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900秒促进初中生写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904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5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900秒促进初中生写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巧用900秒促进初中生写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巧用900秒促进初中生写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巧用900秒促进初中生写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巧用900秒促进初中生写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巧用900秒促进初中生写作.docx

《巧用900秒促进初中生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900秒促进初中生写作.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巧用900秒促进初中生写作.docx

巧用900秒促进初中生写作

巧用900秒促进初中生写作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初中生写作实践研究

颜红

(上师初级中学上海201100)

摘要:

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迅速上升阶段,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

而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扎实的训练才能得到提升。

预备年级的写作认知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在思维、文本形成能力和文书能力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训练来提升。

在《写作教学教什么》一书中,王荣生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两大现状即“中小学语文课几乎没有写作教学”和作文的体制问题而引发的“不可教”,一教就是教“俗招”的弊端。

针对作文教学上的这些问题,我校在认真研读《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础上,结合市北中学方仁工老师以及黎锦熙、陶行知等语文教学专家对作文教学的先知卓见,从2011年起采用900秒写作训练并开展了系列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单元写作内容统整,“以读促写”的内容推进;生活经验提炼,丰富学生的校内、校外生活素材积累;重视随时布置,多写多练,求诚写真。

除此之外,本研究略述了900秒训练方法的优点及评价机制。

经过六年的实践研究,我校的900秒写作训练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初中作文900秒写作写真

一、研究背景

(一)初中生写作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1.基于初中生认知水平的写作问题研究归纳

认知能力是通过思维对事物进行认识、分析、辨识的能力,即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能力,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我国研究者普遍认为写作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思维、建构文本和语言文字方面。

在《中学生的写作认知能力与培养》一书中,通过对语文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大量的访谈和调查,将中学生写作认知能力概括为思维能力、文本形成能力和基本文书能力。

1)思维能力:

观察力、概括能力、逻辑能力、全面周密性以及独创性等;

2)文本形成能力:

审题、立意、组材、选材、表达;

3)文书能力:

语文言文方面、标点、字词句章、修辞和体裁的了解和应用。

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

对应这些能力,预备年级的写作认知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体现在:

1)观察、概括、分析能力不强。

大部分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体悟生活,也就不能从生活中提炼观点、积累素材。

甚至有些学生对身边的生活熟视无睹,近乎麻木。

2)阅读量少,阅读层次浅。

离开阅读,写作就是无源之水。

而目前学生的阅读充斥了快餐阅读、碎片化阅读。

不少学生喜欢的是青春文学类、玄幻类、网络类的小说书籍,价值观偏离,阅读质量不高。

中学生的精读仅限于课本和练习册,对于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缺乏阅读兴趣,只是囫囵吞枣地翻看。

没有高质量的阅读,很难引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便无从下笔。

3)缺少坚持不断的写作。

翻看现在中学生的作文簿,恐怕只有可怜巴巴的几篇不成形的习作。

这些习作要么是两周一次或一月一次的命题作文,要么是期中、期末考试后的作文修改。

学生写作训练的篇目和时间不足以为写作认知水平提供量的保障。

4)写作表达不规范。

例如标点符号上,有同学将英文标点和语文标点进行混淆。

有同学从头到尾的句子都是由逗号隔开,只有文章的最后才出现一个句号。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句子文法、修辞表达,文体知识等方面的不规范表达。

2.基于初中生写作水平提高的教学问题研究归纳

在《写作教学教什么》一书中,王荣生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两大现状即“中小学语文课几乎没有写作教学”和作文的体制问题而引发的“不可教”,一教就是教“俗招”的弊端。

笔者梳理出日常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课前:

写作训练无规划、目标不明确。

每次作文课前,语文教师缺乏明确清晰的作文规划,训练目标不清晰。

教师往往布置一个题目,训练一篇“考场作文”,并对字数加以规定——不少于500字或600字。

然后就是从审题、立意、组材、选材等方方面面做“蜻蜓点水”式的指导和评价。

这样形式的作文课从预备上到初三,没有太大的改变。

2)课中:

教学方式枯燥单调。

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课文教学,有详细的教案、有花心思的教法。

但对于作文教学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的形式。

每到作文课,便是读几篇例文,讲几个注意的事项便草草了事。

陈旧、死板的课堂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课后:

评价方式单一、修改不得力。

教师在作文簿上以优、良、差或是概括性评语进行评价。

评语往往是语句通顺、思路清晰、描写具体等。

学生看完评语后,仍旧不知道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

评价完后,老师和学生均没有花足够的心思在修改上。

作文教学成为:

一篇没有写成功,那就换一个题目再练的循环往复。

(2)中生写作问题研究的校本化研究归纳

1、学生语文素养不高、写作水平一般

我校是一所2010年创办的新民办学校,第一批学生仅有46名,分两个班级。

到了第二届学生,人数上升到89名,分三个班级。

从第三届开始,班级维持在四个,班级人数增加到40人左右。

在办学之初,我校生源与知名民办学校相比是相差甚远的。

因为办学之初,学校还没有名气,大家对学校不了解,知之甚少。

所以学生家长,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的。

学生的语文积累不深,阅读量少,写作水平一般

如今办学已经有六年之久,学校的生源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的选拔更加偏重英语和数学成绩。

一方面是学生的男女比例,男生越来越多,初中男同学普遍偏理科,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低,甚至有同学写作句子不成句子,段落不是段落。

因为,这对语文教学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2、用于写作教学的时间和训练的时间不足

1)教学时间现状:

从实际的课时来看,我们的大部分语文课时花在阅读教学以及练习题、试卷的讲评上,极少花功夫进行作文教学。

即使是有写作教学意识的老师,限于课时紧张,写作课教学耗时、效果差等原因花在写作上的教学时间也是有限的。

另外,我校的语文教师普遍年轻,35岁以下占到一半以上。

尤其是在办学之初,一线教师几乎都是由刚毕业的新教师构成。

面对繁重的工作,新教师们普遍关注的是课文教学,对于作文教学缺乏研究。

2)训练时间现状:

而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写作时间基本是“逢考才写,不考不写”的模式。

(三)解决初中生写作问题,“900秒训练方法”的价值预判

值得庆幸的是,为了严格把控教学质量,2011学年,学校聘请了上师大附中余党绪老师做教学顾问,并且由附中高中部瞿化鸣老师手把手带教新徒弟。

而我在走上新岗位之初,就有幸成为瞿老师的徒弟之一,并从他那里学来了“900秒写作训练法”。

1、“900秒训练方法”的特征归纳

瞿老师向我介绍的900秒训练法,实际最早源于蒙山中学的写作训练,而后市北中学的方仁工老师对此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

市北中学的方仁工老师曾回忆到“我曾经到金山的蒙山中学去学习,他们有一个很好的训练方法,叫每天写作900秒……十多年前,根据上海话有900句,这所学校套用了这一名称,来了个900秒,那就是要求每个学生每天有15分钟的时间,用于写作。

我听了,眼前为之一亮,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

”我校之所以也采用了900秒这种形式的写作训练源于它本身所体现的三大特征:

1)用时短,每天15分钟。

2)强调表达自由。

3)每周坚持写作,持续写。

2、解决初中生写作问题,“900秒训练方法”的价值预判

说起作文来,学生总是有强烈的畏难情绪,主要表现在:

1)老师教学方法陈旧、往往是布置一个题目,让学生就题目进行写作。

2)学生素材匮乏,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

3)学生不知如何下笔写作,缺乏写作技巧指导。

4)大作文写作时间长,没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修改。

结合900秒写作训练的特征,其相对应的价值预判为:

1)减低畏难情绪:

900秒写作用时短,任务少,有效减低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

2)激发写作兴趣:

弱化考试技法,作文章法等教条性的东西;解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

让学生敢于说真话,乐于说真话,真切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

3)养成相应的写作习惯:

每周坚持写作,养成用文字表达的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像刷牙一样,一天不刷都难受。

900秒写作训练要达成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有话要说”,并且是“不吐不快”。

二、研究过程

(一)形成解决的初步设想和路径

1、学生准备工作:

笔记本:

不要练习簿、作文本簿,拼音本之类,而是选一个比较厚的,易于保存的硬皮厚本子。

笔:

黑色或蓝色签字笔,钢笔,也要准备若干图画笔。

环境:

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避免嘈杂的地方。

2、教师准备工作

1)做好900秒写作训练宣传工作。

告知学生什么是900秒,如何进行训练,学生需要怎么做。

2)预估900秒写作训练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能够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3、15分钟写作的实施

1)什么时间写?

