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重点九校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721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重点九校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市重点九校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市重点九校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市重点九校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市重点九校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重点九校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doc.docx

《上海市重点九校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重点九校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重点九校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doc.docx

上海市重点九校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doc

上海市重点九校2009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

语文试题

一.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

①1978年,我16岁,正当少年。

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

所以,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莱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

我还非常想做文化基督山或社会罗宾汉,那种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的隐在冲动,是我30岁上起兴做游侠史研究的重要原因。

    ②当然,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

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人脆弱而易感。

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

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

这样认知着,当读到《呼啸山庄》,自然就有一种直想坐起的激动。

其他如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深重叹息,读《德伯家的苔丝》的温暖记忆,都构成了个人宝贵的经验。

当时,那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尤难言宣。

    ③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率薄,听说狄更斯们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几千字,就问:

如此虚张声势,有什么意思?

还有,像罗曼·罗兰,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的安排呀。

但我要告诉他们,自己读到这些地方,就直想着欲添清泪,成其潺湲,甚至还幻想过独占这轻轻一声,与之相视莫逆。

    

④我已经不知道,对伟大的作家不总站在人类的经验之外审视人生,还站在人类的知觉之上悲悯人生,今天的孩子能体认多少。

他们能像我们一样感觉到,当个人无力表达纤敏而澎湃的激情时,这些伟大作家的经典创造,可以为人们心底无法言说的经验命名,甚至它们就是这种经验最适切的代言?

进而,他们能确认,这些伟大的创造,可以如天意神启,让人静听极视,与浩瀚的宇宙相往还;又可以如大雨行潦,为灵魂冲刷出一道开阔的河床?

     ⑤结果自然是糟糕的,许多人除了在中学课本上读过一些经典(通常是快读速读),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通常是戏说歪说),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

杜威比读书为探险,法朗士比读书为壮游,都是指书能丰富人的灵魂说的,但他们只拿它作消闲。

孟德斯鸠说,读书可以将生活中的厌烦时刻变成美好的时光,他们把它全都变成了游戏的时光。

以至于开目仅能上网,伸纸不能修函。

欲传达一己曲曲心事,就只能借助于流行语火星文通俗歌曲广告词了。

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将要到来的结果会如何的更加糟糕。

那种情感的均质化与粗鄙化,或者均质的粗鄙化带来的认知的浅表,已经凸显了一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

这种贫薄与匮乏,是必定会阻碍和延缓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的。

     ⑥该如何告诉他们,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

尤其重要的,该如何使他们也有这种体验,说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

   ⑦前不久,读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阅读日记》,前言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有一些书,我们是可以轻快地一览而过的,当我们翻到下一页的时候,已经淡忘了前一页的内容;有一些书,我们是需要恭恭敬敬地阅读的,不敢对其中的内容妄加评论;有一些书,仅仅为我们提供信息,也并不需要我们对它们加以评头论足;然而还有一些书,我们是如此长久而深情地挚爱着它们,从最真实的意义上,运用心灵的力量逐字逐句地重温它们。

”如法国作家尤瑟纳尔所说,“它们”就是“我们真正的出生地”。

  ⑧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只有与书相视莫逆,才能让人经历劫难之时,既听得到绝望的呼喊,又看得到受苦的灵魂;既体认得到方死的夙愿,复更瞩望于未生的希望。

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一段说:

“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

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

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最终都走了出来。

但在我,读《神曲》本身,就是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

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1.关于阅读经典的作用,高中课文瑞士作家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中也有精辟的阐述。

(1分)

2.本文的基本观点是(2分)

3.第①段作者年轻时想做“文化基度山或社会罗宾汉”,意思是

(3分)

4.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说明了读书可以弥补物质上的匮乏,让人忘怀忧喜,超然物外。

B.第③段“与之相视莫逆”意思是与书成为相互帮助.不离不弃的朋友。

C.第④段强调了伟大作家的经典创造因缺乏普适性,使孩子们难以走近。

D.第⑦段画线句说书是“我们真正的出生地”,是就经典的启蒙意义而言。

5.依据全文,概括阅读经典的作用。

(3分)

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21分)

