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097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3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docx

《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docx

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

胡耀邦批示催生计算所创办联想

陶勇

美国硅谷。

核心提示:

上个世纪70年代末,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迎来几位中国来访者,其中一位后来成为“中关村第一人”——他就是中国科技产业化先驱陈春先。

陈春先三次考察美国硅谷,中美科技发展的巨大差距刺激了他,归国后,他提出“科技成果扩散试验”,探索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新路,在中关村建立“中国硅谷”等主张。

1982年元月6号,胡耀邦在一份关于陈春先搞科技成果扩散遇阻的新华社内参上批示:

“坚决支持陈春先同志,陈春先同志可能要走出一条创新的新路。

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

 

2014年12月9日,网上出现一个帖子《柳传志的西山会议》,主要披露柳传志邀约一批相关人士,交谈有关互联网方面的问题。

其中说到,联想创办30年了等等。

这里我们先不讨论那个会议的有关议题,说一说联想创办的背景。

至于对会议有关内容的探讨,放在另文交流。

1984年11月1日,联想正式成立,当时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后来在1989年因为联想汉卡的缘故改名联想集团。

说起联想的创办,还有着人们所不知的故事。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迎来科学的春天”。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共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会议。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陈春先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被破格提拔的正研究员(教授级),同时提拔的还有陈景润等。

陈春先参加了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第一批经国家学位委员会审定为博士生导师。

1978年-1981年陈春先三次访问美国,受美国“硅谷”现象的启发,在1980年10月提出要在中关村建立“中国的硅谷”,并身体力行成立了“先进技术服务部”。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不过,陈春先的所作所为,在中科院未必得到所有人认同。

当时的情形是,作为科研国家队的中科院科技人员眼光很高,都是见过大钱的——科研经费动不动就几万、几十万,而开公司能挣几个钱?

所以,科研人员认为他们的工作重心应该在科研而不是经商(科技成果产业化)。

下面讲述的故事可以让人们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1978年,刚一上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中科院,讲话时直陈国民经济已临崩溃边缘,呼吁科学家们为国民经济献计献策,把科学研究重点从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转到应用技术研究上来,结果,大家不但不支持,反而提出一片反对声,这当中以中科院声学所所长汪德昭(新浪总裁汪延爷爷)为首,弄得胡耀邦下不了台。

汪德昭与邓小平过从甚密,曾在法国留学相识,而对胡耀邦,汪德昭直呼“小胡”。

在汪德昭看来,中科院就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院,而不是应用技术这类东西的研发平台。

胡耀邦第二次去中科院同样遭遇尴尬。

赵紫阳获悉后很生气,说,我总理把你中科院撤销不了,把你变成九机部行不行啊?

于是,1980年,中科院经费被砍掉三分之一(实际应该给三亿两千万),如此一来,所有基础研究项目全部停下,连邓小平亲自批示上马的对撞机都停下。

管惟炎是中科院物理所所长、颇有分量的科学家。

但,他对陈春先下海办公司不认同,他觉得粉粹“四人帮”后中国百废待兴,作为科研人员应该积极投入到国家科技振兴事业中去,经商办公司,是不务正业的表现,所以主张严肃处理。

经过考察,发现陈春先“贪污”公款十万元,于是,决定付诸法律,让司法机关逮捕陈春先。

陈春先有一个创业的“同党”,也被上级叫去问话。

回家后在丈夫面前述说此事。

其夫恰好是新华社记者资深记者,于是,根据妻子所述陈春先其人其事,一份“陈春先搞科技成果扩散,为何负责人要发难?

”的内参写上去。

1982年元月6号,胡耀邦在这份内参上批示:

“坚决支持陈春先同志,陈春先同志可能要走出一条创新的新路。

”《经济日报》为此连续刊发三篇文章批评中科院及有关负责人站在改革开放的对立面。

此时的管惟炎正拟出任中国科大校长,安徽省科协副主席,对《经济日报》的文章甚为不服,于是,向上级强烈反映,结果招致《经济日报》连续八、九篇文章批评。

之后,陈春先安然无恙,管惟炎也上任校长。

1983年初,中科院举行科技成果汇报会,后来成立中科院新技术服务部。

于是,许多科技人员纷纷下海创业。

1984年,四通、信通、京海、科海(“两通两海”)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科技公司先后成立,加上满足本地购买需求的店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规模。

