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632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docx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松浦学校(小学部)_一学年上册总备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解读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

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

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3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1.1—5的认识……………………………………………5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1课时

整理和复习

四、认识图形

(一)(2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7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3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课时

整理和复习

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3课时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2课时

3.5、4、3、2加几…………………………………………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松浦学校(小学部)一学年上册第一单元备

一.教学内容解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

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二.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三.教学难重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四.课时安排

1、数一数………………………………………………………1课时

2、比多少………………………………………………………1课时

松浦学校(小学部)一学年上册第二单元备

一.教学内容解读

本单元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教学用上、下、前、后、左、右表示位置关系。

教材呈现了具体的情景图帮助学生从形象上了解上、下、前、后、左、右关系,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由于贴近生活,的积极性应该很高。

教学时可以借助更多的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重点

1.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含义

2.能正确地辨认和描述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

四.课时安排

1、上下、前后………………………………………………………1课时

2、左右………………………………………………………………1课时

 

松浦学校(小学部)一学年上册第三单元备

一.教学内容解读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

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三.教学难重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四.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6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1课时

松浦学校(小学部)_学年上册第四单元备

一.教学内容解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

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

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四.课时安排

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

2、看谁搭得又稳又高…………………………………………………2课时

 

松浦学校(小学部)一学年上册第五单元备

一.教学内容解读

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

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在教学中,可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难重点

6―10的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四.课时安排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7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3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课时

松浦学校(小学部)一学年上册第六单元备

一.教学内容解读

本单元主要是先教学数11到20各数,然后教学1到20各数的读数的顺序及大小写数,最后出现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口算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在学习数字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重点

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四.课时安排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3课时

松浦学校(小学部)一学年上册第七单元备

一.教学内容解读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

教材注意从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小红起床”“小明的一天”“快乐的周末”等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践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三.教学难重点

难点:

两种表示方法以及特殊时刻的认识。

重点:

认识整时,会读和写。

四.课时安排

1.认识钟表………………………………………………1课时

2.整理和复习……………………………………………1课时

 

松浦学校(小学部)一学年上册第八单元备

一.教学内容解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

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

二是“解决问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并且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而用加法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加法的含义,又可以为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学会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重点

难点:

凑十法以及解决问题。

重点:

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各数的加法。

四.课时安排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2课时

3、5、4、3、2加几…………………………………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松浦学校(小学部)_学年上册第九单元备

一.教学内容解读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难重点

 

四.课时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