鲁山,在鲁之山

①一座山,倘与五岳之尊泰山比邻而居,大约是很容易遭受忽略的。

②在齐鲁大地,泰山是山中的山。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一览众山小”,说的都是泰山之大。

泰山不仅雄伟,而且是一座文化的高山。

自古以来的帝王,包括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尧.舜.禹,以及秦始皇.汉武帝等等,都把泰山作为封禅的场所。

帝王选择祭祀天地的地方,应该是有很多讲究的。

③泰山是被历代帝王捧红的一个地方。

④然而鲁山依然是鲁山,依然保持了自己的一份真实。

在我看来,鲁山之所以让人惊喜,就在于它保持了山的本色,拥有一座山本来就该有的那个样子。

然而山,果真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么?

大约是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涵括了多少东西啊。

但鲁山,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忘记了,忽略了,甚至是没有来得及劫持这座山。

⑤这样的假设不无道理。

人们更喜欢关注的是高峰,常常把高峰之外的山给忽略和遗忘了。

这座被称为鲁山的山,本来坐落在齐地,却取了一个与“鲁”相关的名字。

这就难免有些攀附之嫌。

我理解鲁山。

对山的命名,并不是山自身所能决定的。

我猜想鲁山没准会因之耿耿于怀,始终怀了一种屈辱心态。

因为泰山的存在,鲁山站到了人们的视域之外,未被改变地留存下来。

鲁山被泰山遮蔽着,正如齐文化被鲁文化的遮蔽一样。

这种遮蔽,客观上居然成了一种保护,使其免于被别人关注,免于遭受开发或破坏。

我倒是希望这样的遮蔽更多一些。

本资源下载自我爱语文(),欢迎您光临大型语文公益教学网站“我爱语文”。

鄞州高级中学刘少龙编辑。

⑥鲁山和泰山不同。

鲁山委实是一个安静.简单的所在。

历代文人墨客的文化留存,在鲁山是稀少的。

云海日出.四雄争秀.月上听涛.夏日鸟会.万石迷宫.枣树峪……即使作为鲁山的主要景观,它们都没有什么人工痕迹,没有人为地附加一些别的东西。

要认识鲁山,只能靠自己去体味。

山.水.林.泉.鸟.云,在这里都有着独特的表达。

简单中的丰富,值得期待的丰富。

在这样的一座山里,你尽可以一个人静静地走,没有热闹没有喧嚣,也没有叫卖的商业气息……这座山,你可以聆听山的语言,也可以向山倾诉,或者什么都不去想,只管走下去就行,渐渐地就会走出奢侈的感觉,走出受了大自然的格外恩惠的感觉。

⑦石阶若隐若现。

石阶是在山石上直接凿出来的。

古人登山,恐怕是没有这路的。

脚到了哪里,路就在哪里,虽说这自由是伴着艰险的,但也有真的快意。

鲁山并不高,海拔一千多米。

隐约的山路,一不小心就把你带到了某个意想不到的境地。

不管怎样的惊奇,也无论如何地夸张,属于你的只是平静。

也只有这平静,才会与鲁山的格调协调一致。

即使是在那个叫作“云梯”的地方,那些短暂的峻险和刺激,也是在平静中滋生的。

所谓“云梯”,就是从陡峭的裸岩巨石上开出的三百多级台阶。

脚踩云梯,宛若走过一段云上的日子。

⑧鲁山的石径是窄而斜的,我总疑心山的深处,没准会有人居住。

不知为何会生出这般感觉,只知道这感觉很强烈,很莫名其妙。

脚底是枯黄了的松针,一脚落下去,就会泛起强烈的植物气息,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冲动。

松针从脚底渐渐地撤退,越来越少,越来越薄,待到露出了青色的山石,我们已经到达一个叫作“狼窝”的地方。

“狼窝”又名万石迷宫,由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堆垒而成。

在山上,石头理应属于最常见的景观,但作为“狼窝”原材料的石头,确是有些不同的。

它们错落着,恣肆着,纠缠着,幽深,潮湿,让人感觉背后有一双冷冷的眸子。

也许,那眸子属于一匹野性的狼,但它与欲望无关,与贪婪无关,与饥饿无关,它更像是一束复仇的蓝色火焰。

这个地方之所以被称为“狼窝”,大抵与狼是不无关系的。

这让我想起海明威笔下那只孤独悲壮的豹子:

“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

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做过解释。

”如今,已经有太多的人对此做过形形色色的解释,但大抵是不宜轻信的,因为那是高寒的地方,是远离“人群”的地方。

注定的孤独和寂寞,除了亲身体验,任何想象和猜测都无力抵达。

环顾一下自己置身其中的这堆怪石,想一想“狼”这个意象,我懂得了这个清爽的所在。

继续弓腰,继续蜗行,我好似听到了孤独的狼嚎,在松涛声中金属一般地跌落。

7.第④段“劫持”的含义是(2分)

8.第⑥段谈到“鲁山和泰山不同”。

如果说鲁山是一个“安静.简单的所在”,那么,泰山就是一座的大山。

(2分)

9.下列对文章评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本文运用多重对比和映衬,褒扬了鲁山和齐文化,贬抑了泰山和鲁文化。

B.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没有以写景记游为主,而重在表达作者的忧思情怀。

C.引用孔子和穆罕默德名言,目的是丰富山的文化内涵,给人以哲理启示。

D.第⑤段画线句子是作者对鲁山长期来被人遗忘.遭受忽略的愤激的反语。

E.第⑦段反复写鲁山给人“平静”的感觉,意在强调它“保持了山的本色”。

F.第⑧段海明威笔下“孤独悲壮的豹子”,实际上是鲁山屈辱心态的写照。

10.为什么说在鲁山行走,“渐渐地就会走出奢侈的感觉”?

(3分)

                              

11.第⑧段花了不少笔墨写“狼”这个意象,说说它对主旨表达所起的作用。

(3分)

          

12.根据本文内容,写一段介绍鲁山的文字。

(100字左右)(5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

(6分)

13.⑴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⑵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⑶,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⑷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⑸,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

⑺,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四)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14~16题。

(8分)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

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

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

②遮回,掩饰。

14.陆游,字务观,号。

(1分)

15.对本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词作截取了村居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叙事线索分明,描写疏朗有致。

B.“采药”.“沽酒”.“弄舟”形象鲜明地表现了诗人放浪山水的闲适洒脱。

C.“独寻”透露出诗人罢官后的孤独苦闷,为后文生出归隐之心作铺垫。

D.全词语言亦雅亦俗,境界由清幽转雄阔,风格于爽朗豪放中蕴含沉郁。

16.有人认为,“作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

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而什伍①部署之,令之曰:

“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

溪渔之父素长者,常禁切之,纳之学,使读书,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

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

其师亦奇之,谢曰:

“子非吾曹人也。

溪渔子亦自雄其才志,尝往来江淮之南,与天台林右.张毂最善。

右亦豪士,善击剑,知兵而长于为文。

毂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

二人皆自负高一世,婴童视同列。

溪渔子在淮上,尝钓海滨,望之二人,踞坐大笑。

二人者,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

引归逆旅,主人出酒相饮,摄衣跣行,起舞为乐,欢声撼数十百家。

辨难上下古今事,折衷损益,根据理道。

识者,知其非狂生;或不识其为人,共瞷②指笑之,以为真狂。

溪渔子举若不闻。

后溪渔子尽悔故所为,买书千余卷,伏而读之。

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

常曰:

“汉无儒者,惟贾生.诸葛孔明耳。

唐人陆贽粗有识,然不足庶几王道。

所贵乎学,将以辅天地所不及,不然,多读书何为?

(选自《逊志斋集》卷二十一有删改)

注:

①什伍:

古代军队的基层编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

②瞷:

窥视。

17.末段划线句中的“贾生”是指(人名),我们高中学过他的史论《》(2分)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子非吾曹人也

(2)溪渔子亦自雄其才志

(3)毂阳狂饮酒(4)溪渔子举若不闻

19.与“其师亦奇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2分)

A.曰“之右”,则折而右B.尝往来江淮之南

C.望之二人D.即与之语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

(2)二人皆自负高一世,婴童视同列。

21.根据全文内容,概括溪渔子的性格特点。

(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

(12分)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

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若齐.梁绮语,宋人抟合①成句之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处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缋②中求活计也。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

情中景尤难曲写,如“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才人翰墨淋漓.自心欣赏之景。

凡此类,知者遇之;非然,亦胡突看过,作等闲语耳。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岂以“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为出处耶?

