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8413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docx

《初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docx

初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

文言文

翻译

法有以下几种:

留、补、删、换、调、变。

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留”

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补”

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删”

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换”

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其一、不少文言文词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用得着,可是现代汉语已不再用原来的词表示,而用另外的词表示;其二、同一个词,古今异义。

“变”

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此外,要做到由“会义”到“操作”的翻译步骤:

“会义”就是通读全文,领会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文句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或者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道理;

“操作”就是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并在翻译之后检查文意是否表达清楚,前后是否对应,上下文是否一致,语意是否吻合语境。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②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③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斯是陋室《陋室铭》

③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①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②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主语省略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谓语省略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②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宾语省略

①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介词省略

①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②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①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②为乡里所患《周处》

③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用“为+动”表示被动

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用“于”表示被动

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②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倒装句

定语后置

我们知道,定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是用来限制或修饰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

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规律。

但在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

①(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②(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2.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例如:

③(古)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④(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孟子•梁惠王下》)

3.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

⑤(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促织》)

4.中心词+数量词如:

⑥(古)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记》)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③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

④沛公安在?

(同上)

⑤子何恃而往?

(彭端淑《为学》)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不然,籍何以至此?

(司马迁《鸿门宴》)

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⑨唯利是图

谓语前置

主谓倒装,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①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帅哉土鳖!

④大哉,其之为君也!

⑤灼灼其华。

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状语后置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

但是,古汉语中表示方式、时间、处所、原因、比较、被动等的介宾短语作补语。

“以/于+宾”式短语作状语。

这些补语的短语,今译时一般要作状语翻译。

若仍作补语直译,便感到生际别扭。

例如:

①何不试之以足?

(用脚试试)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从……比……)

④兵数破于齐秦。

⑤名垂乎后世。

词类用法

词类划分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别。

跟现代汉语的词类大致相同:

总共可以分成十一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的语素组成的并列式词语,在某个具体语言环境中,两个语素只有一个语素的意义充当整个词语的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作陪衬,只具备语法作用。

偏义复词大全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

“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

        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 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⒏ 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 冀缓急或可救助 。

           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

  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 

⒔ 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

    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⒕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⒖ 去来江口守空船 。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⒗ 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

意谓“谁的年龄大”; 

⒘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⒙ 死生,昼夜事也 。

    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⒚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⒛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21.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22.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23.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24.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偏义在“出”即外出,“入” 是衬字。

 

25. 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26.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

 

27. 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

偏义在“圃”,“园”是衬字。

 “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

今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

在本句中“园圃”仅指种树的地方。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用法

在一般情况下,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

但在使动用法中,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并不是动作行为的直接发出者,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直接发出,主语只是使宾语发出这种动作行为,含有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愚公移山》)

③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捕蛇者说》)

④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⑤又数刀,毙之。

(《狼》)

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谓语,是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构成描写句。

如果形容词的后面带上宾语,那么这个形容就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后,是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这种现象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冯婉贞》)

④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

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的例子不普遍。

名词本来是不能带宾语的,名词用作动词带宾语,表示使动,含有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意思。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wànɡ)之。

(《史记·项羽本纪》)

②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膑》)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这种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活用形容词的性状,宾语本身并不一定真的具有这种性状,只是一种主观的认为。

①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名词的意动用法

是主语把宾语看作这个活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也是一种主观认为。

例如: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

②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齐策》)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名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里,名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临时被用如动词,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名词用如动词后,原有的名词义并没有消失。

只是增加了和上下文相适应的动词的意义而已。

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②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③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触龙说赵太后》)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

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⑥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⑦六王毕,四海一。

(《阿房宫赋》)

通假字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意思

例句

出处

1

僵硬

项为之强

童趣

2

愉快,高兴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公输盘不说

公输

3

由,诲汝知之乎

论语十则

4

智慧,聪明

是知也

论语十则

5

没有

一切乌有

山市

6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

7

在句尾表示询问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8

牵,引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意思

例句

出处

9

才能

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10

贴,粘贴

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11

止有剩骨

12

邀请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13

弯曲

屈右臂支船

核舟记

14

横着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15

挑选

盖拣核桃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16

用在零数和整数之间

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17

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

18

选举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19

老而无妻的人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

20

空缺

略无阙处

三峡

缺点

裨补缺漏

出师表

21

鸟叫声

蝉则千转不穷

与朱元思书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意思

例句

出处

22

返回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往返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23

喂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24

表现

才美不外见

马说

25

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其真无马邪

马说

26

肢体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

27

穿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28

全,都

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29

嘱咐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30

適shi

谪zhe

贬谪

发闾左谪戍渔阳

陈涉世家

31

首发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

32

已经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意思

例句

出处

33

自董卓已来

隆中对

35

青色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不辱使命

36

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37

抗拒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

38

抵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

39

理屈

公输盘诎

公输

40

背叛

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

41

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

42

梗塞,阻塞,不顺

衡于虑

生于忧患

43

辅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

44

躲避

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45

辨别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46

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仅为琐事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

