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873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docx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主备人

李先亮

使用人

李先亮

单元

教学内容

窗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1

教学

目标

1.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2.经历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4.人人参与口算,是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等

第一次教 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学流程

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

复习导入

 

二、20

思维碰撞

探究新知

 

三、10

思维提升

自主练习

四、5

课堂总结

1.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2个一百是()

50个十是()500个十是()420个十是()

2.20×530×64×70100×63×200500×3200×612×4

1.课件出示情境图信息窗一,让学生欣赏图片,搜集数学信息

谈话:

请大家仔细欣赏图片,并要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看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谁能发表你的看法?

2.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

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学习目标:

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多,我们本节课重点研究这几个问题,以完成这样的学习目标。

(1)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一组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学生列式:

400×20(板书)得数是多少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3)比较异同,优化算法

其实这几种算法都是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算式进行计算。

几种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交流讨论,让学生发现两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0的个数的关系,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确实用添0的方法来计算这些题最简便,那添0法到底是怎么样的?

小结:

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4)即时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算一算,比一比,体会算法。

5.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

(1)教材53点问题:

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列式:

210×30(板书)

又该怎样计算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3)优化算法: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4)即时练习:

自主练习第3题

6.几百几十数与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相应个数的0。

1.自主练习第2题

2.自主练习第4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把它说给小组同学听。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出得数。

教师随机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生1:

根据4×2=8,推算400×20=8000

生2:

根据400×2=800,再算800×10=8000

生3:

先算4×20=80,再算80×100=8000

 

学生分小组去归纳

 

生独立完成。

 

生1、先算21×3=63,再推算210×30=6300

生2、先算210×3=630,再推算630×10=6300

 

独立完成,交流算式。

独立完成后找学生讲述。

主备人

李先亮

使用人

李先亮

单元

教学内容

窗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2

教学

目标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发展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等

第一次教 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学流程

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

情境导入

 

二、20

思维碰撞

探究新知

 

三、10

思维提升

自主练习

四、5

课堂总结

1.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为帮助大天鹅顺利过冬,大家准备为大天鹅准备充足的饲料。

教师和学生交流信息窗的信息:

 

2.如果各买3袋,能计算出各需要多少钱吗?

3.如果各买15袋呢?

你准备怎样计算?

用口算还可以吗?

交流时询问:

你是怎样计算的?

 

4.师再指两名学生说一说,重点说清楚顺序、乘得的积和哪一位对齐。

5.同学们到底为大天鹅准备了多少饲料呢?

课件出示教材例题:

买114袋谷子需要多少钱?

指名列式:

114×23

和我们以前的题目哪里不同?

6.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探究笔算算理和过程

1.学生独立尝试笔算

2.学生小组交流

先算什么?

积的末位要写在什么位置?

再算什么?

积的末位要写在什么位置?

最后算什么?

3.指名学生上黑板

4.找出学生错的例子,进行正反对比辨析,明确需要注意的问题。

5.沟通联系,归纳算法。

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师:

刚才,我们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类推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同两位数乘两位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他们都是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激发冲突,质疑问难

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了吗?

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

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3.教师质疑问难:

例题中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

写在个位上不行吗?

谁能再来说说?

1.自主练习第1题,竖式计算。

2.自主练习5、7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有谷子、玉米、大米三种饲料,谷子每袋23元,玉米每袋21元,大米每袋29元

生口头列式并口算

自己选择一种,试一试。

先用第一个因数个位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边讲解结算过程边完成板书。

 

质疑、讨论、交流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解决实际问题

 

主备人

李先亮

使用人

李先亮

单元

教学内容

窗二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3

教学

目标

1.探索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括能力。

2.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在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中,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探索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等

第一次教 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学流程

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

复习导入

 

二、15

思维碰撞

探究新知

 

三、15

思维提升

自主练习

四、5

课堂总结

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出示:

60×50240×20(板书:

因数末尾有0)

2.你能口算吗?

你是怎样计算的?

猜一下,我们能不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呢?

1.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买340袋玉米要花多少钱?

指名列示:

340×21=

2.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各组计算方法,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相互间给与帮助。

3.提问:

(1)比一比:

这两个竖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说一说:

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

谈谈你的理由。

我们通常都用这种简便方法表示。

师追问:

写竖式时如何对位?

怎样确定积的末尾有几个0?

4.师小结:

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

5.拓展练习:

490×80=

学生独立用竖式的简便写法怎么写?

因数有什么特点?

(板书:

连个因数末尾都有0)

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你的末尾两个0怎么来的?

