里,南北3.3公里,地形以山岭为主,地势起伏不大,总面积12000亩,其中可耕地8000亩,以生产花生、板栗而闻名,地下资源丰富。

3.1.2地形地貌

郭家沟位鹏泉街道办事处东部,坐落于美丽的望夫山脚下,孝义河穿村而过。

村东西长4公里,南北3.3公里,地形以山岭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3.1.3水文气象

属大汶河水系,大汶河流域。

其中蟠龙河是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水资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1)天然降水

项目区年平均降水750毫米,年际间天然降水差异较大。

年内季降水差异更大,夏季降水占年降水总量的85.4%,冬季仅占年降水量的1.4%。

(2)地表水

每年平均地面水资源约为120万立方米,平均每亩占有地面水近200立方米,能蓄100万立方米,余之除土地渗含外全部流走。

(3)地下水

莱芜市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3.2167亿立方米,地下水类型以重碳酸盐为主。

地下水循环条件好,溶滤作用较强,岩石中易溶成分被大量带走,使水质淡化,化学类型简单,适合饮用及工业生产。

(4)气象条件

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集中。

年平均气温12.5℃,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3.3℃,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36℃。

年均降水量750mm,多集中于夏季,夏秋为降水旺季,约占年降水量的85.4%。

年平均蒸发量为1681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29.2小时。

历年平均大风日数9.4天,最多为18天,冬季北风偏多,春末夏季多南风,夏季多雷雨大风。

年平均风速24.3m/s,冻土深度平均45cm。

3.2社会经济

郭家沟村位于莱芜市高新区的最东端,坐落于美丽的望夫山脚下,孝义河穿村而过。

西、北与孔家庄、东沈家庄接壤,东、南与钢城区辛庄镇相邻。

村内共有人口871人,计384户。

村东西长4公里,南北3.3公里,地形以山岭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总面积12000亩,其中可耕地8000亩,以生产花生、板栗而闻名,地下资源丰富。

自2007年开始,郭家沟村为了改变村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进行旧村改造,其建设的小康楼、老年公寓、文体广场等已投入使用,造型优美、设施配套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初具规模。

第四章项目建设目标和规模

4.1项目建设的原则

(1)突出水源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优先。

工程建设从保护水源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河道为主线,以减污保水、覆垦土地、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为中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保护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工程建设。

(2)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区防治。

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合理布局,成片集中,分步实施各项措施布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并符合“科学、节约、生态、经济”的原则。

工程建设结合农村产业优化展开,水土流失治理、绿化造林、村容村貌整治、污水垃圾处理和农业产业建设等多种措施有效结合,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4.2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1、河道治理工程:

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按照宜拦则拦,层层设防的原则,形成节节拦蓄的高效拦沙蓄水体系。

河道治理与蓄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污染治理,加强河道和岸坡护砌整治,形成岸边路、路边树,河中坝的格局,达到“堤坝牢固、水质清冽、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要求。

2、荒山绿化及生态农业建设:

根据郭家沟村的村庄整体规划及区位优势,培植和建成生态观光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区,形成“以强带弱,协调发展、生态环保、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

4.3项目建设总体规模

根据工程规划方案,确定建设工程内容:

1、河道治理

治理河道2公里,河道清淤、河面拓宽至16米,河堤浆砌石护坡,高2.5米,建设拦水坝7道。

河岸两边种植杨柳树护堤绿化。

2、新建重力塘坝2座。

3、荒山绿化及生态农业区建设

建设主导产业区扁桃园600亩,计栽种桃树3.6万株;板栗200亩,计栽种板栗1万株;绿化树白杨300亩,松树200亩,计栽种白杨树2万株,松树1万株。

第五章治理技术与方案

5.1主要技术规范与标准

参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标准》(SL252-2000),本项目的综合治理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等级为3级;参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堤防工程等级:

村庄和公路附近河段为4级,一般河段为5级。

本项目的具体实施标准有:

(1)防洪和排水标准: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工程设计防洪标准是,一般河段10年一遇洪水;河段附近村庄标准按20年一遇,一般村庄按10年一遇;

(2)生态景观标准:

逐步恢复流域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流域内分段形成林地和自然湿地等人工或生态景观。

5.2水系生态治理方案

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按照宜拦则拦、层层设防的治理方案,形成节节拦蓄的高效拦蓄体系。

河道治理与蓄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污染治理,加强河道和岸坡护砌整治,形成岸边路、路边树、河中坝的格局,达到“堤防牢固、水质达标、绿树成林、开发有序、群众满意”的要求,使项目区的社会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3河道治理方案

河道防洪达到10年一遇标准。

河道防洪坝一般采用梯形断面。

采用浆砌块石砌筑,在入河支沟做支沟口加固。

实施按照严格标准制定的河道治理方案提高河道防洪排水标准,减少淹没损失,为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为河道的日常管理和防汛创造更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拦蓄雨洪,形成水面或营建自然湿地或造田,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营造人、文、水、绿相结合的新景观,为山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闲空间,为逐步实现山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创造条件。

总之,通过河道的综合治理,带动村庄经济的发展,全面提高流域的安全度、舒适度、富裕度和文明度,保障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河道两侧绿化美化工程,严格按照绿化美化标准执行,密切配合水土保持工程,在发挥水土保持的强大功能的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道路河道绿化美化工程设计,要本着与自然和谐,美化优先的原则,采用根系强大、枝叶繁茂的园林绿化树种,营造道路风景林,并设计必需的水土保持工程。