用意别,则悲愉之景原不相贷,出语时偶然凑合耳。

必求出处,宋人之陋也。

其尤酸迂不通者,既于诗求出处,抑以诗为出处,考证事理。

杜诗:

“我欲相就沽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

”遂据以为唐时酒价。

崔国辅诗:

“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耶?

求出处者,其可笑类如此。

 

(选自王夫之《姜斋诗话》,有删节)

注:

①抟合:

随意捏合。

②圈缋:

框框。

2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诗为文,重在立意,匠心独运,方能写出好作品。

B.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需要读者的细心体会。

C.诗歌写景叙事,语言表达常带有偶然性,因而不可坐实求证。

D.相信“无一字无来历”,必求出处,体现了艺术追求的苦心孤诣。

23.第二段多处引用诗句,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根据文意,作者评齐.梁和宋人的诗为“小家”的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25.试分析文末“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耶”句的表达效果。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70分

26.作文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然而艺术大师达利却说:

“不要担心完美,你永远也达不到它。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请以“完美”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写成诗歌)

 

参考答案

(一)(16分)

1.黒塞(1分)

2.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或阅读经典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

(自己总结亦可)(2分)

3.希望像基督山或罗宾汉一样用侠义手段去改造.拯救文化或社会(“一样”后答“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亦得分)(3分)4.D(3分)

5.增加情感体验.美化生活.陶冶性灵.开启思想智慧.丰富人生阅历等。

(概括意思接近即可得分,答一点得1分)(3分)

6.本文综合运用了例证(引证).对比论证(1分)。

用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亲身经历,以及杜威.法朗士等名人开卷有益的体会,与今天青少年缺少经典阅读的现状进行对比,指出其将带来的恶果(分)。

从而有力地证明了阅读经典的作用,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1分)。

(运用引证的例子说明亦可)

(二)(21分)

7.(开发.破坏)(2分)

8.喧闹(热闹喧嚣).充满历史文化留存和人工痕迹(2分)

9.B.E.(6分)

10.人在鲁山行,可以与山尽情交流,享受大自然格外的恩惠。

而这种享受在其他“名山”是无法获得的,因此会有“奢侈的感觉”。

(3分)

11.狼”的眸子像“复仇的蓝色火焰”,这“复仇”与人有关。

是人类的过度“开发”,侵占了本该属于动物的领地,进而从“人类应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表达了主旨。

(3分)

12.要点:

鲁山的位置.高度.主要景观和未经开发的特点。

(5分)

(三)(6分)

13.⑴却话巴山夜雨时⑵侵晓窥檐语⑶总为浮云能蔽日

⑷杨柳岸.晓风残月⑸银瓶乍破水浆迸

⑹任重而道远⑺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

(四)(8分)

14.放翁(1分)15.C(3分)

16.前文叙写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一系列的乡居生活,表现了诗人悠闲潇洒.无拘无束.自得其乐;“作个闲人样”则充满抑郁和无奈,是掩饰疏放,装出来的,这就婉曲地表述了郁积在他心头的隐痛,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

(4分)

(五)(17分)

17.贾谊《过秦论》(2分)

18.

(1)我们

(2)认为……高(雄)(3)同“佯”,假装(4)全(各1分)

19.D.(2分)

20.

(1)可是上学时间不长,成绩就比大家好许多,同学们都非常敬畏他。

(3分)

(2)这两个人都自认为才志超人,把同辈人看成小孩。

(共3分,“自负”.句式各1分)

21.不拘礼法,聪明过人;恃才狂放,我行我素;年长后,勤读书善作文,认为学以致用(答对两点即给3分)

(六)(12分)

22.D(3分)

23.旁征博引,充分论证了本段的论点:

“巧于作诗的人必然将情与景结合得天衣无缝”(“神于诗者,妙合无垠”亦可)。

(2分)

24.没有真情实感,只是在艺术形式(雕琢词句)方面下工夫。

(3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25.巧妙利用杜诗.崔诗中不同的酒价,进行推算,从而指出以诗为出处考证事理的人酸迂不通。

(3分)诙谐幽默。

(1分)