6.即时练习

220×40106×70360×25580×12450×18

重点提醒:

360×25的末尾的0的个数,360末尾只有一个0,积的末尾却有3个0?

为什么?

1.自主练习第2题,竖式比赛。

2.自主练习3。

3.自主练习5.6。

联系昨天所学的内容,你能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吗?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到什么技巧吗?

你今天学得开心吗?

 

 

生: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

学生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

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在视频展示台前边展示边讲解。

 

生:

连个因数末尾都有0

 

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解决实际问题。

 

生交流

主备人

李先亮

使用人

李先亮

单元

教学内容

窗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4

教学

目标

1.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估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自己的认知水平灵活选用估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等

第一次教 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学流程

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

情境导入

 

二、15

思维碰撞

探究新知

 

三、15

思维提升

自主练习

 

四、5

课堂总结

师: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同学们为了保护大天鹅,购买了许多过冬的饲料,在运输过程中有一些问题系要我们来解决。

(出示情境图)

师:

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每袋饲料46千克,买了250袋,用载重9吨的小货车,一次能运走吗?

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

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都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1.探究估算的方法

要知道用载重9吨的小货车,一次能否运走,就是看买了多少饲料?

怎样列式?

250×46

师:

同学们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

这些方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题目只要判断能否一次运走,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估算。

(板书:

估算)

2.师:

下面我们就开动脑筋,先自己想一想、估一估,然后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准备全班交流。

3.验证,总结方法

刚才大家估计出了许多结果,有的认为能运走,有的认为不能运走,到底是什么结果呢?

你们认为哪种结果才是正确的呢?

或者说哪种估算你认为最合适?

4.师:

估算的方法很多,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如刚才一题要判断一次能否运完,我们可以把数看小一些去判断,这样的方法叫“估小法”。

像这样的情况,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吗?

5.感悟估算的规律

每袋饲料380元,买12袋饲料大约要带多少钱?

引导对估算结果做出判断

你认为哪种结果最合理?

师:

是的,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般称之为“估大法”。

总结估算规律

我们的判断对不对?

可以通过精确计算来验证一下

师:

看来同学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判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先自己想想,然后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1.售票问题怎样估算?

(估大法)

四年级同学乘车去秋游,车票和门票为每人49元,104人一共大约多少元?

买票的问题又该如何估计?

2.全球最大的海盗船位于我国大连,该船拥有102人的超大载客量,全天只能运行22次,在没有其他旅客的情况下,我校2000名学生一天之内是否都能玩一把?

3.如自主练习第4题,解决购买火车票的问题。

4.自主练习第8.9题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你有什么收获?

 

 

搜集信息

 

生:

这么多饲料一共重多少千克?

生:

这么多饲料大约有几吨?

 

生:

我想用竖式计算;我想估算;我想口算……

 

全班交流,估算方法大约有六种

 

谈论发表各自的看法

 

生:

仓库里能装多少货物?

油桶里能装多少油?

......

交流估算方法

 

生我认为第二种结果,因为购物时最好要多带点钱,所以我认为第二种结果合理。

验证结论

 

(估大法)

 

(估小法)

 

独立完成,交流。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主备人

李先亮

使用人

李先亮

单元

教学内容

相关链接

积的变化规律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5

教学

目标

1.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将这一规律恰当的运用于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

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2.灵活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等

第一次教 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学流程

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

情境导入

 

二、15

思维碰撞

探究新知

 

三、15

思维提升

自主练习

 

四、5

课堂总结

课件出示:

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妈妈准备买一些大米回家,大米每包8元,妈妈买2包,一共多少元?

课件出示:

如果买20包,一共多少元?

课件出示:

如果买200包,一共多少元?

课件出示:

24×2=12×2=6×2=

1.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师:

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把你的发现写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

师:

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长作好记录。

师:

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教师结合学生叙述,完成板书。

师:

这个小组说明了发现了什么,而且还说明了是怎样发现的,非常好。

哪个小组也发现了这个规律?

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2.师:

通过这组算式,我们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原来的几倍。

师:

研究数学问题不要匆忙下结论,是不是适合所有的算式呢?

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

该怎么办呢?

3.举例验证

师:

请同学们自己先写一道乘法算式,然后把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倍,再算一算乘积。

然后看,你写的算式符合我们的发现吗?

师:

你举的例子符合发现的规律吗?

把你举的例子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4.总结规律

师:

通过我们的验证,大家的发现适合所有的乘法算式,所以说是一个规律,我们把它叫做积的变化规律。

师:

把什么是积的变化规律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

我们发现了这个规律,你会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吗?

