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自应部长助理在全国商务系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3384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傅自应部长助理在全国商务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傅自应部长助理在全国商务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傅自应部长助理在全国商务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傅自应部长助理在全国商务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傅自应部长助理在全国商务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傅自应部长助理在全国商务系统.docx

《傅自应部长助理在全国商务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自应部长助理在全国商务系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傅自应部长助理在全国商务系统.docx

傅自应部长助理在全国商务系统

傅自应部长助理在全国商务系统

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总结2005年商务系统规划财务工作,安排和布置2006年工作。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我国商务事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自1978年至今,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27个年头。

27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商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国内消费持续扩大,国际贸易迅猛增长,“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快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商务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商务事业发展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商务事业发展达到了新水平

从国内消费看,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2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40倍,年均增长14%。

从对外贸易看,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14221亿美元,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39倍,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进口6601亿美元。

贸易依存度达到63%,出口依存度达到34%,进口依存度达到29%。

从吸收外资看,截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224亿美元,其中2005年当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连续13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从对外投资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从无到有,近几年步伐不断加快。

截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额达517亿美元,其中,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69亿美元。

随着产业结构的提升,我国对外投资正不断加速,日益成为发展中的对外投资大国。

从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看,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不断增加,200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218亿美元,年末在外劳务人员达56.5万人。

——商务事业发展形成了新格局

一是内贸与外贸协调发展。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结合越来越密切,进出口贸易在平衡国内市场供求、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已经逐步树立了国内外统一大市场的观念。

二是贸易与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互相促进。

我们积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努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发展。

一方面,外资营销渠道提升了我国对外贸易能力,外资企业出口额已占我出口总额一半以上;另一方面,国内广阔市场空间成为吸引外资不断流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在投资方面,我国更加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许多企业借重外资壮大自身,通过贸易流通不断发展,逐步成长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三是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地区和领域不断扩大,多边与双边经贸合作齐头并进。

近几年,我们每年都有新的区域贸易安排正式实施,加入世贸组织更是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四是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涉外经贸法律体系日臻完善,市场流通法律法规建设步伐加快,内外贸行业准入互通互放,商务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统一的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商务促进和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

商务新格局为推动我国商务事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

——我国商务事业在国际经济中有了新地位

经过27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加强,特别是去年我国修正调整GDP的统计数据之后,我国GDP增加了3000亿美元,今年达到2.25万亿美元,超过意大利和法国,接近或超过英国,列世界第四或第五位。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进口均居世界第3位,其中出口、进口总额占世界的比重有可能分别达到7.5%和6%,贸易大国地位已牢固确立。

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重要物质生产基地,是纺织服装、箱包、玩具、电视、DVD、微波炉等产品世界最大生产国。

据韩国对外经济研究院统计,我在全球出口量占第1位的商品数目达774种,超过日本的296种和韩国的64种。

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IT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2004年出口占世界份额的15.2%。

我国还是国际市场重要商品购买者,不仅是铜、铁矿砂等资源性产品世界第一大买家,也是国际贸易中IT、化工、机械设备等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在很多领域,中国因素已经成为国际市场行情的决定力量,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将日益提高,成为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参与者和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者。

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并与100多个国家签有双边贸易投资协定。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上升,我们在国际经贸交往中的回旋余地增大,在世界经济市场上份量和发言权日增。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广大商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凝聚着广大商务规划财务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

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规划财务人员为推动我国商务事业发展,在规划制订、形势分析、政策协调、资金保障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在商务事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得到了转变。

规划财务系统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形势的要求,很早就把工作重心从单纯的计划编制、资金审批转到制订促进政策、加强公共管理和服务上来,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工作空间不断拓展。

商务系统规划财务工作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

二是统筹规划全局的能力得到提高。

商务规划财务部门承担了很多综合部门的职能,无论是制订发展规划、进行形势分析,还是制订政策和统筹配置资金,规划财务部门都能从全局考虑,从大局出发。

三是推动了一些重大政策的出台。

几年来,全国商务规划财务工作人员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推动了一些重大政策的出台,起到了参谋助手作用。

如退税机制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设立、贸易融资工具的推出等。

这些政策都对商务事业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四是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000年以来,全国商务规划财务部门共统筹配置了200多亿元资金,用于促进商务事业发展。

其中信息服务、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区域外经贸协调发展等项目,已经被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吸收,成为政府公共支出领域的重要方向,很多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的项目已经成为促进商务工作发展的主要载体。

五是加强了队伍建设。

全国商务系统规划财务部门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主动开展各种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素质。

规划财务司也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创造条件,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如我们与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合作,分两期培训了四十几名规划财务处长和业务骨干,举办了“十一五”规划培训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里,我代表商务部党组,对长期以来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商务规划财务系统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和敬意!