建议学生回家写,在安静的环境写,在其它科目的作业完成后最后写。

因为这样的时间,学生可以对一天的学习和各项活动进行思考、反思,然后选取最价值的东西进行写作。

2)写什么内容?

预备年级伊始,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

新的同学和老师,新的校园和环境,学生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所以预备年级伊始,鼓励孩子们以自由表达为主,鼓励孩子们用文字记录身边生活的变化和体会、感悟。

3)采用什么形式写?

文体上不做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说,记叙文比较好把握,建议学生以记叙文的形式进行创作。

然后再是诗歌、散文这样的文体。

在表达方式上,推荐以中学生善于运用的描写、记叙为主、说明、议论为辅。

4、每天坚持写的实施

1)明确坚持写的意义。

写作能力不是靠听几节写作课或是看几本作文书就能提升的,而需要长期的扎实的训练才能提升。

不建议学生买作文书进行模仿写作,而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抒写真实的生活、展现真实的性情。

2)每天坚持写的内容。

每天坚持写的内容是有其阶段性的。

比如在让学生自由表达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会说:

“老师,我实在没有东西可写了。

”那么,当学生遇到这样的写作障碍时,“持续写”如何得到进一步保证呢?

在教学训练实践中,我们将“每天写、持续写”的写作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鼓励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第二个层次,当学生认为周围的生活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时候,需要老师进行“干预”。

老师需要适时激发学生写作的内容,比如可以结合课文布置一些需要思考同时需要用笔记录下来的东西。

第三个层次,学生在大概养成一定的写作习惯后,对自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希望提升文本形成能力。

学生希望能够更精准地运用文字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适当引入写作技巧的训练。

三个层次,有时候会以递进的阶段性呈现。

有时候也会在一段时间内交叉出现。

那么老师的引导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写作状态,及时跟进900秒写作内容,目的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能够坚持写下去。

(二)900秒写作内容的有效整合

现在具体谈一下900秒写作内容的整合。

一开始900秒强调自由写真,文章没有题目、字数、表达等要求,学生积极性很高。

但写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少学生认为没有东西可写,这时,老师要会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内容的挖掘。

笔者对900秒训练的作业布置内容分为三类:

第一类,从生活出发的真实写作。

《教学基本要求》中写到:

“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养成写随笔的习惯。

”学生的写作要以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参加的社会活动为依托,及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形成文字体会。

从生活出发的真实写作,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类,引导学生深入课堂,关注老师、体会课堂中的趣味;

当学生第一次去图书馆时,她写到“图书馆在最顶楼,一进去就是借书台,一眼望去都是书,我在寻找一直想买的名著。

在一个角落里我发现了许多名著,比如《假如三天给我光明》、《鲁滨迅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我挑选了《简爱》、《八十天环游地球》和《巴黎圣母院》这些书我早就想买可一直没有下手的书,现在终于可以看到了!

我翻开《巴黎圣母院》,……

突然下课铃响了,怎么那么快,我依依不舍地合上了书,咽了一口口水,似乎把所有的知识都咽了下去。

我把借书卡给了老师,借了这三本书,捧着书高高兴兴地回了教室。

”(《第一次去图书馆》2015级陈雨萱)

在一节语文公开课后,一位学生记录到自己的表现“……这次来旁听的老师们很有权威,还有市级的专家,我更是捏了一把冷汗,生怕会因不好的表现,被老师记下名字,为我们班级抹黑,更为我们上师初中抹黑。

刚开始,颜老师先让我们把标题补充完整,在“饮()”的填空中,我大胆举手发言,说出了应是饮酒而不是饮茶,原因是古时候诗人都是喝了酒而诗兴大发,如诗仙李白等就是如此。

之后,颜老师带我们“美美地读”,我们读得十分优美,也自我陶醉其中。

”(2015级程枫)

在第一次接触吟诵课的时候,学生写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哟!

