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的春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349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里格的春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里格的春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里格的春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里格的春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里格的春天.docx

《苏里格的春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里格的春天.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里格的春天.docx

苏里格的春天

苏里格的春天

 虽是五月份,靖边多变的天气让人捉摸不透,忽冷忽热,时晴时变,在季节的快速转换中,皮肤敏感的触觉神经正在经受一番番刺激。

春天一不留神,便被风沙吹得烟消云散,只是在皮肤上留下一串意味深长的怀念和感伤。

  但是,上天并不能因此而剥夺靖边拥有春天的权力。

宽阔的长庆路上穿梭的甘M牌照车辆,载着一朵朵灿烂的宝石花飞逝而过,红色的工服点燃了这个尴尬的季节,那浓烈的石油味分明向人们昭示:

靖边的春天来了!

  红工服指着北边激动地说,靖边春天的源头在那头。

再往北,半生不熟的牛肉不仅熟了,还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在那里,春天像一位怀春少女,敞开着胸怀,吸引一大批人前去享受她那热烈、多情而迷人的风情。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开启了追春之旅。

  沿着长庆路一路向北,由东拐入统万路,便折向了笔直的乌(审旗)靖(边)线。

乌靖线连接陕蒙两省,不仅是一条柏油省道,更是一条纽带,联结草原、中原两种文化,也或者说沙漠、黄土两种文化,同时也连接着两种自然景观,往北推进,黄土渐渐被风沙占领,随之而变的是黄土高原那种憋屈的感觉消失,延安那种山大、沟深、坡陡、路弯的憋屈景象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马平川、视野开阔的舒适与畅通。

路两旁到处可见苍老而震撼的砍头柳在风沙中肃立,铁褐色的树干上长出了绿生生的枝条,彰显着生命的坚韧和倔强。

沙丘上一团团绿色的草扎根于砂石中,将根系努力向四周延伸,面对干旱和风沙的侵袭,它们弱小的身体拥簇在一起,相互搀扶着将生命的活力绽放在沙漠里。

  走到陕蒙交界处,统万雄风映入视线。

1600多年前建立的大厦国都城就矗立在荒野里,残垣断壁依稀可见。

触物思情,我的思绪又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五胡乱中华时代。

那时候的北方大地一片腥风血雨,胡族乘着汉室衰败,纷纷武力入侵,群起争霸,竞相称王,用凶残和野蛮书写了罄竹难书的罪恶。

乱世中出生的一代枭雄赫连勃勃,原本姓刘,字屈孑,系匈奴族铁弗部人,其曾父、祖父、父辈均曾在前赵、后赵、前秦等割据政权中任职,其父刘卫长曾带兵雄踞代来城,后霸朔方。

公元391年,北魏攻克代来城并杀害其父,年少的赫连勃勃亡命天涯,在生死考验中接受了磨练洗礼,迅速长大成熟起来,因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威武美貌,更因骁勇善战,才智过人,深受后秦主姚兴所赏识,称其为“济世之才”,并委以重任。

但是胸有鸿鹄之志的勃勃不愿寄人篱下,为了抢占权利宝座,他先是杀害岳父,继而反叛后秦,起兵自立,于公元407年黄袍加身,自称大单于,建立大夏国,年号龙升,改姓赫连,寓意帝王乃天之娇,其显赫乃与上天相连。

建国后,勃勃率铁骑南征北战,横扫漠北,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疆域版图达到鼎盛,疆土一度达到“南阻秦岭,东戍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将陕西渭水以北、河套地区、山西南部及甘肃东部尽收囊中。

  公元413年,勃勃驱役十万劳众耗时六年,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名曰统万(今靖边北白城子),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

据史书记载,筑城时,用铁锥刺土法检验其硬度,凡刺进一寸,便杀筑者;凡刺不进去便杀刺者,是故城坚硬可以磨刀斧。

这座城用鲜血和尸骨砌垒而成的城堡,富丽堂皇、极尽奢华。

以致于崇尚清俭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入统万城后,大发雷霆:

“竖子之国,竟敢如此滥用民力!

怎能不灭亡!