5.4产业发展方案

建设主导产业区扁桃园600亩,计栽种桃树3.6万株;板栗200亩,计栽种板栗1万株;绿化树白杨300亩,松树200亩,计栽种白杨树2万株,松树1万株。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

6.1流域治理

本项目水系生态建设具体工程如下。

6.1.1拦河坝设计

拦河坝,是在河道内,为防止河床冲刷以及泥沙危害而修建的,与河道水流方向垂直的拦挡建筑物,其作用是固定河底、抬高侵蚀基准点,防止河床下切和河岸扩张,还可减小山洪流速以及危害。

计划在河道内建设拦水坝7道。

确定拦河坝位置,根据沟底比降,从上而下初步拟定每座拦河坝位置,一般高2—1.5m,下一座拦河坝的顶部大致与上一座基部相等,坝址要求口小肚大,工程量小,库容大的位置。

下一座拦河坝与上一座拦河坝之间的水平距离按下列公式计算:

L=H:

I—I1

L——拦河坝间距(m)H——拦河坝底到溢水口底高度(m)

I——原沟底比降(%)I1——拦河坝淤满后的比降(%)

(1)设计参数

各参数的确定依据经验断面尺寸并进行抗滑与抗倾覆校核确定

类别

断面

高度(m)

顶宽(m)

迎水坡

背水坡

浆砌石拦河坝

1.5~2.0

0.5

1:

0

1:

0.3

(2)典型设计(2#拦河坝)

由于此坝沿道路的方向建设,具有坝与桥的双重作用,设计坝顶宽2.0米,实测河道底宽平均为16米;设计坝高2.0米,其中浆砌墙体1.8米,C20砼路面厚0.2米;清基平均深度为2.0米,迎水面为直墙,背水面坡度1:

0.35,中间设0.2米宽的C20砼心墙防渗;墙基高1.5米,M7.5浆砌块乱石,坝体砌石以下基础用7:

3灰土填平夯实防渗截流。

背水面续接3.0米护坦平台,浆砌厚0.35米,下游为1.2米高的齿墙(具体见单体工程断面图)。

(3)工程量估算

计划共修建拦河坝7座,拦河坝总计需要1360m3土石方、700m3浆砌石和80m3混凝土。

6.1.2河道治理工程设计

(1)河道纵坡设计

河道纵坡设计和河道中心线的设计皆为河道整治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其设计的原则是:

规划的河道纵坡要和原河道纵坡基本一致,可以在局部地段进行调整,使河道纵坡变化趋小,纵坡趋于更合理。

河道纵坡设计要兼顾上下游,尽可能使河道纵坡变化小一些,较陡和较缓的坡段要给于适当的调整,以利水流平稳过渡,避免出现流态发生大的不均匀性,以利于河床的相对稳定。

考虑到近年来,降雨偏少,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洪水,河道多数是淤积,而不是下切的情况,在设计纵坡时,尽可能不要填方或少数地点填方,挖深一般控制在1.0m左右。

纵坡从上游到下游为0.0035。

(2)河道断面结构设计

治理河道2公里,河面拓宽至16米,该河段河道设计纵坡为1/300,断面形式为矩形,设计底宽6m,水深2.0m,堤顶超高0.5m。

为体现景观河道设计要求以及防止风浪作用对堤防的淘刷,本工程采取全断面护砌方案,河堤为M7.5浆砌片石墙体,封顶宽50cm,内坡为直墙,外坡坡度为1:

0.25,墙体平均高为2.3米,顶设厚20cm的C20砼压顶石。

基础为M5.0浆砌块乱石,平均高度为0.8米。

在挡土墙上设置直径为5cm、间距为2.0m的PVC排水孔,呈梅花型布设。

沿堤长方向每隔20m设沉降缝一道,缝中用两毡三油填充。

(3)工程量估算

河堤护坡高2.5米,每米护坡需要1m3土石方和1.6m3浆砌石,护坡总计需要2公里土石方和3296m3浆砌石、240m3C20砼压顶石。

(4)堤顶防洪道路设计

堤顶防洪道路布置在河堤西侧,道路宽5m,长2000m,铺0.2m砂砾石垫层压实,路面较堤顶高0.3米。

(5)清淤疏浚工程设计

对河道治理范围内河床进行清淤疏浚,清淤疏浚工程遵守了以下原则。

河道行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设计河道清淤要尽量与上下游进、出口河段平顺连接,尽量维持河道自然坡度。

不对河道作过多挖填,不过大改变河道自然纵坡。

对河道内部分地段进行裁弯取直,疏浚后的河底高程需满足现有桥梁基础的防护。

6.1.3塘坝工程典型设计(北峪塘坝)

6.1.3.1坝型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该工程坝体采用浆砌石重力坝。

6.1.3.2大坝主要尺寸拟定

(1)坝顶宽:

1.4m

(2)大坝内坡:

1:

0

(3)大坝外坡:

1:

0.7

(4)大坝防渗心墙:

厚0.3m,距上游坝坡0.5m。

(5)坝顶长35m,溢流段长5m。

(6)护坦长1.0m,宽30m,齿墙宽0.5m,基础深0.6m。

6.1.3.3坝体材料

大坝表面用M10水泥砂浆砌块石,填腹石和基础用M7.5水泥砂浆砌块石,防渗心墙用C20砼,护坦用M7.5水泥砂浆砌块石,厚0.35m,下设0.5m宽深0.6米的M7.5水泥砂浆砌块石齿墙。

6.1.3.4坝基及岸坡处理:

坝基清基至风化层以下0.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