附文言文翻译

(一)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

小时候洒脱而不拘礼法,和一群儿童玩耍,经常占上风。

他把大家编成队列,命令“到左边”,大家就跑到左边;说“到右边”,大家就转到右边,没有谁敢不听他的。

他的父亲向来敦厚老实,经常管束责备他。

送进学校让他读书,他却经常逃学,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和同学们呆在一起。

可是上学时间不长,成绩就比大家好许多,同学们都敬畏他。

他的老师也认为他是个奇才,夸奖说:

“你和我们不一样啊。

溪渔子也自认为才志出众,曾经在江淮一带往来,与天台的林右.张毂最要好。

林右也是一位豪侠。

好击剑,懂得兵法又擅长写作。

张毂装出疯狂的样子饮酒,吟诗歌唱。

这两个人都自认为才志超人,把同辈人看成孩童。

溪渔子在江淮,有一次到海滨垂钓,看见这两个人蹲坐着大笑。

这两个人知道溪渔子不是一般人物,就和他交谈,对他的所作所为大为惊奇。

于是把他带到旅馆,拿出酒来一起痛饮,并拿着衣服光着脚,起舞作乐,欢乐的声音震动多户人家。

他们分析质疑古今的各种事情,调节过头的和不够充分的言论,依据事实理顺道理。

了解的人,知道他们并不是狂妄的人;有些不了解的人,都窥视并用手指着他们嘲笑,认为他们真是疯子。

溪渔子对这些全都充耳不闻。

后来溪渔子非常后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买了一千多卷书,专心读书。

他写的文章奇伟雄健,但是以自己的署名为耻辱。

他经常说:

“汉代没有儒家学者,只有贾谊.诸葛亮罢了。

唐朝的陆贽大致有些学识,但是还不能够近于王道。

做学问可贵的是能够用来辅助人们了解天地间还没有认识到东西,不这样,读再多的书有什么用处?

(二)

无论诗歌还是长篇文章,都以“意”(主旨)为主,“意”是(诗文的)主帅,没有主帅的兵,叫做乌合之众。

李白.杜甫之所以被称为大家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诗作不注重立意的十首中找不到一二首。

(描写)烟岚.云霞.泉水.石头,花草.飞鸟.苔藓.林木,华美的铺榻.锦绣的帷帐等等,要有寓意才是好诗。

像齐.梁时代的诗(只会)用华美的诗句,宋朝人(只会)用前人现成的字句组合成诗,役使自己的心,向前人的诗句中去摘取索求,而不顾及自己的感情是从哪里发出的,这就叫做小家子路数,总是在一个框子里寻求(作诗的)方法。

情和景名义上是两种东西,实质上却不能分开。

诗写得出神入化的人,诗中的情和景必然结合得天衣无缝;巧于作诗的人则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景中有情的,如“长安一片月(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自然(在长安的月夜之景中)充满了一种(女子)独自栖息,思念远征夫君的情怀。

又如“影静千宫里”(杜甫《喜达行在所》),自然有(诗人长期流离后)终于到达天子所在之地的欢喜之情。

情中有景的,特别难以曲折地表达,如“诗成珠玉在挥毫”(杜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写出了诗人纵情挥毫,驰骋笔墨的自我欣赏的欣喜之情。

凡是这类情景交融的诗句,有欣赏智慧的人自然就能体会,如果不是这样的读者,糊涂的人草草看过,只不过把它们当作平常的句子罢了。

杜甫“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后出塞》),难道是把《诗经》中“萧萧马鸣,悠悠旆旌”的诗句作为出处的吗?

杜诗和《诗经》中的句子立意迥异,景物描写的作用也不能相互替代,用词相近只是偶然的巧合罢了。

作诗一定要有出处,是宋朝人的浅陋之处,那些特别酸迂不通的人,既在前人的诗中寻求后人诗句的出处,还把诗本身作为出处,来考据事理。

杜诗:

“我欲相就沽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

”有人就把这两句诗作为依据来考证唐代的酒价。

崔国辅有诗:

“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照此说来,有人到杜甫买酒的地方买进酒,再到崔国辅那儿去贩卖,那岂不是能获取三十倍的利息吗?

作诗寻求出处的人,他们的举动像这样可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