为了表彰先进,从1998年起,商务部规划财务司每年都在全国商务系统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进行评比交流,对成绩突出的地方规划财务部门进行表彰。

今年,宁波、安徽等10省市商务系统规划财务主管部门获得了表彰,稍后还要进行表彰仪式。

在此,我代表商务部党组向他们表示祝贺!

同时,也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使我们的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2006年商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精心谋划今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期间商务发展的大局,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准确把握新时期面临的新任务,对当前和“十一五”时期商务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总体看,明年乃至“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仍将保持一个较好的势头,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仍然比较有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对我国商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商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2006年,世界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美国经济仍处于扩张阶段,日本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欧元区经济将继续低速增长。

国际贸易和投资趋旺,2006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跨国直接投资尤其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经济转入平稳增长期。

这些都为商务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充分把握和利用好有利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努力克服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对商务事业的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国内市场潜力很大,但消费率偏低,制约扩大消费的因素还很多。

当前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200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700美元,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超过14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元,居民外汇存款744亿美元。

2006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分别达到7.6万亿元和15.9万亿元。

但根据统计,1993-2003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2004年下降为53.4%,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50%以下。

而同期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79%。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消费率大约低20个百分点左右。

为了扩大消费,近年来,我们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整顿市场秩序,发展现代流通,改善消费条件和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扩大消费是一个牵涉面广、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当前消费需求不振,除了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等原因外,很大程度上还与我们消费环境建设的滞后密切相关。

农村物流条件还不便利,商务网点建设明显不足,大大增加了农村地区商品流通和经营成本,导致适合农民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的商品供给明显不足,影响了我们繁荣农村经济、搞好农村流通、丰富农村市场工作的顺利开展。

制假售假现象依然严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任务十分艰巨。

一些不法商贩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十分猖獗。

建材家装、汽车装饰有害物质超标,化肥、农药、种子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影响了城乡居民放心消费。

二是一些产能相对过剩的行业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但国际贸易环境日益趋紧。

当前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家电、轻工等行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高度依赖国际市场。

2005年底我国纺织行业的产能达到7500万锭,与压锭后的2001年相比,产能扩张了近一倍。

我国服装的70%以上需要出口,DVD产量的81%、鞋类的70%、摩托车的60%也都依赖国际市场。

产能过剩的钢铁、汽车等重化工业也出现了依赖国际市场的趋势。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已有4.7亿吨,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还有1.5亿吨的在建和拟建产能;汽车行业产能已有800万辆,过剩200万辆,还有1000多万辆的在建和拟建产能。

这些产能势必还要通过出口来消化。

在我国商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的同时,我们遭遇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多。

1995年出来,我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

2005年纺织品一体化以来,美欧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纺织品不断设限。

2005年,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63起,涉案金额21亿美元。

一些国家还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将贸易不平衡以及其国内经济衰退、工人失业等问题归咎于我国的财政、金融和贸易体制,对人民币汇率和我国汇率制度横加指责,使我外部国际环境日趋紧张。

三是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

2002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05年达到1019亿美元,相当于前四年的总和。

特别是我国贸易顺差相对集中于美欧等主要贸易伙伴。

2005年我统计对美贸易顺差1142亿美元,对欧盟顺差701亿美元。

如按美方统计,美对我贸易逆差将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2006年有可能达到2500亿美元。

这为我稳定大国经贸关系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变数。

伴随着贸易顺差扩大,我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提高。

截至2005年底,我外汇储备规模已达8189亿美元,接近日本。

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预计今年底有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达到这么高的规模,一方面增强了我国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高额的外汇储备加大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增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压力。

2005年我国增加了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相应投放1.6万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相当于市场货币流通量的2/3。

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