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284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x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x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

材料之三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中共黑龙江省委高校工委中共黑龙江省教育厅党组

(20XX年11月28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从10月中旬开始,利用近两个月时间,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这次调研,主要采取学校调研和调研组深入高校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余份,调查统计表400余份,深入到17所不同类型高校,召开座谈会50余个,实地走访基层党总支和党支部30余个。

总体看,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努力下,我省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推动了高教强省建设规划的实施。

高等教育办学结构日趋完善,办学效益日益提升,办学质量稳步提高,一些重要指标居全国前列。

高教强

省建设深入开展,“五个一批”和“五个服务计划”及其14个专题子计划进一步落实,大学科技园、现代文化产业园、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墓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正在稳步实施;装备制造、煤电化、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新药、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开始启动。

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得到了积极稳妥地处置和解决,在应对非典、松花江水污染、民间涉日事件、家乐福事件、防控甲型流感等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政治事件,维护民族团结,成功举办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确保高校长期的政治稳定和校园安定过程中,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忠于职守、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地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保障稳定的强大力量。

在充分肯定我省高校党建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感到,我省高校党建工作还面临复杂形势的考验,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关部门和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

一、高校党建工作在推进改革发展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省高校各级党组织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按照省委和教育部要求,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围绕中心、突出主题,党建工作与高校改革发展

紧密结合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高教强省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目标,着眼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把握方向、引领发展、促进和谐、保障稳定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在推进改革发展过程中,高校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显现,党建工作形成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目前,全省共有高校党委69个,院(系)级党委157个,党总支589个,党支部5331个;其中教师党支部2588个,学生党支部2257个。

截止2008年12月底,全省高校共有党员104093人,其中教职工党员49554人,占教职工总人数的52.3%,较2006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学生党员53529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0%,较2006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在评价学校党建整体工作时,认为“很好”和“比较好”的占92.6%;在评价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情况时,认为“很好,和“比较好,的占90%。

(二)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坚持把深化理论武装作为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

的首要任务来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发展型领导班子建设。

采取党校集中培训、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举办书记校长培训班、专题辅导报告等形式,突出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

据统计,仅2008年,全省高校中心组学习761次,举办理论辅导报告754场。

通过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政治素养、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变:

科学发展观更加坚定,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不断更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总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群众观念、服务观念和廉政观念更加明确,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更加浓厚,办学治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

调查显示,在回答“这几年学校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方面做得如何”时,认为“好”和“比较好”的占91%。

(三)优化结构、加强培养,领导班子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干部培养选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四化”方针,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目标方向,不断完善用人机制。

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扩大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积极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任免票决制等,使党的群众路线在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落

到了实处。

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对领导干部教育培养。

近三年来,在省委的高度重视下,共有70余名校级领导干部被选派到中央党校、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和省委党校学习,80余人被选派到国外进行中短期培训考察,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还通过举办书记校长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的培养。

通过科学的选拔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目前,在高校515名领导班子成员中,45岁以下的占16.5%,46岁至55岁的占59.6%,56岁以上的占23.9%,班子成员年龄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班子成员中具有正高专业职务的占58.8%,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44.5%;其中院士3名,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占21.6%,班子成员整体文化层次和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领导干部在掌握高等教育规律、驾驭学校全局、应对复杂局面、引领科学发展的实践中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办学治校能力进一步增强,已经成为团结带领师生员工、领导高校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民主政治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

坚持以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重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把党委统一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教授治学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政治权力、行政权力、民主管理权力与学术权力四者的合理配置和相互协调。

各高校普遍制定了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制度,完善了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党务通报制度、校务公开制度。

积极发挥教代会、工会、民主党派等各方面的参政议政作用,拓宽、完善民主渠道,丰富了民主内容,强化了民主氛围。

通过广泛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民主意识,提高了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得到了有效保证,投身学校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黑龙江大学等学校在校园网开通了校长信箱,师生员工充分利用这一渠道,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参与学校管理,校领导积极予以回应,形成良险互动,提高了领导班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了学校民主建设。

据统计,近三年来,有23所高校被评为全省教代会民主评议学校领导干部工作优秀单位。

(五)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

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高校党建的基础性工程,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创新墓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强化基层党组织地位。

黑龙江科技学院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构建“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员”三级150多个党员责任区,使党组织活动涵盖了全院师生员工;齐齐哈尔大学开展的“树形象、创一流业绩”、“当先锋、做贡献”等主题教育活动,佳木斯大学开展的“五争当”活动,引导师生党员增强责任意识,争当教学能手、争当科

研骨干、争当育人标兵、争当服务表率、争当学习模范,增强了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哈尔滨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在《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中明确规定,学院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为联席会议的召集人,强化了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实行党总支书记和院长的互兼制,财务管理上互签制,工作上互监制,创建了党总支发挥政治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的平台。

调查显示,对所在的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发挥作用“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89%。

基层党组织已经成为推进高教强省建设、引领高校科学发展、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

(六)加强培养、强化管理,党员队伍质量不断提高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党的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学生中的党员比例逐年提高。

调查显示,目前,我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中的覆盖面达到100%,大学生党员比例从2006年的7.1%上升到2008年的8.0%。

哈尔滨工业大学按照本科支部建在班上的要求,积极在高年级班级建立党支部,目前高年级班级党支部已占班级总数的38.8%。

东北农业大学通过实施“把学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学术骨干;把优秀学生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学生”的“双培”工程,增强了党的群众基础,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与此同时,各高校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牡丹江医学院创办大学生“党员之家”,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实践服务、宣传展示”四个阶段对大学生党员实施再教育培训计划,使学生党员真正体验了“家”的关怀和温暖。

一些高校还以建立党建先锋网、党员QQ群等方式开展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

调查显示,通过不断强化教育和管理,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在引领师生员工参与学校改革发展、支援救灾重建、为世界大学生冬运会服务、防控甲型流感等工作中,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七)改革创新、营造氛围,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思想引领的科学性、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校风建设,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推进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载体,加强“三型”校园建设。

普遍制定了“三型校园”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三型”校园建设活动领导小组,通过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调动师生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全面推进“三型校园”建设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扎实推进安全稳定工作,强化责任、健全机制、完善预案,及时排查不安全不稳定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了高校政治稳定和校园安定。

绥化学院党委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开展“顶岗支教”和“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经受了锻炼,坚定了理想信念。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以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切实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和三级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体系,平均每年开展心理咨询近2000人次,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国内高校前列。

大庆石油学院党委狠抓队伍建设,实施“凝聚工程”,75名专职辅导员中正处级6名、副处级14名,较好地解决了职级问题,稳定和强化了辅导员队伍。

通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我省大学生精神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