  考古学家推理分析,整座城池设计精巧,依地势而筑,西北高东南低,既防冬天的寒风,又顺势利用城北的河水为市内用水和城外护城河供水;城墙是用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掺和在一起夯筑而成,具有石头一样坚硬的质地和抗毁力。

全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外城是居民集市所聚之地,内城分东城和西城,其中东城为宫署以及商家贸易之地;西城是宫殿,东南西北置四门分别命名:

招魏、朝宋、服凉、平朔,足见勃勃的霸气与雄心。

  公元417年,东晋刘裕率大举北伐,北府军围长安、灭后秦。

因朝中变故,刘裕仓促班师回朝建立南朝宋,仅留幼子镇守长安。

不料晋军发生内讧,勃勃乘机南取关中,占领长安,并于次年即帝位于霸上。

但是勃勃却无意于富饶的关中之地、繁华的长安都城,依然钟情于统万城,毅然北归,仅置长安为南都,命太子镇守。

公元425年,诸子为争夺皇位,手足相残,勃勃忧愤成疾病逝,年仅四十五岁。

两年后北魏拓跋焘攻取统万城,赫连昌逃亡至甘肃黑水城为王,431年被吐谷浑生擒,历经两代三王的夏国灭亡。

994年,宋太宗为防党项人“据城自雄”,下诏毁城,此后曾显赫一时的统万城风剥雨蚀,淹没在茫茫的沙漠之中。

  车窗外,远处山顶残存的白色土墩轮廓依稀可见,那就是统万遗址了。

我不禁疑问,为何当年赫连勃勃在攻取长安后不以长安为都,而执意选择统万城为都城?

环顾四周景致,料想一来是游牧情结使然,善骑射的匈奴人游牧狩猎为生,在马背上他们才能活的潇洒痛快,一旦下马像汉人一样栖地务农,强势便荡然无存,很快会被汉人击垮;二来应该是当时统万城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吸引了他,无定河从东南方逶迤流下,水是万物之源,有水就有生命,择水而居的游牧民族视之为上天的恩赐,水丰草肥,得天独厚,往北就是大漠,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远离各方割据武力角逐的焦点,实在是建立一个独立王国的理想之地。

  当抵达巴图湾水库时,看到那清澈深邃的湖水,我更加确定水库下游不远处的统万城,在充足水源的滋润和灌溉下,当年应该是多么的意气风发,难怪赫连勃勃对之情有独钟。

据说,巴图湾水库水深几十米,水源大部分来源于沙漠泉水,可以直接饮用,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域之一。

沙漠中能出现这样的泉水,确实是难能可贵。

管理者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正在新建售票楼门,里面也正在进行设施配套施工,目前是免费观光,再来就得收费了。

  到达内蒙境地,路标全部由奇特的蒙古字和汉字双层标明。

驰骋在乌审旗的路上,视野越发地开阔,道路也更宽、更直。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直的公路,十几公里,不拐弯、不颠簸,笔直平整地延续到天际,仿佛是天地的阶梯。

虽然是一级公路,但修筑规格丝毫不亚于高速公路,更让人心旷神怡地是,路上客流量很少,一路驰骋,很是惬意。

路两旁的小草尚没有接收到春的讯号,还没有全部长出来,稀稀拉拉地延伸在沙丘上。

和靖边相比,内蒙的沙漠化更进一步,沙子无法储存水质,绿意明显少多了。

偶尔见到一片依水而生的草地,河水枯竭,草地上没有那种草长莺飞的景致。

司机说,待到八九月,下几场雨,草就全部长起来,放眼一片绿,那时候在草地上骑马飙车,应该别有一番滋味。

  沿途能看到一些立在风口的风力发电机,那个三叶的风轮硕大无比,机翼与之相比也要自惭形秽了。

据说,那个大家伙造价不菲,一台上千万。

不过就那么一副要紧不慢的转动模样,我在心里纳闷:

成本何时能收回来呢?

路上,不时有一些圆形尖顶的蒙古包进入视野。

蒙古包在古时也“穹庐”、“毡帐”或“毡房”等,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而今早在禁牧还草的国策下,蒙古包已被钢筋铁骨所取代。

依然有少数蒙民居住蒙古包,这是一种怀旧,一种追思。

和延安人喜欢住窑洞一样,这是文化传承,或者说文化情结。

空旷的沙地不时包围一片湖水,湖边堆积着白色的物什,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白光。

司机说,那是天然碱。

乌审旗境内碱水湖泊较多,湖内盛产天然碱。

  从乌审旗转盘右拐至鄂托克旗俗称后旗,依然是地域辽阔,人烟稀少。

不同的是,沙丘上开始出现高耸的井架,像一只巨手擎住了天地。

写有宝石花的路标屹立在各个岔路口,我发现,不少路标写的是“长庆路”,显然又是一条石油专线了。

随着长庆油田勘探开发步伐的加快,油气产量不断跨越,规模大了,效益好了,便在油气主产区修筑了一系列以“长庆”命名的道路,“长庆路”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遍地开花,已然成为长庆油田标志性路标了。

在长庆路上,见到最多是各类甘M牌照的车,甘M是甘肃庆阳地区的牌照,那是长庆油田的发源地。

无怪乎有人说,在长庆油田,凡有油和气的地方,就有甘M牌照的车辆。

  继续北进,井架越发多了起来,像春笋一般生在一望无垠的的沙地上。

轰鸣的钻机声在旷野里不知疲倦的吼叫着,忙碌的输气车和搬家车浩浩荡荡,卷起滚滚沙尘,浓烈的天然气味道提醒着我,苏里格气田主战场到了!