试一试

练习:

教材自主练习1-4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

8×2=16

生:

8×20=160

生:

8×200=1600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小组学习。

组间交流。

生:

我们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生:

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

 

学生独立举例验证

 

学生汇报展示

 

总结、学生交流

 

独立完成,小组讨论。

主备人

李先亮

使用人

李先亮

单元

教学内容

回顾整理

课型

复习

总课时

6-7

教学

目标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解答。

2.让学生初步学会知识的梳理与复习的方法,在自主复习中逐步完善知识体系。

3.在纠错行动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剖析自己的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正确率,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等

第一次教 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学流程

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

谈话导入

 

二、15

思维碰撞

感悟,掌握计算方法

 

三、15

思维提升

四、5

课堂总结

1.揭题:

单元知识的梳理与复习

师: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复习课。

(出示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

2.知识的复习与整理

师:

回忆一下,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些什么?

(板书:

口算、估算、笔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问题?

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或者是还需要帮助的地方吗?

1.估算,口算

师:

小明同学学了本单元,就写了篇数学日记,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出示教学日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体会:

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个单元之后,我觉得这个知识在生活中太重要了,读书写字、解决数学问题、购买生活用品......时时刻刻都需要他。

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三部分:

口算——能使人思维灵活。

怎么口算呢?

例如130×40,先算13×4=52,再添两个零就行了。

这种方式能让我们在计算时更灵活、更快;估算是口算的好伙伴。

它和口算差不多,如:

104×49,把104估成100,把49估成50,再用口算,容易吗?

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

一看这题目,你准会问我:

“张楠,你写错了吗?

”“没错。

你会口算、估算了,那166×23等于多少?

”所以说笔算很重要。

而当其中一个因数是整十数时,如:

132×20,我们就先算132×2=264,再在264的后面添个零就可以了。

另外,需要进位时不要忘记进位哦。

师: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板书:

每行24个字,共13行)

师:

我们是怎么估算的?

小组开火车来练几道。

141×22206×42

192×9127×311

师:

在估算时用到了口算,我们是怎么口算的?

就用这样的方法口算:

70×6012×4033×4050×50400×2090×3060×20

2.笔算

小明家平均每月的水电费是207元,准备1800元付水电费够吗?

一年的实际的水电费是多少?

师分析题意,强调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发现错误集体更正。

3.积的变化规律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还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你会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计算吗?

交流: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4.纠错

师:

平时在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中你犯过错误吗?

把它拿出来和大家讲讲。

知识的运用与拓展

自主练习1-10

通过今天的整理,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自主进行创造性的回顾整理交流,梳理成知识网络,初步内化知识结构。

 

生读数学日记。

 

生交流方法。

 

生独立完成。

 

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互相评价,完善提高。

 

主备人

李先亮

使用人

李先亮

单元

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复习,我学会了吗

课型

复习

总课时

8

教学

目标

1.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归纳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3.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等

第一次教 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学流程

及时间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学程设计)

一、5

思维导引

闯关导入

复习旧知

 

二、30

思维提升

巩固知识

 

三、5

课堂总结

本节课共设五关,全部闯过者,为本节课的优胜者。

500×20700×407×0×12

200×1525×424×200

70-30×24×200300×3

第一关:

抢占山头。

(口算练习)

师:

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遇到乘数末尾有0的你是怎么算的。

与你的同伴说说。

第二关:

考考你的眼力。

估一估,在得数小于8000的算式后面打上“对号”。

328×18()295×42()405×11()

596×19()321×22()187×49()

同桌讨论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第三关:

你的能力有多大。

(用竖式算出上面算式的得数,看看与你的估算结果相差多少。

师:

通过计算,你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的计算方法吗?

 

第四关:

火眼金睛辨对错。

(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39345207

×18×13×14

1112925828

139345207

125143752898

通过计算,你觉得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小组讨论总结。

第五关:

慧眼识真假。

(不计算,直接判断对错。

58×26=1504187×25=4680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错了,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教师统计本节课连闯五关的同学,并予以表扬和鼓励。

第五关、根据算式58×26=1508,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580×26=()58×260=()

5800×26=()5800×260=()

58×2600=()580×260=()

第六关:

一辆汽车速度是40千米/小时,行12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第七关,我学会了吗?

根据问题,找信息,解决问题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充分讨论归纳:

先将乘数末尾的0省略,把整十的数看作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口算,然后在积的末尾再添上原来被省略的0。

 

同桌讨论交流估算方法。

 

生:

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

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哪一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