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5396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6课时doc

第五组测量

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活动一:

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教师要善于捕捉“创新资源”,如发现不从尺子0刻度开始量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或奖励,如没有发现学生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进行启发引导,体现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

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

(教师板书:

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1米是多少厘米?

1米是多少分米?

(教师板书:

1m=100cm1m=10dm)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估计学生会说:

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1分米等。

]

活动二:

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

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估计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

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毫米”写作“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

(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

(10毫米),板书:

1cm=10mm。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

[估计学生会说:

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

]

反思:

 

第二课时1千米有多长

教学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体验1千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

米尺、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

二.玩中学

1.走一走。

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1)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

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

沿操场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

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

(2分钟)

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3.想一想。

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1)中街你们一定熟悉吧?

请看课件:

从文化大楼道光陆电影院、商业城、新玛特、沃尔玛之间的距离,约1千米。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

小结:

1千米=1000米

4.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

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讲解:

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

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板演

5.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

看图选择正确答案。

完成数中42页填一填。

(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i.公路边的里程碑

ii.摩拖车的速度表

iii.限速标志

iv.指路标志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

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6.估一估。

(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

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

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2)师小结:

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

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三.学中做

1.完成43页的第1题。

2.完成43页的第2题。

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能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每人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体。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用手势表示:

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

2.量一量:

一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毫米。

3.填空:

(投影显示)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是,可以用()作单位。

(2)38米+54米=()米

1米-6分米=()分米

570分米-170分米=()分米=()米

1米-85厘米=()厘米

(3)小明身高94厘米,在长()厘米,正好身高1米。

(4)用一根长70厘米的铁丝,做了一个每边长都是15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还剩()厘米。

(5)3只苹果+4只香蕉+1只梨=1090克

3只苹果+4只香蕉+4只梨=1690克

1只梨重()克

(6)先数出5毫米厚度的纸的张数,再算一算。

5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

20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

学中做

1.完成练习6的第1题。

2.完成练习6的第2题。

3.完成练习6的第3题。

做中得

完成练习六的实践活动。

反思:

 

第四课时整理与复习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3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投影片、挂图。

优秀的作业、作品……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一个单元学完了,你一定受益匪浅吧。

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们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一起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将变得更聪明、更有才智。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你学到了什么?

(1)出示图1,看图说一说。

读出每所学校的人数。

说一说那所学校的人数最少,那所学校人数最多,哪两所学校的人数比较接近。

你能把它们的人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吗?

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2)出示图2,看图说一说。

仔细看图,说一说个动物馆在池塘的什么方向?

说一说狮子馆到猴山的行走路线。

看图,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

同桌交流,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

集体汇报。

(3)出示图3。

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你能根据图重的条件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更有价值。

全班交流,学生讨论评价。

2.我的成长足迹:

与同伴说一说。

(1)组内展示个人的学习资料。

(2)说一说。

a.请同学们勇敢地展示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示给同学看。

b.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展示内容。

3.评一评。

a.自我评价。

b.小组成员互评或好朋友互相评价。

c.教师评价。

4.忆一忆。

a.回忆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节数学活动,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等。

b.在老师或同学面前讲一讲。

c.说说自己取得的进步。

5.写一写。

a.教师可以为学生纪录成长纪实。

b.学生完成纪录卡片。

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个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各种情境挂图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切入举偶

二、谈话引入。

这节课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玩中学

凳上智慧梯。

完成46页的第2题。

你知道吗?

完成46页的第3题。

完成46页的第4题。

完成46页的第5题。

完成46页的第6题。

完成46页的第7题。

完成46页的第8题。

反思:

 

第六课时走进乡村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2.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3.对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看图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以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绿草茵茵的小村庄。

潺潺的河水从那流过,一片片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地翻滚着,几只欢快的小鸟在树林上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那真实人间仙境。

你们想去看看吗?

玩中学

看一看。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整体感知画面。

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在小组内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说一说。

分布引导,循序渐进。

(1)出示书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看图,说一说方向和路线,要求小组内交流。

(2)每组派代表汇报。

3.算一算。

解决发现的问题,体现数学的使用价值。

对于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教师鼓励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尝试进行解决。

暂时解决不了的放在问题银行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学中做

看图,出了课本中的问题外,你还能提出有关方向和路线的问题吗?

并试着解答出来。

做中得

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走一走,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并根据所看到的内容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再回到教室进行交流。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