这是哪儿传来的,这么美妙的歌声呀!

嘿嘿,这当然是我们班的同学才能唱出来的诗。

今天,我们班有幸听王老师吟诵课。

本课的主题——唱歌?

不对,是吟诗。

“投我以木瓜——”这句话引出了我们的兴趣,这首诗写得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唱?

带着这些好奇,我们马上融入了课堂。

”(2015级程岳睿佳)

2)德育类,班会课、小领巾换大领巾、景观文化课、十四岁生日等德育活动;

学生参加第一次开学典礼时写到“开学典礼上,我们成为了新一批六年级学生,当主持人说到让我们欢迎六年级的新生时,台下掌声如雷。

我默默地对自己说:

我上中学了,在小学时我还是大哥哥可现在却变成“小苗苗”了,看着初三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

”(2015级1班陈俊彦)

学生在参加完军训后,记录到这样一位好教官“记得军训第一天,我们参加了入营式,也认识了新教官。

他的声音洪亮,富有力量,有军人的血性。

他架着一副眼镜,虽然看起来十分斯文,但事实上十分严厉。

在学习会操内容时,只要有一个人稍微出现错误,就会重练,因此,我们练操的内容就像一个人练出的声音,休息时间是四个班级中最短的。

就因为这样的训练强度,我们班也成为了“优秀集体”。

最后一天,我们要走了,这也让我真正地看到了教官温柔的一面。

雨在外面下着,雨滴在玻璃上流动着。

我们一手拎着行李箱,还要撑着伞在雨中行走,而且那天还是台风。

我们在休息室里,抱怨道:

“这么恶劣的天气,我们要怎么才能回去呀!

”谁知教官出其不意地来到了我们旁边,迎面微笑着。

哇!

原来教官还会笑啊,而且还笑得那么灿烂。

教官站在一旁,竟与我们聊起天来:

“要走了,你们会舍不得我吗?

”这令我们都一时语塞,回忆起前几天发生的事……“巴士来啦!

”有人喊道,教官过去送我们。

他撑起伞,戴着帽子“屹立”在车门前。

一群人窝在车门旁,他们都无视了一个人——教官。

他将伞都斜向了我们,完全没有为自己遮到一点,不一会儿,他的浑身已经湿透了。

我望着他,心中有些苦涩,鼻子酸酸的。

”(《我真感激他》2015级董伊琳)

3)特色活动类,如读书节、英语节、科技节、艺术节、红歌会、上师春晚等;

在一次读书节中,有同学对《西游记》课本剧表演十分感兴趣,她这样写到“……瞧,四个“龙王”正悠闲地坐着呢。

主持人终于说完了开场白,接下来的四场课本剧可以让我们大饱眼福了。

演员们肯定已经训练多时,瞧他们的神态和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听他们的语气,一切都显得神灵活现。

令我难忘的是那样短小的一幕。

在定海神针前,孙悟空说:

“再短小再细些即可。

”我们正思索着那“定海神针”该怎么变小,见那不引人注意的,扮演神石的同学手一松,又马上握紧,那“金箍棒”果然变“小”了。

这下,大家的注意力都不在“孙悟空”身上了,而转移到了扮演神石的那位同学的身上。

这“金箍棒”虽不会变大变小,也没有电视里的特效,却成为全场的焦点。

虽是那小小的一根棒子,但也是努力练习的结果。

我觉得看课本剧和看电视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课本剧像是直播,需要扎实的训练才能达到生动的效果”(《记读书节课本剧表演》2015级蒋心怡)

4)传统节日类,如儿童节、教师节、端午节、清明节等。

一位学生这样记录了她眼中的“清明节”:

“又逢清明,三天的小长假中阴雨绵绵,容易让人悲伤。

在这时节里,放佛天气遵从了人们的意愿,故意把气氛变得伤感起来。

我虽然不扫墓,但也被气氛感染了,心里想着千里之外的一小块墓,那是我能见到的唯一一块我家的墓,那是外公的墓。

记得寒假里,我回到了老家,第一件大事,就是去“探望“外公。

我没有看过他,他在妈妈考上大学时就逝去了。

我们一家三口,外婆、舅舅和姨妈来到墓前(其实是个土坡,连墓碑也没有),铺上麻袋,扫走墓墓旁的枯叶,用树叶将火燃起,然后把一捆捆冥币,一只只金元宝放入火中。

顿时,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糊的烟味儿,直冲嗓子眼儿,呛得我直咳嗽。

只见舅舅和外婆神情庄重的跪在铺在墓前的麻袋上,庄严的朝墓拜了三拜。

然后是妈妈和姨妈,最后是我和爸爸。

跪在那儿,面朝着火焰,忽然有一种感觉,那温暖的火中有个人影,像照片上的外公。

这时,我第一次觉得失去亲人是一件多么忧伤的事,就算并没有亲眼看见他走了。

5)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家庭生活以关注家人、关注家庭点滴日常生活为主。

社会生活以寒暑假实践活动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关注为主。

从上海市区搬到浦江镇的学生观察到新小区,新环境的变化。

以动迁安置小区里的老人为观察点,写到:

“作业闲瑕时间,向远处眺望,休息眼睛。

春天的景色固然美好,但眼前有更吸引我的一景。

老人们聚在小屋前。

这并不算是小屋,只是用四处收集来的废旧材料,在车棚中围了一圈。

在阳光下,屋内绿晃晃的,有些闷热,老人们聚在门外。

穿红衣的老奶奶用藤椅挡住门,翘起“二郎腿”,左右手各拿着针线,居然可以不用眼睛看,边说话边织毛衣。

另一个穿着毛衣的老奶奶左手托着一手的瓜子,右手依次拿瓜子嗑,椅边也只保留了一个袋子,专门给扔瓜子壳,那说不定左手边还有一个“瓜子弹药包”,满满一袋瓜子呢!

但她只能小嗑一会儿,因为她时不时地要帮织毛衣的老奶奶理线。

那位穿着风衣的老爷爷,发现一辆搬运公司的卡车到来。

他这一转头,便使其他几位老人的目光同时聚焦在那儿,嘴里呢喃着什么,他们可能在揣测又有新户人家入住了,但过不了多久,又不稀奇了,他们的目光又回到了原点。

这些老人中,和我熟悉的莫过于那位老爷爷了。

虽说熟悉,却未谈一句话。

我们家刚搬来的时候,每当黄昏我骑着自行车回家,只要老爷爷恰好站在四楼的北阳台上,他便会向我挥挥手,当然,我也以挥挥手回应。

这样,一来二去,便形成了默契。

有一次,妈妈载我上课外课,我和坐在车棚屋外的老爷爷不约而同地挥挥手。

妈妈有些奇怪:

“三木,你们认识吗?

”“我们是认识又不认识的楼友!

”我笑答。

在这个现代化的城市里,钢筋混凝土是冰冷的,可它却冻不住老人们那乐天的、质朴的和炽热之心。

”(2015级梅桑梓)

6)个人体悟类。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一位同学借一盆长寿花表达自己对隐私权利的“呐喊”:

“在教室的窗台上,有一盆长寿花。

花的主人是谁我不知道——那花盆上名字贴的字体太过于龙飞凤舞,不过这花,我倒是很喜欢。

浅粉色的花瓣,像飘逸的纱裙,轻轻遮住了花蕊的秘密,翠绿的花杆十分有韵味地弯曲着,叶边上有几轮锯齿,叶绿的很有味道,却又奇怪地往上长,含蓄地挡住了花根。

整朵花给我的感觉是:

秘密。

秘密,并不神秘。

当晨曦的微光透过窗,撒在地面上一片柔和,大部分花的花瓣呈半透明,唯有她与众不同。

层层叠叠的纱裙,仿佛告诉别人:

我的秘密,不准看。

是呀,我的秘密,不准看!

长寿花有着美丽的纱裙和浅绿的新叶来遮住秘密,可我们只有一个能打开的抽屉作为遮挡。

多少女孩捧着日记、书信或是其它什么东西,愤怒地指责母亲为何偷看自己的“隐私”,母亲们都会一本正经地回答:

“什么隐私,你有什么隐私!