47

语气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意思

例句

出处

48

从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49

遍及、普遍

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

50

聪明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51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52

放置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

古今异义

古代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不同

5.单音节词代表双音节词的误会

词语

古义

例句

出处

今义

1

直接

一直连接到

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山市

不经过中间的食物

词语

古义

例句

出处

今义

2

睥睨

指女墙

未几,高垣睥睨

山市

斜着眼睛看

3

危楼

高楼

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山市

有安全隐患的楼房

4

儿女

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

儿子和女儿

5

约定,动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

日期,名词

6

离去

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

前往,到某处去

距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

7

下车引之

陈太丘与友期

引用

8

回头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照顾或顾客

9

但当涉猎;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孙权劝学

口技

记承天寺夜游

表示转折的连词,

但是

词语

古义

例句

出处

今义

10

往事

历史

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

过去的事

11

及鲁肃过寻阳

孙权劝学

经过;过错

12

博士

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官

治经为博士

孙权劝学

博士学位

13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口技

用鼻子嗅

14

即使

虽人有百手

口技

虽然

15

大腿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

屁股

16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夸父与日逐走

录毕,走送之

口技

夸父逐日

送东阳马生序

步行

17

撞击

共工怒触不周山

碰触

18

绳索

地维绝

共工怒触不周山

联结

19

鲜美

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多指味道鲜美

词语

古义

例句

出处

今义

20

交通

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运输和邮电事业总称

21

妻子

妻子和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却看妻子愁何在

桃花源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男子配偶称妻子

22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没有出路的境地

23

无论

不要说,

更不必说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关联词语,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24

间隔

间离断绝(往来)

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25

余数,零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奇数

26

挨着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比较

27

尚,还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曾经

28

挑选

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简单

词语

古义

例句

出处

今义

29

大约

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

许可,可能,值得

30

孤独

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

孤独是一个词,独自一人,孤单

31

闲人

清闲的人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32

罢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名词,耳朵

33

奔腾

疾驶,腾起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观潮

跳跃着奔跑

34

竭力,尽力

余强饮三大白

湖心亭看雪

勉强

35

热水

媵人持汤沃灌

送东阳马生序

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36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虚伪的,不真实的

37

小生

青年,后生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小石潭记

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8

规模

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制度

词语

古义

例句

出处

今义

39

日光

至若春和景明

岳阳楼记

景物

40

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微小

41

气象

景象

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42

披风

偏正短语,“在风中散开”的意思

柔梢披风

满井游记

披在身上无袖外衣

43

爱戴

楚人怜之

陈涉世家

怜悯

44

往往

到处

旦日,卒中往往语

陈涉世家

经常

45

逃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

死亡

46

暗地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隔开,不连接;

中间,空间或时间

参与

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47

虽然

即使这样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唐雎不辱使命

连词

48

因此

遂用猖蹶

隆中对

使用

49

猖獗

失败

遂用猖蹶

隆中对

凶猛而放肆

词语

古义

例句

出处

今义

50

而且

抑亦人谋也

隆中对

压抑;或者

51

可以

可以把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隆中对

表示许可

可以凭借

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52

开张

扩大

诚宜开张圣听

出师表

店铺开始营业

53

适宜、恰当

引喻失义

出师表

意义,含义

54

异同

差异。

偏义复词,只有“异”起表义作用,“同”只起陪衬作用

不宜异同

出师表

不同与相同

55

痛恨

痛心、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极为仇恨

56

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鄙陋,指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轻视,看不起

57

感激

感动、激动

由是感激

出师表

感谢

58

语言上劝勉、鼓励

当奖率三军

出师表

物质上奖励、嘉奖

词语

古义

例句

出处

今义

59

所以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生于忧患

出师表

表结果关系的关联词

……的原因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用来……的方法

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

60

眼泪

临表涕零

出师表

鼻涕

61

两次

子墨子起,再拜

公输

又一次

第二次

再而衰

曹刿论战

62

一种量器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63

专指内城

三里之城

得道多助

泛指城市

64

代词,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得道多助

鱼我所欲也

判断动词,是

65

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

水池,池塘

66

兵器

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多助

士兵

词语

古义

例句

出处

今义

67

甲衣

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多助

去了毛并且加工过的兽皮

68

放弃

委而去之

得道多助

委托

69

离开,逃离

委而去之

得道多助

到某地去

70

亲戚

亲,指族内的人;戚,指族外的人。

泛指兄弟骨肉

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

71

无实际意义,表假设语气,可译为“要么”

故君子有不战

得道多助

具有,拥有,含有

72

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多助

区域,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