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探究无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962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9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碱盐探究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酸碱盐探究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酸碱盐探究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酸碱盐探究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酸碱盐探究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酸碱盐探究无答案.docx

《酸碱盐探究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盐探究无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酸碱盐探究无答案.docx

酸碱盐探究无答案

1

2

3

标题/来源: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张掖卷)化学(带解析),日期:

2013/10/14

【题文】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

只有Na2SO4猜想二:

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

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

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

(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4

5

【题文】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结论:

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

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结论:

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对甲的实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甲实验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有CaCl2和HCl.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编号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实验操作(分别取少量甲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实验现象

对比标准比色卡:

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CaCl2

[实验结论]丙认为猜想三正确.

[实验评价]丙的实验操作和方案中有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是  .

大家讨论后通过方案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

[实验拓展]为节约资源和避免实验废液对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方案1和方案3及甲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溶液混合(混合时未见明显现象),并对混合液中的盐分离回收,请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要分离的盐

所用试剂

主要操作

  

  

  

 

6

 

9

10

11

【题文】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实验中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C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

废液中除酚酞、CaCO3及水以外一定含有。

老师问:

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

引发了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

可能有Ca(OH)2、NaOH

学生丙

可能有Ca(OH)2、CaCl2

学生乙

可能有NaOH、Na2CO3

学生丁

可能有Na2CO3

学生戊

可能有NaOH

……

…………

【查阅资料】BaCl2+Na2CO3→BaCO3↓+2NaCl

Na2CO3+CaCl2→CaCO3↓+2NaCl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没有。

12

13

2013/6/17

【题文】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保管不当,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且标签破损(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

老师告诉他们,这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或碳酸钠。

同学们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填字母代号)。

A.酸B.碱C.盐

【查阅资料】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

(1)可能是溶液;

(2)可能是Na2CO3溶液;(3)可能是NaCl溶液。

【设计并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I

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

无色溶液变红

该溶液不可能是溶液,理由是。

II

另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产生大量气泡

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反思】老师指出该结论不严密。

理由是:

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敞开放置,发生变质,能产生与实验Ⅰ和Ⅱ相同现象。

老师提示,不需另取样,只要在实验Ⅰ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若观察到现象,即可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题文】实验室里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溶液,因保管不当,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右图所示)。

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B.碱C.盐

【查阅资料】Ⅰ初中常见含钠的化合物有:

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Ⅲ室温(200C)时,测定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质量分数为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

不可能是。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Cl;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

【实验探究】

(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

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把产生的气体通入

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②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延伸】请你选择与小强不同类别的试剂,来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你选择的试剂是。

【综合计算】现取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25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6.2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试计算纯碱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14

【题文】(15分)某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装有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下图),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探究:

(1)查阅资料:

①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对这瓶溶液到底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哪一种,同学们根据现有的药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甲同学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由此得出结论:

该溶液不可能是溶液,理由是。

②乙同学另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的现象,由此得出结论:

该溶液是Na2CO3溶液。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严密,因为NaOH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会与反应生成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这瓶溶液还可能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④对这瓶溶液的实际成分,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设计步骤Ⅰ的目的是:

完全除去溶液中的,避免其对的检验造成干扰。

【实验结论】该溶液是。

(3)拓展运用:

①做实验时,取用药品后应及时。

②NaOH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是(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溶液,可加入适量的溶液(填序号)。

A.CaCl2   B.HCl   C.Ca(OH)2

15

16

17【题文】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①只有Zn(NO3)2②Zn(NO3)2、AgNO3③Zn(NO3)2、Cu(NO3)2

④Zn(NO3)2、AgNO3、Cu(NO3)2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填标号),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及反应原理

取少量B,滴加

有气泡产生

结论:

化学方程式:

18【题文】(6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的成分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Na2SO3+2HCl="2NaCl"+SO2↑+H2O。

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作出猜想】根据受损标签的信息,推测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O3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

【继续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4、5号溶液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实验。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

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答案】

【实施方案】实验1  1     NaCl

实验2  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SO3+Ca(OH)2=CaSO3↓+2NaOH)

【继续实验】均有气泡产生,5号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反思】(2分,每步操作和现象均答全者给1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4号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

的NaOH溶液。

【解析】

试题分析:

实验1:

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均变红色,说明4、5号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

实验2:

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石灰水,均有白色沉淀产生,4、5号溶液可能是亚硫酸钠或者碳酸钠溶液,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或者Na2SO3+Ca(OH)2=CaSO3↓+2NaOH。