事实上,无论“两通两海”还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都跟中科院计算所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就在这一时期,计算所亲自尝试创办的高科技企业有20多家,参与创建的则更多:

联想、希望、曙光和科健公司等等,这其中既有计算所投资创办的,也有参股创办的,抑或是以计算所人员为主体创建的。

 

而联想则是计算所于1984年11月投资创办的。

“联想前身为中科院计算所公司,成立于1984年底,它是中科院计算所创办的国有企业,在计算所支撑下,可无偿转化所内成果,具有‘产学研相结合’的独特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联想首任总工程师倪光南如是说。

那么,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计算所创办联想的具体细节。

计算所巨大投入创办“联想”

第一个公司手册上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向四化建设的开拓者们致意。

一句加黑粗体致敬语印制在1985年初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手册》上,这是联想的第一个公司手册。

紧接着,是下面三段文字介绍(文字之后配图):

“我公司成立于1984年11月,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办的实体公司,全权代表本所开展对外业务。

公司的宗旨是: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经办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开发业务,加速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

“我国第一个技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三十年来曾先后研制成功二十二种三十四个大、中、小型计算机系统,提供出大量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成果。

现设有二十多个研究室和一个专业实验工厂,形成了一支近千名高中级科技人员组成的专业配套、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科技队伍。

“我公司以本所的技术实力为后盾,以效率和信誉为口号,以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合理的价格服务于人,取信于人。

公司在南至香港、深圳、广东、福建、江苏、北至辽宁、黑龙江,都设有办事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全公司的力量为您和您的朋友服务。

 

 图为联想第一个公司手册对自己的介绍。

 

计算所关于联想创办的说明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页“计算所概况”——“历史沿革”——“推动国民经济建设”部分有着详细的介绍: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计算所面临着重大变革。

首先是研究所的科研方向由为国防建设服务转变为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向市场,为促进我国传统产业改造,促进计算机推广应用做贡献。

另一方面,由国家下达科研任务,国家拨款搞科研的时代已经过去。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科院实行“一院两制”,对从事应用研究的所,要求80%的人员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对其事业费的投入逐年减少20%。

面对突来的新形势,计算所需要靠自己排除困难,谋生存,图发展,引导全所人员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科研体制。

计算所除正在承担科研任务的科技人员外,鼓励其他科技人员组织起来走上社会,了解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专长,参与竞争,面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去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

在这个时期,计算所在科研工作上选择了两个新的突破口。

一是计算所为了能保留其国家研究所地位,为探索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课题继续作贡献。

计算所争取到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的依托单位,以及成立了院级CAD开放实验室。

为今天计算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争取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课题任务以及成立公司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商品。

……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所以独资或合资方式相继开办了近二十家科技企业,在微机、高性能计算机、软件和机器翻译等方面为促进我国相应产业的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

中关村科技市场上曾有较高知名度的两通两海科技公司(四通、信通、科海、京海)也都有计算所的科技人员参与创建,其中信通、科海、京海三家公司是以计算所科研人员为主创建的。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计算所成功地做成了两件具有长远影响的工作。

1984年,成立了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它是联想集团的前身。

公司将联想式汉字微机系统科研成果转化成联想汉卡,作为创业阶段的主要产品推向市场,实行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企业化管理体制。

后来,公司更名为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

1991年,纳入中国科学院院管公司进行管理。

经过公司领导和员工在市场上的努力拼搏,在院所两级的有力扶植下,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外驰名的龙头企业。

联想集团的成功是中国科学院办企业的成功典范,是计算所对社会的重大贡献,亦是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详见

 

联想首任总工程师倪光南谈联想创办

倪光南,中国著名计算机专家、曾任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他在向作者描述当初联想创办的情形是这样的:

1984年11月,没有庆祝大会、没有剪彩仪式、没有鞭炮鸣放,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简称“计算所公司”)悄然成立。

“计算所拨付20万元给计算所公司作为启动资金,同时,提供数十间实验室和办公室给予免费使用;并提供数以千万元计的贷款担保;投入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无偿使用,作为‘计算所的窗口’,公司可用计算所这块‘金字招牌’,来招揽顾客。

此外,公司还可无偿使用所内众多设备,如宽带存储示波器(进口价19000美元)、宽带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等。