  鄂尔多斯盆地自古有“半盆油,满盆气”之誉,而这满盆气主要集中在苏里格气田。

在行政区划上,苏里格气田横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

在蒙古语里,苏里格便是“半生不熟的肉”的意思。

在长庆油田勘探开发史上,这“半生不熟的牛肉”如同鸡肋,曾长期折腾着长庆人。

  2000年3月,长庆油田在苏里格地区部署的苏2井喷出强大的天然气流,5个月后的8月26日,部署的另一口重点探井苏6井喷出无阻流量达120多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由此苏里格气田宣告诞生。

同年国家储委认定,苏里格气田探明储量达到5336亿立方米,意味着苏里格气田将成为我国陆上探明的第一大气田。

然而,欢喜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苏2井难以稳产,苏6井的压力也迅速下降,地质结构和储层特性异常复杂的苏里格气田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想象。

此后长达5年的漫长时间里,名噪一时的苏里格气田逐渐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

  2006年,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长庆油田推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联合长庆石油勘探局、辽河石油勘探局、四川石油管理局、大港油田集团有限公司、华北石油管理局等5家未上市企业,签订了合作开发苏里格气田的合同,自此,技术共享、互利共赢的“5+1”合作模式揭开了苏里格气田开发的崭新的一页,让沉寂的苏里格气田重新沸腾起来。

2007年,苏里格气田便向人们交出了一份厚礼,日产天然气突破1000万立方米,仅隔一年,日产天然气翻番。

此后,苏里格气田气虎冲天,咆哮在鄂尔多斯上空,不仅煮熟了半生不熟的牛肉,还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人流连忘返。

  在距离后旗镇三公里处,我们拐入了一条土路,驶往本次目的地:

一口天然气随钻测井井场。

钻井方是川庆钻探青年突击队,标准化的井场远非一般油井所能比拟。

这口快完钻的天然气井旁边有三口已经投产的气井,等这口井投入开采,“四姊妹”井就会分布在偌大的井场四角,在沙漠里照相呼应,坚韧地接收大漠风沙的洗礼。

这口井已经开钻一个月,随钻测井工作接近尾声。

随钻测井队已经配备了专用的铁皮房,分工作区和休息区,这是第一批定做的活动房,很多设计还不是很合理,不过,较之以前的工作环境明显要改善多了,因为有“家”了。

  要想从并不具备经济开发效益的苏里格气田获取经济利益,最关键的就是要大幅降低综合建井成本。

随钻测井是将测井仪器装入钻杆,边钻边测,除了能够进行适时地质定向导向,指导钻头精准钻透目的层外,最大的优势是能够降低钻井周期和风险,长庆油田尝到了甜头,便开始逐渐引进随钻测井技术。

但因随钻测井对井下仪器性能要求高,目前很多技术尚未攻破,只能进行基本的定性评价,而对于更高级别的定量评价则是无能为力。

我国本来就起步晚的随钻测井,尚处于试验摸索阶段,处境也就很尴尬,国产随钻仪器要么是性能不成熟,羞于拿出手,要么就是甲方不信任,因而在埋头研发的同时,只能靠国外引进。

  忙完正事,与随钻测井队员们闲聊起来。

随钻测井因与钻井捆绑,需要驻井。

沙漠里电视没有信号,不过,井队配有卫星接收锅,能够上油田内网,多少能缓解空虚和闭塞。

年轻的队长一身泥浆,脸容憔悴,胡子拉渣。

他有些如释重负地说,已经在井上连续呆了一个月,好在马上就钻完了,就可以回去短暂地休息。

  问曲线测得怎么样?

答曰,本井下测方位伽马和随钻电磁波,全部是井口的新设备,性能很不错,尤其是随钻电磁波是曲线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层位,甲方地质人员看后很高兴,都向项目组建议取消电测。

  在高兴的同时,我居然有些隐隐地担忧。

如果随钻测井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那么传统的电缆测井势必会受到极大的挑战,就对于测井转型升级则提出了要求。

一旦随钻测井成为市场主导,那么测井的运行模式也势必会受到影响。

我看到井场上那一间测井小房子,和旁边的地质房、录井房连在一起,分明已经成为钻井的一个成员。

测井的走向,岂不是再次回到以钻井为龙头的钻探模式?

  当离开井场的时候,我看着旷野里的一个个通天柱,一朵朵绽放的宝石花,一条条运输长龙,分明感觉到了来自脚下地底气虎的跳动,还有空气中涌动一股激动人心的躁动。

  我知道,那是苏里格春天的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