【继续实验】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均有气泡产生,5号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号是碳酸钠溶液;5号是亚硫酸钠溶液。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4号溶液是否是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按照表中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4号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

的NaOH溶液。

考点:

物质探究;实验设计与探究;酸碱指示剂;氢氧化钠、碳酸钠、亚硫酸钠的性质。

点评:

酚酞是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或中性物质不变色,遇到碱性物质变红色。

2012/7/9

【题文】(7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都能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Na2SO3+2HCl=2NaCl+SO2↑+H2O。

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作出猜想】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Na2CO3、Na2SO3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取少量4、5号溶液分别于试管中,然后分别进行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1: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号溶液,两试管中的溶液均变成红色,说明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溶液。

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3号溶液,两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3: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2号溶液,在盛4号溶液的试管中

有现象,说明4号是Na2CO3溶液;在盛5号溶液的试管中有现象,说明5号是Na2SO3溶液。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

请你利用上述图中的试剂设计鉴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19【题文】请回忆你和老师共同完成的酸和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并下列要求进行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1)请你依据下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①溶液颜色;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色为止。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该反应属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2)我选取BaCl2、酚酞、紫色石蕊三种溶液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请你根据下表帮我判断正确的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案错误的原因: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酸、碱恰好反应

方案三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硫酸过量

①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有一个正确的方案是:

方案。

②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错误的原因:

一个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另一个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20【题文】

(1)下面是教材下册中“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活动与探究。

请你一同完成该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固体

NH4NO3固体

NaOH固体

加溶质前水的温度/℃

20

20

20

溶解现象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变化

温度无明显变化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结论(“放热”或“吸热”)

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放热和吸热现象

③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说明NH4NO3固体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填“<”或“>”或“=”符号)。

(2)下图“→”表示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B,“—”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

A、B、C、D各是一氧化碳、木炭粉、氧化铜、氧气中的某一种物质,请你推断(用化学式表示):

B是,D是。

21【题文】小何进行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实验,在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才发现忘记了加入指示剂。

为了判断该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小何要探究的问题是。

【猜想与假设】所得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还可能显性。

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使其显碱性的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

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要对所得溶液进行沉淀处理,你认为处理的方法是。

【实验与分析】小何从烧杯中取了部分反应后的溶液置于一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震荡,观察到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了溶液显中性的结论。

小张认为小何得出的结论不正确,你认为小张的理由是。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张取试管中的溶液做以下几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A.取样,滴加硫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B.取样,加入锌粒.观察现象

C.取样,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D.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交流拓展】第二天,小明也做同样的实验。

当他向氢氧化钠溶液加稀盐酸时,发现溶液有气泡冒出,你认为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题文】小冉和小海两位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实验。

小冉将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小海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1)小冉同学观察到的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海同学实验后发现试管内溶液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

(3)实验结束后,两名同学将反应后的剩余物同时倒入废液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废液仍然为无色。

请你和两名同学一起对废液缸中废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豫】废液中的溶质除指示剂外,还有什么?

【进行猜想】①两位同学一致认为溶质为CaCl2和NaCl:

②你认为溶质的组成还可能为。

【实验验证】向废液中加入,出现现象。

【实验结论】说明猜想(填①或②)正确。

【实验反思】为减少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可采取的方法是。

【拓展延伸】通过酚酞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说明NaOH已与盐酸完全反应,你认为还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不使用紫色石蕊试液和pH试纸)来证明NaOH确已完全反应。

22【题文】(9分)化学课上第一小组的同学做了碳酸钠溶液和A溶液反应的实验,有沉淀产生,同学们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

第二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 A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相关资料】Ⅰ.CaCl2+Na2CO3      CaCO3↓+2NaCl     Ⅱ.CaCl2溶液呈中性

(1)【提出假设】第二小组同学认为A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_   __,②是 CaCl2 。

(2)【设计实验】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

                                             

假设①正确。

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一小组同学肯定了他们的实验结论。

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假设】

(3)甲的合理猜想            ;丙的合理猜想                 。

(4)【实验验证】乙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其理由是               。

(5)【继续探究】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3【题文】(13分)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

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填写化学式),理由是。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

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

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你愿意选择方案(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溶液。

②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序号)。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24【题文】(11分)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

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

小强和小华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

A.酸B.碱C.盐

[查阅资料]

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溶液都呈碱性。

Ⅲ.测定室温(20℃)时,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________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

[设计并实验]

(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

(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实验:

[探究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