”令记者吃惊的是,对于几乎30年前的往事,倪光南院士居然记忆得清清楚楚,显得记忆力惊人。

记者了解到。

起初,计算所公司只有所长曾茂朝(兼任董事长)、王树和(任总经理)等11位科研人员进入公司。

公司成立后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生存。

2009年11月16日,计算所公司首任总经理王树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

“当时有的人要卖旱冰鞋,有的人要做收音机,有的人要卖电子表,还有的人要做计算器,货都已经进了。

事实上,有人曾把一双旱冰鞋挂在公司会议室,但仅仅半天就被领导制止、责令取下。

大约在混乱的状态下运行了一个多月,总经理王树和感觉不能再这样下去,便对所有人说:

“我们是计算所的公司,就应当卖计算机。

”从此才正式确定计算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

创业初期,王树和、张祖祥和柳传志等人整天都在办公室加班,在讨论公司的发展问题时,他们觉得计算所第六研究室的副研究员倪光南研发的汉卡不错。

当时,倪光南已经和信通公司合作生产汉卡。

王树和说:

“计算所公司成立后,我带着柳传志邀请倪光南来做总工程师,后期的汉卡才主要由我们来做。

2014年12月,倪光南被邀加盟计算所公司并出任总工程师。

至此,计算所公司创业团队排序是:

所长兼董事长曾朝茂(副研究员),总经理王树和(所业务处原副处长),总工程师倪光南(副研究员),副总经理张祖祥(所研究室原副主任),副总经理柳传志(实习员)。

之后,所内大批科技人员陆续加入,形成强大科技创新力量,他们一律保留计算所人事关系,工资照发、福利等各种待遇依旧,如退出公司仍可回所工作,退休后则属计算所退休职工。

与此同时,计算所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也无偿给予公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计算所公司(联想)的创办、起家,社会上流传有多种版本,尤其是计算所公司(联想)第二任总经理柳传志公然声称自己是“联想创办人”等等,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计算所公司第二任总经理柳传志谈联想创办

1988年4月16日,计算所公司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开创外向型高科技产业誓师大会”,总经理柳传志发言道: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我们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公司,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个典型的官办公司。

公司的大部分同志都是计算所的正式职工,端的是铁饭碗,公司的各级管理干部几乎都由原来在研究室的科研人员担任。

用户说:

不用看你们说话的作派,就连你们的长相都是一幅标准的研究所知识分子的样子,整个儿一个官办公司的形象”。

……

在柳传志担任联想总裁后,他曾就联想创办有过这样的发言:

“联想集团公司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公司创办于1984年11月1日,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国策的确立,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科研经费拨款制度的变革,民办科技企业的兴起,继而中科院‘一院两制’的实施,等等。

1990年第03期《中国科学院院刊》上,刊发了时任联想集团公司总裁柳传志的署名文章《创办走向世界的计算机产业》,文章说,“在这样的改革历史时期,科学院有名的‘开明所长’,我们计算所曾茂朝所长提出“两个拳头出击”的口号。

曾所长召集几个骨干组成一个班子,赋予我们经营、人事、财务三个自主权,要求我们开辟一条新的生路。

于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公司成立。

……

“两通两海”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78年12月,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仅有一个并不富裕的基础,但改革开放,打开了人们通向未来的信心,当年与时俱进的关键词是:

下海,万元户,女排,邓丽君,迪斯科,时间就是金钱,小康……

时代的大潮波涛汹涌,社会各界群情振奋,改革开放弄潮儿涛头矗立,步鑫生、马胜利、牟其中、年广久、张瑞敏……等等改革风云人物成为时代主旋的领唱。

1982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第六研究室技术员王洪德辞职创办了北京京海计算机机房技术开发公司。

1983年4月15日,中科院物理所陈春先等科技人员在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的基础上创办了北京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从事工业自动化、智能仪表等的产品研究开发。

在他们的带动下,1984年前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地区有了一批“下海”经商的科技人员。

他们有的辞去公职,有的停薪留职,有的兼职,有的接受原单位的指派,通过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的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这批企业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主体,其代表性的企业是“两通两海”,即四通、信通、科海、京海。

以上“两通两海”都有计算所的科技人员参与创建,其中信通、科海、京海三家公司是以计算所科研人员为主创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