我告诉你,我是你妈,看你隐私也是应该的,懂吗?

”亦不知,这些母亲在青春期也有没有抱着日记“质问”母亲。

如果有,那她们有没有发过誓以后绝不看自己孩子的日记?

如果发过誓,那又在什么时候忘了?

)(2015级2班李承影)

总结:

可以看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孩子们的写作十分具有生活气息,里面记录的都是最鲜活的血肉。

茅盾曾经说过:

“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

”养养金鱼、种种花,看看新闻听听歌,生活类随笔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善于做生活笔记。

第二类,作为课文学习的延伸,整合每篇课文可思考的点,精心设计问题,依托教材建立合理的写作训练序列。

在设计问题时,1)参照语文书后的综合学习或拓展表达,2)以备课组为单位商议新问题,同时考虑表达的多样性。

以沪教版七年级下册为例,具体如下:

序号

篇目

布置内容

学生活动

1

第一课、

《山中访友》

表达:

如果你走进山林,想象一下,你会选择谁做“朋友”?

试写一段话进行描述,参照第5段。

仿写

2

第一单元

《综合学习》

放眼校园春景,将观察到的校园春景加以整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落进行描写。

观察,描写

3

第五课、

《背影》

观察自己父母的背影,在本子上画出背影。

以“妈妈或爸爸的背影”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

观察、作图、写作

4

第六课

《秋天的怀念》

读拓展阅读资料《合欢树》摘抄片段并赏析。

摘抄、赏析

5

第九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

回忆你与父母闹不愉快的一个场景,写下来。

(注意语言描写)

回忆、写作

(语言描写练习)

6

第十课

《七根火柴》

查找长征资料,结合课文,谈谈“我眼中的长征”。

查找资料、

写作

7

第十二课

《陋室铭》

学习《陋室铭》后,也许你会对巍然耸立的现代建筑物产生困惑,是崇尚艰苦朴素的传统住房,还是追求优雅舒适的现代家居?

在“陋”和“新”之间,你将作何选择?

请写写你的看法

思考、写作(表达观点)

8

第十三课

《爱莲说》

树木花草,本无高下。

把它们比作人,就有了某种寄托。

本文作者“独爱莲”,那么你呢?

请选一种你喜爱的植物,以“说”为题,写一篇900秒。

(参照《爱莲说》的结构)

思考、写作(结构练习)

9

第十四课

《老北京的小胡同》

从生活中(居住地或旅游地)选择一处类似“胡同”的地方,写一段文字,表现它的特点,并反映你对它的认识,题目自拟。

10

第十五课

《上海的弄堂》

选择文中一个场景,作图并配原文。

仿写自己在上海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区、弄堂、宅基地房中都可以)

作图、摘抄

仿写

11

第十七课

《安塞腰鼓》

拓展阅读《秦腔记忆》,完成摘抄并写一写那你对西北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阅读、摘抄、感悟

12

第十九课

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课外搜集一位伟大的航海家的事迹(古今中外皆可),制作知识卡片,

或者:

结合课文总结未来探险家应具备哪些条件。

查找资料

知识卡片。

总结、写作

13

第二十课

旅鼠之谜

选用2-3种说明方法,说明一种小动物。

说明文(说明方法训练)

14

第二十一课

《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文哪些地方体现了“狂”字,结合具体诗文谈谈(找出3-4处体现“狂”的地方)

预习

写体会

15

第二十三课

《蝶恋花》

词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写一段赏析文字。

(从词本身和现在意义两方面来谈)

赏析词句

16

第二十七课

《如梦令》

结合《如梦令》谈谈我眼中的李清照。

由一首词

了解一个人。

17

第六单元

综合学习

选一首宋词,按照“概括感受--举出例句--写出理解--做出评价”的思路写读后感。

佳作点评

18

第三十二、三十三课

《初航》《制陶》

从《初航》到《制陶》,鲁滨逊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找出2-3处并写出具体依据。

名著赏读

提取信息

19

第三十四课

《小人国被俘》

假如你是小人国中的一员,当你看到巨人格列佛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具体参照第2段)

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